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尾鳠生物学特性及人工养殖技术

丝尾鳠生物学特性及人工养殖技术
作者:张正兴 张正雄 薛晨江 王文玉
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4年第21期
        摘要 阐述了丝尾鳠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繁殖习性。通过对丝尾鳠的养鱼池建造、人工繁殖技术、成鱼养殖技术、病害防治技术的系统论述,探明了丝尾鳠的食性、溶氧需求、温度适应性、盐度耐受性等生物学特性,指出了丝尾鳠繁殖与苗种培育措施,提出了池塘养殖所需配套技术及常见病害防治技术。
3d打印赵州桥        关键词 丝尾鳠;生物学特性;人工繁殖;苗种培育;成鱼养殖;病害防治
郑百岗
        中图分类号 S96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21-0274-03
婚姻家庭法论文        丝尾鳠(Mystus wyckioides Chaux et Fang)隶属于鲶形目、鲿科、鳠属,地方名长胡子鱼,在中国仅分布于云南省境内澜沧江下游支流,干流中较少见。该鱼个体较大,且适应性强,对鱼病抵抗力较强,适宜于池塘主养、混养,网箱及流水池高密度养殖。其肉质鲜美
、营养丰富,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与开发潜力,但由于水电站的大量建设和人为滥捕,目前野生丝尾鳠日趋减少,在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下人工繁殖已经取得了成功,并已在澜沧江—湄公河流域逐步推广养殖。
希克        1 生物学特性
对羟基联苯
机床罩壳        1.1 形态特征
        丝尾鳠隶属鲶形目鲿科鳠属,本属在云南有3种,分别是丝尾鳠、斑鳠、越鳠。丝尾鳠体美观,背部为青,体侧泛淡蓝,腹部为白。体短或中等延长,后部偏扁。腹部圆,头中等大,吻钝,口端位或次下位,横裂,眼侧上位,腹视不可见,接近圆形,位于头的前半部,偶见无眼个体,前后鼻孔远离。绒毛状齿带生于上颌和下颌,颚骨齿带连续不中断,须4对,背鳍具1根硬刺和分执鳍条7根,背鳍外缘凸出,鳍条末端不达脂鳍起点。胸鳍具1根硬刺和分枝鳍条6~10根,胸鳍水平伸展,略呈三角形,硬刺外缘光滑,后缘具强锯齿。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15:24:3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37677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养殖   技术   胸鳍   齿带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