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理论在风景园林规划中的运用实践——以瓯江口产业集聚区海绵城市专项规划为例

LED光柱
109
摘  要:海绵城市属于新型雨洪管理技术,关注度与认可度相对较高。本文结合了海绵城市的基本概念,分析该理念在风景园林
规划中的应用,希望能够全面发挥海绵城市理论的应用价值,从根本上促进风景园林的发展。
远程医疗视频系统关键词:海绵城市理论;风景园林;规划实践
[中图分类号]TU986;TU9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5-1783(2020)24-109-03
海绵城市理论在风景园林规划中的运用实践
——以瓯江口产业集聚区海绵城市专项规划为例
何浩铭
(温州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温州  325000)
风景园林生态学持续有效地作用于城市建设实践中。2012年,有学者提出了海绵城市理念,该理念的社会关注度非常高。海绵城市建设理念是指在规划建设城市时,并非建设全新的城市,而是加强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对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强化雨水吸水功能、净水功能和储水功能,综合利用雨水,以此解决城市内涝问题。城市园林能够调节雨水下渗、蓄存水源、优化局部小气候。因此,将海绵城市理论应用到风景园林规划中,同样可以起到重要作用。
1    项目概况
本项目为温州瓯江口产业集聚区的海绵城市建设,起步区及一期范围和瓯锦大道东南片约24 km 2,
如图1所示。通过现状分析可知,温州瓯江口产业集聚区现状建成区比例不高,因此不透水率约14%,开发建设可能会影响灵昆岛的自然生态,因此需要建设海绵城市予以保护。同时,该地区降雨丰富,在未来硬化地面比例增加后,容易引起初雨污染等问题,需要建设海绵城市进行治理。现状土层主要为渗透性差的黏土、淤泥和淤质土,多数地区的土壤盐碱性较高,不利于海绵城市的植被选择,需要注意植被的耐盐碱性。区域内地势平坦,雨水流动速度较缓,利于“滞”“蓄”措施的发挥;地质稳定,适用于海绵城市建设。由于地面坡度平缓,河道水体流动不畅,自然降解能力较差,需要通过海绵城市建设予以解决。项目建设期间,注重保护灵昆岛生态湿地和沿海滩涂,保护野生动植物栖息地。规划范围内现状建设用地面积约3.3 km 2,占总面积的14%,现状年径流控制率约76%。但随着开发的持续,
若不开展建设海绵城市,则随着硬化面积的增加,该值将
急剧下降。
图1  项目规划范围  (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2    海绵城市理论的内涵与建设意义
报效祖国为国争光的资料
海绵城市主要是赋予城市海绵特征,当发生自然灾害时,海绵城市可以发挥出弹性作用。海绵城市可以综合收集和利用雨水。在下雨的季节,可以起到吸水、蓄水、渗水、净水的效果,同时可以释放蓄存的水源,应用到其他设施中。在建设海绵城市时,应按照生态优先原则,结合自然途径和人工措施,全面强化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深入分析和研究城市内水环境问题,在保障城市排水与防涝安全的同时,确保雨水在城市区域内的积存、渗透与净化,提升雨水的资源利用率,加大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
在建设海绵城市时,遵循低影响开发原则,将自然地
110
貌作为主体,减少开发建设的负面影响,全面维护城市的生态系统,修复生态环境。在建设海绵城市时,既可以改善内涝问题,又能够加强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①海绵城市可以保护城市原有的生态系统,确保自然地貌维持在开发前的状态,保留地区自然生态系统,包括水体、绿地和湿地等。②对粗放式的城市建设区域,需要做好生态修复,通过生态技术措施,确保生态用地恢复至原有比例。③注重海绵城市的低影响开发,在开发建设期间关注城市生态系统,以此维护水生态环境。④海绵城市建设涉及生物滞留池、下沉式绿地和透水铺装,同时减少径流量,避免雨水天气影响城市运行。
3    海绵城市理论在风景园林规划中的应用措施3.1  道路规划建设应用
海绵城市建设期间,景观规划合理性的影响非常大,必须全面发挥城市景观生态建设作用,主要表现为水土保持、空气质量维护等。园林规划建设的重要性非常强,即可以为人们提供绿活动场地,使城市的噪声、粉尘、温室气体减少,为城市输送氧气和水分。城市道路建设处于核心地位,规划实施道路工程时,必须做好以下几点:①综合安排道路分布情况,不能将道路设置在风景园林众多的区域,以免对绿化效果、生态环境保护效果造成影响。在道路规划中,风景园林多采用网状或环状的方式构建,以此减少道路建设工程量,满足生态城市的建设要求。②道路规划建设中,为了使道路满足海洋城市的建设需求,应优先选择高透水性的材料铺筑,同时设置嵌草路面、草皮砖、多孔混凝土,以全面落实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见图2)。注重改造园林道路建设,全面发挥道路工程的应用
价值。
图2    海绵城市道路铺装  (图片来源:作者自摄)3.2  水景观建设的应用
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土壤可以有效缓冲雨水的冲击力,所以,河流水位不会突然增长或下降。在城市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因减少了裸露土地的面积,导致雨水无法渗透到土壤内部。部分进入了地下水系,其余只能聚集在城市地表,从而出现严重的雨水径流问题。海绵城市建设有助于保护原有的生态系统,维护生态敏感区,如湖泊、河流、湿地。在实际规划中,应确保生态敏感区具备充足的水资源。城市开发建设期间,应注重林地、湿地、草地的水源涵养功能。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应转变传统的排水防涝思路,注重保护和修复城市原有的生态系统,实行低影响开发,收集和储存雨水。当产生雨水径流影响时,应通过透水铺装、屋顶花园、雨水花园等方式全面吸收降水,同时补充地下水。图3为屋顶绿化效果图。当地面渗水能力低于降雨强度时,联合园林设计方式,优化配置城市植物、建设城市景观,以此净化雨水。将汇集雨水运输至荷塘、生态湿地;当景
