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人居环境优化的路径探析——以合肥地区为例

安徽农学通报,Anhui Agri,Sci,Bull,2021,27(13)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人居环境优化的路径探析
——以合肥地区为例
李萌孙秀萍李凤
(安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安徽合肥11364)
摘要: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进行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建设美丽乡村已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之一。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出,要做好脱贫攻坚体系和工作与乡村振兴之间的平稳过渡,继续在各地进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该文以安徽合肥为例,分析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乡村振兴;人居环境优化;美丽乡村;路径
中图分类号F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31(2021)13-0011-03
为了顺利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全社会对农村人居环境改造,建设美丽乡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开展人居
环境整治,不仅对农村整体生产经济效益有着较好的促进作用,而且有利于提高农村村民的生活幸福感。合肥市发布《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指导意见〉的实施意见》(皖农工办〔2019〕30号)、市委农办等六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实施方案》(合农工办〔2020〕2号)文件,积极落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十八大以来,合肥市经济迅速增长,政府不断加强对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使农村村民生活得到了改善。进一步优化合肥市农村人居环境,不断增加农村居民的生活舒适感与幸福感,对于建设大湖名城的美好未来起着非常必要的作用。
1合肥人居环境改造的实践
1.1主要做法
1.1.1制定人居改善规划,成立工作小组根据中央“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要求,明确合肥人居环境整治按照“市、县、乡、村”严格进行,并成立美丽乡村建设暨一体化推进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同时,充分考虑到巢湖的重要性,尤其重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王晓毅提出,乡村环境治理的成败关系到三大攻坚任务能否完成,需要引入协议机制,以确保治理达到预期成效[1]。为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顺利完成,合肥市先后发布文件,重点强调农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厕所等方面的具体整治措施,分阶段、有步骤地规划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具体方法,着眼于农村村容村貌的总
体提升。此外,合肥市积极向周边地区“取经”,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的做法,并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进行人居环境整治。
1.1.2深入开展农村环境“三大革命”一是农村生活污
水产生及处理问题。随着经济的增长,农村生活污水问题越来越突出。根据资料显示,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各个地区的生活污水排放呈现正相关关系,往往经济越发达的地区,污水排放量越大。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生活污水具有污染面广、排放少、分散、日变化系数大、间歇排放、氨氮含量高等特点[2]。为此,合肥针对农村地区的沟渠林带开展清淤疏浚,禁止污水乱流,垃圾乱倒的现象,经过几年的努力,沟渠林带不再满是垃圾和臭水。合肥市积极推进污水管网并网设施管理,2018年在全省率先实现了乡镇政府驻地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全覆盖。同时,为了提高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倡议居民将生活尾水重复利用,收集并简单处理洗涤用水,可二次利用为室内外清理浇灌用水,不但有利于资源节约,还从源头上减少了生活污水。随着南水北调肥西段的即将完工,可彻底解决农村居民用水问题。二是农村生活垃圾处理问题。近年来,合肥市开展就地分类、源头减量试点,逐步向“户分类、保洁员收集、公司转运、市县处理”转变。在各个村积极培育环保员,树立垃圾分类意识,将生活垃圾分类规则推广至整个各户人家,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效率逐步提高,垃圾在村庄滞留时间不断缩短,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改善。三是农村厕所改造问题。合肥农村厕所革命采用“六主六辅六转变”做法,做到因地制宜,结合地方实际情况与居民真实需要,改厕方案规划合理,目标可行,坚持农村改
