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一种语言,就是学习一种思维方式

学习⼀种语⾔,就是学习⼀种思维⽅式
话说在德国有这么⼀所⼤学——
作者:LL
转⾃:语⾔学午餐Ling-Lunch
号:ling-lunch 爱因斯坦在这⼉搞过科研,⿊格尔在这⼉当过导师;⾰命导师马克思在这⼉求学深造,哲学家叔本华在这⼉思考⼈⽣。六盘水马拉松
即使后来因为冷战,从前的学校⼀分为⼆,但仍世界排名⼀流。这所出了⼏⼗个诺贝尔奖的⽜校叫做柏林洪堡⼤学。⽽他的创办者是⼀位语⾔学家——威廉·冯·洪堡特 (Wilhelm von Humboldt)。
洪堡特出⾃⼀个德国的富裕家庭,从⼩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青年时候结交的两个挚友,⼀个是歌德,⼀个是席勒,也正应了那句“谈笑有鸿儒,往来⽆⽩丁”。
歌德、席勒与洪堡特兄弟
尽管我们⽬前提到洪堡特都习惯把他当做⼀位学者,但事实上洪堡特同样是⼀位德国历史上留下过浓墨重彩的⼀笔的政治家。
作为内政部⽂教署长,他推动了教育改⾰,创建了上⽂提到的超级⽜校柏林洪堡⼤学,推⾏的⼤学教育模式也成为他国纷纷效法的范式。
作为外交官,洪堡特曾长期出使罗马、维也纳、伦敦,也曾以内阁⼤⾂⾝份代表普鲁⼠两次出席巴黎和会。
蔡元培⼗分推崇洪堡特,为了纪念他,更是将其长⼥取名威廉,北京⼤学的建设便是传承⾃洪堡特的办学理念
尽管在政坛建树颇多,洪堡特的真爱还是语⾔学研究
在政坛遭遇动荡被迫退隐后,洪堡特更加专注于语⾔学研究,其研究成果在洪堡特去世后被编撰为《论⼈类语⾔结构的差异及其对⼈类精神发展的影响》⼀书。海德格尔说此书“ 在⼀⽚赞扬和反对声中……或显或隐地规定了直到今天为⽌的整个语⾔科学和语⾔哲学”,布龙菲尔德则将此书称为“ 第⼀部阐述普通语⾔学的巨著”。
更重要的是洪堡特的语⾔学思想对后世学者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远如萨⽪尔和沃尔夫,近如乔姆斯基,他们的学术理论都或多或少与洪堡特的观点不谋⽽合。
符跃兰
⼀个民族的语⾔就是它们的精神,⼀个民族的精神就是他们的语⾔
洪堡特认为语⾔是民族精神的⼀种体现,民族的差异是可以表现在语⾔上的。换⾔之,英语和汉语的不同实质上体现了使⽤两种语⾔的⼈在思维⽅式的差异性。当你在学习外语的时候,不光是在学习语⾔本⾝,通过学习语⾔他更是在了解⼀个民族,在了解他们的思维⽅式。
在洪堡特眼⾥——
“每⼀语⾔都包含着⼀种独特的世界观……⼈从⾃⾝中造出语⾔,⽽通过同⼀种⾏为,他也把⾃⼰束缚在语⾔之中; 每⼀种语⾔都在它所⾪属的民族周围设下⼀道樊篱, ⼀个⼈只有跨过另⼀种语⾔的樊篱进⼊其内 , 才能摆脱母语樊篱的约束”。
在对印第安Hopi语进⾏研究后,沃尔夫到了⼀些⽀撑语⾔影响思维的证据
按照其观点,语⾔的不同体现了语⾔使⽤者世界观上的差异,引起了对客观世界的理解和解释的不同,因此讲不同语⾔的⼈们⽣活在不同的世界之中,⼀千种语⾔便存在着⼀千种思维世界。
近百年后,萨⽪尔和沃尔夫对洪堡特的理论进⾏了发展,形成了著名的“语⾔相对论”,尽管该理论如今仍是争议不断,但仍有不少语⾔学家在尝试寻语⾔会影响思维的证据。
世界语⾔分为孤⽴语、黏着语、屈折语三种类型
可能很多⼈都听过“汉语是低级语⾔”这类的论断,⽽究其根源,与洪堡特的⼀些主张不⽆关联。
洪堡特对语⾔学理论的⼀⼤贡献便是区分了三种语⾔类型,孤⽴语、黏着语,和屈折语。这主要是根据词的结构来进⾏语⾔类型划分的,汉语(洪堡特以《四书》为例进⾏研究,所以准确的说是古汉语)由于缺乏词汇的形态变化便是典型的孤⽴语。
但是问题在于,洪堡特把不光对语⾔进⾏了分类,受当时的进化论思想影响,他还对这三种的语⾔类型的发展顺序进⾏了界定。
他认为,语⾔发展经历了这样⼏个阶段:开始是⽤简单的词语指称事物(孤⽴语),然后开始把附加成分加在简单的词上来指称事物(黏着语),最后进化为使⽤词尾的变化(屈折语)。所以按照其观点,屈折语最先进,孤⽴语最落后。
汉语作为孤⽴语的代表,便被认为是语⾔进化链的底层。
