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数字城市建设存在什么问题?面临哪些挑战?下一步的努力方向是什么?

当前数字城市建设存在什么问题?面临哪些挑战?下一步的努力方向是什么?试结合中国数字城市建设实践进行分析和阐述。方正防火墙
存在问题。一是急于求成,缺乏长远规划,基础不牢靠,简单拼凑,或是过于强调并无限扩大基础,致使有限的财政资金没有用到刀刃上;二是重建设轻维护,基础数据更新维护机制缺失,造成政府长期的财政负担;三是基础信息资源没有充分整合,没有一个强有力的部门制定互联互通、共享交换的标准和协调机制;四是政府、专业部门和企业责任划分不清,社会化推广应用程度低;五是地理空间框架与数字城市、智慧城市的概念混淆,狭义的认为数字化城管、数字化交通、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等即是数字城市,数字城市建设等同于项目建设,以物联网搭建的物物相连就是智慧城市,缺乏对智慧城市应在数字城市的基础上进行智能化提升的认识。
面临挑战。
正大传奇1)理论研究滞后,盲目追求技术先进 。
直至现在,我国数字城市研究还是集中在技术层面上,关于其基础理论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
加强。对数字城市建设,专家学者们意见不一,观念各有千秋。各地数字城市建设只能按照当地技术人员和研究人员的理解进行,缺乏完整的理论指导体系和技术构成框架。另外,对于城市数字化发展对城市的功能布局、空间结构、城市形态、城市交通等相关领域所带来的影响,对于信息化背景下的城市发展动力、城市社会、城市经济、城市环境、城市文化等众多交叉学科的综合研究目前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理论研究不能及时跟进数字城市建设的发展,对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能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持。
2)脱离实际能力,确立过高的数字城市发展目标 。
数字城市是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一种新兴的发展模式,信息基础设施、空间数据基础设施等数字城市基础设施是数字城市建设的核心力量。我国现在大部分城市计算机、电信网络设施的建设普及率不高,数据通信设施基本上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整体的物质和技术条件还远远不能适应建设数字城市的需要。只有具备了一定经济实力和技术基础的城市,才能去建设和发展数字城市。然而,现在有不少地方,都争先恐后地提出要发展数字城市,并提出在若干年内达到规定的目标;就连一些经济比较落后或温饱尚未解决的地方,也喊出要发展数字城市、数字社区。在数字城市的发展过程中,低水平、低技术、交叉重复、
卢新前后重复的建设也随处可见;追求政绩,搞形式主义,摆花架子的大有人在。这种“一窝蜂”现象,既有不少盲目的成分,也有炒作之嫌。这样的跟风炒作式的发展行为是违背科学规律的,不利于数字城市的发展,也不可能有多少成效。
南通科技进修学院
3)缺乏统一的标准化体系,各自为政形成信息孤岛。标准化问题已成为当前制约我国数字城市建设的又一大瓶颈。由于缺乏统一 标准,数据格式各异,给社会化的数据共享、交换带来极大不便;同时也使国内相关软件存在低水平重复开发,总体效率低下。标准化的主要问题在于:1)行业、部门标准不统一;2)有关信息数据标准不统一;3)有关信息技术标准尚未建立;4)信息技术标准政策法规滞后;5)信息技术研发投入严重不足;6)与国际接轨有较大差距。
4)投资单一,发展后劲明显不足 。
数字城市发展除了必要的技术支撑外,还需要大量的资金作铺垫。数字城市的前期投入较大,加上日后养护费用,应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所以,资金就成为一个关键的因素。我国目前用于数字城市的投入十分有限。另一方面,投资渠道单一。根据现行政策规定,数字城市建设一般只能有政府和国有企业去实施,其他单位和个人则没有这个权利。
5)重技术轻人文素质建设。第一,重视引进先进信息技术的同时,以高薪和优厚的物质条件引进大量的信息技术人才,注重短期内人才的集聚但是忽视在技术应用过程中人才自身的发展与培养。 第二,忽视在应用中挖掘本地人才,忽视本地信息人才的培养以及本地信息人才综合素质培养等基础工作。 第三,在建设规划中,各地都将加强信息化人才培养以及国民素质教育列为重点建设工程项目,但是都是围绕信息技术的开发、应用与使用而开展培养计划的,忽略了人文素质的培养。
6)数字鸿沟与数字歧视。所谓“数字鸿沟”,是指国家或地区之间由于信息化技术发展程度不同,导致在信息的拥有量上存在“贫富不均”的情况。一方面,数字技术本身的日趋复杂化、专业化,通过对专业知识的调度而把各个时空段内的技术知识组合起来;这种技术知识的效度独立于利用它们的具体从业者和当事人。对个人而言,由于对具体技术体系知识全方位了解的缺乏,导致了个人在技术知识体系面前的手足无措、茫然无知,进而对技术知识体系唯唯诺诺与盲从,形成技术知识对个人日常经验的权威垄断。另一方面,在技术至上的建设过程中,需要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需要良好的经济基础与社会文化教育作保障。在现代社会中,由于经济、教育、年龄等社会原因处于社会分层边缘的人,由于获取教育以及信息公共服务机会的严重不平等性,在新环境下形成  “数字鸿沟”和“
数字歧视”。
下一步努力方向
注重多专业融合,共建共享,节省资金
数字城市建设应用要突出重点, 讲求实效。数字城市是一个系统工程和长期的过程, 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 在数字城市建设应用中, 要结合不同时期的特定和需求, 突出重点, 分步实施。同时, 要根据各地区、各领域、各方向的现实状况和发展需求, 具备条件的、特别急需的、重点保障的项目要优先安排。另外, 数字城市建设要切合实际,以实际应用为导向, 通过实效带动数字城市建设,实现良性循环, 避免求大、求全、求新, 造成资源浪费。
应用生态学报
数字城市建设应用机制上要实现政府引导,市场参与。充分发挥政府在推进数字城市建设应用方面的引导作用, 突出政府在统筹管理、资源整合方面的优势, 营造有利于信息利用和技术发展的政策环境。同时,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信息化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与导向性作用, 借助市场力量, 优化资源,加快推进。通过政府和市场的优势互补, 实现横跨整个政府的信息传播体系, 为经济发展提供服务,通过版权许可协议等多种形式充分挖掘利用不足的政府信息潜力, 提高信息价值, 规避投资风险。
数字城市建设应用要注重数据保障, 实时更新。数据是数字城市建设的基础, 也是实现数字城市应用价值的关键要素。特别地, 要实现数字城市应用的持久生命力, 必须保障数据的现实性。为此, 需要打破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条块分割式、纵向式、分散式信息服务体系, 逐步建立适用于现代高技术装备和应用需求的充分共享、横向联合的集中式新型信息服务体系, 切实保障数字城市建设的数据要求。同时, 建立信息沟通与交换渠道, 形成有效的信息共享组织体系, 保障数据的实时监测和实时上传。
海洋石油117数字城市建设应用要强化技术评估, 动态追踪。技术是数字城市建设应用的突破口, 也是推动数字城市不断向高级化演进的根本动力。目前, 我国许多地区数字城市建设都选择采用国际或国内先进技术, 这固然有好的一面。但是, 不是所有的最新技术都适合于特定的城市, 在应用人员素质、应用需求等基础条件尚未具备之时, 先进的技术只能造成技术奢侈。为此, 我国数字城市建设要强化技术评估, 选择适合特定城市需求的技术进行数字城市建设。同时, 强化技术的动态追踪, 及时发现技术与需求之间的不足进行更新升级。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04:31:2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36553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城市   数字   建设   技术   发展   应用   信息   政府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