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城市创新首位度提升研究——以南京都市圈为例

现代城市研究
2020.12r城市建设I URBAN CONSTRUCTION
文章编号:1009-6000(2020)12-0126-06
中图分类号:F291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9-6000.2020.12.016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城乡协同发展”战略下江苏特小
m序列镇创新发展路径及运营机制研究(2019SJA0679)o
作者简介:徐德(1973—),男,硕士,讲师,江苏开放大学智能建造与区块链协同创新中
心负责人,研究方向:智慧城市、智能建造、区块链技术等;
陈从建(1970—),男,通信作者,硕士,江苏开放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宜居城市建
设。
中心城市创新首位度提升研究
—以南京都市圈为例
Research on the Improvement of the Innovate Urban
Primacy Index in Central Cities:Case Study of Nanjing
Metropolitan Area
徐德陈从建
XU De CHEN Congjian
摘要:
南京市是国家重要中心城市、江苏省会城市和长三角特大城市,但城市首位度不高通
过对南京都市圈的城市规模、综合经济、科技人才、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和对外开放
的分项首位度综合研究,属于中度首位度城市,应围绕战略统筹规划创新、资源协同融
合创新、产业集政策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创新和智慧城市整合创新等策略,提升南
京都市圈中心城市的创新首位度
关键词:
省会城市;都市圈;首位度
Abstract:Nanjing city is an important central city,the capital city of Jiangsu province and the megacity of
Yangtze River Delta,but the urban primacy index is not high.Through a comprehensive study of the urban
scale,comprehensive economy,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talents,industrial development,public services,
and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 in the Nanjing metropolitan area,it was found that the primacy index
is at the average level.We should focus on strategies such as strategic planning and innovation,resource
synergy and innovation,industrial cluster policy innovation,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innovation and
smart city integration innovation,and promotion of the innovate urban primacy index in central cities of
Nanjing metropolitan area.
Key words:provincial capital city;metropolitan area;urban primacy index
南京都市圈地跨苏皖两省,是中国唯一的跨省都市圈。南京都市圈于2003年成立,为“1+7”结构.由南京、镇江扬州、淮安、马鞍山、滁州、芜湖和宣城组成叭管辖31个市辖区、8个县级市和20个县,总面积6.3万km2…截至2017年,常住人口3143.2万人.地区生产总值31739.2亿元,在国家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2|o
国家中心城市,具备很强引领、辐射和集散功能.目前9个国家中心城市有4个为省会兼副省级城市。南京市的常住人口指标在全国直辖市和副省级城市中位列12。南京要成为国家中心城市,
