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下册第三章第2节《燃烧和燃烧的条件》教学设计

播放影碟以科学史与科学探究促进科学本质理解
神州奥美——燃烧和燃烧的条件教学设计
学习任务分析
本课选自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章第2节内容。从结构上看,“空气与生命”单元主要分为“物质在空气中的反应”和“空气对生命的重要性”两块。本课在学生知道空气的成分及氧气的性质的基础上开展的,而教材只是提出了“氧气的发现”这一史料,提及了“燃烧学说”但很粗略,因此对氧气的认识与燃烧还是不足的。本节内容是对物质在氧气中产生变化的进一步认知,主要通过对燃烧现象进行观察,探究燃烧条件。国外已有研究显示“学习一些科学史可以使学生们更好地了解科学的本质以及科学本身”。
学习者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经具备较完善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够较完整地表述生活中发现的科学现象,能理论联系实际进行知识运用,对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手段有基本的掌握。基于知识内容逐渐由
以车代磨实际操作向理论知识偏移,学生的学习兴趣受到影响,学习动机不高,科学史是描述、研究人类的文明发展历程的最佳素材,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科学本质“生”于科学史,深入剖析科学史,有利于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在本课中,学生对氧气与燃烧的知识在生活中接触较多,对学生来说较好进行回忆和总结,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较为简单,但燃烧条件的探究过程对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需要教师进一步引导和演示,从而帮助学生建立直观的知识形象。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学生能说出燃烧的现象。
(2)通过实验探究与科学史的介绍,学生能归纳得出燃烧所必需的条件,并根据相关条件来判断物体能否燃烧。
(3)通过现实问题的思考与讨论,学生能用燃烧的条件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4)通过对燃烧的观察和探究,学生能够发展对探索空气中的气体性质的欲望,养成用实验来验证猜想的习惯,提高自主思维能力。
如何正确对待金钱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探究燃烧的条件。
难点:运用燃烧的条件解释现实问题。
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法、演示法、启发式谈话法
学生:观察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
教学准备
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
实验器材:硫、铁丝、酒精棉球、沾水棉球、镊子、玻璃杯、凡士林、蜡烛、火柴、酒精灯、铁架台、铜片
教学过程
1.情景、演示实验,提出问题:
在远古时,河南商丘一带是一片森林。在森林中居住的燧人氏,经常捕食野兽,当击打野兽的石块与山石相碰时往往产生火花。燧人氏从这里受到启发,就以石击石,用产生的火花引燃火绒,生出火来。你能理解燧人氏为什么这么做么?
(学生站在历史的源头,思考人类最真实的本能认识)
层层深入:比较硫和铁分别在氧气中燃烧这两组反应的异同点?
学生总结:燃烧的反应剧烈,会发光,还有热,有的有火星有的看不到……
NOS:这一客观现象的观察对学生的认识产生了极大的冲击,不仅仅只是“震撼”,学生意
识到生活中习以为常、熟视无睹的现象蕴含着丰富的科学知识,而科学的产生正是以自然现象或者实验事实等客观为基础的。)
提出问题:那么燃烧到底需要什么条件呢?
2.讨论与猜想并提出假设:
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燃烧实例的回顾,以及通过观察老师演示操作的思考猜想燃烧所需要的条件。
胜负之神3.回顾经典历史探究:
氧气的发现与氧化学说的建立过程(具体如下)
                                                                                                                                 
