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小斑病

玉米小斑病
一、发现历程
玉米小斑病又称玉米斑点病,是国内外玉米上普遍发生的真菌性病害。
早在1961年,菲律宾工作者默卡多和兰蒂坎第一次提出T细胞质雄性不育,玉米易感小斑病,不过没有引起重视。
在1969年8月两位植物病理学家在爱阿华地下室贮藏收获一年的玉米中,发现了这个真菌。在1969年,这个真菌也在伊利诺和印第安纳的南部的分散地区被发现。
20世纪60年代,玉米小斑病曾在我国河北石家庄和湖北宜昌大规模暴发,导致两地玉米大幅度减产,给农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由此引起玉米育种家的重视,开始注重抗性材料的选育。
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一些抗病品种的推广,玉米小斑病在我国基本得到控制。
玉米小斑病1970年曾在美国大发生。发生地区达38个州,使玉米产量比1969年减产10拓左右。
该病近年来在日本也有发生,特别是1968年以来发病较多,受害较重,因而玉米小斑病在美国和日本均已引起重视。
换一种方式飞行
国外曾发现O、T两个小种,它们对玉米的细胞质专化性、产生毒素的能力、侵染玉米的都位和症状表现等都有明显的不同。O小种在国内外各地普遍存在,而T小种目前主要发现在T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上,分布不广。
我国主要是O小种,有无T小种目前尚未明确,但有些为害只穗、苞叶和花丝的小斑病菌,有类似T小种的反应,需尽快查清。随着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推广,这是一个急待弄清的问题。我国各地小斑病菌的致病力存在明显差异,正在研究之中。
二、病原菌
玉米小斑病的病原菌是半知菌亚门的玉蜀黍平脐蠕孢菌[Bipolaris maydis (Nisikado et Miyake) Shoem.,异名为Helminthosporium maydis N. et . M.  Drechslera maydis (N. et M) Subram & Jain]侵染所引起。有性世代为子囊菌亚门的异旋腔孢菌(Cochliobolus heterostrophus Drechsler),异名为(Ophiobolus heterostrophus Drechsler),偶有在
叶鞘和叶枕处产生,但不常见。无性态分生孢子梗单生或多根丛生,褐,直或曲膝状,具隔膜,大小为80~156×5~10微米,基细胞膨大。分生孢子长椭圆形、倒棍棒状,或弯月型,褐,中部稍宽,端细胞钝圆形,脐点明显,凹入基细胞内,具3~10隔膜,以8个居多,大小为55~140×5~17微米,萌发时从两端长出芽管。玉米小斑病菌存在明显生理分化现象,1970年美国玉米小斑病大流行时,将病菌划分为T上海大学成才服务中心O两个生理小种。我国小斑病菌则划分为16个生理小种。小斑病分生孢子产生的最适温为23~25℃。在水滴中,分生孢子在浙江经视新闻深呼吸24℃条件下1小时就可萌发,4小时后的萌发率达90%以上。
三、病症
玉米叶、叶鞘、苞叶都可被害。从幼苗到成株期均可发病,以抽雄至灌浆期发病严重。病斑主要集中在叶片上,一般先从下部叶片开始,逐渐向上蔓延。病斑初呈水浸状,在严重发病的植株上,布满大小不一、形状不一、颜不一的病斑。病斑大者达3公分左右,小者呈点状,大小一般为(10~15)mm×f3~4)mm;病斑形状有椭圆形、长方形、纺锤形及不规则形;病斑的颜从淡黄至褐边缘泽较深。从幼苗到成株期均可发病,以抽雄至灌浆期发病严重。病斑主要集中在叶片上,一般先从下部叶片开始,逐渐向上蔓延。病斑初呈水
浸状,。严重时病斑连成片,叶绿素被破坏,叶片退绿,光合作用减弱,维管束被堵塞,植株提早枯死。环境条件适宜,病原菌侵入24小时后即出现水浸状退绿小黄点,逐渐扩大,2一3天后呈现典型的长方形或近椭圆形病斑。在潮湿条件下,过几天病斑长满了黑绿霉状物,即分生抱子。病斑有1一2个同心轮纹。病斑颜通常比大斑病颜浅。病斑受二个相邻叶脉限制,这是与大斑病的一点区别。
四、侵染循环
