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

1.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发展历程
国际学术会议答:我国现代意义上的文物保护始于本世纪20年代的考古科学研究。北京大学于1922年设立了考古学研究所,后又设立考古学会,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文物保护学术研究机构。1929年中国营造学社成立,对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工作为迈向其科学化、系统化打下了坚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1930-1932年国民政府颁布一系列法令,并设立专职机构,开始了国家对文物实施保护与管理的历史。但由于政局动荡和战争频繁,没有形成长期稳定的管理体制。
建国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的建立经历了形成、发展与完善三个历史阶段:
(1)以文物保护为中心内容的单一体系形成阶段:从1950年始采取措施建立文物保护制度,至60年代中期初步形成了中国文物保护制度,但随之的10年“”使之遭受毁灭性破坏,直至70年代中期文物保护工作才逐步恢复。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颁布更进一步完善了我国文物保护的法律制度,也标志着我国以文物保护为中心内容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制度的形成。
(2)增添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为重要内容的双层次保护体系发展阶段: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
中华医院管理学会
实施,城市改造导致的历史文化及其环境,尤其城市传统风貌改变,使所面临的保护问题渐渐从文物建筑转向整个历史传统城市。1982年首批24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公布,标志着名城保护制度的初创。从80年代初至90年代中,名城保护制度不断发展和完善,保护内容由单体文物保护向文物环境及整个历史街区拓展,由物质空间结构的保护向非物质要素的保护拓展,最终形成了双层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但此时历史文化保护区尚未作为一个独立层次列入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制度中。
(3)重心转向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多层次体系成熟阶段:1996年屯溪会议明确指出“历史街区的保护已成为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一环”,1997年明确了历史文化保护区的特征、保护原则与方法,并对保护管理工作给予具体指导。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制度由此建立,标志着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的建构完成,标志着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向着完善与成熟阶段迈进。
2.历史街区保护方法
答:历史阶段保护方式
(1)博物馆式保护:即冻结保护,是指将地段的建筑进行复原与修复之后,将从前的生活也一起保护起来,作为供人参观、学习和观光旅游的重要设施
(2)拼贴式保护:针对有价值的古建或民居分布较零散的城市而言,其中可迁建的建筑可以按照环境的要求择地集中至一处,新建一个“历史阶段”,尤其是在城市发展过程中面临改造的地段和历史建筑(包括保存良好的民居),与其被建设的浪潮所吞没或勉强、生硬地与新的建筑、环境凑在一起,倒不如异地重建。既可以避免因城市的更新而消失或孤立于现代建筑之中,又可以因聚集一处而成气候,对其周围环境的保护及整治也相对容易了。
这两种方式保护的历史阶段不宜过大。保护有真实生活存在的历史街区,才是名城市保护的重点。在总体保护原则与方法指导下,历史街区保护方法细化为六个方面:街区建筑的保护、街道格局的保护、建筑高度与尺度的控制、基础设施的改造、居住人口及居住方式的调整、街区功能与性质的调整。
3.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中保护区的确定
骨碱性磷酸酶>陕西黄土崩塌灾害
答:保护区的范围及要求要科学、恰当。划得过小,限制过松,将不能有效地保护好名城的历史文化遗产;划得过大,控制过严,则会给城市建设、居民生活造成无谓的影响。明确合理的保护区的范围确定以及严格、完善的保护管理方法的制定,既可使城市建设及保护部门分清轻重缓急,采取不同措施,重点投入资金,又可通过限制、奖惩、宣传等措施获得建筑使用者的协助与监督,共同将保护的工作落到实处。
技术方面保护范围确定:
(1)视线分析:正常人的眼睛视力距离50-100m,如观察个体建筑的清晰度距离为300m。正常人的视野范围为60°角的圆锥面。如从某处观察某个景点,这种视野范围则成为该景点的衬景,而衬景的清晰度为300m。50-100m的景物便更能引人注目。因此,根据以上视线分析的原理,就可以拟定50m,100m,300m三个等级范围
(2噪声环境分析:噪声等对古建筑的破坏及对游览观赏者的干扰。城市噪声源是随距离而变化的。按保护要求,一级保护区内不准干道穿越,在二级保护区范围内也排除大型卡车的通行,按最低要求,距重点保护点100m,噪声50-54dB较合适,依此分析,50m,100m,300m为从噪声干扰出发的三个等级的划分保护范围。
(3)文物安全保护要求:绝对保护的国家级、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按文物保护规定,其周围要划出50m的保护范围,不得有易燃、有害气体及性质不相符的建筑及设施。其周围环境保护及景观要求,也可分为50,100,300m三个等级。
(4)高耸建筑物观赏要求分析
经验公式:D=2h,Q=27°,式中,D为试点,h为建筑物视高,Q为视点的视角。观赏距离为建筑物高的2倍为最佳,视角为27°角时为最好。D=3h时为体观赏良好景观。当人们登临塔顶,俯瞰景物时10°俯角为清晰范围。
因此,高耸建筑物的景观要求三个保护范围:D=h(以塔为圆心,塔高为半径画一圆)为一级保护区;D=3h为二级保护区;以塔为中心,按10°为高度角,画出三级保护区。对于不可登高的古塔,它们的保护范围,则可减少俯角一项。
4.英、日历史文化保护遗产保护制度特点,与中国的不同点和对中国的启示
答:(1)法律制度方面
英国:立法体系是以国家法规(特别是城乡规划法)为核心,建立针对古迹、登录建筑、保护区和历史古城不同层次保护的对象,对保护办法、保护机构与团体、地方政府职能与资金政策都给予了较为详尽的规定。
日本:国家与地方法规相结合的方式,国家立法保护的对象往往只是确定由中央政府负责的全国历史文化遗产的最重要的部分,而其余广大地区由地方政府通过地方法规确定保护
中国:关于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方法是以地方法规的制定为先导,配以国家颁布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编制办法及审批程序有关文件,但历史文化区的保护方法体系尚未形成。
020服务(2)资金保障制度方面