此外,洪堡特认为语⾔代表民族精神,加上近代以来中国国⼒衰弱、饱受欺凌,⼀些⼈更是进⼀步将汉语附会为落后的语⾔。
世界纪录申请>人体三维模型
尽管其认为语⾔进化存在等级的观点已经为学界⼴为质疑和否定,但该论断却也流传了下来,造成了⼀定的影响。
运⽤有限的语⾔⼿段创造出⽆限的语⾔⾏为
受洪堡特的语⾔学思想影响很深的语⾔学家除了沃尔夫,还有乔姆斯基。
救护车打表计费乔姆斯基极为赞赏洪堡特的思想,在他的著作中也不难发现转换⽣成语法与洪堡特语⾔学思想的共通之处,⽐如语⾔的创造性。
黄山门事件洪堡特认为语⾔是精神⼒量积极⾃主的活动:语⾔的创造性意味着精神⼒量的创造性。
语⾔的创造性包括两个⽅⾯:
⼀是根据规则的普遍创造,即有限⼿段的⽆限运⽤,如 : ⾳位有限,由⾳节组成的词⽆限。在这点上,乔姆斯基研究句法的转换规则和其有很多共通之处。
⼆是个别的创造,即民族精神和个别⼈的创造。如某个民族所独有的语⾔形式,发明词语的特定时刻对这个事物的理解。例如在梵语⾥,⼤象有时叫做“饮两次⽔的”,有时叫做“双齿的”,有时⼜叫做“⽤⼀只⼿做事的动物”。个别⼈的创造,如诗⼈或⽂学家遵循规则⽽⼜超出规则的艺术创造。
⼈类语⾔基因FOXP2
另外,在洪堡特看来,语⾔是讲话者产⽣语⾔和理解语⾔的能⼒,⽽不是说话或写字所产⽣的可观察的结果,因此洪堡特不赞成将交际功能看做语⾔的⼀⼤主要功能,他把语⾔看做是“⼀个民族进⾏思维和感知的⼯具”。他认为,⼈类的语⾔能⼒是与⽣俱来的,是⼤脑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否则⼉童是⽆法在语⾔环境中⾃然习得语⾔的。
在这点上,乔姆斯基的普遍语法概念和洪堡特的想法⼗分相似,都认为⼈类具有语⾔能⼒,在语⾔环境中不断训练使⽤⽽有所提⾼。只不过,洪堡特将语⾔能⼒和⼈类的思维能⼒基本画上了等号,⽽乔姆斯基则认为语⾔能⼒与⼈类的思维能⼒显然是不⼀致的。
洪堡特的语⾔学思想还有很多很多,但篇幅所限,难免有所纰漏,更多的深邃内容恐怕还需要读者们⾃⼰去进⾏拓展。
另⼀⽅⾯,尽管我们主要在介绍洪堡特的语⾔学思想和观点,但千万不要以为洪堡特的观点只是来拍脑袋的空想,要知道洪堡特对⼤量语⾔进⾏过科学的对⽐分析,他作为⼀名语⾔学家,研究过欧洲古典及近现代语⾔、巴斯克语、梵语、巴利语、汉语、缅甸语、马来诸语⾔等等,以上论断也是在对语⾔材料分析后得出的。
所以吧,想像洪堡特⼀样发表⾼端语⾔学⾔论,⼤家还是先去看看书吧~
参考⽂献
姚⼩平 , 《洪堡特———⼈⽂研究和语⾔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5
洪堡特, 1836 ,《论⼈类语⾔结构的差异及其对⼈类精神发展的影响》姚⼩平译, 商务印书馆, 1997
刘润清. 《西⽅语⾔学流派》.修订版.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3.
程芳. 乔姆斯基与洪堡特语⾔学思想⽐较研究.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08,(04):34-38.
姚⼩平, 2004 , 亚历⼭⼤·冯·洪堡美洲归来⼆百年, 《中华读书报》 2004
姚⼩平. 再读洪堡特——《洪堡特语⾔哲学⽂集》编后.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06):450-455.
▌哲学家的⾃负+
理想国的蓝图=
柏拉图的奥秘,
在此享受⼈类堕落之前
所能享受到的幸福和欢愉……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15:29:5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37935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精神   研究   思想   民族   认为   影响   学家   思维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