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病残体内越冬。分生孢子虽也可越冬,但存活率低。因此,田间发病的主要初侵染源是上年玉米收获后遗留在田间或玉米秸秆垛中尚未分解的病残体。种子上的病菌对传病一般不起作用,但T小种可由种子传播。越冬病菌存活的多少与越冬场所的环境条件有关,地面上病残体中的病菌至少能存活1-2年,埋入土中的病残体腐烂后,病菌即死亡。
翌年,温度和湿度条件适宜时,病残体中越冬的病菌即产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通过气流传播到玉米植株上,在叶面有水膜时,萌发形成芽管,由气孔侵入或直接穿透叶片表皮细胞侵入。在适温下,病菌侵入寄主24h后,叶面出现褪绿点,5-7d内形成典型病斑,并产
生大量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进行再侵染。T小种在约60-72h内就能完成一次侵染过程。
在田间,病害最初在植株的下部叶片上发生,先逐步向周围的植株扩展 (水平扩展),然后再向植株上部的叶片扩展 (垂直扩展)。春、夏玉米混播地区,春玉米收获后遗留在田间的病残体上的孢子可以继续向夏玉米田传播。因此,在这些地区,夏玉米比春玉米发病重。玉米收获后,病菌又随病残体进入越冬阶段。
五、发病原因分析
玉米小斑病流行主要与品种特性、气候条件和栽培措施相关,而一个集抗病、抗倒、优质、高产等特性于一体的品种选育难度大,目前在生产上推广的高产品种还没有发现完全对该病免疫的。刘爱国等观察到最初对强毒株表现抗性的玉米品种478随着栽培年限的增加,对玉米小斑病的抗性也在减弱,因为玉米小斑病小种在不断变化。7月中旬以后,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多雨季节,水分充足、温湿较高,玉米地残留的菌丝和分生孢子开始活
化侵染正常植株,玉米小斑病病情迅速扩展,在一些低洼积水地,种植密度过大,也容易暴发。
六、流行特点
玉米小斑病一般要经历3个时期:始发期、普发期、盛发期,始发期5d左右,普发期28d左右,盛发期21d左右。夏玉米小斑病的发生与播期和种植密度、田间气候、品种的抗病性密切相关。玉米小斑病流行的关键时期是7月中旬到8月下旬,特别是雨日多,雨量大,光照时数少时易流行。很多研究都表明,遮阴和潮湿条件有利于发病,这能解释玉米小斑病的最初发病部位是在植株的下部叶片,然后逐渐向上扩展。第1年的病株残体内的菌丝绝大部分都可以存活到第2年。病原菌也通过形成分生孢子,来年温度和湿度适宜时,借气流或尘土传播到田间玉米的叶片上,在60~72h内可完成一个侵染循环,一个生长季节可进行多次再侵染。
七、防治措施
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法,具体是:
1、 化学防治
当玉米小斑病暴发后,最直接有效的手段是施用化学农药。由于小斑病生理小种发生变化,
可能会对过去常用的药物产生抗性。近年来,部分学者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相关杀菌剂对玉米小斑病的抑菌效果,并得到了能有效防治小斑病的化学农药,如7.5%欧宝、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2.5%烯唑醇、25%咪鲜胺等。但由于化学药剂没有选择性,有可能作用于有益微生物,污染环境,人们正在研究能替代化学药物的生物杀菌剂。
2、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能有效地控制病原微生物和害虫,污染少,成本低,因而引起了研究人员的极大兴趣。
(1) 生物杀菌剂
植物体以及微生物的抗菌化合物是它们自身产生的多种具有抗菌能力的次生代谢产物,其数量已超过40万种。叶云峰分离纯化枯草芽孢杆菌B47菌株抗菌物质,该物质对测试的14种病原真菌有拮抗作用,其中,对玉米大小斑病菌和各种香蕉叶斑病菌的拮抗作用强。该抗菌物质在0.3g/L浓度下对玉米小斑病的田间防治效果为53.05%。王霞在玉米小斑病发病前喷洒青霉TS67菌株的发酵液,对玉米小斑病的防治效率达到53.34%。柯野等研究表明,
