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与社区共建研究

2001年12月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D ec .,2001
第19卷第6期       JOU RNAL O F SOC I A L SC IEN CE O F J I A MU S IUN I V ERS ITY       V o l .19N o .6
高校社区共建研究
2014浙江高考语文作文
郑彩莲
(温州师范学院,浙江温州325027)
[摘 要]新形势下社区文明建设尤为重要。高校在占有人才优势和知识优势的前提下,应急党政所急,尽
团员所能,组织团员青年志愿者参与社区活动,为青年文明社区建设作贡献,充分发挥其在社区两个文明建设中的生力军作用。本文对建设文明社区的重要性、高校共建的优越性、共建的内容和成效以及共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作了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高校;社区;共建
[中图分类号]G 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882(2001)06-0082-03
  社区服务作为大学生了解社会、服务社会的窗口已被广大青年学生所接受,社区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接受锻炼的不可缺少的大舞台,已日益成为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大学校。
社区是社会发展的产物。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和社会生活的发展,作为城市基层细胞和文明城市建设、规范管理基础的社区,其功能和作用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区社会活动范围越来越区域化,社区既是人民众生产生活基本需求的综合反映地,也是各类社会矛盾和问题的聚集地。社区已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党和政府密切联系众、服务众工作的切入点,社区服务也成为体现党和政府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重要手段,成为凝聚各种社会力量的不可缺少的环节。社区建设,这个崭新而又紧迫的实践课题,既要靠政府和居民,又要靠强大的社会团体,这客观上为高校与社区区域共建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为高校共青团参与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保障。大力加强社区的各项工作,深入探索新形势下如何加强高校与社区共建,以服务于党政中心工作,服务于社区的建设与发展、服务于青年成长成才、服务于人民众生产生活基本需求,是充分发挥青年学生在社区两个文明建设中生力军作用的有效途径。
一、创建青年文明社区的重要性稀疏表示
随着双休日制度的推行和人们闲暇时间的增多,人们将把更多的时间留于社区之内,居民除生产劳动之外,知识更新、娱乐休闲、社交学习、健康锻炼都在社区内完成,社区成为一个空间和承受能力极大的领域。而居民对相应社区内的卫生、环境保护、社区教育、社区文化、社区帮困助学、社区服务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好的社区,能够促进社区内居民的生活和工作,能够促进人们思想道德的提高。反之,则会妨碍人们正常的生活和工作。而青少年学生如今加寒暑假期在内一年共有160多天生活在社区,青少年学生能否顺利成长成才,能否顺利实现社会化进程,在相当程度上是由其生活环境决定的。同时,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青年流向和分布的巨大变化,下岗青年、待业青年、外来务工青年等青年体,常年
生活、居住在社区,他们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社区,但又游离
于社区传统组织框架之外,迫切需要“社区”照顾。除此之外,即使上班族也有多元的社会角,把社区的团建工作抓起来,把流失的团员回来,把社区青年工作资源整合起来,齐抓共管,把少年儿童在社区组织起来,促进社区精神文明的共建,营造一种“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社会社区氛围,大力推进新经济形势下的青年文明社区的创建活动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社区对青少年的影响日益重要,有关部门必须从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高度来认识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青年文明社区的创建,要以有关部门的团组织作为主要力量,配合党政部门,动员
组织广大青少年积极参与社区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建立良好的社区秩序、优美的社区环境、完善社区服务,积极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区共青团工作的网络和服务体系。尤其要响应总书记提出的“必须加强社区建设,积极创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都的家庭、邻里和学校环境”。各级团组织要根据社区发展的基本规律,把青少年参与社区服务的工作纳入到社区建设和发展的整体规划之中,把社区青少年组织纳入到社区管理组织模式框架之中,把青少年文明社区的工作目标、服务项目等同创建文明城市、文明社区的总体思路融为一体。