观水体容量达到饱和状态时,利用人工蓄洪、城市河道的方式,可以有效吸收水资源。
图3    屋顶绿化效果图  (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3.3  绿地规划中的应用
在建设风景园林绿地时,绿地环境属于核心控制内容。风景园林规划适用于海绵城市建设理论,全面围绕自身生长效果、水资源状态开展分析。构建风景园林绿地有助于净化水体。在风景园林项目中,可以通过植被或水域湿地方式,将草地隔离带、水注区设置在治理区域,同时做好覆盖层和有机层的设置。风景园林规划建设中,可以通过园林地势状态、树木生长条件,有效涵养水源。城市园林规划建设中,应优化设计地下排水口和管网,联合景观规划设计,确保流水管道运行的通畅性。结合人工湿地、生态河岸,优化设计风景园林。采用海绵城市理论建设,高
111
效处理景观设计与雨水存储的关系。
3.4  建筑物的应用
在风景园林建设期间,可以通过建筑物实现海绵城市效果。在建筑规划期间必须做好设计,以全面促进城市生态建设应用,科学构建整体规划和雨水收集系统,有效划分建筑物区域,确保应用的合理性,全面发挥海绵城市的特点。在风景园林规划中,应注重建筑物规划布局的合理性。按照地形地貌
影响,科学建设雨水收集设施,将建筑物各地汇集的雨水,利用管道引入环形滤水槽内。通过滤水槽、滤水管道、绿化植被种植槽,有效实现雨水灌溉。在建筑物顶部设置屋顶花园,通过建设花坛的方式来促进雨水的渗透和挥发。通过上述措施,可以全面提升雨水的应用效果,维护风景园林建设效果,进一步发挥海绵城市的价值。
3.5  基础设施规划的应用
(1)优化设计透水装置。在风景园林规划中,为了实现海绵城市理念,必须注重透水装置问题。在规划设计人行广场和停车场时,应用高渗透性能的面层铺装,避免产生大面积的积水问题,高效收集雨水。同时,建设雨水边沟,确保雨水渗透,同时补给地下水,避免流入硬质铺装中,阻碍公园正常功能的使用。设置碎石消能沟,该部分的功能是过滤和消化水源,确保剩余水流入水体内,避免发生内涝灾害。
(2)优化设计雨水花园。雨水花园属于具备特殊结构的微型海绵体,通过植物雨水收集能力与净化能力,不仅可以满足植物的生长需求,而且可以收集和利用雨水。雨水花园设计能够提升园林景观的层次感,有助于实现海绵城市功能。
3.6  人工湿地规划的应用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教育启示在海绵城市理论下,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对于人工湿地的依赖性较高。由于存在人工湿地和自然湿地,因此可以维护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在生物圈体系中,湿地生态系统被称为地球肾脏,有助于净化水源、调节环境。所以,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必须优化设计人工湿地,全面改善局部水文环境,同时提升水源净化率,建设优质的生态城市环境。例如在本次项目中,灵昆岛的湿地为生态核心区,承担城市生物涵养与植被维护的主要职能。以主干水系、防风林及林荫大道实现主体廊道与各类城市系统的网络化连接,划分出各个城市组团,提供一个河海水城串联的生态空间结构。城市内部的小型绿地与水体成为调节城市小环境的生态斑块。图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2010
为项目规划图。
图4    项目生态布局规划  (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城市化建设中,应该合理应用海绵城市理论,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基于海绵城市理论,应该科学建设雨水收集系统。大量收集和应用雨水,可以减少风景园林建设的水资源浪费。在规划设计风景园林时,合理应用雨水收集系统,既可以为风景园林建设提供水源,又可以循环应用水体,对水资源利用进行控制,全面保障城市建设的生态效益。设计人员应遵循生态理论、海绵城市理论,优化设计风景园林,全面分析和研究水资源利用问题,循环利用水资源。
参考文献:
[1] 林珈亦.风景园林视野下海绵城市的设计——评《海绵城市与园林景观》[J].世界林业研究,2020(1).
[2] 宋晓梅,裴会芳.风景园林视野下的海绵城市设计——评《海绵城市与园林景观》[J].中国科技论文,2020(2).
[3] 张睿玲.从《园冶》到"海绵城市"——探索可持续发展风景园林的继承与创新[J].低碳世界,2019(10).
韩寒的杂志[4] 邹萍秀,曹磊,王焱,等.海绵城市理念在校园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应用——以天津大学北洋园校区为例[J].中国园林,2019(8).
[5] 刘滨谊.学科质性分析与发展体系建构——新时期风景园林学科建设与教育发展思考[J].中国园林,2017(1).
[6] 曲正,苑富晓.基于海绵城市理念下——风景园林与雨洪管理及湿地规划的探讨[J].智能城市,2016(8).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22:27:5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36553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城市   建设   海绵   雨水   风景园林   生态   规划   应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