长根金钱菌能很好地拮抗玉米小斑病菌,其效果比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稀释液的抑制作用强。王勇等用草酸青霉水剂对玉米小斑病进行防治研究,发现稀释9.8倍的20%生物农药草酸青霉水剂对玉米小斑病田间防治效果高达88.4%,优于500倍液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申晓慧等研究发现,白头翁石油醚提取液对孢子萌发的抑制率达到76.59%,与对照差异显著。中国有着丰富的植物及中药资源,是植物源农药的理想来源,此外还可充分利用微生物发酵液和中药材的提取液防治玉米小斑病。
(2) 生物激发子
寻老兵激发子是植物抗病生理过程中诱发植物产生植物抗毒素和引起植物过敏反应的因子。生物激发子包括真菌或植物细胞壁的多糖成分、脂类化合物以及其分泌的多肽。将哈茨木霉SH2303接种玉米植株后,能诱导玉米体内防御反应酶系PAL和SOD活性升高,盆栽及大田试验表明,防治玉米小斑病防效分别达到78.1%和 56.3%。陈华保等将内生放线菌 MT14 和MT17用于防治玉米小斑病研究,发现2菌株对玉米植株的地上部及根的生长均没有明显影响,对玉米小斑病和玉米弯孢菌叶斑病均有较好的生防效果。谢红辉用稻瘟病菌菌株97-151a的菌丝细胞壁激发子(CWE)预处理玉米幼苗,后接种玉米小斑病菌孢子悬浮液,结
果表明:经CWE处理后,各品种玉米幼苗过氧化物酶、苯丙氨酸解氨酶、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均明显高于对照。也有研究者用玉米小斑病病原菌作为激发子。商闯等利用低浓度玉米小斑病菌C小种毒素培养滤液处理植株,发现植株与抗病性相关酶的活性显著增强。马春红利用低浓度玉米小斑病菌T小种培养滤液预处理叶片,经预处理叶片的病斑面积远小于对照,差异极显著,并且经预处理的样本内与抗病性相关酶的活性显著增强。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3)生物促营养吸收剂
李宝深等采用磷高效(181)和磷低效(197)2个玉米基因型研究了接种丛枝菌根(DE)真菌对玉米小斑病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苗期的发病等级与地上部磷浓度呈极显著负相关,说明磷营养的改善是降低小斑病发病率的原因之一。在供磷不足时,2个玉米基因型小斑病发病率均最高,此时接种DE真菌显著提高了磷低效基因型(181)的地上部磷浓度,降低了其小斑病发病指数;而对磷高效基因型(197)接种DE真菌未显著提高地上部磷浓度,因而接种DE真菌对其小斑病的抗性影响不显著。以上结果表明,接种DE真菌能够提高玉米对小斑病的抗性,其机理与改善磷营养状况有关。
3、 物理防治
田福进等于2002-2005年用低频电流处理玉米种子防治玉米小斑病的防效可达58.4%,与化学农药多菌灵、代森锰锌处理近似。电处理后,玉米植株性状改进,如植株增高、鲜叶增多、千粒重增加等,从而达到增产目的。因此,低频电流处理种子防治玉米小斑病不失为一种较好的防治措施。
4、农业防治
(1)选择抗性品种。
品种的易感性是小斑病流行的主要原因之一。实践证明,选育抗病品种是控制玉米小斑病菌最经济有效的措施。很多具有美国血缘的品种一般对大小斑病易感,但由于其它性状可能优良,在生产上推广较多,这需要育种家们利用抗病材料对其改良。黄淮海地区抗小斑病的品种有郑单958、鲁单981、沈单16、苏玉20等;西南地区有川单418、雅玉889、贵单8号、登海11号等;北方地区有哲单37、辽单505等;南方地区有新美夏珍等。在品种审定时,需要专家评委严把抗病关,地方种子管理部门在推广种子时注意品种多样化。
(2)适期早播
适期盖膜早播,避过抽穗灌浆期多雨季节,有利于玉米避病。
(3)育苗移栽
这样可以炼苗,增强苗的抗病能力。
(4)在肥力不足的地区慎用易感品种,并注意增施基肥。
(5)合理套种
乳糖操纵子在西南山区及丘陵地带,可与花生、大豆等作物套种,利于通风透光,降低行间湿度,能有效预防小斑病。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22:54:3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36345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斑病   病菌   病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