公共卫生在健康中国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公共卫⽣在健康中国建设中的地位和作⽤
摘⾃:中华流⾏病学杂志,2018,39(7):867-872
DOI:10.3760/cma.j.issn.0254-6450.2018.07.001
李⽴明
摘要
健康中国建设是国家战略,是建成全⾯⼩康社会的重要基础,具有重⼤意义。公共卫⽣在健康中国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健康中国建设必须坚持把⼈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坚持把建设健康中国作为奋⽃⽬标;坚持正确的卫⽣与健康⼯作⽅针;坚持“⼤健康”的发展理念;坚持卫⽣与健康事业发展的公益性;坚持以改⾰创新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根本动⼒;坚持把⼈才队伍建设作为核⼼要素。健康中国建设要坚持预防为主,全⾯提⾼⼈民健康⽔平,加强慢性病防控;加强健康教育;塑造⾃主⾃律的健康⾏为;提⾼全民⾝体素质;强化覆盖全民的公共卫⽣服务;充分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加强重点⼈健康服务;深⼊开展爱国卫⽣运动;加强影响健康的环境问题治理。公共卫⽣在健康中国建设中必须坚持政府主导,预防为主⽅针;坚持⼤卫⽣观念和国家公共卫⽣的基本职能;坚持⼤众⽣态健康模型,推进医学整合发展;坚持⼈才战略,加强公共卫⽣队伍的能⼒建设;坚持科研为依托,切实抓好公
共卫⽣基础研究;坚持科学、规范、有序,抓好常规公共卫⽣⼯作,确保常规与应急协调发展;坚持循证决策,早⽇实现公共卫⽣服务均等化。健康中国、健康⼀⽣都需要健康的环境⽀持。要携⼿共同应对全球的公共卫⽣问题,促进全球健康。在健康中国建设的新时代,要全⽅位、全周期保障⼈民健康,⾛出⼀条中国特⾊卫⽣与健康发展道路,为新时代中国特⾊社会主义伟⼤实践做出贡献。
关键词
公共卫⽣;健康中国
健康关乎国计民⽣,涉及每个⼈的切⾝利益、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康。2016年8⽉19-20⽇中央卫⽣与健康⼤会的召开,标志着我国卫⽣事业进⼊⼀个新时代,提出了新的卫⽣与健康⼯作⽅针:以基层为重点,以改⾰创新为动⼒,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将健康融⼊所有政策,⼈民共建共享。《“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印发实施和⼀系列⼯作部署,标志着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从思想到战略,从纲领到⾏动的顶层设计基本形成,开启了健康中国建设新征程[1-2]。在健康中国建设的新时代,要把⼈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普及健康⽣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为重点,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努⼒全⽅位、全周期保障⼈民健康,为实现“两个⼀百年”奋⽃⽬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健康基础,⾛出⼀条中国特⾊卫⽣与健康发展道路。
关于《“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