126
中心城市创新首位度提升研究—
—以南京都市圈为例I徐徳陈从建
城市规模、人口和资本的集聚能力将限制其发展。2018年11月《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出台,南通取代了常州.使常州进入南京都市圈的动力增强。设想在目前“1+7”基础上,把常州的裸阳、金坛市划入南京都市圈.构建"1+8”南京新都市圈。下面分析常州市融人南京都市圈中心城市的综合首位度。
1研究背景与意义
1.1江苏省会城市功能建设迫切需要提升南京首位度
2018年12月.南京财经大学公布的《全国省会城市首位度发展报告》,研究综合分析了全国4个直辖市
、27个省会城市和27个非省会城市(含苏州)的城市首位度。报告显示:规模首位度排名,南京位于第6位,落后于广州、成都、武汉、苏州、杭州。产业首位度排名,前9位的城市南京榜上无名。功能首位度排名.苏州表现突出,排名全国第一,前9位的城市南京也榜上无名。苏州在规模与功能方面首位度都高于省会城市南京,南京只在产业首位度上表现出一定优势,但苏州有4年(2012—2014年, 2016年)的首位度综合指标领先于南京,南京只在2015年较苏州有微弱优势。在功能首位度指标中,南京、广州等规模较大的城市都排位在中间甚至偏后。报告说明南京省会功能不足,与江苏省委提出的首位度高的省会城市和国家中心城市的目标还有较大的差距。
根据2018年城市统计年鉴和统计公报的资料分析:2017年江苏全省人口为8029.30万人,江苏省的省会城市南京市的常住人口规模为833.50万人,占全省人口比例的10.38%。这个规模人口与其副省级城市的地位并不相符。南京市在全国4个直辖市和15个副省级城市中的GDP总量居第10位,人均GDP居第3位,但常住人口仅列第12位,与排名第一的国家中心城市上海市、第二的北京
市存在很大差距。2017年南京市在籍人
口680.7万人,常住人口833.5万人,流
动人口约150万人,南京城市人口规模
劣势明显,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省会城
市功能和国家中心城市的发展。
1-2构建南京都市圈城市需要提升南
京首位度
2018年12月210,南京都市圈党
政主要领导人联席会议召开,会议且特
邀常州市和裸阳市的党政主要领导、国
家发改委规划司、江苏省发改委领导
及都市圈8市相关职能单位负责人参加,
深人研究南京都市圈如何快速进行互联、
互通和互融,打造长三角高质量发展合网聊大管家
作示范区等问题。江苏省委、南京市委
对南京首位度的提升十分重视,2019年
1月1日,中共南京市委、南京市人民政
府印发《关于深化创新名城建设提升创
新首位度的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宁
委发〔2019〕1号)。这将更加有利于南
京集聚和辐射影响,更有利于加快南京
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步伐,巩固南京在
长三角世界级城市中的地位I3|o
2城市首位度的概念和研究方法
2.1首位度概念
城市首位度起源于城市经济地理学,
1939年美国的学者杰斐逊(Jefferson)提
出首位度概念,用一个国家或地区最大
城市与第二大城市经济规模之比来表示,
用以反映该地区的城市发展要素在最大
城市的集中程度。城市首位度是一个不
断完善发展中的理论,从原来的以人口
规模为主,逐渐引入到城市区域发展领域。
表1两城市的首位度与城市发展状况分析
首位度S<22<S<44<S<6S>6
多方会议
城市发展状态
中心城市中心性
不明显,对其他
城市影响较弱
中度首位度分布,
中心城市对其他城
市具有一定的影响
和带动作用
高度首位度分布,
中心城市集聚能力
很强,对其他城市
影响明显
中心城市高度集聚能力
很强,影响区域城市整
体协调发展,非常极核
发展状态
2.2首位度研究方法
2.2.1两城市指数
杰斐逊提出首位度计算方法:S=P1/
P2,式中S为首位度,Pl.P2分别代表
最大城市和第二位城市的人口规模。2014
年前我国一般采用市区的非农业人口总量
来统计城市人口规模,此法称为两城市指
数。城市首位度概念引人我国后,广泛用
于国家和区域城市体系的研究领域。两城
市的首位度与城镇发展状况分析见表1。
2.2.2四城市、■一城市指数
四城市指数公式为:S=P1/
(P2+P3+P4)=1,十一城市指数公式
为S=2P1/(P2+P3…P11)=1。式中U P1
P2.P11"为城市体系中按人口规模
从大到小排序的第n位次回。四城市指数
十一城市指数一般情况下应该为1,大于
1属于高首位度分布,小于1属于低首位
度分布。本文的南京市城市首位度研究.