厕多路径、多技术选择,确保建一户成一户、农户用一户,不断健全改厕“一站两体系”,而对于一些不能进行管网集中收集处置的村子落实农村厕所改造,在人口较为密集的区域基础设施中建设公共厕所,满足人民众的生活需求,统筹农村厕所改造与农村污水治理体系,有利于改变农村居民生活恶习,逐步形成文明新风。
作者简介:李萌(1995—),女,安徽蚌埠人,研究方向:农村发展。收稿日期:2021-04-08
11
安徽农学通报,Anhui Agri,Sci,Bull,2021,27(13)
1.1.3着力提升村容村貌深入开展“百河千渠万塘”清洁整治行动,重点对大村大镇、城乡接合部以及景区等地区进行治理,力求亮化沿江、沿河、沿路的区域环境,逐渐向全村范围覆盖,突出农村建筑特。为改变农村居民的不良习惯,以“净化、硬化、亮化绿化”为要求,在各个村庄实施“五清一改”村庄清洁行动。同时,为推动村庄绿化,在合肥市内各乡镇开展“四旁四边四创”绿化提升行动。不仅在村庄公共场所开展植树造林行动,还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原有植被、古树名木、自然景观、小湿地恢复和保护,创建绿生态农村。
1.1.4持续建设美丽乡村为完成建设生态农业强市和“一创两减三基本”的目标,合肥市重点推进“三线三配对交易
边”的环境治理,由市区向城乡接合部及乡镇延伸,加强对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名村镇的保护,将传统农耕文化融入现代元素,提升村庄形象和田园风光品质,逐步达到美丽乡村的建设要求。
1.2取得的成效当前,合肥地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乡村建设由“物的新农村”步入“人的新农村”的新阶段。农村“三大革命”取得了一些成果,在生活垃圾治理方面,全市目前农村专兼职保洁员共20700余人,各类环卫车辆5400余辆,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实现自然村全覆盖,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市场化率达100%,806个村开展了垃圾分类试点,巢湖市、长丰县、包河区和庐阳区分别进入国家级和省级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在生活污水排放方面,现有16个乡镇政府驻地建有污水管网就近接入城市污水处理厂,其他乡镇政府驻地全面建成污水处理厂并正常运行。在厕所改造方面,截至“十三五”末,合肥将基本完成厕所粪污无害化改造,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0%以上;2个二类县(长丰县、庐江县)卫生厕所普及率将达到85%左右,全市累计完成各类改厕26.6万户。创建美丽乡村八年以来,累计建成乡镇政府驻地建成区63个,省、市级美丽乡村中心村606个,建成美丽乡村重点示范村33个,示范村99个。
2乡村振兴背景下合肥市农村人居环境优化面临的问题
2.1基础设施短板明显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尚未完全健全,太阳能、风能、沼气、秸秆气化等基础设施配备有待增加,生活污水尚未得到彻底的无害化处理。此外,农村人居环境中虽要注重村容村貌
的提升,但也要充分考虑农村居民的人文需求,但目前农村文化基础设施还较少,建设项目应建有适合儿童休闲的游乐场,老人锻炼所需的健身广场等文娱设施。
2.2基层治理组织体系存在短板基层组织人员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效果有着重要影响,但目前合肥市农村基层干部存在着人口老龄化、业务水平低、法治理念不强等问题。这些现象导致基层干部的治理水平较低,并且缺少勇于创新的工作热情。
2.3众主人翁意识薄弱,参与度不高赵霞研究结果表明,导致农村人居环境问题的因素从农户层面看,农户的参与意识、保护意识淡薄都会影响结果[3]。乡村居民主动参与度不高,没有充分发挥主人翁意识,同时缺乏自觉性,自我约束意识薄弱。
2.4资金投入不足村级组织的运行经费来源于财政拨款,有限的经费只能维持基本的运行,无法提供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相匹配的公共服务。学界认为应该使基层拥有稳定的财税来源[4]。当前,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还很薄弱,自我造血能力不足无法反哺村集体。乡村建设的主要投资大多用于公用设施建设,而用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金额只占很小一部分。
2.5后期管护不力部分乡镇、村庄在进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后,由于后期管护措施不到位,出现了许多改造后续问题,如厕所改造问题。因重建设轻管理,在进行厕所改造后,管道维修困难、化粪池外溢现象在多地出现,给农户带来了更大的困扰。