1.健康中国建设必须把握的七个坚持:①坚持把⼈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②坚持把建设健康中国作为奋⽃⽬标。③坚持正确的卫⽣与健康⼯作⽅针。④坚持“⼤健康”的发展理念。从“以治病为中⼼”转向“以健康为中⼼”,从注重“治已病”转向“治未病”,强调⽣命全过程卫⽣保健服务,强调“使青⼭常在,清⽔长流,空⽓常新,让⼈民众在良好的⽣态环境中⽣产⽣活”的健康环境建设。⑤坚持卫⽣与健康事业发展的公益性。基本医疗卫⽣事业的公益性,是政府承担好公共卫⽣和基本医疗服务的组织管理职责,为⼈民提供安全有效、⽅便廉价的基本服务。⑥坚持以改⾰创新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根本动⼒。应进⼀步深化医药卫⽣体制改⾰,全⼒推进卫⽣与健康领域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⑦坚持把⼈才队伍建设作为核⼼要素。医务⼈员是⼈民健康的守护神,是卫⽣与健康事业改⾰发展的中坚,是卫⽣事业关键⽣产⼒。医疗卫⽣⼯作者应有“敬佑⽣命、救死扶伤、⽢于奉献、⼤爱⽆疆”的职业精神。
信息安全保护2.健康中国建设的相关重要任务:
(1)坚持预防为主,全⾯提⾼⼈民健康⽔平,加强慢性病防控,主要指标见表 1。
(2)加强健康教育:①提⾼全民健康素养:推进全民健康⽣活⽅式⾏动,强化家庭和⾼危个体健康⽣活⽅式指导及⼲预,开展健康体重、健康⼝腔、健康⾻骼等专项⾏动。建⽴健康知识和技能核⼼信息发布制度。②加⼤学校健康教育⼒度。
(3)塑造⾃主⾃律的健康⾏为:①引导合理膳⾷:制定实施国民营养计划,发布适合不同⼈特点的膳⾷指南,引导居民形成科学的膳⾷习惯,推进健康饮⾷⽂化建设。建⽴健全居民营养监测制度。实施临床营养⼲预;开展⽰范健康⾷堂和健康餐厅建设。②开展控烟限酒:全⾯推进控烟履约,加⼤控烟⼒度,运⽤价格、税收、法律等⼿段提⾼控烟成效。深⼊开展控烟宣传教育,推进⽆烟环境建设,强化公共场所控烟监督执法。③促进⼼理健康。④减少不安全性⾏为和危害。
(4)提⾼全民⾝体素质:①完善全民健⾝公共服务体系:统筹建设全民健⾝公共设施,加强健⾝步道、骑⾏道、全民健⾝中⼼、体育公园、社区多功能运动场等场地设施建设。②⼴泛开展全民健⾝运动:制定实施全民健⾝计划,普及科学健⾝知识和健⾝⽅法,推动全民健⾝⽣活化。③加强体医融合和⾮医疗健康⼲预。④促进重点⼈体育活动。制定实施青少年、妇⼥、⽼年⼈、职业体及残疾⼈等特殊体的体质健康⼲预计划。
(5)强化覆盖全民的公共卫⽣服务:①防治重⼤疾病。②实施慢性病综合防控战略,加强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治⽰范区建设。③强化慢性病筛查和早期发现,针对⾼发地区重点癌症开展早诊早治⼯作,推动癌症、脑卒中、冠⼼病等慢性病的机会性筛查。④基本实现⾼⾎压、糖尿病患者管理⼲预全覆盖。⑤加强重⼤传染病防控,完善传染病监测预警,继续实施扩⼤国家免疫规划。
证券交易所管理办法(6)充分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①提⾼中医药服务能⼒:强化中医药防治优势病种研究,加强中西医结合,在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防治中发挥独特作⽤。②发展中医养⽣保健治未病服务;实施中医治未病健康⼯程,将中医药优势与健康管理结合,探索融健康⽂化、健康管理、健康保险为⼀体的中医健康保障模式。③推进中医药继承创新。
(7)加强重点⼈健康服务:①提⾼妇幼健康⽔平:实施母婴安全计划,倡导优⽣优育,继续实施住院分娩补助制度,向孕产妇免费提供⽣育全过程的基本医疗保健服务。②促进健康⽼龄化:推动医
疗卫⽣服务延伸⾄社区、家庭,健全医疗卫⽣机构与养⽼机构合作机制,⽀持养⽼机构开展医疗服务。推动医养结合,为⽼年⼈提供期住院、康复期护理、稳定期⽣活照料、安宁疗护⼀体化的健康和养⽼服务,促进慢性病全程防治管理服务同居家、社区、机构养⽼紧密结合。
(8)深⼊开展爱国卫⽣运动:①加强城乡环境卫⽣综合整治:到2030年,努⼒把我国农村建设成为⼈居环境⼲净整洁、适合居民⽣活养⽼的美丽家园,实现⼈与⾃然和谐发展。②建设健康城市和健康村镇:把健康城市和健康村镇建设作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抓⼿,保障与健康相关的公共设施⽤地需求,完善相关公共设施体系、布局和标准,把健康融⼊城乡规划、建设、治理的全过程,促进城市与⼈民健康协调发展。⼴泛开展健康社区、健康村镇、健康单位、健康家庭等建设。