二、高校与社区共建的优越性
高校与社区区域的共建不是单纯的社会交换,而是相互间的一种责任和义务,是互助互动的,是一种共生存、共发展的关系。而高校与社区的共建,主要是组建一支有战斗力的青年志愿者投入到社区的服务行列中来。高校的青年志愿者活动近几年在城市和农村取得了长足发展,高校青年志愿者行动要上台阶,就需要进一步与所在城市的改革和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真正融入城市的现代化建设,促进城市的发展和志愿者自身的发展。近些年来,高校志愿者行动在不断拓展的同时,城市自身也在发生深刻的巨变,那就是“青年文明社区”援助活动创建的日益深化,社区的各种服务功能亟需增强和完善,只有大力开拓和发展社会服务才能满足社区居民各种需求,提升文化品位。这为高校青年志愿者提供了宽广的活动舞
28—①[收稿日期]2001—06—10
鑫诺六号  [作者简介]郑彩莲(1970—),女,浙江温州人,温州师范学院团委讲师。
台,使他们的社会服务行为通过社区的社会服务领域参与城市的建设和发展,现代化社区恰恰把高校与城市发展最直接、最广泛、最有效地连接了起来。高校学生在围绕社区建设,结合学校的教育,参与社区服务,在社区化教育的引导下,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社区的两个文明建设发挥好主力军、突击队的作用至关重要。高校学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对象,也是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力量。在城市大都市化建设的过程中,要求青少年必须以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的高度统一为前提,在社区的经济建设中,不断追求、创新、创造、发展和提高。高校学生在接受学校教育的同时接受和吸收在社区这种特定环境中的精神文明教育,进一步提高文明素质。另一方面,高校学生的素质教育更应面向社会,而参与社区建设可以提高广大青年学生总体素质。在现行的教育过程中,我们应不仅把眼光停留在课本中,而是应投向整个社会,而社区融汇着各层次的人和纷繁的工作,可以说它是一个锻炼人的大熔炉。因此,寻社区作为高校的共建对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最好的锻炼方式。而高校共青团作为教育、组织、引导、管理青少年的大学校,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又是党联系青少年的桥梁和纽带,所以理应将社区内青少年综合素质教育作为共青团组织的工作目标、工作重点和工作抓手,通过两者的共建,可以活跃社区工作,促进社区文明建设,体现出社会的进步和当代生活质量的提高,同时使参加社区活动的高校青年志愿者在活动中得到教育和提高,使高校团
工作到切入点及展示团组织良好形象的突破口,更是高校团组织走向社会作为众性组织形象的重要方面。
三、高校与社区共建的内容和成效
高校团组织在与社区区域共建过程中,必须以坚持服务大局、服务众、服务居民生产生活的需要、服务青年成长成才为原则,扎实有效地开展各种形式的青年志愿者行动。温州探索出了一条既有利于青年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又有利于青年健康成长成才的“岗位加社区”青年志愿者行动的有效途径。温州现有高校十多所,高校团员学生一万多人,高校青年团干部志愿者在社区中组织、引导广大中小学生紧密围绕在社区周围开展一系列活动,尤其围绕社区教育、社区服务、社区文化和社区帮困助学等四方面开展活动,体现高校共青团组织的资源优势,充分展示团组织的示范效应。
折现率1.社区教育
社区教育一直以来是发展中的社区活动的基础和主体。它以实践成才教育、社会意识教育、青少年闲暇教育为主要内容,为学校教育走向社会进一步提供了保障机制。而要完成这一系列教育,凭社区工作人员是举步维艰的。因此,依托高校共青团组织,以高校优秀团员志愿者为骨干,组建一支有战斗力的志愿者队伍来完成以上的任务或社区直接以某一所高校作为社区青少年教育基地,使高校的硬件软件资源得到充分的整合、互补、协作。近几年,结合温州团市委提出的大学生社区援助行动,各高
校团组织开始有质量、有规模地开展了大量社区志愿者服务活动,各校利用专业优势服务社区。这方面颇具影响力的是温州师范学院形成的一张覆盖全市15个社区的志愿者服务网络,全院12个系均有结对的社区,目前已建立社区服务基地61个。几年来,全院有1000多人次参加社区志愿者服务,每年人均服务总时间达120小时。尤其是温师院志愿服务队按照温州市“书架子”工程要求,组织实施“青少年新世纪读书计划”,在龟湖西组建的“读书屋”,每个周末吸引广大的社区青少年前来接受各种求知若渴的校外教育,温师院还组织各辖区内的青少年在双休日或寒暑假前来校内的计算机房免费辅导他们上机及电脑网络知识的传授,青少年在社区和高校为他们架起的桥梁引导下,在条件和环境极其优越的情况下,学习深造,无疑从中获取了很多知识。同时,温师院还被洪殿辖区授予社区青少年科普知识教育基地,高校与社区在每年中举行各种结合社会热点或节假日的大型主题教育活动,如各种知识竞赛、辨论赛,迎澳门回归、迎香港回归、迎新世纪的曙光等,参加者从学生到工人,集中了各行各业的温州社区人,作为教育社区人的活动,达到了一种让更多人参与社区文明建设的目的。通过“温州改革开放二十年”使青少年学生、社区居民亲眼目睹改革开放所取得成绩的同时,感受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以成就鼓舞人,无形中使参加者接受了教育。通过迎回归、迎曙光等活动,使参与者在参赛中长见识,在实践中受教育,从而唱响爱国主义的主旋律。通过高校选派的优秀学生进社区作各种调查,尤其是社区内非公有制企业团建工作,使同学们穿梭于学校、社区,通过在社区居委会开展的各种科普知识的宣传、推广,达到了教育自我、完善自我的目的。通过阳光俱乐部活动,选派专业方面有造诣的优秀青年学生当俱乐部主任、成员,利用黑板报、宣讲、参观、走访等形式开展内容丰富的社区
