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局统一战线工作看党的宗旨

040
史海钩沉
从南方局统一战线工作看党的宗旨
1944年9月8日,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作《为人民服务》演讲提出了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1945年,中共七大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确立为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中国共产党的最高价值取向,是中国共产党开展一切工作的根本目的和意图。这一宗旨,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斗争和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奋斗的实践中提炼出来的,南方局的统一战线工作正是革命实践产生的宝贵经验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1939年1月,根据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的决议,成立了以周恩来、博古、凯丰、吴克坚、叶剑英、董必武为常委,周恩来为书记的中共中央南方局。南方局的成立,改变了全面抗战爆发初期中共偏于联蒋抗日,对中间力量联络不够的工作路线,在国民党统治区复杂的形势中,高举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遵循党中央“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三大政治口号,贯彻“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方针,开展了极富成效的统一战线工作。这一时期的南方局的统战工作也间接推动了新中国基本政治制度——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
南方局统一战线工作原则的确立
重庆pm2.5
南方局作为中共中央派驻在国民党统治中心重庆的代表机关,其成立时正值汪精卫潜逃越南,发表投降日寇的“艳电”,国民党对日妥协的气氛甚嚣尘上之时。面对严峻的形势,周恩来于1939年8月4日发表《关于统一战线的策略、方法和守则(提纲)》,提出十条策略、四条方法、六条守则。此文章中的策略、方法、原则贯穿于南方局统一战线工作始终。虽然此时南方局统一战线的工作原则没有提出“为人民服务”的文字表述,但却深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正如在《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时期的任务》中写道的,“中日矛盾成为主要的矛盾、国内矛盾降到次要和服从的地位而产生的国际关系和国内阶级关系的变化,形成了目前形势的新的发展阶段。”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全力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这一时期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南方局的统一战线工作,就是为中国人民反抗侵略,获得民族独立的目标服务的。
对国民党及其进步人士的统战工作
南方局的统战工作对象包括国民党、地方实力派、民主党派、杨钰黎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四川省成都市 610000)
摘 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1939年1月成立的南方局,作为中共中央派驻在国民党统治中心重庆的代表机关,领导整个南方国民党统治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南方局的统一战线工作涉及到国民党进步人士、地方实力派、民主党派、知识分子、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工作极富成效,根本原因是在工作中充分体现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关键词:南方局;统一战线;宗旨
知识分子和国际反法西斯友人。其中由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国共关系一向极其复杂,对国民党的工作向来就是统一战线工作中的难点和重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国共合作下形成的,中共的态度一直很明确,“是一贯坚持团结抗日方针,耐心的期待政府观点的改变。”这充分说明了在抗日问题上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始终持开放、和平的态度,对于国共两党的关系,中国共产党始终持积极解决态度,主动与国民党就相关问题进行沟通、交涉、谈判。