3乡村振兴背景下合肥农村人居环境优化的路径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打造“生态宜居”乡村是目前乃至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乡镇干部的重要工作任务。我国学者曾认为:如果说始于2013年的美丽乡村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升级版,那么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则是美丽乡村的提升版[5]。因此,合肥市要抓住此次契机,解决目前所面对的问题,进一步优化农村人居环境。
3.1完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机制根据国家近期所推行的相关政策,基层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应制定与本地区相适应的机制,重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效果,建立保障实施效果的养护长效机制,将健全的法制体系应用其中,防止因后续服务管理不到位而导致同一地区人居环境整治反复进行。
3.2严格督查考核从思想上强调进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对于乡村振兴、人民生活的重要性,要求基层干部务必重视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并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工作,通过“抓乡促村、整乡推进、整县提升”的方式进行落实。此外,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结果纳入县云平台考核,激励基层干部提升对其重视程度。
3.3加大政府财政投入比例政府加大用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资金,根据当地具体实际进行合理规划,重点对促进环境保护、技术支撑的资金加大投资。针对美丽宜居乡村项目进行资金投入,建设具有当地特的美丽宜居乡村,协调城乡统一发展。
3.4提高村民参与意识树立农民主人翁(下转33页)
12
27卷13期
意识,积极宣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有利影响,基层委员会通过多个活动的开展,切实保证村民从活动中感受益处,进而引导教育村民重视环保,培养环保意识,自觉对自身行为产生约束。
3.5发展绿生产巩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果通过发展生态农业、立体农业、有机农业以及农村能源循环利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减轻生态压力。除种植业外,尤其重视养殖业的污水排放问题,要严格执行排放标准,完善相关规定,通过技术手段增加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参考文献
[1]王晓毅.打好三大攻坚战,乡村环境问题十分关键[J].国家治理,2018(18):12-17.
[2]骆世明.农村环境整治与生态修复[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254.
[3]赵霞.农村人居环境:现状、问题及对策——以京冀农村地区为例[J].河北学刊,2016,36(01):121-125.
[4]朱战辉.村级治理行政化的运作机制、成因及其困境——基于黔北米村的经验调查[J].地方治理研究,2019(1):43-56.
[5]于法稳.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J].中国特社会主义研究,2019(2):80-85.
(责编:张宏民)
[2]王红颖.NaCl溶液处理块茎抑制鲜切马铃薯褐变技术即机理研究[D].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19.
[3]王红颖.伤处理抑制鲜切马铃薯褐变的技术及机理研究[J].农学学报,2019,9(10):75-83.
[4]周亨乐,王富海,易俊洁,等.化学抑制剂对果蔬食品多酚氧化酶性质影响的研究进展[J].食品与发酵工业,2020,1-10.
[5]蔡晓宁,尹绍东,张来林,等.丁香提取液对马铃薯保鲜效果的影响[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6(4):74-78.[6]徐丽珊,林颖,张姚杰,等.一年蓬、松针提取物对鲜切果蔬的防褐变应用研究[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40(2):196-200.
[7]赵冬晗.生姜提取物对鲜切马铃薯褐变的抑制作用[D].长春:吉林大学,2015.
[8]刘辉,卢扬,刘嘉,等.苦荞茎叶提取物对“红宝石”马铃薯多酚氧化酶抑制效果研究[J].保鲜与加工,2017(5):1-6.
[9]Rizzo V,Amoroso L,Licciardello F,et al.The effect of sous vide packaging with rosemary essential oil on storage quality of fresh-cut potato[J].LWT,2018(94):111-118.
[10]Liu X,Lu YZ,Yang Q,et al.Cod peptides inhibit browning in fresh-cut potato slices:A potential anti-browning agent of ran⁃dom peptides for regulating food properties[J].Postharvest Biol Technol,2018,146:36-42.
[11]葛佳慧,胡文忠,管玉格,等.鲜切马铃薯褐变发生机理及其控制方法研究进展[J].食品工业科技,2019(2):1-7.