教育,引导学生见贤思齐,净化身边小环境,在社区开成学先进,讲文明,弘扬社会新风尚的浓厚氛围,让“学生开心,家长放心”。
社区教育在大力开发社区区域高校内的人才优势和知识优势,组建青年学生志愿者队伍,通过开展理论学习、科普宣传,进一步激发广大青少年学科学、学知识的热情,依托社区内的活动阵地,以教育为主线,精心设计各类教育活动,进一步强化对广大社区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及社会主义教育。同时使高校学生在参与社区文明建设的同时,在感受到付出时间、精力的同时,也在收获,包括技术上、思想上、通过参与活动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
2.社区服务
社区服务活动是高校与社区共建中青年志愿者活动的重要载体。社区服务的主要对象是社区居民,尤其是特殊家庭、困难家庭、敬老院、福利院、孤儿院或老、病、残、弱的社区体。高校在社区的服务,就是带领青年志愿者按党政所急、社会所需、青年所求、共青团所能的原则,关注社区热点,服务社区难点,贴近社区居民和待业下岗青年需要,拓宽服务内容,既为社区居民提供了“雪中送炭”的及时服务,又大大拓宽了下岗青年的就业、再就业渠道,以不同的形式去居民中间进行各种形式的服务,形成定时、定点、定人的模式。如开展待业、下岗职工和民工进行知识技能培训、敬老助残服务、家教服务、医疗卫生等方面的专业援助服务,以满足社区居民和社区发展的需要。工作要做好,
制度需先行。近几年,温州高校自全面开展大学生参加社区援助活动以来,就十分注重通过各种制度来保障活动的开展。各高校与所属社区的共建委员会之间以签约形式,明确双方的责任、义务和工作内容。如在服务过程中,社区主要负责联系服务场地,做好居民中的组织宣传工作,选派挂职锻炼中的指导老师;学校主要负责组织和选拔优秀的青年学生参与社区服务,参加锻炼。同时,在服务开展之初,学生进社区主要以班集体、团支部为单位,以到孤老家庭打扫卫生为主,形式上比较统一,内容上比较单一,通过开始形成的良好服务氛围,促使学生对参与社区服务由不自觉向自觉转化,培养了自觉服务的意识。在面上开展服务的同时,各校也不断地探索与实践,注重培育一批社区志愿者服务特项目。如:如温师院93年开始推出的“重晚情,送温暖”活动,为社区内60周岁以上的老人提供服务,每年收到大量的热情洋溢的感谢信与表扬信;物理系与大街道的孤老新家的结对,每周,数学系为洪殿敬老院坚持十年如一日的护帮活动,从日常的生活琐事,为老人打扫卫生、买米、读书读报,与老人谈心,关心老人的健康,通过一系列平常而又琐碎的小事,与老人们结成了“忘年交”。《中国福利报》予以详实的报道,温州有关政府部门上门向志愿者表示慰问。由于青年志愿者得到社会诚挚的回报,使他们以更真诚的爱心去服务社会,回报社会。通过近几年的创建,高校青年学生志愿服务队
3
8
以本着“发挥转业优势,服务奉献社会”的原则,通过送温暖活动,使学生真正进入到社区服务的角中去,加强了学生对社区的热爱,培养了社会主义公共道德,促进大学生社区服务活动不断地向深度和广度发展。通过与各种事件、各人物打交道,锻炼了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增强了学生在实践中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倡导了“协作,奉献”的社会新风和和谐的社区人际关系。使高校学生在实践中积累了经验,把平时课堂上对理论知识的被动接受变为实际操作中的主动参与,使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蔚然成风,社区服务与德育教育融为一体。
3.社区文化
高校在社区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充分利用楼、楼道、阅报栏、宣传橱窗,使楼道文化、广场文化、社区文化健康持续发展。为居民演出精彩的、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积极营造浓厚的社区文化氛围,服务社区居民的文化娱乐需求,提高居民的文化修养和道德情操,也丰富青少年的休闲生活,为青少年成长成才办好事,办实事,较好地发挥了高校团员青年志愿者为党和政府分忧解难,起到了联系青少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大大增强了团组织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平时主要以广场文化的形式,以广场音乐会和广场文艺汇演为内容。如:结合元宵节、中秋节、
国家重大政治节日开展系列适合时代发展的活动。这几年,连续开展了“创文明城市,做文明市民”的大型广场文化活动,“元宵节闹花灯”、“高歌颂中华”、“春暖白鹿”广场文艺汇演等。这些活动的广泛开展得到了居民的好评,博得了居民的喜爱,丰富了社区文化及居民们的休闲时间,也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莘莘学子风采的窗口。高校青年还协助社区对外来务工青年进行法制教育和知识的培训,还开展一些集文化、体育、娱乐、教育于一体的活动来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并使得外来务工青年更组织化。同时还组织一些适合于青少年特点的双休日文化来占领他们的闲暇时间,在他们中传播美学、文学、技能、生活等方面的知识,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根据社区的不同特点,充分利用现有的各类社区文化设施,开展青少年专题文化活动,并逐步固定基地,为社区增添文化景观。
4.社区帮困助学