1660年左右,波义尔在他的学生罗伯特 ∙ 胡克辅助下,研究了燃烧的化学。他们将空气从一个罐子中抽出,然后证明了,无论是木炭或者是硫磺都不能在真空中燃烧。然后,波义尔发现,这些物质与钾硝(硝酸钾)的混合物甚至在真空中都能着火,所以他得出结论,
燃烧必然依赖于某种空气与钾硝公共的东西。
1673年,英国化学家波义耳煅烧金属后发现金属变重了,他认为是一种看不见的“燃素”在燃烧时跟金属化合,形成灰烬。由于灰烬多了燃素,所以变重。
1703年,医学教授奥尔格·恩斯特·斯塔尔提出了另一种见解,他认为能燃烧的物质都含有燃素,当物质燃烧时燃素就分离出来,燃烧时产生的热、光、火焰都是燃素逸出时的剧烈现象。在波义尔实验的基础上斯塔尔提出了燃素学说,燃素说对燃烧的解释:火是由无数细小而活泼的微粒构成的物质实体。这种火的微粒既能同其他元素结合而形成化合物,也能以游离方式存在。大量游离的火微粒聚集在一起就形成明显的火焰,它弥散于大气之中便给人以热的感觉,由这种火微粒构成的火的元素就是“燃素”。
斯塔尔的燃素学说解释了一些当时不能解释的现象,所以获得了当时很多科学家的赞同。他们认为,燃素充塞于天地之间,流动于雷电风云之中。在地上,天上,海洋,陆地,动、植、矿物,和人的心中都含有它。大气中含有燃素,因而会在空气中引起闪电,而使大气动荡不已;生物含有燃素就富有生机;无生命物质含有燃素,就会燃烧。燃素不仅具有各种机械性质,而且又像灵魂一样,本身就是一种动因,是“火之动力”。物体失去燃素,
变成死的灰烬,灰烬获得燃素,物体又会复活。物质在加热时,燃素并不能自动分解出来。而须外加空气将其中燃素吸取出来,燃烧才能实现;上好的空气是具有吸收燃素的性质的。
腐蚀剂夺取了金属中的燃素,金属就被腐蚀;煅烧金属,金属失去尊贵的光芒而变成渣滓——当赋予它们以燃素,它们又变得不可一世。物体中含燃素越多,燃烧起来就越旺;含的燃素少,燃烧起来就弱。上好的空气是具有吸收燃素的性质的,因此物体必须在空气中才能燃烧;各种实体都是由物体所共有的基本物质(元素)和该物体所特有的“灵气”所构成.并可以用火炼的方法使其分离。当实体被加热时,“灵气”便从实体中逸出。由于金属等物质被氧化后质量增重,有的科学家认为燃素和“灵气”一样与地心是相排斥的具有负重量(即所谓“轻量”),因此金属失去燃素时,重量反而增加了。有人说,金属失去燃素,好比活着的人失去了灵魂,因此就象死体比活着的时候要重那样,“死”的灰渣自然就比活的金属重。
由于当时人们相信有燃素,所以人们一旦有不知道的现象就说是因为“某某素”。比如有人问,铁为什么有重量,他们就说,“铁具有重素。”诸如此类。
但燃素学说有很多漏洞,所以遭到一些质疑,在1756年罗蒙诺索夫反对当时盛行的燃素说,用实验证明金属在密闭容器内加热,质量不会增加,而放在空气里加热,质量就会增加。罗蒙诺索夫用实验证明燃素学错了。
1772年11月,法国科学院收到拉瓦锡密封的论文。院士们拆开信封,获知拉瓦锡对于燃烧现象的研究,又前进了一步:磷,在空气中会燃烧,冒出白的浓烟,这是早就知道的化学现象。拉瓦锡别出心裁地想办法把这些浓烟全部收集起来。他指出,浓烟是一种极细的白粉末,它的总重量比原来的磷要重!也就是说,在磷燃烧的时候,可能与空气化合了。
1773年10月,普里斯特里向拉瓦锡介绍了自己的实验:加热时,可得到脱燃素气,这种气体使蜡烛燃烧得更明亮,还能帮助呼吸。
在这期间瑞典科学家舍勒在把软锰矿与浓硫酸在一起加热时也得到 一种使红热木炭火光四溅、光彩夺目的无气体,但由于墨守陈旧的燃素学说,他不知道到了什么把氧气称为“火空气”。而当时的一位西班牙学者王初临正因为这样,他同样没有揭开燃烧的奥秘,错失良机。
拉瓦锡受到普利斯特里和舍勒的启发,做了很精细的实验。由于这个实验一连进行了二十天,所以被人们称为“二十天实验”。从下面这张拉瓦锡夫人绘制的插图,可以看出“二十天实验”是怎么回事。
拉瓦锡并不相信燃素说,所以他认为这种气体是一种元素,1777年正式把这种气体命名为oxygen(中译名氧),含义是酸的元素。
拉瓦锡通过金属煅烧实验,于1777年向巴黎科学院提出了一篇报告《燃烧概论》,阐明了燃烧作用的氧化学说,要点为:①燃烧时放出光和热。②只有在氧存在时,物质才会燃烧。③空气是由两种成分组成的,物质在空气中燃烧时,吸收了空气中的氧,因此重量增加,物质所增加的重量恰恰就是它所吸收氧的重量。④一般的可燃物质(非金属)燃烧后通常变为酸,氧是酸的本原,一切酸中都含有氧。金属煅烧后变为煅灰,它们是金属的氧
化物。他还通过精确的定量实验,证明物质虽然在一系列化学反应中改变了状态,但参与反应的物质的总量在反应前后都是相同的。于是拉瓦锡用实验证明了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定律。拉瓦锡的氧化学说彻底地推翻了燃素说,使化学开始蓬勃地发展起来。
燃素说使得科学家们陷入了近一个世纪的混乱中,一定程度上的减缓了当时的化学发展,因此在历史上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痕迹。
                                                                                           
拥有“化学应对物质的化学变化进行定量研究”思想的波义尔在实验中观察到金属煅烧之后重量增加,受哲学思想的启发提出火素说,斯塔尔又在此基础之上仔细地观察和研究了燃烧现象,看到物质燃烧后所得的灰烬质量变轻了,而且很多实验的观察结果都是如此,于是提出燃素学说:含有燃素的物质会燃烧,燃烧时释放燃素,同时发光发热;燃素还能由一种物体转移到另外一种物体。由于燃素学说能够解释当时已知的很多化学现象,统治化学界达 100年之久。
在 18世纪后期,化学家们发现燃素学说并不能够解释所有的化学现象。在罗蒙诺索夫、普
利斯特里、舍勒对有关燃烧的变化进行进一步实验研究基础之上,由拉瓦锡提出了较为正确的氧化学说:燃烧是物质和氧气的结合,而非燃素。由于燃素学说的根深蒂固,使得拉瓦锡提出氧化学说很多年后才被人们所认可。拉瓦锡因此赢得了世人的尊敬和“现代化学之父”的美称。
4.燃烧条件探究活动设计与开展
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分别将酒精棉球和沾水棉球在酒精灯上加热。
可燃物
点燃一支蜡烛,观察它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学亦有道
然后将一个玻璃杯倒扣在蜡烛上,观察此时蜡烛燃烧的现象。图-1
助燃剂
将一根火柴折断,分成火柴头和火柴梗两部分,如图2所示放在铜片上,用酒精灯同时加热铜片,火柴头和火柴梗哪个先开始燃烧。
着火点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18:27:5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37603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燃烧   燃素   学生   物质   空气   实验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