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史论文

运用化学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
  20092401015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将化学史运用在中学课堂中,可以培养学生大胆假设,敢于质疑,刻苦勤奋,团结协作等科学品质,和爱国奉献,热爱化学,有社会责任感等人文精神,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教学目标。
【关键词】化学史,情感态度价值观,科学精神
化学史是指化学学科发展的历史。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化学教学与化学史的结合,已经成为化学教学发展的一种趋势。著名化学家傅鹰先生曾经说过:化学给人以知识,化学史给人以智慧。在化学教学中恰当运用化学史,将不只局限于知识本身,还可以揭示其中的科学精神和方法,教会学生做人做事。因此,中学教师可以在化学教学中,可以有意识地通过化学史,潜移默化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一、 运用化学史,培养学生大胆假设,敢于质疑的科学精神。
科学上的许多重大发现都需要科学家具有冲破旧思想的勇气和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科学涵养,在化学史上不乏这类事例。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渗透化学史教育,让学生认识到没有绝对的真理。“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一切思维活动都是从问题开始。迷信权威只会停滞,让科学止步不前。
例如,在讲到合成有机化合物尿素时,可以介绍维勒合成尿素后,使人们一直信仰的“生命力论”受到冲击,就连他的导师也是极力反对。在这种情况下,维勒冲破权威的局限,敢于质疑,大胆假设,细心求证,最终以大量的实验事实证实自己理论的正确性,从此开创了有机合成的新时代。
  同样,在学习氧气时,可以介绍舍勒和普利斯特里先于拉瓦锡发现氧气,但由于他们思维受权威局限,没有突破燃素说的束缚,与真理擦肩而过,而拉瓦锡以敏锐的科学触角发现矛盾,并通过严谨的实验论证推翻了错误的燃素学说,提出了燃烧氧化理论,促进化学的发展。
二、 文献研究法运用化学史,培养学生勤奋学习,刻苦耐劳的科学品质。
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物欲横流的今天,艰苦、奋斗、刻苦等品质越来越少地在学生身上体现。青少年是我国未来的主力军,担负着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要想经得起时代潮流的考验,刻苦耐劳必不可少。因此,在日常教学中应有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勤奋刻苦的品质。
在向学生介绍有关化学史实时,要向学生指出,任何一个科学发现和发明,无不凝结着化学家的千辛万苦和劳动汗水。其中包含着他们在漫长道路上遇到的无数次失败、挫折,以及种种困难和打击。居里夫妇经过了45aod个月,在简陋的实验室里艰苦顽强地从2吨铀矿渣中成功地提炼出0.1克氯化镭,并测定了镭的相对原子质量,而他们工作的实验室被后来慕名而来的参观者评价为“像是马厩,又像是储存土豆的仓库”。凯库勒关于苯的结构理论虽然说是来自于梦的启示,但不得不提出这个梦的来源并不是偶然的,也是由于他在平常专注于学术研究,才会“日有所思也有所梦”。
中学生正处于一生中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在学习和以后的工作中只有不怕苦、不怕累,努力拼搏,脚踏实地才能取到更大的成绩。
三、 运用化学史,促进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的发展。
化学史上的重大成就很少是一个科学家独自做出来,大部分是许多科学家共同努力而取得的,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在这里不一一列举了。
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海森堡说过,科学来源于交流,根植于讨论。通过对化学史实的教学能对学生起到很好的潜移默化的作用,使他们认识到中学生在平常的科学探究活动中就应该很好地与同学团结协作、互帮互学,养成良好的协作精神。
四、 运用化学史,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几千年来, 我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从来就是推动历史前进的一种巨大力量。它是在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反过来又给予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以重大的影响。所以,在教学中,坚持把爱国主义的教育内容渗透进去,引导他们把自己的命运同祖国的命运联系起来。例如,讲到酸、碱、盐时,可向学生介绍我国近代化学家侯德榜青少年时期,他就发奋苦读,国外学成归来,在极困难的条件下,生产出“红三角”牌纯碱,在国际市场上传为佳话,抗日战争爆发后,日本侵略者妄图侵吞永利公司,侯先生毅然发出“宁举丧, 美国亚马逊网上书店决不受奠仪”的誓言。
还可以利用我国古代的化学工艺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发明或创造的资料,如举世文明的火药,造纸术的发明,瓷器的制造,食盐的利用,钢铁的冶炼等,从而使学生感到中华民族是勤劳的智慧的民族。将这些事例渗透到教学中,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促使他们发奋图强,为缩短我国与发达国家在自然科学领域上的差距而努力学习。
五、 运用化学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在给人们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危害。塑料的发明与使用,给人们带来许多便利,但其难以分解也给环境带来危害;冰箱中使用制冷剂氟利昂,可以对食物起到保鲜的作用,但与其同时,大量排放的氟利昂对臭氧层造成破坏;还有不法商家,为了混淆视听,在食物中过量加入添加剂,对人们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
这方面价值观的培养可以在讲述非金属元素氮或氯的时候介绍——哈伯开创了人工固氮技术,是大气中的氮气变成生成氮肥的廉价来源,从此农业依赖土壤的程度减弱。他的这一成就本来获得诺贝尔化学奖是当之无愧的,但由于他在一战中错误地运用自身的化学才能,研制出极不人道的化学武器——,使哀鸿遍野,生灵涂炭,受到世人的谴责,其功绩也因此蒙羞。
通过这事例的介绍,可以使学生充分了解化学及相关技术为一方面我们带来的好处,另一方面还可以造成不可挽回的危害。学生应正确认识和运用自身的科学知识,增强为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而努力学习化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六、 运用化学史,让学生感受并热爱化学事业。
化学是一门实用的,基础的,创造性的科学。毫无疑问,人类在发展的过程中,离不开化学的发展。古代铁器具,青铜器的使用,陶瓷的制造,中国“四大发明”等等,进一步地说,都是与化学息息相关的。摆在历史面前,化学的重要性是不容置喙的。
然而,在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化学学科发展的前景却令人担忧,有人说“化学正在被肢解”,更甚者还出现了“化学无用论”。说起化学,人们首先想到的是环境污染,食物中毒,爆炸等等负面的新闻。
因此,在中学课堂中,我们应该注重展示化学积极的一面,还化学一个“清白”,以正视听。另外,让学生感受并热爱化学事业,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热情,更有利于提高课堂的效率。例如,在学习纯碱时,可以介绍当时纯碱对我国的工业发展有多重要,而由
于帝国主义的垄断,民族工业的发展举步维艰,而侯德榜的“侯氏制碱法”的出现,解决了当时的技术难题;在学习金属的时候可以介绍这些金属的发现,冶炼以及防腐技术的发明,极大地推动工业的发展,节约了资源等等。
总之,化学史不仅可以引导学生知道化学知识是怎么被发现的,使学生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以及社会责任感等等,在教学实践中,必须重视化学史的教育教学功能,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参考文献】
[1]杨必春.结合化学史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治学之法.201174.
[2]李凤艳,李远蓉.运用化学史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重庆教育学院学报5060lu.2006.
[3]刘福祥.化学史教学与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科学研究.201025):230
[4]蔡海婷.浅谈化学史教育对中学生科学素养的作用.中国科教创新导论.201012):58
[5]周士洁.化学史教学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探索.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201110):
诺冠中国>中国3d电视试验频道67.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22:26:0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37603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化学   学生   培养   科学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