针对国民党政府及内部不同态度人士,南方局采取了不同的方法对其开展统战工作。针对国民党政府,中国共产党谈判代表林伯渠在国共谈判时明确提出:“我党中央在抗战初期就主张实行民主,动员人民,实现全国全民的抗战,不应该是政府与军队的片面抗战。我们对立即实施民主以增强全国团结抗战力量的意见,抗战以来是一贯如此主张,这次谈判也是这样提出来的。”“希望国民党立即结束一党统治的局面,由国民政府召开各党各派、各抗日部队、各地方政府、各人民团体代表,开国事会议,组织各抗日党派联合政府,一新天下耳目,振奋全国人心,鼓励前方士气,以加强全国团结,集中全国人材,集中全国力量,这样一定能够配合盟军反攻,将日寇打垮。”针对国民党内部进步人士,如国民党元老覃振和于右任等,周恩来、董必武都曾亲自上门拜访,在与他们商谈国事的同时,阐述
我党“全面发动众,实现全国全民抗战”和“组织各抗日党派联合政府”等政策,希望他们可以运用自己在国民党内的影响进行团结、坚持抗战的工作。针对国民党的谈判代表张冲,经过长期、细致的工作,周恩来也与其建立了良好的关系。皖南事变后,张冲积极调停国共关系。1941年11月,张冲病逝,《新华日报》发表悼念文章,周恩来、董必武、邓颖超、钱之光、潘梓年等出席追悼会,周恩来并致送了“安危谁与共,风雨忆同舟”的挽联,这件事在国民党上层人士中间起到了积极影响。张治中一贯主张国共合作,抗战建国,反对内战,在国共谈判中亦起到积极作用。
即使是在国民党顽固派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后,中共在向外界揭露国民党的“反共”阴谋的同时,依然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维护着国共合作的大局。正如在《关于国共合作中我之斗争方针问题给周恩来的电报》中写道的“我们与民主政团
史海钩沉
及地方军人的合作,应服从于国共合作,国共合作是第一位的,决定性质的,其他合作是第二位的,次要性质的,如果二者发生矛盾,应使第二位服从第一位,这是基本原则,必须坚持。”究其原因,是国共合作抗日符合中国人民最根本利益,是党的宗旨所要求的基本原则。
可以说,针对国民党及其进步人士的统战工作,塑造了我党坚持团结抗日的形象,为抵御和化解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共”图谋,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坚持抗战并取得最终胜利起到了重要作用。
对地方实力派的统战工作
西南地区作为抗日战争时期的大后方,长期以来被大大小小的军阀统治,他们割据一方,连年混战。随着国民政府迁往重庆和国民党军队的内迁,使得整个地方政治形式愈加复杂,经济愈加落后,文化发展备受压迫。人民生活在军阀与国民党双重统治下,水深火热、苦不堪言。有许多地方实力派对蒋介石的独裁专制非常不满,这为南方局的统一战线工作提供了很好的方向。而对地方实力派的统战工作,不仅贯彻了中共关于“民主建国”的政策,也间接反映了我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针对四川地区局势,中国共产党围绕军事、政治等方面与国民党和地方实力派展开工作。针对地区地方实力派情况,中国共产党自民主革命以来便对其开展统战工作,南方局成立,周恩来担任书记后,逐渐开创了与地方实力派合作的新局面。1942年2月的一个深夜,经张志和引见,周恩来第一次在重庆机房街金融界爱国民主人士吴晋航家里,会晤了刘文辉,交谈约一个小时。交谈中周恩来鼓励刘文辉求得进步,并希望西南地方的民主力量同共产党相互配合。这次会晤对刘文辉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使其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发生了质的变化。之后,周恩来负责情报工作的干部王少春谈话,让其去开展刘文辉、邓锡侯和潘文华的统战工作,并经过刘文辉同意,在雅安刘文辉处设立了一部“红电台”,随之,王少春、秦慧芳、杨作爱在雅安开展了长达八年的工作。在这八年,王少春不断向中央报告雅安情况的同时,也向刘文辉报告中央文件和“红参考消息”,此项工作,对刘文辉走到人民的历史阵营具有里程碑意义。不仅如此,刘文辉对邓锡侯和潘文华统战工作也做出了巨大贡献,刘、邓、
潘三人与中共方面的联系,一直都由刘文辉牵头,甚至成都解放前夕的具体起义措施都是刘和中国共产党达成协议。
对民主党派的统战工作
周恩来担任中共中央南方局书记以来,逐渐开创了与民主党派合作的新局面。周恩来很注重同民盟、国社党、青年党等党派的联系,经常与他们就国内外的形势、中国共产党的抗战主张以及国共两党关系等重大问题交换意见、增进了解,从而开展统战工作。
罗隆基曾回忆,在民盟还未成立之时,民盟的发起人和领导人同共产党在重庆的负责人就有了合作关系的渊源了,“共产党的参政员如董必武、林祖涵、吴玉章、邓颖超等是经常来参加这类聚会的。周恩来只要有机会在重庆,他亦必定来参加这类集会。共产党负责人在这类集会中,已经起着政治上教育和领导的作用了。”在整个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共产党的领导人和民盟的领导人经常就抗日、民主、团结等问题进行协商并配合行动。
经过南方局的努力,各民主党派对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同样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其中,民盟为中国共产党对西南地区地上实力派开展统战工作起到桥梁作用。中国共产党对刘文辉、龙云等地方实力派的统战工作都是在民盟的帮助下进行的,民盟先是将刘文辉、龙云吸纳为民盟成员,后中国共产党通过民盟的介绍与地方实力派会面并开展工作。1945年中共代表团复函内战联合会中对