采用两城市指数和四城市指数,为保证
研究的合理性,以两城市指数为主。
3南京城市综合首位度计算
3.1首位度指标体系构建
南京城市首位度思路:构建南京
都市圈中心城市首位度研究体系,按照
聚类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综合确定
南京城市首位度。南京都市圈中心城市
首位度研究体系以城市规模、经济、科
技、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和对外开放6
项一级指标,选取人口规模、建成区面
积等15项为二级指标(表2)。以此反映
中心城市南京市与其周边城市的生产要
素、城市功能、产业关联之间的联结状态
以正确解决城市之间城市规模分工、功
127
K
现代城市研究
I
2020.12
” 城市建设丨 URBAN  CONSTRUCTION
能分工和产业分工等一系列问题。3.2南京都市圈城市分项首位度
3.2.1城市规模首位度
城市规模指标是以城市人口和城市 用地总量所表示的城市的大小,是城市 在一定区域内作用的直观表现,也是首 位度的重要指标。因此,用南京都市圈
及各城市常住人口和建成区面积来表示。 南京市常住人口数883.5万人,为淮安市
的1.8倍,常州市的1.9倍。南京市建成 区的面积796.00km 2,为淮安市的2.8倍, 常州市的3.0倍。把常州市的裸阳、金坛
市划入南京都市圈,构建“1+8”南京新 都市圈模式,其重大意义在于首次将南
京都市圈扩容到了苏南地区,具有划时 代的意义,标志着南京都市圈强大辐射
力已经开始影响常州市区域。表3为南 京都市圈及常州市城市规模。
3.2.2综合经济首位度
城市综合经济指标是一个城市的经
济发展水平和经济综合实力的综合体现。 根据2018年各城市统计年鉴和统计公报
计算分析,南京市地区生产总值GDP 为
11715.1亿元,占南京都市圈的36.8% ;
固定资产投资为6215.2亿元,占南京都 市圈比重的25.3% ;地方财政预算收入为
2439.2亿元,占南京都市圈的45.9% ;社
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5604.7亿元,占南 京都市圈的46.1%O 南京市的各项指标均
占南京都市圈1/4以上(表4),且位居 周边7个城市之首,表明在南京都市圈中, 南京市是综合实力最强的城市。
3.2.3产业发展首位度
城市经济指标是一个城市在产业结 构、发展程度和社会效益方面的领先程 度。选择南京都市圈各城市的第三产业
生产总值计算产业首位度。南京市第三 产业生产总值是扬州市的3倍,是常州
市的2.08倍(图1 )。南京市的产业发展
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对中心 城市在人才、资本和技术等要素的集聚
起到了重要作用。
3.2.4科技人才首位度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和人才是
城市竞争软实力的综合体现。城市科研
经费的支出、专利授权量、高校科研院
所在校生的数量对城市软实力的提升和 区域影响有重要作用。南京市在科技经
报:
表2南京都市圈中心城市首位度研究体系
城市规模人口规模
建成区面积综合经济
地区生产总值GDP  固定资产投资
全市财政收入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城市首位度科技人才 指标体系
高校、科研院所在校生
专利申请就与授权量 科研经费支出
产业发展第三产业生产总值
公共服务公共图书总藏量
医疗机构病床对外开放
实际使用外资 进出口总额
旅游外汇收入
表3南京都市圈及常州市城市规模
数据来源:2018年各城市统计年鉴和统计公
名称
常住人口数/万人
建成区面积/kn?
南京市
883.5796.0扬州市450.8263.8镇江市
318.6141.3淮安市
491.4284.0马鞍山市
230.29&2滁州市407.6252.4芜湖市
369.6276.0宣城市261.45&0常州市
471.7265.6
高鸿宾表5 2017年南京都市圈
及常州市科技人才指标
数据来源:2018年各城市统计年鉴和统计公报名称专利授科研经费支高校、科研院所
机件
出/亿元在校学生数/万人
南京市75406153.2084.08扬州市18706108.76&28镇江市1482590.469」1淮安市
733195.527.01马鞍山市
404938.98  5.68滁州市313144.60  4.10芜湖市
891082.3216.67宣城市197311.21  1.02南京都市圈
134331591.20135.95常州市
16423110.531230
表4 2017年南京都市圈及常州市主要经济指标
数据来源:2018年各城市统计年鉴和统计公报名称
地区生产总 值GDP/亿元
固定资产 投资/亿元
财政收 入/亿元社会消费品零
售总额/亿元
南京市