(9)加强影响健康的环境问题治理:①深⼊开展⼤⽓、⽔、⼟壤等污染防治。②实施⼯业污染源全⾯达标排放计划。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健康观念包含⽣理、⼼理、社会、道德、环境等全⽅位。健康服务要贯穿全⽣命周期,建⽴覆盖⼈⽣命全周期的⼤健康战略体系。健康中国建设的发展理念为创新、协调、绿⾊、开放、公平,战略主题为健康融⼊、共建共享、全民健康。
省水⼆
健康中国建设系列配套⽂件
1. 《“⼗三五”卫⽣与健康规划》[3]:该规划的指导思想是更加注重预防为主和健康促进;更加注重⼯作重⼼下移和资源下沉;更加注重提⾼服务质量和⽔平,实现发展⽅式由以治病为中⼼向以健康为中⼼转变,显著提⾼⼈民健康⽔平。其发展⽬标:①制度体系更加成熟定型,健康融⼊所有政策取得积极进展;②健康服务体系持续完善,满⾜基本医疗卫⽣
发展⽬标:①制度体系更加成熟定型,健康融⼊所有政策取得积极进展;②健康服务体系持续完善,满⾜基本医疗卫⽣服务和多样化、多层次健康需求;③疾病预防控制成效显著,预防为主,关⼝前移,普及健康⽣活⽅式,有效控制健康危险因素,消除⼀批重⼤疾病;④健康服务模式实现转变,家庭医⽣签约基本全覆盖,分级诊疗制度基本建⽴;⑤适度⽣育⽔平得到保持,全⾯两孩政策平稳实施,计划⽣育服务管理制度较为完善。
2.关于加强健康促进与教育的指导意见[4]:该指导意见提出五个⽅⾯⼯作要求:①推进把健康融⼊所有政策;②创造健康⽀持性环境;③培养⾃助⾃律的⾏为;④营造健康社会氛围;⑤加强健康促进与教育体系建设。该指导意见制定的主要⽬标:到2020年,健康的⽣活⽅式和⾏为基本普及并实现对贫困地区的全覆盖,⼈民众维护⾃⾝健康的意识和能⼒有较⼤提升,全国居民健康素养⽔平达到20%,重⼤慢性病过早死亡率⽐2015年降低10%,减少残疾和失能的发⽣。
3.健康城市上海共识[5]:该共识提出健康城市治理五⼤原则:①将健康作为所有政策的优先考虑;②改善社会、经济、环境等所有健康决定因素;③促进社区积极参与;④推动卫⽣和社会服务公平化;⑤开展城市⽣活、疾病负担和健康决定因素的监测与评估。
4.关于开展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建设的指导意见[6]:该指导意见提出健康城市、村镇五⼤重点领域:①营造健康环境:以健康需求为出发点,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布局;②构建健康社会:社会保障、医疗保险、医养结合、基本公共卫⽣服务;③优化健康服务:全⼈、全⽣命周期的健康管理;④培育健康⼈:发挥众在维护和促进健康⽅⾯的主体地位;⑤发展健康⽂化:使全社会形成⽂明健康、和谐向上的氛围。
5.关于推进家庭医⽣签约服务的指导意见[7]:该指导意见提出到2017年,家庭医⽣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30%以上,重点⼈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60%以上。家庭医⽣团队主要由家庭医⽣、社区护⼠、公共卫⽣医师等组成,为居民提供基本医疗、公共卫⽣和约定的健康管理服务。健康管理服务主要是针对居民健康状况和需求,制定不同类型的个性化签约服务内容,可包括健康评估、康复指导、家庭病床服务、家庭护理、中医药“治未病”服务、远程健康监测等。
6. 《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8]:该规划的指导思想是以提⾼⼈民健康⽔平为核⼼,以深化医药卫⽣体制改⾰为动⼒,以控制慢性病危险因素、建设健康⽀持性环境为重点、以
