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生物学 第十一章 核糖体

第十一章  核糖体
一、核糖体的结构及功能
核糖体是体积较小的无膜包围的细胞器,在光镜下看不到。1958年才把这种含有大量RNA的能合成蛋白质的关键装置定名为核糖核蛋白体ribosome,简称为核糖体。
()核糖体的一般性质
1、存在与分布
核糖体存在一切生物的细胞中,包括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这是有别于其它细胞器的特点。在真核细胞中,有些核糖体是游离分布在细胞质基质中,也有许多是附着在rER膜及核膜外表。此外,还有核糖体是分布在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基质中。在原核细胞内,大量核糖体游离在细胞质中,也有的附着在质膜内侧面。细菌的核糖体占总重量的25—30%
2、形态和大小
一般直径为25—30nm,由大、小两亚单位构成,通常是以大亚单位附在内质网膜或核膜外
表。当进行蛋白质合成时,小亚单位先接触mRNA才与大亚单位结合,而合成完毕后又自行解离分开。另外,多个核糖体还可由mRNA串联成多聚核糖体polyribosome(=polysome),每个多聚核糖体往往由5-6个核糖体串成,但也有多至50个以上的(例如肌细胞中合成肌球蛋白的多聚核糖体是由60—80个串联而成)
3.数量和分类
细胞中的核糖体数量多少不一。一般来说,增殖速度快的细胞中偏多,分泌蛋白质的分泌细胞中也较多。例如分泌胆汁的肝细胞中为6×106个,大肠杆菌中为1500—15000个。在不同类型生物细胞之中,核糖体大小及组分都有一定差异。一般可分为两大类:80S型和70S型。
                                  大亚单位 60S 
真核生物核糖体 80S 
                                  小亚单位 40S   
大亚单位 50S 
原核生物核糖体 70S 
小亚单位 30S    
(“S”是沉降系数的衡量单位。大、小亚单位组成核糖体,并非由其两者的S值直接相加,这是因为S值变化其实是与颗粒的体积及形状相关的。)
叶绿体中的核糖体与原核生物的相似,而线粒体中的核糖体则较小且多变,例如哺乳动物的线粒体核糖体是55S,但一般仍将它们都划分到原核生物的70S型。
()核糖体的化学组成
主要组分是r蛋白和rRNA,极少或无脂类。70S型核糖体之中,r蛋白: rRNA 1 : 2 而在80S型核糖体之中,r蛋白: rRNA 1 : 1
1.rRNA类型  rRNA可占细胞中RNA总量的80%以上
核糖体
来源
核糖体
大亚
单位
小亚
单位
rRNA
r蛋白数量
大亚单位
小亚单位
大亚单位
小亚单位
真核细胞
原核细胞    线粒体
80S
70S
55S
60S
50S
35S
40S
30S
25S
28S+5S+5.8S
23S+5S
21S+5S
18S
16S
12S
49
31
-
33
21
-
70S80S型核糖体都含有5S rRNA,其结构大小十分接近,都由120121个核苷酸组成。这表明古核生物、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在进化上的亲缘关系,它是残存在生物体内的“分子化石”。
80S型核糖体还含有真核生物特有5.8S rRNA,它是以氢键与28S rRNA相结合,并也可解离。
2.核糖体蛋白质类型
遗落的种子阅读答案真核细胞核糖体大亚单位有49(L1—L49)r蛋白,小亚单位有33(S1—S33)r蛋白。
原核细胞核糖体大亚单位有31(L1—L31)r蛋白,小亚单位有21(S1—S21)r蛋白。rRNA在核糖体亚单位内部构成特定的臂环结构,而  r蛋白却按不同层次先后地与rRNA联结组装。
()核糖体结构
1.核糖体的外部构型
以前描述核糖体是由一大一小的亚单位组成“不倒翁”形,现已知这两个亚单位其实是呈“无指手套”状弯曲不规则形。结合时,大/小单位以其之间凹槽构成能让mRNA穿过的通道,而大亚单位内部还有一条垂直于该通道的隧道(肽通道),新合成的多肽链则由此隧道穿出,故保护了多肽链不被蛋白质水解酶所降解。
2.核糖体的活性部位
6个与蛋白质合成功能相关的结合位点与催化位点
mRNA的结合位点;
(2)与新掺入的氨酰—tRNA的结合位点氨酰基位点,A位点
(3)与延伸中的肽酰—tRNA结合位点肽酰基位点,P位点
