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的高级结构

(三)DNA的高级结构
(1)1953WatsonCrick提出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主要有三方面依据:
1.核酸化学结构和核苷酸键长和键角数据。
2.DNA  X—射线衍射分析。
3.DNA碱基组成的Chargaff规则;同一物种不同组织和器官,DNA碱基组成  具有生物种特异性.且摩尔数为A=T G=C A+C=G+T
(2)DNA二级结构:
W-C 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见P480 13-5,要点如下:
1.两条反向平向的多核苷酸链围绕同一中心轴相互缠绕,两条链均为右手螺旋。
2.碱基位于双螺旋内侧,核酸与核糖在外侧,彼此通过35-磷酸二酯键相连接,形成DNA分子骨架。碱基平面与纵轴重直,糖环平面与纵轴平行。多核苷酸链方向35为正向(P48
7 13-6),形成一条大沟和一条小沟。
3.双螺旋平均直径为2nm,两个相邻碱基对之间相距高度为0.34nm,两核苷酸之间夹角为360,沿中心轴每旋转一周有10个核苷酸,每一转的高度(螺距)为3.4nm
4.两条链被碱基之间形成的氢键连成一体,互相匹配,AT配对,形成两个氢键,GC配对,形成三个氢键.
5.碱基在一条链上的排列顺序不受任何限制,一条链序列确定后则决定另一条互补链序列。遗传信息由碱基序列所携带。
DNA结构可受环境影响而改变,有ABCDEZ型等不同构象存在。
A、B型是DNA基本构象,E型为左手双螺旋。
          B型:为W-C双螺旋结构,DNA钠盐在较高湿度下(92%)制得的纤维结构。
          A型:螺体较宽而短,RNA分子双螺旋区以及RNA-DNA杂交双链具有与A-DNA相似结构。
          P489 13-6    A滑稽戏满园春BZDNA的比较.
            DNA二级结构主要是形成双螺旋,但在某些情况下也能形成三股螺旋,第三股的碱基可与太平洋岛国W—C碱基对中嘌呤碱形成配对。P489 13—10三股螺旋DNA碱基配对.
            H—DNA是通过分子内折叠形成的三股螺旋(P490 13—11 H—DNA结构),它存在于基因调控区,因而有重要生物学意义。
(3)DNA三级结构:
DNA三级结构指DNA分子(双螺旋),通过扭曲和折叠形成的特定构象,包括不同二级结构单元间的相互作用,单链与二级结构单元间的相互作用以及DNA的拓扑特征。
超螺旋DNA三级结构的一种形式,是双螺旋的螺旋。
将环状DNA分子再额外多转几圈或少转几圈,都会使双螺旋中存在张力,为抵消张力,环状DNA分子的轴再曲绕而形成超螺旋,左旋为负,右旋为正。
DAN分子十分巨大,要组装到有限的空间,压缩比达1000-2000,组装成染体则高达800
0—10000杨贵妃传p49213-7)。为此绝大多数DNA以超螺旋形式存在,把很长的DNA压缩成很小的体积内。如人类第一号染体DNA7。2cm,经弯曲缠绕后只有近10μm(压缩约7700
由于DNA双螺旋为右旋,负超螺旋(左旋)有利于双螺旋解旋,自然界存在的环状丹阳地震DNA几乎全是负超螺旋.
冶金标样DNA复制、重组或转录时,必须解旋解链,暴露出DNA结合位点,使各种调控蛋白发挥作用,随后再形成超螺旋,存在拓扑学问题。生物过程需负超螺旋程度不同,可通过DNA拓扑异构来调节其功能。
环状DNA的一些重要拓扑学性质:
(拓扑学是数学的一个分支,研究物体变形后仍保留下的结构特性。
1.连环数L:
为一条链以右手螺旋绕另一条链缠绕次数,为一个整数。
L值不同,则为拓扑异构。
2.扭转数T
DNA分子中的Watson-Crick螺旋数。天然DNAT变化不大,变化时有张力。
3.超螺旋数W
为超螺旋的超绕数,右旋为正,左旋为负.
LTW三者关系:
L=T+W    L为整数,TW可带小数。
4.比连环差λ:
表示超螺旋程度
λ=L—L0/L0  L0为松弛环形DNA(无超螺旋)的L值.
P491 13-12 环状DNA不同构象:
A:线型DNA
B:环状DNA,松弛型DNAL=25T=25W=0
C:解链环状:拧松两周后,可形成两种环状DNA,一种即为解链环状L=23T=23W=0    有张力;另一种为超螺旋DNA,为D
D:负超螺旋:形成超螺旋(左旋)消除解链影响,在力能学上有利,为自发过程,L=23T=25W=—2
DNA拓扑异构:除连环数不同外(如上述L=25L=23),其他性质均相同的DNA分子。
涨潮海岸
双螺旋DNA在拓扑异构变化中T相同,是W不同导致L不同.
DNA拓扑异构现象:为DNA超螺旋状态与解旋状态之间的相互转换,不发生碱基组成或顺序(一级结构)的任何变化,是DNA复制、重组或转录时所必需的.
拓扑异构酶:引起DNA拓扑异构之间转变的酶,可改变DNA拓扑异构体的L值,有两类:
Ⅰ类:使双链超螺旋DNA转变成松弛型环状DNA,每一次催化作用可消除一个负超螺旋,L值增加1
Ⅱ类:使松弛型环状DNA转变成负超螺旋型DNA,每次催化作用使L减少2,又称促旋酶。
两类酶含量严格控制,使细胞内DNA保持一定超螺旋水平。
(2)DNA与蛋白质复合物的结构(四级结构)
病毒、细菌拟核和真核生物的染体都存在DNA的组装和一定程度的压缩。核小体是真生物染质的基本结构单位,由核小体链形成纤维,进而折叠螺旋化,组装成不同层次结构的染质和染体。
病毒:通常只有几个至几十个基因,主要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有时还含有脂质和糖类。病毒的侵染性由核酸决定.核酸位于内部,蛋白质包裹着核酸为衣壳,有的还有脂蛋白被膜.
由宿主不同,病毒分为噬菌体(宿主细菌与放线菌),植物病毒和动物病毒。动物病毒含DNA或含RNA,有的还有被膜,如流感病毒(冠状病毒),表面有许多突起,见P49413-14,流感病毒为RNA病毒。
(二)RNA的高级结构:
RNA通常是单链线型分子,但可自身回折形成局部双螺旋(二级结构),进而折叠(三级结构),除tRNA外,几乎全部细胞中的RNA都与蛋白质形成核蛋白复合物(四级结构)。RNA病毒是具有感染性的RNA复合物。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14:41:2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37162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形成   结构   超螺旋   双螺旋   病毒   拓扑   核酸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