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属科研院所技术转移路径的研究

第36期2017年12月N o.36
D ecem ber ,2017
部属科研院所技术转移路径的研究
郑开梅煤矿施工组织设计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42)
摘要:文章针对部属科研院所当前技术转移转化工作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进行了研究分析,并结合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的探索和实践,就如何做好部属科研院所的技术转移转化工作给出了路径建议。
关键词:部属;科研院所;技术转移;路径江苏科技信息泉港峰尾
J i angs u Sci ence &Technol ogy I nf or m at i on 作者简介:郑开梅(1975—),女,江苏连云港人,工程师,本科;研究方向:科研管理与成果转化。
引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做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对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提出了许多要求、出台许多新的政策措施。修订《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出台《实施〈促进科技成果转法〉若干规定》、印发《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和《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方案》,形成了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四部曲”。这些政策中都重点明确了“支持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引导有条件的高校
和科研院所建立健全专业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
构,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在不增加编制的前提下建设专业化技术转移转化机构”“在部分高校和科研院所试点探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有效机制与模式”“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1-3]等要求。
部属科研院所作为知识、人才、技术、平台及科研
教养的芬芳
仪器设备等创新创业资源密集的机构[4]
,是支撑国家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技术转移的重要源头。但由于科研院所和科研工作者大多都缺乏从事成果转移转化的动力或渠道,导致很多高价值的科研成果无法转移转化[5]。本文对部属科研院所技术转移转化工作中的主要问题、转移路径等进行了研究分析,并对相关工作给出了建议。
1部属科研院所技术转移转化工作的主要问题
部属科研院所科研工作与高校科研工作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更有其自身特点,比如在行业紧密度、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侧重、科研人员的工程实践意识与能力及科研成果产业化配套体系建设等方面,都有其显著的优势,由此决定了其技术转移转化工作所面临的主要矛盾也跟普通高校所面临的主要矛盾有所不同。经过研究,本文认为部属科研院所技术转移转化的主要矛盾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1
科研评价与考核体系重研究,轻转化与应用就科研评价与考核体系而言,科研院所与高校相比,由于各个院所都不同程度地进行了改制,而且国家和社会对科研院所的评价也比较侧重于成果的转化应用,所以就转化与应用的重视程度,科研院所显著高于高校,尤其是很多地方或高校设立的产业技术研究院,更是直接以成果的孵化与转移转化为最高追求。但不得不承认,部属科研院所是承担国家或行业战略性科技创新工作的主要力量,因此在获得纵向科研经费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再加上其科研人员个人职称晋升方面的巨大空间,也决定了其科研评价与考核体系的设计,对项目、论文、专利、获奖等容易量化的指标有更多的侧重,不可避免地打击了应用研究与技术转移转化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同样形成了重研究、重量化指标,轻转化应用的科技创新氛围。1.2技术转移供给与需求之间信息不对称,成果产业化的外部环境有待改进
虽然科研院所与高校相比,行业背景和应用研究的针对性相对较强,但长期以来,由于考核与评价体系及中介机构缺乏等多方面的原因,技术转移供给侧与需求侧之间仍然存在信息不对称的突出问题,导致供给不能满足需求,需求也难以顺利地传导到供给侧,即使有些需求可以传导到供给侧,但其潜在的经济价
我的家庭老师
值却无法得到供给侧的重视[6]
。而有些具有重大意义的研究成果,却因为投资大、见效慢、风险不可预知等多方面的原因,无法获得社会资金和产业化团队的有力支撑,导致转化受阻。尤其是一些对环境、资金、团队要求高,而经济效益小、社会效益高的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难度更大。1.3技术转移转化服务体系缺乏体制机制保障,建设严重滞后
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体系可以大致认为由需求方、中介方及供给方3个环节构成,而在这3个环节. All Rights Reserved.