[12]王春幸,张东,贺稚非,等.天然保鲜剂的作用机理及其在调理肉制品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食品与发酵工业,2020(23):1-8.[13]赵赛楠,马艺超,高若婉,等.国内外马铃薯贮藏保鲜技术研究现状[J].保鲜与加工,2019,19(1):153-158.
[14]王允祥,成纪予,王贺,等.涂膜剂对鲜切马铃薯的保鲜效果[J].
江苏农业科学,2018,46(14):181-184.
灵溪一中教育集团
[15]俞颖强.鲜切马铃薯保鲜技术研究[D].杭州:浙江农林大学,2015.
[16]陈海光,姚青.切片马铃薯护及涂膜保鲜[J].食品与机械,2004,20(3):20-22.
[17]林顺顺,李瑜,祝美云,等.大豆分离蛋白复合涂膜对鲜切马铃薯保鲜研究[J].食品与机械,2010,26(6):37-38.
[18]胡军,徐建飞,段绍光,等.马铃薯块茎褐变性状资源筛选与遗传定位研究[J].马铃薯产业与健康消费,2019,246-247.[19]刘士扬,杨晓慧,郭晓,等.褐变相关基因原核表达产物对马铃薯块茎汁液褐化的影响[J].马铃薯产业与现代可持续农业,2015:377-379.
[20]黄树苹,张敏,谈杰,等.普通丝瓜果肉褐变程度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8,34(19):50-56.[21]李彩云,李洁,严守雷,等.果蔬酶促褐变机理的研究进展[J].食品科学,2020.
[22]Sullivan ML,Hatfield RD,Thoma SL,Samac DA.Cloning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red clover polyphenol oxidase cDNAs and ex⁃pression of active protein in Escherichia coli and transgenic alfal⁃fa[J].Plant Physiol,2004,136:3234-3244.
[23]Thygesen PW,Dry IB,Robinson SP.Polyphenol oxidase in pota⁃to.A multigene family that e
xhibits differential expression pat⁃terns[J].Plant Physiol,1995,109:525-531.
[24]陈明俊.应用基因编辑技术抑制马铃薯多酚氧化酶的研究[D].
贵阳:贵州大学,2018.
[25]刘敏敏,李广存,刘士扬,等.超表达StCYS1对马铃薯生长发育及酶促褐变的影响[J].农学学报,2020,10(6):86-93.
[26]王清,黄惠英,马文芳,等.反义PPO基因对马铃薯块茎褐化的影响[J].作物学报,2007,33(11):1822-1827.
[27]Coetzer C,Corsini D,Love S,et al.Control of enzymatic browning in potato(Solanum tuberosum L.)by sense and antisense RNA from tomato polyphenol oxidase[J].J Agric Food Chem,2001,49:652-657.
[28]Richter C,Dirks ME,Gronover CS,et al.Silencing and heterolo⁃gous expression of ppo-2indicate a specific function of a single
polyphenol oxidase isoform in resistance of dandelion(Taraxacum officinale)against Pseudomona
s ato[J].Molecu⁃lar Plant-microbe Interactions,2012a,25:200-210.
[29]池明.采用人造小RNA技术抑制马铃薯多酚氧化酶的研究[D].
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
[30]Vazquez-Armenta,F.J.,Ayala-Zavala,J.F.,Olivas,G.I.,et al.破茧狂龙
Antibrowning and antimicrobial effects of onion essential oil to
土地登记规则reserve the quality of cut potatoes[J].Acta Alimentaria,2014,43(4):640-649.kkman
[31]王丽,王万兴,索海翠,等.植物中多酚氧化酶基因研究进展[J].
分子植物育种,2020,18(14):4629-4636.
骶骨(责编:徐世红)
(上接12页)
王海艳等抑制马铃薯酶促褐变的新途径33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03:16:0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36353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农村   环境   人居   乡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