陪都各界反内战联合会诸先生中指出:“同人等此次来渝出席政治协商会议,已先向政府提出双方立即无条件停止内战,一切争论,经由和平解决,以副国内人士之望,以利政治协商会议之进行。”
对知识分子的统战工作
周恩来在1924年2月15日的《革命救国论》中就提出,国民革命所依靠的力量只有全中国的工人、农民、商人、学生联合起来,实行国民革命。知识分子属于小资产阶级,对于他们可以进行引导,变成一种革命力量。相比较国民党的文化专制和政治迫害,南方局对知识分子的统战工作细致而扎实,他们一方面提倡文化界坐下来进行研究工作,用学术成果宣传、教育众,另一方面号召知识分子要勇于占领文化阵地,同国民党法西斯文化作斗争,发展抗战民主事业和进步文化事业。
1941年到1943年的几年,周恩来广泛、频繁地会见文化知识界朋友,给他们指明政治方向,鼓励他们努力从事科学研究,关心他们生活,发生危难时予以帮助,并反复教育党员干部正确执行统战政策和学术理论政策等等。1941年前后,内地不少文艺家都在中共中央南方局的帮助下撤到了香港。其中,周恩来与爱国七子之一邹韬奋始终保持良好情谊。1938年武汉沦陷前,邹韬奋主持的生活书店总管理处和他主编的《全民抗战》编辑部迁到重庆。1939年初,南方局成立,周恩来也到重庆工作,至此,二人联系愈加密切。随着交往的增多,加深了邹韬奋对中国共产党的理解。皖南事变后,国民党当局对进步文化出版事业进行残酷摧残,不论时局如何变化,邹韬奋仍是怀抱一颗爱国之心,甚至在临终
之际提出追认入党的要求。不仅如此,周恩来与老舍、郭沫若、曹禺等文化知识界人士同样保持良好的友谊,正是在如此精心、细致的统战工作开展中加深了他们对中国共产党的了解,才有了这支为众革命精神宣传和歌颂的队伍,正是中国共产党在危难之际对他们的保护,才能留下作品为后世之精神财富。
开展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工作
中华民族国际战争的胜利,不仅需要取得国内最广大人民众的支持,同样需要国际力量的支持。1939年1月南方局成立后,1939年4月即设立了对外宣传小组(1940年12月改称外事组),作为开展国际统一战线工作的机构。面临当时的国际形势,周恩来带领外事组的干部积极同各国驻华使馆官员、外国记者建立直接联系。在1940年12月下旬,周恩来同美国进步女作家安娜·路易斯·斯特朗详细介绍了蒋介石自1939年以来积极反共的材料,并预言更大规模的反共事件即将发生。1942年6月至10月,周恩来4次会见盟军中国战区参谋长兼美国陆军中缅印战区司令史迪威将军的总部政治顾问约翰·戴维斯,在这几次访谈中,周恩来向他具体介绍了国民党挑动内战和中共双方对日作战的情况,并且当戴维斯表示希望中共在侦察日军敌情方面给美军提供便利时,周恩来欣然表示同意。周恩来与英国大使卡尔也有着密切交往,当卡尔被任为驻莫斯科大使时,在1942年2月初离开重庆的告别酒会上,他向周恩来赠送了一把英军缴获的德国军刀。周恩来也为卡尔设宴饯别并回赠一把新四军缴获的日本军刀。海明威在后来写给美国财政部
cad模型
取环术河北人事厅041
042
文化纵横
长的报告中称赞道:“周恩来是一个具有极大魅力和智慧的人,他与所有国家的大使馆都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南方局所进行的统一战线工作,争取了国际上民主进步力量对中国革命事业的同情和支持,有力地配合与支持了抗日战争,直到取得最后胜利。
结语
在周恩来领导下的南方局的统一战线工作极富成效,曾被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称赞:“做得好,各省工作有成绩。”胡乔木曾评价:“没有南方局的大量工作,就没有后来解放战争时期那样大规模的众运动,形成那样强大的第二条战线。”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是人民的政党,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立场上。中国共产党所开展的统战工作都是为了取得中华民族伟大事业的胜利,其统战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始终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其在与国民党的交往过程中,坚决反对对日妥协投降,反击顽固派的“反共”图谋和行动,与国民党进步人士积极交往;与地方实力派、民主党派、文化知识界密切开展工作,保持良好关系;开展反法西斯国家统一战线工作。从当前要求的停止内战、
和平建国,从长远看与各界保持良好关系并建立积极的国际关系,都为取得中华民族伟大事业的胜利争取了政治保障、军事保障、宣传保障、组织保障。所以,众工作是南方局各项工作中成效比较突出的,也正是因为贯彻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依归,南方局才能在复杂的政治经济环境下取得工作的胜利。
注释
[1]胡大牛.南方局与新中国的成立和发展[J]探索,2009年第4期。[2].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时期的任务[M]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1页。