中,中介方的缺位是高校院所技术转移工作所面临的共性问题。专业化机构、专业化团队、高质量平台严重缺乏,导致需求挖掘不深入、信息不对称、成果评价不合理等现象。归根结底,是当前的扶持中介机构的体制机制尚未建立,中介机构自身难以盈利,从而导致无法吸引优秀人才加入,也就难以出现专业化团队和专业化机构。
2部属科研院所技术转移转化工作的路径建议与高校等技术供给单位学科专业众多、成果领域多样化等特点不同,部属专业科研院所所处行业背景深厚,成果所属行业产业明确,成果应用领域也相对比较集中,这就决定了部属科研院所技术转移的路径跟高校相比,有其自身特点。针对部属科研院所技术转移工作所面临的主要问题,结合其自身特点,本文深入研究了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及兄弟院所的典型做法,针对部属科研院所技术转移转化工作的路径,给出如下工作建议。
2.1组建专门的技术转移部门,加大技术转移工作的力度
由于部属科研院所本身就跟行业产业结合比较紧密,甚至很多行业产业协会就挂靠在部属科研院所,部分行业杂志也由部属科研院所主办,技术专家同行业企业的联系较为紧密,技术转移转化的信息渠道也相对畅通,再加上长期养成的重研究轻转化的氛围,导致很多科研院所并未成立专门的技术转移机构或部门,一般仅仅是作为科技管理部门的一个从属职能科室,并未对其提出更为具体的工作要求。
麻醉药品五专对未成立专门的技术转移部门的科研院所,从目前的工作成效来看,技术转移转化工作多是自发进行的,组织管理成效并不明显,而成立技术转移部门后,可以更方便地以科研院所的名义,同行业产业组织、产业集中区及龙头骨干企业进行战略合作,合作的层次更高,面更广,对接的频率也更高,更有利于集中全院所的资源,打破原有研究小组的界限,与合作单位形成更为广泛全面的合作,有利于技术转移工作的整体推进[7-8]。
2.2组建行业针对性更强的产业技术研究院等科技创新创业平台
随着经济的发展,原来分散的行业企业越来越向产业园区集中,龙头骨干企业的产值规模与行业影响力也越来越大,这对具有鲜明行业特的部属科研院所意义重大,使得跟地方政府、产业园区或龙头骨干企业,共建行业针对性更强的产业技术研究院不仅成为可能,更成了时代需求[9]。这种依托行业科研院所建立的科技创新平台,为科研院所针对性地开展科研工作提供了很好的信息渠道,对地方支柱产业的发展意义重大,也容易获得地方政府的各种资金及政策支持,正成为部属科研院所开展技术转移转化工作的一条重要途径。
2.3响应时代号召,结合优势科研成果,组建形式多样的学科型公司
一般认为,高校与部属科研院所科技人员的科研活动都属于职务行为,因此其成果的所有权都归高校院所所有。但在实际转化过程中,高校的公益性更强,对成果的所有权、收益权和分配权管制相对较松,但部属科研院所由于其特殊性质,对成果的所有权、收益权及分配权的管制要严格得多,这很大程度上打击了科研人员创新创业的积极性,从而影响了技术转移工作的成效。现在国家的整体大环境是推动高校院所的科技体制改革,尤其是科研成果的三权改革,鼓励科研人员创新创业,释放更多的创新创业资源。因此,打破固有的成果自主产业化模式,通过三权改革,鼓励科研人员与单位共同持股,或者独立持股等方式进行内创业,调动其积极性,组建各种形式的学科型公司,也是部属科研院所技术转移工作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重要途径。
2.4针对技术转移机构及人员制订切实可行的考核评价及激励扶持机制
技术转移机构、人员的考核评价及激励机制的建设是当前推动技术转移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非常关键的环节[10]。客观面对技术转移过程中的各种难题,给予足够的激励和扶持,并制订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给技术转移机构和人员一个宽松的成长环境,才能吸引优秀人才投身其中,从而推动技术转移机构和人员的专业化、职业化建设,为技术转移工作提供足够的人才和机构支撑。同时,要把科技成果转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作为科研人员职务晋升、职称评审、绩效考核等的重要依据,不将论文作为评价的限制性条件,真正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2.5主动融入地方,积极做到科技成果项目、新型研发机构“两落地”
部属科研院所与地方科研院所相比,与地方优势产业结合不紧密是其最大的劣势。由于部属科研院所属于“条条”,其政策执行、任务布置基本都来自于“上面”,与所在地必然存在“隔阂”。要做好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部属科研院所必须主动融入地方,在策划引领地方重大科技工程、重大科技活动中发挥部属院所的优势和潜力,积极做到科技成果项目、新型研发机构“两落地”,推动更多科技创新人才走出部属院所“象牙塔”、走进产业发展“主战场”,在与地方共同打造充满活力、更具竞争力的创新生态链中,实现部属科研院所自身更大的发展。
(下转第12页)
. All Rights Reserved.
