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交通与道路规划要点

第一章  总论
1 所谓城市综合交通即是涵盖了存在城市中及与城市有关的各种交通。
  从地域关系上,城市综合交通大致可分为城市对外交通和城市交通两大部分。城市对外交通与城市交通具有相互联系、相互转换的关系。
  从形式上,城市综合交通可分为地上交通、地下交通、路面交通、轨道交通、水上交通等。
  从运输性质,城市综合交通又可以分为客运交通和货运交通两大类型。
从交通的位置上,城市综合交通又可分为道路上的交通和道路外的交通。
城市综合交通又可以按交通性质和交通方式进行分类。
2 在城市规划中主要关注对外交通与城市交通的衔接关系和对外交通设施在城市中的位置。
3 城市交通系统是由城市运输系统交通行为的运)、城市道路系统交通行为的通道)和城市交通管理系统交通行为的控制)组成的。
4 城市景观可以根据人在不同环境下对城市面貌的视觉感知分为三种,都同道路密切相关,1) 宏观景观,2)中观景观,(3)微观景观。
5 中国封建社会的城市是一种集中式封闭的城市布局方式,城市往往围绕政权中心(宫城、衙署)布置,城墙成为约束城市发展的障碍,城乡界限分明,因而城市道路也呈集中式的布置,通达性不够,城乡道路基本以城门为分界点和连接点。
6 我们从城市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中认识到:城市不同的生活方式会产生对城市布局的不同要求,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城市的交通形态;不同的城市布局又会产生不同的交通形态,,交通形态的不同又会产生不同的城市道路交通系统。
7 交通分流有三种基本形态:
1)交通性交通与生活性交通的分流,表现为城市道路按交通性和生活性的分类或按疏通性和服务性的分类,把骨干性的繁忙交通与枝节性的宜人交通分离出来。
2)快速交通与常速交通的分流,包括在同一平面和不同平面上的分流,表现为城市道路分为快速道路系统和常速道路系统,以及道路客运交通与路外轨道客运交通的分离,以把
中远距离的快速交通同短距离的常速交通分离出来。
计算机及其应用3)机动交通、非机动交通及步行交通的分流,表现为城市道路系统中设置机动车专用路、自行车专用路和步行专用路。
8 新的适应现代机动交通的道路结构课划分为:(1)城市快速道路系统(机动车专用道路),(2)城市常速道路系统(机非组合道路),(3)自行车专用道路系统,(4)城市步行系统。
9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包括城市道路交通发展战略规划和城市道路交通综合网络规划。
10 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的若干思想:
  1)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必须与城市用地布局规划密切结合,协调配合,同时进行。
  2)城市交通发展战略的研究。
  3)城市综合交通规划还应研究城市交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问题。
  钠4)不同城市、不同城市地域可以采用不同的城市交通模式(交通方式结构)。
  5)城市道路结构的现代化要理顺不同性质、不同等级道路与城市用地的关系,强化疏通性道路的规划和建设,防止并逐步改变沿疏通性道路过度开发建设现象的继续发生,以避免对道路快速畅通性的影响。
  6)城市公共客运系统的现代化要强调并落实各级各类客运枢纽的规划建设,实现轨道和快速公交干线与城市用地的合理布局关系,重视城市组团级地方性地面公共交通线路对城市用地服务性的提高。
  7)在注重城市客运交通的同时,要重视货运交通系统的规划,特别是各级各类物流中心和货运主要通道的布局和建设。
  8)要认真研究新形势下城市交通的发展,制定相应的交通政策,对多年来的一些习惯性规划指导思想和规划手段、管理措施进行反思和科学研究,提出适合城市特点的新思想、新方法、新对策。
11 “交通影响分析”多针对单个的土地开发项目进行,其实质是关于交通的可行性研究,为规划决策提供依据,目的是分析新开发建设项目建成后将会发生与吸引的交通流的交通特
性,新产生交通流对附近道路已有交通运行及其周围环境所产生的影响,通过协调局部土地使用与交通建设的关系,提出改善交通的措施与项目建设交通影响的评价意见。
12 中国城市交通问题分析
  1)人口密集与城市用地的矛盾  2)城市用地布局带来的交通分布的合理性问题
3)城市综合交通系统落后带来的系统性问题 4)城市交通管理的科学性问题
5)居民交通意识问题
13 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基本对策
  1)研究城市交通机动化的发展趋势、规律及对城市的要求,因地制宜地制定科学的城市交通发展战略和城市交通政策。
  2)立足于城市布局向合理化转化,从根本上减少交通量,使交通分布趋于合理。
  3)优化城市道路交通系统结构,一是要适应时代发展,满足现代化城市交通需求,二是要与用地布局相协调。
  4)搞好交通规划与用地规划、道路交通系统规划的结合。
14 解决城市交通拥挤问题的基本思路:
  1)城市中任何具体的、局部的交通问题都要从交通需要和全局出发研究解决,从交通“源”入手,减少交通的出行量和出行距离。
  2)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法,合理组织各类交通,分散过于集中的交通,提高交通设施的系统效率。
  3)制定合理的城市交通政策,实现交通管理的科学化。
15 国标(作为城市骨架)的分类:(1)快速路 2)主干路  3)次干路 4)支路
16 按道路功能的分类:(1)交通性道路 2)生活性道路
17 按交通目的的分类:(1)疏通性道路 2)服务性道路
第二章  城市交通规划脑脊髓炎
1 城市交通的四个基本因素是用地、人、车(机动车、轨道机动车、自行车和其他非机动车)和路。其中用地和人是对城市交通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车和路是对城市交通起影响性作用的因素。
中国知识网2 交通生成指标的确定源于社会调查,经加工归纳,成为一定时期内确定交通量的指标,是交通规划基础资料的数据。
3 交通生成指标的用地相关因素有:城市用地性质、面积、居住人口密度、就业人口密度(就业岗位密度)
4 人的交通活动特性有下列四项要素:
1)出行目的  2)出行方式 3)平行出行距离  4)日平行出行次数。
5 机动车和自行车是构成城市道路交通的主要内容,无论是对机动车或自行车都需研究以下因素:车辆(可折算成标准车)的保有量、出行率、空驶率;平均出行距离(平均运距);车流速度、密度、流量。
6 联想100分学校道路是容纳城市交通的主要设施,包括路段和交叉口两个部分。
7 机动车流速度、流量和密度关系:
车流速度一般指车辆的空间平均行驶速度Vs ,达到自由状态时的速度称为自有速度Vt.