[3]南方局党史资料征集小组:《南方局党史资料:统一战线工作》[M]重庆出版社,1990年,第127页。
[4]南方局党史资料征集小组:《南方局党史资料:统一战线工作》[M]重庆出版社,1990年,第123、129页。
[5]南方局党史资料征集小组:《南方局党史资料:统一战线工作》[M]重庆出版社,1990年,第18页。
[6]南方局党史资料征集小组:《南方局党史资料:统一战线工作》[M]重庆出版社,1990年,第80页。
[7]廖成志.“西南王”刘文辉起义的背后[J]中国老区建设,2011年第11期,第59页。
[8]南方局党史资料征集小组:《南方局党史资料:统一战线工作》[M]重庆出版社,1990年,第233页。
[9]中共四川省委党史研究室组织:《第二条战线在四川》[M]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321-322页。
[10]中共四川省委党史研究室:《周恩来与四川》[M]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78页。
魔法波鲁[11]南方局党史资料征集小组:《南方局党史资料:统一战线工作》[M]重庆出版社,1990年,第24页。
[12]中共四川省委党史研究室:《周恩来与四川》[M]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227页。
街边小摊[13]中共重庆市委党史研究室:《中共中央南方局大事记》[M]重庆出版社,2004年,第51-52页。
[14]周勇.红岩精神研究[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9年,第4
页。红文学作品
如何讲好中国故事
何佳乐
(西北大学外国语学院 陕西西安 710127)
摘 要:中国进入新时代,各方各面都有了质的飞跃,然而世界对中国的刻板印象却没有因此消减,外界对于中国的抹黑和虚造也从未停止。新时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就要注重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形象。为了让世界了解新时代中国就必须从外界的重重封锁中寻新途径。本文拟就《红星照耀中国》外宣之路,从文学创作、文学翻译以及文学传播三个角度探讨新时代红作品应如何突破西方文化封锁,从而讲好中国故事,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关键词:红文学;文化软实力;文学创作;文学翻译;文学传播基金项目:陕西省级创新训练“红革命著述外宣塑造新时代中国形象的研究——以《红星照耀中国》为例”,项目编号:S201910697060,指导教师:高淑玲教授。
《红星照耀中国》是西方记者埃德加·斯诺实地探访中国红区后所撰写的一部纪实性作品,该文一经发行就轰动了西方世界。多年过去,这部作品并没有因为时间而退出历史舞台,反而不断地以各种形式
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思想。这一成就离不开作品创作本身,更离不开其在推广外宣之路上所做出的多元探索和努力。红作品汇聚着中国革命的思想精髓,蕴含着丰富的中国故事,是塑造中国对外形象,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载体。
红作品创作
在经历了艰难的长征之路后,革命的“火种”扎根在了西北。面对国民政府对红区的包围,外界对于中共的消息可谓是风语不通。随着国民政府对中共的“妖魔化”,世界各地谣言四起,真正的红区被覆上层层的阴霾与诟病。怎样才能让西方了解真实的中国?一位美国记者探访中共红区后创作了《红星照耀中国》,为世界了解中共拨开了“重山与迷雾”。
新闻价值。《红星照耀中国》作为一部报告文学,以作者埃德加·斯诺的亲身经历与采访作为创作素材,以第一人称视角叙述,最大的亮点就是本书的真实性。高度的体现了作品的“真”价值。因其真实而不虚构以呈现鲜活实在的红区得以获得世界读者的青睐。斯诺先生不断地追问和采访,深度的挖掘细节,展现人物的精神世界,为世人呈现了许多不为人知的经历故事,“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一章就是斯诺先生对的深度采访,从他的家世见闻与经历中,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逐步形成,一个立体鲜活的领导形象逐渐呈现。曾经只闻其名的有了“新”故事,不在是外界眼中那个神秘的人了,这让本书作为拥有了“新”价值,在新闻上具有了挖掘性。其次,斯诺不仅仅将目光投向,
朱德等大人物的撰述上,同时更是挖掘了很多小故事,留意了沿途的各类人物,普普通通的士兵与孩子也是斯诺记述的对象,这赋予了《红星照耀
——以《红星照耀中国》为例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03:59:5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36426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中国   工作   人民   文化   地方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