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阐释学视角看施莱尔马赫的翻译思想】施莱尔马赫阐释学

【从阐释学视角看施莱尔马赫的翻译思想】施莱尔马
赫阐释学
弗里德里希・施莱尔马赫作为一名颇有影响力的德国哲学家、语言学家,在翻译领域的研究成果也颇为丰富。他的论文《论翻译的方法》被誉为西方翻译史上最重要的一篇论文之一,对德国翻译理论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一、施莱尔马赫的阐释学理论
施莱尔马赫是一位以哲学方法来思考语言问题的学者。在当代哲学中,他被誉为现代解释学之父,他的阐释学理论深刻影响了其翻译理论,为其翻译理论的构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首先,施氏提出阐释学是一门理解文本意义的艺术,也是一门避免误解的艺术。他认为误解是阐释学的出发点,而且,这种误解是普遍存在的,误解的普遍性决定了阐释学的普遍性。误解使阐释学成为了必要,而阐释学就是要消除在理解过程中产生的误解。
那么要如何消除这种误解呢?施氏认为误解最深层的原因就是“语言”和“思维”的差别。,要想避免误解就要从两个方面来解释文本,即客观的重构(语言层面的重构)和主观的重构(作者精神状态的重构),并且认为主观的重构更为重要,解释者只有重建作者的精神世界和历史情境,才能更为准确地阐释文本。
与之相对应地,施氏提出了语法解释和心理解释。早期的阐释学侧重于语法解释,及对文本进行语义学的分析。这一部分是客观的,不以作者和读者的意志为转移的。但是由于语言是在不断发展的,每个人的历史经验也千差万别,语言作为一种表达感情的方式,也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因此,仅从语义层面来诠释文本有着一定的局限性。为了克服这种局限性,施莱尔马赫创造性地提出了心理解释这一概念。
心理解释是一种主观的方法,旨在揭示文本的深层意义和作者的精神状态。施莱尔马赫提出,要想把握作者的精神状态,必须通过“心理移情”的方法,在心理上进入作者创作文本时所处的社会历史语境,重建文本与该社会历史语境之间的联系。
宰杀肉畜二、施莱尔马赫的翻译思想
1813年,施莱尔马赫发表了题为《论翻译的方法》的论文,文章从理论上阐释了翻译的原则和方法问题。施莱尔马赫认为翻译不仅存在于不同语言之间,同种语言也需要翻译,比如说方言,抑或是不同历史阶段的语言或方言,都需要翻译。www.bph
施莱尔马赫是西方第一个将笔译和口译明确区分并加以阐述的人。他认为,口译主要是指商业方面的翻译,而笔译主要是指从事科学艺术领域方面的翻译。(谭载喜,2006:106-107)。
此外,施莱尔马赫还对翻译进行了分类,认为翻译分为真正的翻译和机械的翻译。真正的翻译是指文学作品和自然科学方面的翻译,这类翻译相对较复杂,要求译者有较高的理解和阐释能力。笔头翻译属于真正翻译的范畴。机械的翻译,是指实用性的翻译,如商业翻译,此类翻译相对容易,而且是一种机械的活动,口头的翻译就属于机械翻译的范畴(谭载喜,2006: 107)。他认为,任何能熟练掌握两种语言,并且能够避免犯明显错误的人,都可以胜任机械翻译的工作。然而,不同于商业翻译的是,科学和艺术著作的翻译来说,会产生两种可能性:一方面,假如两种语言完全对应,词对词,概念对概念,词尾变化对词尾变化以及其他所有相应的因素都有着相同的涵义和关系,而唯一不同的只是两种语言的发音,那么科学艺术著作的翻译就同商业翻译一样,是纯粹的机械翻译。但是事实上,真正的语言却并非如此。一种语言与另一种语言在年代上和谱系上差距越大,就越难到完全对应的词,而且学术性或艺术性类文本跟其文化紧密联系,因此译文语言不到完全的对等语。另一方面,如果说话人在独立思考,所表达出来的东西是这种独立思考的结果,那么说话人和他的言语之间就有一种复杂的双重关系。只有当这种双重关系被正确领悟了,
说话人的言语才能被正确的理解。这就要求译者不仅要有较高的理解和阐释能力,还要具有一定的创造能力。施氏认为文本的理解和解释不单是一个语言的过程,还是一个创作性的心理过程。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不应是被动地接受文本,而是要积极地创造发挥。张鲁新