健康促进和健康管理为⼿段,提升全民健康素质、降低⾼危⼈发病风险、提⾼患者⽣存质量、减少可预防的慢性病发病、死亡和残疾,实现由以治病为中⼼向以健康为中⼼转变,促进全⽣命周期健康,提⾼居民健康期望寿命,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7. 《国家基本公共卫⽣服务规范(第3版)》[9]:该规范对既往版本中的部分内容进⾏了修订,例如:将“考核指标”修改为“⼯作指标”;强调电⼦健康档案的互联互通;删除“建档合格率”,改为“健康档案使⽤率”;对⾼⾎压患者健康管理,筛查部分增加⾼危⼈界定指标,细化⾎压控制满意标准,完善管理⼈控制率定义,增加最近⼀次随访达标说明,删除⾼⾎压患者健康管理率。对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完善管理⼈控制率定义,增加最近⼀次随访达标说明,删除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率。
公共卫⽣在健康中国建设中必须关注的⼏个问题甘肃省计划生育条例
1.坚持政府主导,预防为主⽅针:现代公共卫⽣理论和实践的核⼼内容是政府主导、部门协调、全社会参与;坚持预防为主、降低医疗费⽤[10-11];⽤多学科的⽅法理解和研究所有的健康决定因素;理解科学决策在卫⽣事业发展中的政治本质,⾛循证决策的道路;建⽴健康相关伙伴关系,使有效的卫⽣政策能够得到长期的⽀持与帮助。
soa 案例
2.坚持⼤卫⽣观念和国家公共卫⽣的基本职能:我国公共卫⽣的基本职能是医学体系中的预防医学职能,包括:疾病预防控制与计划免疫、五⼤卫⽣(环境卫⽣、职业卫⽣、⾷品卫⽣、学校卫⽣、放射卫⽣)。⼤卫⽣观念包括医疗卫⽣服务体系中的健康管理;⽣命全周期的预防保健服务;卫⽣事业管理中的卫⽣服务体系、公共卫⽣监测、卫⽣监督/执法、卫⽣应急处置;公共卫⽣⼈⼒资源建设与发展;公共卫⽣相关教育与科研、产业与研发。⼤卫⽣观念就是要坚持公共卫⽣的全⾯协调可持续发展。
3.坚持⼤众⽣态健康模型,推进医学整合发展:预防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整合问题是解决重治轻防与⽣命全过程、疾病发⽣发展全过程的防治结合问题。医院与社区卫⽣服务中⼼的整合,解决医学资源合理应⽤和良性转诊机制建⽴的问题以及健康管理与疾病管理的衔接问题。医学科研与医学实践的整合,解决转化医学问题与⾼新技术向适宜技术转化和推⼴应⽤的问题。现代医学科学证据⽣产及其评价与医疗卫⽣实践的整合,解决循证卫⽣决策的问题。中西医的结合与整合,解决⼈体整体观与医学⼈⽂精神的回归问题。
4.坚持⼈才战略,加强公共卫⽣队伍的能⼒建设:要正视我国公共卫⽣⼈⼒资源队伍的现状。我国公共卫⽣队伍中,近年⼈员流失严重,现有队伍结构不合理(年龄、专业、知识),不同层级队伍专业能⼒亟待提⾼。另外,现场应急、科研、管理能⼒亟待加强,⼈才队伍政策亟待改善。
5.坚持科研为依托,切实抓好公共卫⽣基础研究:⼀⽅⾯要加强公共卫⽣基础研究,包括:公共卫⽣信息系统建⽴与应⽤;疾病监测报告系统;公共卫⽣事件监测报告系统;环境与⾏为危险因素监测系统;病原⽣物变异监测系统;卫⽣执法监督信息系统和应急指挥系统等。另⼀⽅⾯要加强公共卫⽣相关学科的基础研究,包括:⼈队列研究;传染病病原变异研究;环境⽣态变化与遗传变异研究;公共卫⽣的软科学研究等。
6.坚持科学、规范、有序,抓好常规公共卫⽣⼯作,确保常规与应急协调发展:公共卫⽣⼯作不是靠项⽬可以涵盖的,公共卫⽣常规⼯作任何时候都不能松懈(疾病监测、疫情监测、环境、⾷品药品安全监测、计划免疫、社区卫⽣服务等)。公共卫⽣常规检测、评价技术和原因不明病原检测技术、毒理学检测技术都要不断加强;职业⼈的健康体检、随访和职业防护是预防为主的重要内容;健康居民档案建⽴、妇幼保健、⽼年保健、特殊⼈健康保护等⼯作亟待加强。
7.坚持循证决策,早⽇实现公共卫⽣服务均等化:要坚持循证卫⽣决策的原则,决策⼀定要有证据基础,措施产⽣的效益要远⼤于危害。权衡证据和考虑其他因素(价值观、政治压⼒、⽂化传统等)做出决策建议[12-13]。在决策时,必须考虑向个体或社会提供预防服务时的全部经济成本,但经济成本并⾮⾸要考虑因素。总之,决策是⼀个科学论证与分析得失的系统过程,⽽⾮主观决断。制定公共卫⽣政策的途径应遵循科学—公共卫⽣—政策的逻辑。
展望