车流量即指道路上的服务流量Q(或称交通量),其最大值为道路容量C
车流密度D指道路单位长度上的车量数,D=QVs 。拥塞时的车流密度称为拥塞密度Dj.
8 “停车视距”St(m)是司机发现前方障碍物进行制动时所需的最小安全距离,相当于动力净空长度减去车的长度。
9 道路容量C指在通常的道路条件下,可以合理期望在单位时间内通过车道或车行道某一断面的单向或双向最多的车辆数(相当于通行能力)
  服务流量Q指在一定的服务水平的行车条件下,单位时间通过一条车道某一断面的最多的车辆数。
  服务水平就是道路提供给司机的车流通行条件,用以区别不同的车流状态。
10 路段自行车道通行能力控制在5000h之内(单向),约合5条自行车带,自行车道宽6m以内。
11 交通量调查主要是了解现状城市道路网的交通分布状况,包括对道路网、路段、交叉口、交通枢纽等的交通流量、流向调查以及公共交通的线路、客流量、集散量调查。
12 道路交通量调查包括机动车流量、非机动车流量和行人流量及其流向的调查,速度的调查,交通事故及设施状况的调查。一般选择控制路段和交叉口对全市道路网同时进行观测。
13 对观测资料进行汇总,分析后,可以得到三种结果:
1)交通量空间分布 2)交通量时间分布 3)交叉口流量流向分布
14 OD调查就是出行的起终点调查,目的是为了得到现状出行生成状态、交通设备资料、土地使用动态及影响交通的社会、经济等各项因素。(1)交通区的划分 2)居民出行调查 3)货运调查。
15 交通规划方法:(1)出行生成 2)出行分布 3)出行方式划分 4)交通分配
16 出行产生与土地使用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关系是依交通规划程序而定的,一种程序是先把各交通区之间的出行划分为不同的出行方式,然后进行出行分布工作,另一种程序是先进行人流总出行量的预测和分布,然后划分出行方式。
17 出行分布是确定各交通区之间出行的形态,通常依据万有引力定律假设各交通区间交通出行的次数与各起终点交通区的大小范围成正比,而与其空间距离或隔离程度成反比。
18 我国城市居民出行的主要方式为乘用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和步行。
19 交通分配就是按照规划的道路网和公共交通网初步方案,根据出行确定的客运交通量,按照出行时间最少、费用最少的原则(即快、捷、方便的原则),决定交通量在起、终点之间路线上的分配。可以得到道路各路段和各交叉口的交通流量流向分布图,再与路段和交叉口的通行能力进行校核,确定道路的断面和交叉口的形式,必要时对土地使用、道路网规划方案及公共交通网规划方案进行调整,以期求得一个合理的、较为均衡分布的、留有余地的城市道路交通总的安排。
第三章  城市道路系统规划
1 影响城市道路系统布局的因素主要有三个:1)城市在区域中的位置(城市外部交通联系和自然地理条件) 2)城市用地布局形态(城市骨架关系) 3)城市交通运输系统(市内交通联系)
2 城市道路系统规划的基本要求:(1)满足组织城市各部分用地布局的“骨架”要求 2)满足城市交通运输的要求 3)满足城市环境的要求 4)满足各种工程管线布置的要求
3 城市道路系统规划的程序:(1)现状调查,资料准备 2)城市道路系统初步方案设计 3)交通规划初步方案 4)修改道路系统规划方案 5)绘制道路系统规划图opcns 6)编制道路系统规划文字说明。
4 城市干路网类型:(1)方格网是道路系统 2)环形放射式道路系统 3)自由是道路系统 4)混合式道路系统

本文发布于:2024-09-24 06:30: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36585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交通   城市   道路   规划   系统   出行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