甲烷燃料电池在论及翻译方法的时候,施氏提出了两种途径:一是尽可能地不打扰原作者的安宁,让读者去接近作
者(异化);二是尽可能不打扰读者的安宁,让作者去接近读者(顺化)。第一种途径――让读者接近作者,译者在翻译中要保留一些异质,向原文的语言靠拢,把读者带到原作的氛围中去,让读者通过自己的努力来理解原作的真正含义,第二种途径――让作者接近读者,就是说译者要像本土作者那样说话,使译文的语言向本国语言靠拢。这两种翻译途径的提出对后来翻译的研究影响深远。两种翻译途径中,施氏倾向于第一种途径,认为理想的翻译要保留原文之异,以此证明另一种文化的存在。
三、施莱尔马赫的阐释学理论对其翻译思想的影响
施莱尔马赫的阐释学理论对其翻译思想影响深刻,它不仅对其翻译观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也深化了其翻译理论的研究。
施氏将心理阐释引入了阐释学,认为理想的阐释应包括语法阐释和心理阐释。这一观点是建立在语言哲学和心理学之上的,直接影响到了施氏的翻译思想。他强调文本的理解不单是一个语言的过程,还是一个创作性的心理过程。译者应当在正确理解原文的前提下,积极地创造发挥,对作者的心理进行重建,再现作者创作原文时的心境和情感。此外,施氏强调在翻译过程中要尊重文化的差异,保留原文中的异质,把握作者的思想和语言风格,也正体现了施氏关于语法阐释和心理阐释的观点。带锯条焊接
阐释学是一门理解文本意义的艺术,那么研究阐释学就必然会涉及到作者,文本以及读者的关系。在这个问题上,施莱尔马赫主张“作者中心论”的观点。他指出,作者在创作中有着自己的意图,作者的
中华精英联盟
意图即是整个理解活动的核心,而文本则是读者解读作者意图的媒介。在作者,文本和读者三者之间,作者起着主导作用。施氏认为,普遍
诠释学的理解任务就是主观重建客观的过程,通过文本在心理上重新体验作者的精神状态。因此,虽然施氏指出,摆在译者眼前的有两条道路,但他更主张第一条途径,即尽可能地不打扰原作者的安宁,并且指出,原作者往往与解释者生活在不同时代,不应按照现代的思想来理解古代文本,而是要重新认识作者和读者之间原始的关系,即实现对作者历史性的把握。
语言在施氏的阐释学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他十分强调语言与思维的关系,认为没有思维,就没有谈话,没有语词,人就无法思想,语言是思想的媒介。可以说,人的思维是内在的语言,而语言则是外在的思维。因此原作语言中必然蕴含着作者的精神和思维方式。那么要想使读者理解作者,译者在翻译时就要把握两点:一是语言内容的翻译,二是作者的精神和风格。而要抓住原作的精神和风格,就要准确把握语言内容的意义,因为语言来源于作者的感觉,其表达方式及内容可以反映出作者的性格,因此译者可以通过语言来把握作者的精神和风格。
由此可见,施莱尔马赫的阐释学理论对其翻译思想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他的阐释学理论对其翻译理论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而其翻译理论反过来又丰富和完善了他的阐释学理论。
四、结论
通过对施莱尔马赫阐释学理论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到施氏的翻译思想与其阐释学理论紧密联系,一脉相承。施氏的阐释学理论是其翻译思想的形成和完善的理论基础,为其提供了强大的哲学支持。施氏在阐释学学科中取得的重大突破,也进一步深化了德国翻译理论的发展,使得人们通过阐释学来重新审视翻译活动,对后世具有深远的影响。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14:46:4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37298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翻译   作者   语言   文本   阐释学   理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