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中的语言学(全书,中文版)

       
翻译中的语言学》目录
1.前言
2.翻译中的语义学
1.1概述
1.2意义
1.2.1.概念意义
1.2.2.内涵意义
1.2.3.社会意义
1.2.4.情感意义
1.2.5.反映意义
1.2.6.搭配意义
1.2.7.主题意义
1.3语义场
1.4语义成分分析
1.5上下义关系
1.6同义关系
1.7语义变化
1.7.1.语义变化的原因
1.7.2.语义变化的类型
1.8歧义
2翻译中的语用学
2.1概述
2.2语境
2.2.1.话语语境
2.2.2.情景语境
2.2.3.文化语境
2.3指示
2.3.1.指示概述
2.3.2.指示语的翻译
2.3.2.1.人称指示
2.3.2.2.时间指示
2.3.2.3.地点指示
2.4言语行为
2.4.1.言语行为概述
2.4.2.言语行为的翻译
2.4.2.1.个别言语行为的翻译
2.4.2.2.语篇行为的翻译
2.5会话含义
2.5.1.会话含义概述
2.5.2.会话含义的翻译
2.5.2.1.保留原文会话含义形式
2.5.2.2.显明原文的会话含义
2.5.2.3.对译文中新产生的会话含义的处理
2.5.2.4.用新的会话含义替代原文中的会话含义
2.5.2.5.避免对会话含义作不必要的增补
2.6礼貌原则
2.6.1.礼貌原则概述
2.6.2.礼貌原则的翻译
2.6.2.1.按照目的语习惯表达礼貌原则
2.6.2.2.保持原文和译文间的礼貌程度对等
2.7前提
2.7.1.前提概述
2.7.2.前提的翻译
2.7.2.1.涉及语言内部前提的翻译
2.7.2.2.涉及语言外部前提的翻译
2.8顺应论
2.8.1.顺应论概述
2.8.2.顺应论与翻译
2.8.2.1.语境关系顺应
2.8.2.2.语言结构顺应
2.8.2.3.顺应的动态性
2.8.2.4.顺应过程的意识程度
2.9.关联理论
2.9.1.关联理论概述
2.9.2.关联理论对翻译的启示
2.9.2.1.翻译是一种明示-推理性质的交际行为
2.9.2.2.翻译的最根本目的是传递交际意图
2.9.2.3.关联理论的“直接翻译”和“间接翻译”概念
3.翻译中的句法学
3.1概述
3.2英汉语基本句型
3.3英汉语句法结构差异及翻译中的句式转换
3.3.1.形合与意合
3.3.2.主动与被动
3.3.3.静态与动态
3.3.4.话题-评论与主语-谓语
3.3.5.有灵主语与无灵主语
4。翻译中的文体学
4.1概述
4.2文体的可译性
4.3.风格
4.4.文体各要素的翻译
4.4.1语音
4.4.2词汇
4.4.3句法
4.4.3.1.句式
4.4.3.2.句子长度
4.4.4.语篇
4.4.4.1.主题句
4.4.4.2.段落调整
4.4.5.语域
4.5.各类风格的翻译
4.5.1.个人风格
4.5.1.1.个人语言风格
4.5.1.2.个人思想情感风格
4.5.2.时代风格
4.5.3.民族风格
4.6.译者的风格
4.6.1.译者风格和作者风格的关系
4.6.2.译作的风格和接受效果与社会环境
4.6.3.译文风格与翻译目的
      5. 翻译中的社会语言学
5.1概述
5.2.社会语言学的翻译
5.2。1。地域方言
5.2。2。社会方言
5.2.2.1.社会阶级变体
5.2.2.2.种族变体
5.2.2.3.性别变体
5.2.2.4.年龄变体
5.2.2.5.职业变体
5.2.3.交际功能变体
5.2.3.1.语域.
