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刚兑后,谁敢保本?一文看懂券商收益凭证

破刚兑后,谁敢保本?⼀⽂看懂券商收益凭证
理顾菌
⽬录
- - - - -
1. 什么是收益凭证?
2. 业务模式什么样?
3. 为什么券商要发⾏?
4. 个⼈投资价值⼏何?
5. 未来空间有多⼤?
2018年前,“刚性兑付”,是银⾏理财和信托不成⽂规定。
当理财产品到期,机构会兑付本⾦和收益,哪怕出现危机,机构也会兜底。简单来说,也即保本保收益。
可机构的每⼀次兜底,背后都是⼀次更⼤的冒险。为维持刚兑,有⼈挪⽤资⾦,有⼈借新还旧,杠杆在加长,风险越滚越⼤。长此以往,⼀旦爆发,杀伤⼒更强。
为此,2018年《资管新规》⼀纸落下。
核⼼是破刚兑和去杠杆。
“投资⽆风险”的假⾯被撕毁,“保本保收益”成为了过去式。业者噤若寒蝉,再⽆⼈敢⾔⾃⼰“保本”,毕竟谁也不想被扣上⼀顶违法的帽⼦。
唯独有⼀位搞特殊:券商收益凭证。
市场唯⼆敢⾼调承诺⾃⼰“保本”的(另⼀个是银⾏结构性存款,⾮理财),也是保本理财的最后壁垒,在《资管新规》后⼀度⽕出圈,⼀度遭疯抢,⼀发⾏就秒光。
动漫部落
不过,与万亿级银⾏/信托相⽐,券商收益凭证属于后起之秀,远不如它们般为⼈所知。
2014年9⽉9⽇,“⾦添利C1号”上线。
这是国内第⼀只在报价系统发⾏的收益凭证,发⾏⼈是⽅正证券。
在此之前,“收益凭证”的概念已经在市场游荡了近⼀年之久,却始终不愠不⽕,业务也不见任何⼤进展,直到“⾦添利C1号”划下浓重⼀笔。
它的概念,最早出现于2013年的⼀份⽂件:
证券公司约定本⾦和收益偿付与特定标的挂钩的有价证券。特定标的包括但不限于货币利率,基础商品、证券的价格,或者指数。
这份⽂件的名字,叫《证券公司债务融资⼯具管理暂⾏规定》(征求意见稿)。
⽂件名已经透露出⼀番信号:收益凭证是⼀种债务融资⼯具,属于证券公司的负债。
讲诚信与善意的谎言⽂件名已经透露出⼀番信号:收益凭证是⼀种债务融资⼯具,属于证券公司的负债。
负债就是借款,借款就要还钱。
通俗来说,证券公司向投资者借钱,给出⼀张“凭证”好⽐借条;因为要付⼀定利率利息,好⽐“收益”;⽽两者合起来⼜好⽐⼀种借款凭证,类似于短期债券。
这样⼀种负债,背后是整个证券公司的信⽤。换⾔之,如果是固定收益型,那只要证券公司不破产,都能如期保证本息兑付。
⽽放眼整个⾦融圈,能以“证券公司”挂牌的机构不说凤⽑麟⾓,但也绝对不多。
在其特许⾦融牌照还属于稀缺资源的情况下,证券公司破产的可能性很⼩。
仅凭这⼀点,收益凭证就获好评⽆数。
对于保守型投资者来说,谁不爱保本理财呢?
2013年的那份⽂件,是最早的意见稿。
它迈出了历史性的第⼀步,虽然并没有激起多少反响。在那份⽂件⾥,收益凭证最初是公开发⾏的,只不过等到2014年《试⾏》意见稿出来,⽅式⼜更加多样起来。
2014年,证券业协会连发2⽂。
此后,收益凭证的发⾏场所,变成了柜台市场和报价系统,即通过⾮公开⽅式发⾏,也即私募,也即投资者数量不超过200。
换句话说,数量有限,遇见热门的得抢,毕竟——
上市公司在购买;
银⾏保险公司在购买;
事业单位在购买;
机构理财产品在购买;
⼤客户,散户在购买;
图像识别系统……
⽽在这种⾮公开发⾏⽅式下,收益凭证形成了以下⼀种基本业务模式:
(⽹络)
再落到具体的产品结构上,因收益⽀付类型不同,⼜分为两种:固定收益型,浮动收益型。
固定收益型,产品结构相对简单。
以合同约定收益率,不构造衍⽣品,等产品到期,按约定⽀付。正如前⽂所提——
如果是固定收益型,只要证券公司不破产,都能保证本息兑付,即:保本+固定收益。
⾄于浮动收益型,产品结构更为复杂。
将固定收益产品与⾦融衍⽣品合⼆为⼀,券商借客户钱去投资指数基⾦、股票等。
投资赚越多,相应收益率也就越⾼,这也是所谓“浮动”,即:保本+挂钩浮动收益。
投资赚越多,相应收益率也就越⾼,这也是所谓“浮动”,即:保本+挂钩浮动收益。
(⽹络)
固浮两者,多为保本,即本⾦保障型。
当然,有本⾦保障⼀说,就有⾮本⾦保障⼀说。
为满⾜⾼风险投资者需求,也有⼀些产品不保证本⾦的安全,如中⾦公司的“⾦泽-尊享2号”。
不过,它们⾮常少见。
2019年上半年,证券公司合计发⾏收益凭证18146只,发⾏规模4022.58亿。
其中,基本都是本⾦保障型,且九成以上是固定收益型,⾜以可见“保本理财”有多受欢迎。
现代货币数量论在所有券商产品中,收益凭证属于“⼩众“的⼀款,因为⼤众对券商的印象,更多的是经纪业务,把钱交给券商打理,⽽⾮借钱给券商。
可时代在变,券商业务也在变。