英国:国家严格监督资金,专款专用;资金来源由国家和地方共同承担;利用罚金作为资金保障的来源
日本:受到国家的重点拨款补助,并且银行有相关的贷款措施及俗市福利的帮助;资金筹措及使用分配方式根据实际情况由当地居民共同协商解决;在税收政策方面给予相关的优惠政策;当地居民不一定在相关保护方面有很强的认识
中国:地方性法规实施有利于资金保护的实施强度,文物保护单位自筹资金用于文物保护;国家很少拨款给有关地方,会增加地方财政上的压力;应该提高人民众对文物的保护与参与意识
(3)行政管理体系方面
英国:行政管理机构层次清晰、职责明确,如果下级不能决策的问题经由上级部门解决,不会出现混乱的局面;管理秩序繁琐,有一些有价值的历史建筑不能得到及时的保护和修缮。
日本:
5.城市规划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作用,与考古区别
城市考古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关系非常密切。城市考古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研究和利用的科学根据与主要手段;历史文化名城是城市考古的重点对象。做好城市考古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意义重大。
考古学研究是以古代城市为主要研究对象和工作重点,探求古代城市空间分布、平面布局、发展、变迁规律等内容。考古工作是通过地层学、类型学和年代学等科学手段及科学仪器,以历史实物印证历代文献的记载和丰富史籍内容,探索历史城市及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向世人揭示古代城市在以往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经济及文化发展水平不断探索历史城市的形成、发展和演变过程及不同历史时期古都城市的文化形态,从而,再现名城在历史上发展的不同时间跨度和空间范围内不同时代的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这对完善和丰富名城历史,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促进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城市考古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这个议题是当前中国乃至世界文物保护、考古科研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如何研究和解决好这个课题,对保护好文化遗产,充分发挥文物在人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与进步中的作用以及世界考古学和中国考古学在新世纪的发展,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本刊特发此文,以引起重视。
城市考古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关系非常密切。城市考古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研究和利用的科学根据与主要手段;历史文化名城是城市考古的重点对象。做好城市考古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意义重大。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
文物保护的根本意义在于保护人类的历史文化信息及其载体,传之后世,为人类的文明与进步服务。城市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是文明的载体。因此,历史文化名城是文物保护工作中的重点。做好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工作,特别是对保护工作中的一些重大问题加强科学研究,对目前保护中突出的问题和矛盾有计划地加以解决,不仅会使当前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局面有所改观,而且将对整体文物保护工作有所推动。
各个时代的城市遗址包含的历史文化信息是综合性的,而且是大量的。城市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记录了人类文明起源和发展的信息。人类文明起源、城市起源及其发展是中国考古学研究工作中的重点。因此以研究城市为内容的城市考古的每一个重要成果都会对中国考古学的发展产生影响。城市考古的重点是历史文化名城,所以历史文化名城的命名、保护及其考古成果,在科学研究领域其作用和意义是十分广泛和深刻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加强城市考古和历史文化名城的研究和保护工作,将对中国考古学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四川水井街古代酒作坊遗址的发现揭示了明代时期这个地区生产力发展和造酒技术的水平;长沙走马楼三国吴国简牍的发现,大大丰富了吴国的史料,对于认识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等制度具有重要意义;扬州宋大城东门双瓮城的发现,是此类城门防御设施遗址中最早的实物例证,填补了文献记载的空白;广州南越王宫署的发掘,证明至迟从战国时
期一直到清代,甚至现代这一地区都是广州城市的中心区域。
我们现在正在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城市现代化建设,包括历史文化名城在内的中国城市都将逐步实现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必须高度重视它的文化内涵,特别是它的历史文化内涵。不重视文化,甚至破坏历史文物的城市,是人民不欢迎的城市。这样的城市,不管有多少高楼大厦也不是合格的。广州老城中心发现南越王宫署后,引起当地政府领导的重视,不仅拆除了周围影响文物保护的建筑,还撤消了与外商合资的项目,虽然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但却保护了最能代表广州城历史价值的文物古迹,大大提高了广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历史文化含金量。
我们所讲的城市考古主要是指在现代城市范围内进行的考古工作,特别是历史文化名城中的考古工作,这是当前城市考古工作中的重点。这种城市考古的概念与考古学研究中以古代城市为主要研究对象和工作重点,探求古代城市空间分布、平面布局、发展、变迁规律的城市(址)考古学二者既有重合,又不尽相同。像在偃师二里头、偃师商城等地进行的考古工作,虽然属于对古代城市(址)的考古,但这些古代城市并不与现代城市重叠,因此不属于我们要讲的城市考古范围。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08:38:5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36556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保护   历史   城市   文化名城   考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