5.2.3.2.应酬语
中华菊头蝠5.2.2.3.礼貌规则
5.2.3.4.称呼语   
6.翻译中的系统功能语言学
6。1。概述
6.2.系统功能语言学与翻译
6.2.1.纯理功能的翻译
6.2.1.1.概念功能
6.2.1.2.人际功能
6.2.2.情景语境的翻译
6.2.2.1.语场
6.2.2.2.语旨
6.2.2.3.语式
7.翻译中的语篇语言学
7.1.概述
7.2.语篇的属性与翻译
7.3.语篇的衔接和连贯与翻译
7.3.1.衔接
chevy volt7.3.1.1.语法衔接
7.3.1.2.词汇衔接
7.3.2.连贯
7.3.2.1.主题连贯
7.3.2.2.意图连贯
7.3.2.3.语气连贯
7.3.2.4.文化连贯
7.3.2.5.逻辑连贯
7.3.2.6.主述位连贯
7.3.2.7.叙事结构的连贯
8.翻译中的认知语言学(暂定)
8.1.概述
8.2.翻译过程的认知模式
8.3.认知范畴
8.4.意象图式
8.5.认知框架
8.6.隐喻
8.7.转喻
          前言
语言学研究语言的的本质、功能、结构及其发展规律,现代语言学把人们对人类语言的看法及其研究成果概括成一般理论。大量的例证表明, 人类语言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普遍特征。不仅在亲属语言之间是如此,而且在非亲属语言(如英语和汉语)之间也是如此。语言间的
共同之处并非巧合,而是因为人类有着某些共同的思维方式、自然历程, 相似的生活经历及文化背景。
语言学是翻译学最重要的交叉学科之一。它对于源语的把握, 目的语的生成, 直到翻译技能的形成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均有指导意义,为翻译研究和翻译活动提供了比较科学的理论基础。如语义分析方法、语境理论、语用理论和语篇分析理论等, 对翻译有直接的指导价值。不能否认,在近三十年来的翻译研究中,语言学给我们许多启迪与指导,翻译研究中的语言学途径在很大程度上拓展了翻译研究的广度和深度。翻译理论的系统研究就是从现代语言学起步的。随着现代语言学的形成与逐步完善,建立在语言学基础上的翻译研究获得了长足的发展,逐步形成了独具体系的语言学派。翻译研究摆脱了经验主义的模式,具备了科学的特性,在科学化的进程中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翻译就是把一种语言承载的信息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翻译中涉及的语言现象成为语言学的研究对象,不少语言学家和翻译理论家试图用语言学的观点来看待翻译研究中的一系列问题,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起国外已逐渐形成了系统的翻译语言学理论。这一理论运用语言学中现有的、规范的术语和概念以及语言思想体系来阐述翻译实践中出现语言现象。
翻译语言学理论的重要贡献在于它把翻译中许多问题提到语言学高度加以阐述,对翻译中两种语言的话语现象进行对比研究,并作出系统归纳。翻译语言学将整个翻译活动尽力纳入语言学轨道,把翻译看作“是把一种语言的言语产物在保持内容不变也就是意义不变的情况下改变为另一种语言的言语产物的过程”(巴胡尔罗达夫,1985) 。认为这一理论最主要的是研究对比在语言中、在话语结构中现象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它的主要和基本的任务是描述实际的翻译过程,即揭示原语到译语这一转换的客观存在的规律。这一转变的规律,即翻译转换的规则, 也就是翻译的语言学理论的研究的对象。从而得出结论:翻译学的核心部分就是翻译的语言学理论。(方梦之等,2004) 翻译的语言学派追求原文和译文的等值。由于翻译总是涉及到至少两种语言,因此人们首先从语言学的角度对其进行研究是十分自然的。但翻译活动绝不仅仅是一种语言文字的转换操作,它在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语际交流活动,涉及一系列的超语言范畴,涉及语言外的其他因素,如文化系统。早期语言学派的不足之处在于它只注重原文和译文在语言上的对等,而忽视了话语的交际功能以及翻译活动与社会文化之间的关系。不过, 近二十年来语言学派开始注重研究话语层面上的等值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早期研究的缺陷。
无论是对翻译基本理论的研究,还是对具体语言转换规律与技巧的探索,语言学的指导作
中州分公司
用是显而易见的。然而翻译研究一度被完全纳入语言学,并在某种程度上成为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即应用语言学天堂禁恋但是,由于翻译活动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涉及因素多范围广,因此仅仅从语言学的途径来研究翻译日显局限。翻译,特别是文学翻译所提出的许多问题仅仅从语言学的角度来探讨,很难说得通。因此,不少研究翻译的学者开始对翻译的语言观提出了质疑。翻译的基本理论研究所提出的问题,自然不可能都在语言学领域中得到解决。因为它仍然无法满足翻译活动错综复杂的关系与因素。这就使翻译研究必然地走上了跨学科研究的道路。在语言学不失为其重要支柱的情况下,心理学、哲学、史学、文艺学、社会学等等都被引用了进来,跨文化研究也为其背景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个发展过程本身证明了翻译理论研究的多元化将成为它必然的趋势。