从过去经纪业务源源不断为券商输⾎,⼿续费及佣⾦数据相当漂亮,到如今,经纪业务收⼊占⽐不断下降,后动⼒不⾜。取⽽代之的,是创新业务收⼊占⽐越来越⼤。
⽽创新业务中,有两种尤为突出。
⼀种叫“融资融券”,⼀种叫“股票质押”。这两有⼀个共同特点:收益⾼,为券商赚钱多;同样,这两还有⼀个共同的特点:资⾦需求⼤,吃钱。
(图源:中⾦财富)
为搞业务,券商的资⾦部门只好先借钱。
于是,债务融资⼯具登场了。
在⼀系列丰富的债务融资⼯具中,收益凭证属于较⾼收益的,也就是融资成本较⾼,⽐较贵。
⽽券商之所以选择它来借钱——
⼀是它发⾏门槛低,“最近12个⽉风险覆盖率不得低于 100%,资本杠杆率不得低于8%”的硬性要求,是家证券公司就可以基本满⾜。
⼆是它程序⼗分简便,柜台市场发⾏只需在证监会备案即可,报价系统发⾏只需在线提交认购协议、产品说明书等基础材料。
三是它产品设计灵活,既可发⾏不同期限,14天/30天/90天……;⼜可挂钩多种标的,基⾦/利率/汇率/指数……;还能与⼤客户⼀对⼀协商,定制收益凭证,尤其是上市公司的最爱。
再者,即使收益凭证的融资成本略⾼于其他,上述两⼤创新业务,7%-8%的⾼收益也⾜以⽀撑。
简⾔之,券商需要钱,但⼜不差钱兑付。
“⼀经发⾏,数⼩时内秒光。”
在破刚兑的风声刚传来时,收益凭证遭疯抢的消息⼀度刷屏,投资者争先恐后购买,⽣怕错过“保本理财”中的这⼀道最后壁垒。
⽽直到2年后的现在,收益凭证在它⾃⼰圈⼦⾥,也依旧备受投资者青睐,有着极⼤吸引⼒。
它最亮眼的优势,是安全保本。
作为⼀种表内负债,券商对收益凭证具有法定责任。募集的资⾦,主要⽤于补充公司运营资⾦,券商负责本息兑付,证券公司在,钱就在。
对⽐银⾏理财,后者属于表外负债,预期收益是否兑现,全凭银⾏良⼼和对声誉风险的看重。《资管新规》之后,银⾏理财也不能再明⽰暗⽰⾃⼰保本,收益也略低于收益凭证。
再对⽐另⼀位保本的——“结构性存款”。
它不是理财产品,利息也不如收益凭证;并且,银⾏所谓的结构性存款,很多都是假结构,处于监管的灰⾊地带,有较⼤的监管风险。
虽保本,却不如收益凭证安全。
为此,本质也不是“理财产品”的收益凭证,正在⽇益成为低风险理财产品的替代品。
保本理财,⽆⼈与它争锋。
⽽这,仅仅是它最亮眼的优势。
除此之外——
认购起点低,⼀般5万起投;
可投资期限灵活,短则7天,长则⼀年以上;
兑付周期短,到期第⼆天兑付,第三天资⾦可⽤;
产品类型丰富,可固定可浮动,可挂钩多种标的;
认购⽅式多样,可OTC柜台,可报价系统,可第三⽅;
……
集诸多优势于⼀⾝,投资价值不容⼩觑,对个⼈投资者友好,被“秒光”似乎也就毫不意外了。
从2013年的概念初提,到2014年的业务试点。
中间是毫⽆动静的⼀年时间。
从2014年⾸只产品发⾏起,时间的概念变得清晰,收益凭证的存在感不断加强。
2015年全年累计发⾏7014亿;
2015年全年累计发⾏7014亿;
2016年发⾏量略缩;
2017年净发⾏额1050亿;
2018年单⽉新增506.68亿;
2019上半年发⾏规模4022.58亿;
……
短短六年,发展⼗分迅速。
虽然监管给收益凭证划下了“发⾏余额不得超过证券公司净资本的60%”的红线,但在券商净资本的⼤基数下,距离红线之顶,仍留有较⼤的发⾏空间。
截⾄2020年⼀季度末,133家证券公司的净资本为1.67万亿元,估算发⾏上限在1万亿以上。金融时报中文
因此,供给不成问题。
⽽投资需求,“秒光”就是最佳诠释。
《资管新规》使得“保本理财”不复存在,另⼀位保本的银⾏结构性存款收益低、且灰⾊空间潜藏着监管风险,⼀较之下,⾼低⽴见,收益凭证有着很⼤的吸引⼒。
与此同时,与结构性存款等暗藏监管风险不同,收益凭证本就是券商的表内负债,有着资产负债表的“约束”,监管套利的可能性⼩,被监管“盯上”的概率较⼩。
也即,未来监管风险较⼩。九把刀北大演讲
⼀⾔以概之,市场和“刚兑”说了再见,可《资管新规》之后的收益凭证——
却在新产品层出不穷、挂钩标的多样化中、外部因素稳定中,未来仍有⼀⽚⼤好空间可待。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13:31:2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36504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收益   凭证   券商   证券公司   保本   风险   监管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