(4)肽酰转移后即将释放的tRNA结合位点,E位点
(5)使肽酰tRNAA位点移到P位点的移位酶(即延伸因子EF—G)的结合位点;
(6)肽酰转移酶的催化位点。
rRNA在核糖体进行蛋白质合成中的主要功能是:
    (1)具有肽酰转移酶的活性
    (2)tRNA提供结合位点(A位点,P位点和E位点)
    (3)为多种蛋白质合成因子提供结合位点;
(4)在合成起始及肽链延伸中与mRNA结合。
r蛋白功能推测是:
(1)促进rRNA折叠成有功能的三维结构;
对核糖体构象变化有调控作用。
果糖胺
二、多聚核糖体与蛋白质合成
(一)多聚核糖体
由多个甚至几十个核糖体串联在一条mRNA,高效地进行多肽链合成。每条多聚核糖体上所具有的核糖体数目取决于mRNA的长度,即mRNA越长,串上的核糖体就越多。多肽链合成速率的高低与结合在mRNA上的核糖体数目成正比。真核细胞中,多聚核糖体通常是附着于内质网膜外,或游离在细胞质基质中(可能是附着在细胞骨架上),这是对mRNA高效利用和对多肽链合成数量调控的最佳方式
(二)核糖体上蛋白质合成的基本环节(以原核细胞为例)
1.mRNA与核糖体小亚单位结合,甲酰甲硫氨酸—tRNA的反密码子与mRNA的起始密码子配对;
2.核糖体大亚单位与小亚单位结合,GTP水解供能,使甲酰甲硫氨酸—tRNA占据P位点;
3.新的氨酰—tRNA反密码子与mRNA上密码子靠拢,GTP水解供能,帮助其进入A位点与密码子配对;
4.由肽酰转移酶催化,GTP供能,使P位的甲酰甲硫氨酸与A位的氨基酸连成肽链;
5.肽酰—tRNAA位转移到P位上,A安丘四中位点空出,同时原处P位的空载tRNA浙江天台中学移至E位释放;
6.核糖体沿mRNA5’3’相对移动一个密码子,A位再次安置一个氨酰—tRNA
7.重复多次发生向P位移位。肽链随之不断延伸;
8.mRNA上暴露出终止密码,蛋白质合成终止,多肽链脱离核糖体,其大、小亚单位解聚分离
()核糖体的分离和重组
以生化实验技术,可在体外条件下将核糖体中的r RNAr蛋白全部分离提纯,这些分离后的组分若将其混合,在无细胞结构的条件下,它们能自行装配形成。如果再对这样重建的核糖体,提供适宜的工作条件(包括mRNAtRNA、能量、氨基酸和辅助因子等),它们就又能有活性地合成多肽链。这种重组现象称为“自组装”。核糖体是一种典型的自组装结构。在其自组装过程中,有一些r蛋白是直接与rRNA结合,称为初级结合蛋白;而另有些蛋白却不直接与rRNA结合,则是与初级结合蛋白相结合的次级结合蛋白,也就是说核糖体上的蛋白质装配是有一定顺序和规律的。此外,还已知如下特点:
1.大、小亚单位的r蛋白都有专一性结合特性。即细菌大亚单位的r山东省行政程序规定蛋白是专门与23S rRNA相结合,而小亚单位的r蛋白却专门与16S rRNA相结合;
2.细菌核糖体小亚单位的蛋白质无种族特异性。即由不同细菌种所提取的小亚单位的r蛋白和rRNA可随机混合,均能装配成有功能的30S小亚单位,这说明原核生物核糖体的进化保守性
3.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核糖体的亚单位彼此不同,二者组装的杂交核糖体是不能合成蛋白质的;
4.大肠杆菌与玉米叶绿体的核糖体极为相似,可相互交换亚单位,仍具有合成功能;
5.线粒体的核糖体与原核生物的差异较大,若将它们的亚单
位相互交换,其杂交核糖体无功能。
RNA在生命起源中的地位
具有催化作用的一系列RNA,统称核酶(ribozyme)。例如rRNA已知具肽酰转移酶活性。
推测原始生命体中的起始生物大分子,应既有遗传信息载体的功能又有酶催化的功能,又DNA只有其功能一而无其二,蛋白质则有其二而无其一,现已知仅RNA是两种功能皆有,推论认为bmkRNA是地球生命起源中的最早生物大分子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DNA与蛋白质逐渐大量替代了RNA起初的遗传信息载体与催化的原始功能,才最终演变成当今细胞内的遗传信息系统。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01:49:4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37682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核糖体   单位   合成   蛋白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