11715.106215.202439.205604.70扬州市5064.903690.09517.191494.00镇江市4105.40269436810.271296.70淮安市
3387.432839.55230.611197.09马鞍山市1710.102255.70245.29529.45滁州市1604.401929.10289.30574.39芜湖市2963.303342.20558.40930.86宣城市
1188.601580.53220.20531.50南京都市圈
31739.2024546.705310.5012158.70南京占南京都市圈比重/%37
25
4646
常州市
6618.403896.30518.802444.05
第三产业生产SMI /夙
图1南京都市圈及常州市第三产业生产总值
数据来源:2018年各城市统计年鉴和统计公报。
128
中心城市创新首位度提升研究——以南京都市圈为例I 徐德 陈从建
卫生机构床位/味
圉书tn 书/万・
60000
5000040000
300002000010000
HI 粧
杞杞
Iff 弹
图2南京都市圈及常州市卫生床位和图书馆藏书
数据来源:2018年各城市统计年鉴和统计公报。
表6南京都市圈及常州市对外开放指标
名称
实际使用外资/亿美元进出口总额/亿美元旅游外汇收入/亿美元
南京市36.7
611.9
7.60扬州市12.1108.00.75镇江市13.5105.40.85淮安市11.846.40.17马鞍山市22.838.0  1.17滁州市12.227.70.36芜湖市26.963.8  2.46
宣城市9.215.3南京都市圈145.21016.514.46常州市25.5
312.7
1.55
数据来源:2018年各城市统计年鉴和统计公报,
表7南京都市圈城市首位度指标
首位度
南京都市圈
南京新都市圈(含常州市裸阳、金坛)
两城市指标四城市指标
两城市指标四城市指标
规模
2.300.96  2.340.79经济  2.69  1.06  2.170.92产业
3.0  1.21  2.080.92科技
3.49  1.57  3.48  1.40社会  3.88  1.15  2.370.95开放
3.36  1.472」30.93合计
2.34  1.24  2.430.98
费投入、专利授权量和高校科研院所在 校生的数量上要远远超过周边城市(表5 )o
3.2.5公共服务首位度
公共服务指标,反映城市公共服务 设施的配置状况、服务水平和对周边城
市影响程度等。公共服务的首位度指标 可由卫生机构床位数、图书馆的藏书数
等来计算。南京都市圈及常州市卫生机 构床位、图书馆的藏书量均高于其周边
城市(图2)。
3.2.6对外开放首位度
对外开放指标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 对外开放的程度,具体说就是市场的开
放程度⑷。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在
2012年博鳌亚洲论坛首场开放发布会上,
发布了《中国区域对外开放指数报告》。 南京都市圈及常州市对外开放指标首位
度以实际使用外资、进出口总额、旅游 外汇收入来计算(表6)。
3.3南京都市圈中心城市综合首位度计
南京都市圈中心城市首位度计算,采
用聚类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研究,综 合确定南京为简单数据处理,采用等权 重加权的方法计算南京都市圈的分项首
位度,再根据分项首位度求出中心城市
的综合首位度(表7)。以两城市指数为主,
四城市指数作为参考。
3.4南京都市圈中心城市综合首位度分
南京市在都市圈中心城市综合首位
体育课件
度为2.34,四城市指数综合首位度为1.24。 按照城市首位度值的意义,南京都市圈 二城市综合首位度指数2vSv4,说明中 度首位分布,对周边城市能产生一定辐
射和带动作用。但是二城市首位度指数 相对较小,据4vS<6的高首位分布,对 周边城市集聚能力强、周边城市影响明
显的标准还有一定的差距,需要进一步
提升南京中心城市首位度。特别是城市 规模和经济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四
城市首位度指标数大于标准值1,按照位 序一规律的原理,四城市指数和十一城 市指数应该都是1。但是南京市四城市规
模指标为0.81,表明规模指标为低首位 度,其他指标均高于1.0,说明为高首位度, 引领周边城市的功能发育不良。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南京市都 市圈城市规模分布属于首位分布类型的 中度首位分布。城市规模等级体系不平
衡.中心城市首位度需要进一步提升和
加强,区域集聚、引领周边城市的功能
发育不够健全。
4南京中心城市创新首位度提升的
策略与建议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区域协 调发展战略,应建立区域协调发展的新
机制,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 展的新格局,坚持在区域经济中发展创