高校与社区的帮困助学即高校青年扬长为社区弱势体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走访和慰问,如为孤老、军烈属料理家务、为困难学生补习功课,让这些困难众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温州高校的帮教活动一直是有声的,颇具影响的如温师院选派的60多名学生骨干分赴全市15个居委会,担任居委会主任助理、文明小区主任助理职务,开展系列帮困助学活动;温师院生物系志愿者积极参加对戒毒所戒毒人员的帮教工作,促进戒毒人员的积极改造,转化思想,努力做好戒毒人员的家庭工作,向他们传递社会发展变化的各类信息,并从思想观念、文化学习或就业技能等方面给予指导、帮助,这也是加强社区治安综合治理的一项重要内容。青年学生争取用心灵去感化帮教对象,以极高的热情去帮助
帮教对象改造,使其重新做人。政史系志愿者还与市聋哑学校举行“手拉手”结对活动,通过读报、讲故事,辅导文化课程,与残疾儿童进行心灵的交流,用爱心唤起他们对生活的憧憬,对学习的渴求,树立坚强、勇敢、乐观的人生态度。
四、高校与社区共建的问题与思索
高校与社区共建的过程中,有明显成绩,但其中必然夹杂着荆棘,难以解决的问题。一个问题就是在市场经济下自然而然形成的“重经济,轻社会”的倾向,把奉献给社区的各种志愿服务与经济发展对立起来,没有充分看到社区建设在维护社会稳定,为经济发展创造更好条件方面的重点作用。这种认识,在高校学生中还相当程度存在。但真正自愿进行义务服务的学生也有,也确有一部分学生认为自己花了许多时间和精力去做这份义工不值得。因为他们在勤工俭学活动和青年志愿者活动的比较下,经济效益的差距是明显存在的。另一个问题便是,高校青年志愿者在开展社区各种活动时,活动场地和活动经费是最令人头痛之事,有确保活动正常开展的经费和活动场地是共建的前提。否则便会使本来轰轰烈烈的社区活动随着一系列问题的出现而趋向冷淡,乃至萎缩。因此,本文见议高校与社区领导务必对学生参与社区建设的重要性的认识要提高,党政齐抓共管,各部门协调合作,将共建工作纳入到常规工作的范畴,使活动的开展具有思想上、制度上、组织上的保证。每位志愿者心中要有“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大观念,高校要及时对突出的人和事予以表扬,社区要将活动产生的效果与影响及时地让媒体向社会传播,使学生切实感觉到自己的行动是置于众人的监督之下,自己的一举一动是代
表着时代大学生的形象,社会的每一个角落都洒满着青年学生留下的爱。第三个问题便是,在共建过程中,要坚持共建活动与机制建设双向带动,努力探索一整套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高校与社区共建的工作机制,使共建活动即服务青年又服务社会,既整合青年力量又带动居民众,既发挥高校优势又利用社区资源,使共建走上社会化运作,规范化建设的轨道,成为整体的而不是局部的,深入持久的而不是阶段性的一项崭新的共建事业。
[注 释]
①本文系共青团浙江省委重点研究课题。廿四史
The Research on Co-con struction of I n stitution
of H igher L earn i ng and Comm un ity
ZH EN G Cai-lian
(the Co mmun ist Y outh L eague Co mm ittee of W enzhou Nor mal College,W enzhou325027,Chi na) Abstract:T he new situati on lays m o re em p hasis on the civilizati on con structi on of comm un ities.B asing on the p rem ise of the advan tage of their p ersonnel and know ledge,in stitu ti on s of h igher learn ing are eager to m eet the needs of the Party and encou rage the league m em bers to do
to the best of their ab ilities.T hey o rgan ize You th L eague m em ber vo lun teers to partici p ate in comm un ity activity,m ake con tribu ti on s to the con structi on of You th civilizati on Comm un ity and m ake them selves as fresh and com bat-w o rthy troop s in tw o civilizati on con structi on of comm un ities.T h is article discu sses abou t the i m po rtance of civilizati on con structi on of comm un ities,the advan tages,con ten ts and effects of the co-con structi on and the p rob lem s w e m eet w ith.
Key words:in stitu ti on of h igher learn ing;comm un ity;co-con structi on
[责任编辑:陈如松]—
4
倒频8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18:37:1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37820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社区   高校   服务   活动   学生   社会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