R esearch on t he m ode of t echnol ogy t ransf er i n research i nst i t ut es af f i l i at ed t o m i ni st ry
Zheng K ai m ei
(I ns t i t ut e of Chem i calI ndus t r y of For es t Pr oduct s CA F,N anj i ng 210042,Chi na )
A bs t ract :I n t hi s ar t i cl e,bas ed on t he pr act i ce of t he I ns t i t ut e of C hem i cal I ndus t r y of For es t Pr oduct s CA F,t he key
pr obl em s i n t he wor k of t echnol ogy t r ansf er i n r esear ch i ns t i t ut es af f i l i at ed t o m i ni s t r y was s t udi ed and anal yzed,and s om e val uabl e s ugges t i ons of t he m ode f or t he wor k of t echnol ogy t r ans f er i n r es ear ch i ns t i t ut es af f i l i at ed t o m i ni st r y wer e al s o gi ven.K ey w ords :af f i l i at ed t o m i ni s t r y;i ns t i t ut e;t echnol ogy t r ans f er ;m ode
参考文献
[1]杨龙志,刘霞.区域间技术转移存在“马太效应”吗?———省际技术转移的驱动机制研究[J ].科学学研
究,2014(12):1820-1827,1858.[2]肖国芳,李建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技术转移政策演变趋势、问题与启示[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6):115-119.
[3]汪良兵,洪进,赵定涛.中国技术转移体系的演化状态及协同机制研究[J ].科研管理,2014(5):1-8.[4]蔡峰.区域技术转移服务体系建设研究———以湖北省技术转移服务体系为例[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24):40-44.[5]刘华.我国技术转移政策体系及其协同运行机制研究[J ].科研管理,2012(3):105-112.[6]李敏,陈凤珍,王元地.我国城市技术转移双网络
分析———基于高校、企业比较的视角[J ].软科学,2016
通田阁萝(3):5-10.[7]李冰,侯鹏.准地方产业依存度,探索成果转化新路径———中国科学院长春技术转移中心引领地方产业发展的思路与思考[J ].科技促进发展,2016(12):640-643.
[8]陈套,冯锋.中国科学院成果转化与技术转移机构运作模式研究[J ].科学管理研究,2014(4):44-47.[9]袁波,陈小平,李凯.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支撑江苏园区经济发展[J ].江苏科技信息,2012(1):11-12.[10]王永梅,王峥,张黎.科研院所技术转移绩效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基于技术供给方的视角[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4(11):108-116.
(责任编辑季晨宸)
C onst ruct i on of uni versi t y t echnol ogy t ransf er cent er and regi onali nnovat i on
i n Ji angsu provi nce
Chao J un
(Pr oduct i vi t y Cent er ofJi angs u Pr ovi nce,N anj i ng 210014,Chi na )
A bs t ract :Thi s ar t i cl e s t udi es t he m ai n m odel of devel opm ent st at us and s er vi ce ar ea i nnovat i on of t echnol ogy
t r ansf er s er vi ce i ns t i t ut i ons i n J i angs u uni ver s i t i es deepl y,nam el y es t abl i s hi ng pol i t i cal pr oduct i on,l ear ni ng and r es ear ch pl at f or m and school ent er pr i se cooper at i on car r i er ,br i ngi ng t oget her i nt er nat i onal i nnovat i on r es our ces and pr om ot i ng t he oper at i on of t echni cal achi evem ent s .Thi s t ext poi nt s out t he pr obl em s exi st i ng i n t he pr oces s of t he oper at i on of t he t echnol ogy t r ans f er ser vi ce i nst i t ut i ons i n uni ver s i t i es ,and put s f or war d s ugges t i ons f or devel opm ent s o as t o gui de and pr om ot e t he ef f ect i ve i m pl em ent at i on oft he t echnol ogy t r ans f er i n uni ver si t i es .K ey w ords :t echnol ogy t r ans f er ;cons t r uct i on;r egi onali nnovat i on;J i angs u
端领军人才团队,推动技术转移工作的快速发展。参考文献
[1]徐军,王国栋,崔巍.高校技术转移中心的职能模型[J ].科技管理研究,2016(21):134-138.[2]朱建军,陈洪转,关叶青.高校技术转移中心建设与功能发挥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3):21-24.
[3]王海宇,张愉.高校技术转移中心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模式研究[J ].科技与管理,2013(4):132-134,138.[4]种国双,田天.高校技术转移中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价值工程,2014(6):237-238.
(责任编辑王雪芬)
(上接第9页)
.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04:06:3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36474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转移   技术   转化   部属   工作   研究   高校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