129
现代城市研究I
2020.12r4
城市建设URBAN CONSTRUCTION 图3南京都市圈的协调机构
新,在中心城市建设中驱动创新,以推动中心城市建设的理论、制度和实践创新叫
4.1战略统筹规划创新,强化对南京都市圈的协调和引导
4.1.1建立领导会晤机制和都市圈协调机构⑹
由于受行政区划限制,都市圈内各城市利益冲突使得区域合作流于一种形式,通过构建领导会晤机制调节矛盾,避免冲突,增强互信和深化合作。在法律许可的框架内建立都市圈同城化协调机制(图3),成立南京都市圈经济合作委员会,常设成员由都市圈内各级政府机构、非政府机构和专家组成,全面负责都市圈的建设领导和组织协调工作|6-7\通过都市圈经济合作事务协调会,进行统筹规划和战略布局。
4.1.2让常州融入南京都市圈,提升南京城市首位度
假设常州加入南京都市圈后,南京市都市圈中心城市综合首位度为2.43,四城市指数综合首位度为0.98(表7)。二城市综合首位度指数2<S<4,说明南京为中度首位分布,对周边城市有一定辐射和带动作用,四城市综合首位度指数接
近于1,说明结构正常、集中适当。但二
城市综合首位度指数相对较小,距4<S<6
的高首位分布仍相差较远,仍需要提升
和加强。特别是城市规模和经济能力还
需要提升。但南京市四城市规模指标为
0.79,仅科技指标大于1,其他指标均接
近于1.0,说明结构正常、集中适当,引
领周边城市的功能得到较大了的改善,
但城市规模仍然需要扩大。
4.2资源协同融合创新,推动都市圈区
域创新一体化
4.2.1深化改革科技体制,探索科技资源
的开放共享和协同创新
通过深化改革科技体制,建设新型
科研机构,探索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和区
域协同创新,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全
球化协同创新高地。改革人才评价体系
糖基化蛋白质组学
评审制向综合评价体系转变。围绕产业
发展,充分发挥企业集聚人才的主体作
用,聚焦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和高水平
创新团队的引进。
4.2.2深化市场创新主体作用,疏通投融
资渠道
推进企业市场准入政策,利用上海
科创板市场,培育高成长性上市公司,在
南京都市圈内示范和推广创新产品,打造
“科创企业森林”,培育一批创新型领军企
业。进一步拓宽企业融资渠道,鼓励优势
企业跨行政区兼并、联合和重组。对科技
型企业的融资加大担保力度,增加银行对
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投放规模,让保险资
金参与微小企业的创新创业。
4.2.3深化都市圈创新网络建设,推动区域
协调创新
通过都市圈一体化建设,深化都市圈
创新网络。建立资源共享、产业互补和合
作共赢的创新体制机制。围绕江北新区“三
区一平台”战略定位和“两城一中心”发
展格局,积极参与长三角城市战略,推
动南京都市圈与周边城市创新资源共享共
用。打破区域管理限制,在形成新产业、
新模式的集聚高地的基础上,推动区域创
新、协调、错位发展。
4.3产业集政策创新,深化产业体系协
作与分工
4.3.1南京应立足高端化打造现代产业新
体系,深化创新名城建设
南京是南京都市圈的核心城市,也是
都市圈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在产业集
政策上,积极引导产业和企业向优势区域
转移,形成具有特的产业创新集。聚
焦产业前瞻领域和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研
发,建立高标准建设重大研发平台。在中
心城市南京市打造高端化产业地标,强化
高端化新兴产业要素集聚,增强经济辐射
和带动引领作用。按照“4+4+1”(四大先
进制造业、四大现代服务业和一批未来产
业)主导产业方向,突出差异化优势,缩
小与周边城市的发展差距,通过先进制造
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围绕“全省第
一、全国前三、全球知名”目标,打造人
工智能、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地
标集,构建自主可控的产业配套体系。
4.3.2产业布局注重分工协作,注重融合布
局发展
130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15:42:3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36557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城市   南京   都市   首位度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