  显然,语言学只是翻译研究中的领域之一,它当然不能概括全部翻译研究。但是,语言学是直接研究语言的学科,而翻译理论研究的基本内容是两种语言之间转换的规律。因此语言学与翻译理论有着天然的联系。尽管近年来翻译研究产生了“文化转向”等方面的新进展,但语言学对翻译研究的指导作用并未减弱。随着语言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翻译研究在这一领域中的进展也不会停止。例如语言学研究中的一些新的理论如关联理论、认知语言学等,为翻译研究开辟了新的视野。因此,正如袁筱一所指出的:“语言学的发展方向永远
都不会与翻译理论的发展方向相悖。翻译理论的发展前途就在于,它能够接受语言学对于世界与人的关系的思考,否则它永远只能是一门技术。”(1997)
另一方面,翻译研究的深入也推动了语言学的发展。语言是交际工具,语言在单语交际与语际交际这两种交际活动中发挥其职能的时候,体现出不同的特点。在后一种情况下,人们的交际是通过翻译两种语言来实现的。这时,在参加交际的两种语言的要素之间进行着相互比较、求同和代换,从而表现出了翻译这一语际交际活动的特点。对这些特点进行深入的研究,无疑会大大地丰富我们的语言学知识。否则,我们对语言规律及其交际功能的认识将是不完全的。因此,不对大量存在着的、在不同场合进行的翻译事实加以研究,就很难设想现代语言学会得到顺利的发展。可见,翻译本来就应该是语言学研究的一个不可忽视的课题。例如,英国语言学家弗斯(J.R. Firth 在《语言分析与翻译》一文中详尽地阐述了结合翻译进行语言分析的观点。他肯定了翻译理论自身在语言学中的地位,认为把翻译作为语言分析的一种形式用来阐明语义,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语言分析与翻译结合可以为语言学家和社会学家提供广阔的研究空间 (参见谭载喜, 2004)
以下本人将以语言学中与翻译相关的分支学科对翻译理论与实践进行描述与指导,以期开
阔对翻译的语言学方面的理论的认识,提高翻译实践水平,并帮助学习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对语言学与翻译的关系的研究。
参考书目
巴胡尔罗达夫. 1985.《语言与翻译》。蔡毅译.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许钧. 袁筱一. 1998.  《当代法国翻译理论》. 江苏.  南京大学出版社
袁筱一. 1997. 翻译的语言学情结. 《译学论集》.  江苏. 译林出版社
方梦之.  2004. 《译学辞典》.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谭载喜。 2004。 《西方翻译简史》 北京。商务印书馆
1.翻译中的语义学
1.1 概述理念识别
语义学(semantics)主要研究的是语言符号所表达的意义。所谓语义,就是语言的意义,是
语言形式所表达的内容。语义是客观事物现象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现象的认识,这种认识以语言形式表现出来,就是语义 
语义学是研究语言意义的学科,主要研究语言符号及其所指对象之间的关系。它研究的是各种自然语言所共有的语义结构、句子与句子、词与词之间的语义关系,包括词义及句子意义的分析。 此外,语义与语境也是语义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语言是作为思维的材料,以其语言结构和语义系统帮助实现思维,完成其表义、表感和表美等功能的。语义涉及人类思想深处十分抽象的活动规律,20世纪60年代以后,语言学家们才把注意力从语言表层结构的描写转向表层结构基础的意义结构,此后人们认识到要真正了解语言的表层结构、性质和功能、发展规律及其与思维的联系,就必须全面深入地研究语义。语义是人们交际过程的中心所在,没有语义,也就没有交际。因此语义研究理应是语言研究的重点。而翻译作为跨文化的语言交际活动,语义的传递也应该是翻译研究的重点。
    语言有两大方面:形式和语义。人们借助形式,即语音或文字来进行交际,形式是语义的传播媒介,语义则是形式的实质所在。两者互相依赖,缺一不可。翻译是在不同语言之
间传递信息的语言文化活动。翻译中所涉及的基本要素就是语义和形式,这两者也是语义学研究的基本要素。因此,语义学对翻译的指导作用就是不言而喻的了。语义学所涉及的许多问题都与翻译理论和实践有关。不论是词汇意义关系(lexical sense relations),还是句子意义关系(sentential sense relations),都可以帮助我们将源语的意义正确传递于目的语,从语义特征、词义类型、歧义分析等方面分析源语词句,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手段,透过语言符号层面,深入到其所指层面,运用源语的语法概念判断各词项、各句子乃至各段落之间的关系,以达到真正理解词、句各方面的意义。然后,又要用目的语把原文的语义正确地表达出来。总之,语义学理论既为我们提供了正确的翻译途径,又为译文的评价提供了合理的标准。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04:13:3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37307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翻译   语言   研究   语言学   理论   语义   交际   活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