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粤方言小说的“感觉真实”与“历史真实”

-163-岭南文学史上曾出现一批至少一个叙事层次或至少一类功能语言以粤方言为主要语体的小说,这一批小说在清代最后半个世纪兴起并发展至高峰,随后迅速消亡于中国内地。学术界以往甚少以文学视角专门对这一批晚清粤方言小说加以考察、研究,而更多地将其视为岭南近代文化史、政治史的附属材料,究其主要原因,或在于晚清粤方言小说身上显著的现实属性,使研究者对其同样值得关注的文学属性有所忽视。
一、晚清粤方言小说追求真实的现实需要
与伴随着白话小说文体发展逐步成熟的北方方言小说不同,岭南地区粤方言小说的成熟有明显的标志,即英国传教士俾士(George Piercy )译长篇小说《天路历程土话》(1871)、《续天路历程土话》(1870)和本土文人邵彬儒编小说集《俗话倾谈》(约1871)。a 19世纪60年代至清亡以前,先后出现了四种创作主体和相对应的四类粤方言小说:b 一是西方基督教新教传教士的翻译小说和《圣经》演义小说,二是本土圣谕宣讲生的劝善小说,三是清末改良派的劝业小说,四是清末革命派的革命小说和谐趣小说。新教传教士所撰或所译粤方言小说是为宣传基督教义,以粤方言翻译或创作的小说,代表作有花波*本文系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晚清粤方言小说研究”(GD18YZW01)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周仕敏,暨南大学文学院助理研究员;程国赋,暨南大学文学院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广东  广州,510632)。
汽车板材
a 羊城惠师堂版《续天路历程土话》先于《天路历程土话》出版。章培恒、陈广宏主编《晚清小说书目》记载《俗话倾谈》《俗话倾谈二集》由粤东五经楼刻于同治九年(1870),笔者所用版本为广州华玉堂刻印,其中《俗话倾谈二集》刊印于同治十年(1871),《俗话倾谈》年份汗漫不可识。聚乙二醇
b 本文所指“创作”包括撰写、编辑、翻译,下同
泰山亚龙湾水上乐园。
2020年第3期凌立如
晚清粤方言小说的“感觉真实”与“历史真实”
*
周仕敏  程国赋
[摘  要] 晚清粤方言小说是中国近代文学一个特殊分支,主要有传教士小说、劝善小说、清末劝业小说
和革命派小说四个来源,其创作目的均明显指向思想宣传。思想宣传的关键在于取信于读者,因而“真实”成为这一批小说生产者的共同创作追求。这种“真实”通过语言艺术、叙事技巧、题材选用等外在形式体现
为“感觉真实”与“历史真实”两个方面。晚清粤方言小说并非一批孤立发展的作品,而是始终参与到中国
小说的近代化和中西文学对话中。过去研究者对于中国小说近代化关注到的更多是小说虚构性的“合法化”和虚构手段的提高,然而小说这种文体的“虚”与“实”是辩证统一的,中国近代小说的虚构所追求的目的
和达到的效果恰是艺术真实,晚清粤方言小说的“感觉真实”与“历史真实”,亦恰为中国近代小说发展的
三点式振荡器一个特殊缩影。
松香甘油酯[关键词] 晚清    粤方言    小说    虚构    真实
〔中图分类号〕I20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0-7326(2020)03-0163-08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19:42:0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37304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小说   粤方言   创作   倾谈   俗话   中国   文学   传教士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