个体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是⾝体、⼼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公众健康是体健康,建⽴⼤众⽣态健康模式,解决不同年龄阶段的主要健康问题。⽣命全过程的健康就是健康⼀⽣,是让所有⼈特别是⾼危⼈,都能在⽣命每个阶段尽可能达到最理想的健康状况。健康⼀⽣包括:①良好的婴幼⼉开端(0~3岁):保护婴幼⼉健康,为⼀⽣打下良好基础;②安全的⼉童成长期(4~11岁):保护⼉童健康,使其安全成长,为⼊学做好准备;③健康的青少年期(12~19岁):帮助青少年充分做好进⼊社会的准备,使其健康、安全、独⽴的成为有⽤⼈才;④成年期健康:有意义且有质量的⽣活,使之能够完全参与到各项⽣命活动中,并以理想的健康状况步⼊⽣命的下⼀阶段;⑤⽼年健康、和谐长寿:提⾼⽼年⼈⽣活质量,使其⽣活⾃理、融⼊社会、⽼有所养、⽼有所医及⽼有所为。
健康中国、健康⼀⽣都需要健康的环境⽀持:①健康的⽣活环境:合理的城市规划,⽆烟草暴露,⽆污染,安全,适宜户外⾏⾛、骑⾃⾏车、锻炼和娱乐;②健康的⾷物:让⼈们买得起、且容易买到健康的⾷物,⾷物包装应有明显的营养成分和含量;③健康的商业活动:商业活动应以不损害⼈们健康为前提,并能促进个体选择健康的⽣活⽅式;④健康的公共政策:形成促进健康的社会经济政策、法律法规;⑤健康的社会:解决社会公平性问题,关注社会经济弱势体。
健康环境就是要保障⽣活、⼯作、学习环境及娱乐场所的卫⽣安全,保护及促进公众健康。包括:①
亲核反应健康社区:保护并促进社区内所有成员的健康,使其远离疾病和伤害;②健康家庭:营造良好家庭氛围,保护并促进家庭成员⾝⼼健康;
③健康学校:保护并促进学校内所有学⽣及员⼯的健康安全,使学⽣安⼼就学;④健康的⼯作场所:保证⼯作环境有利健康和安全,防⽌因⼯作环境⽽带来的不适、疾病、伤害及个⼈健康风险;⑤健康的保健机构:保健机构能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且满意的医疗保健服务;⑥健康的公共机构:为员⼯、客户及外来者提供安全、健康及公平的环境;⑦健康的旅游娱乐:防⽌在旅游及娱乐场所发⽣意外伤害及罹患疾病。
公共卫⽣问题是没有国界、地域之分的,航空业、⾼铁的发展更促进了新发传染病的全球化威胁,要携⼿共同应对全球的公共卫⽣问题,促进全球健康。我国在履⾏国际义务、参与全球健康治理⽅⾯取得重要进展,全⾯展⽰了国际⼈道主义和负责任的⼤国形象,国际社会也给予⼴泛好评。另外,要积极参与健康相关领域国际标准、规范等的研究和谈判,完善我国参与国际重特⼤突发公共卫⽣事件应对的紧急援外⼯作机制,加强同“⼀带⼀路”建设沿线国家卫⽣与健康领域的合作。
综上所述,健康中国建设是国家战略,是建成全⾯⼩康社会的重要基础,具有重⼤意义。公共卫⽣在健康中国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健康是⼴⼤⼈民众的共同追求,⼈民⾝⼼健康、乐观向上,国家必将充满⽣机活⼒”。要科学认识和把握卫⽣与健康事业的战略定位,将卫⽣与健康事业的改⾰发
展置于“五位⼀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战略布局之中,为新时代中国特⾊社会主义伟⼤实践做出贡献。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主要⽬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我们将在24⼩时之内删除。】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01:32:4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38183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建设   服务   中国   管理   坚持   环境   促进   社会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