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美丽乡村与保护老建筑有关问题对策

建设美丽乡村与保护建筑有关问题对策
作者:徐霞倩 倪秀红
来源:《安徽农学通报》大陆架公约2015年第21
        要:该文通过农村老建筑保护典型案例的分析,指出老建筑保护的文化遗存挖掘不足、基础设施普遍陈旧、房屋建筑年久失修、历史风貌难以保持等瓶颈问题,并提出了要厘清对象、保护空间,政府主导、编制规划,合理定位、增添内涵,政策聚焦、延续历史,保护和传承乡村建筑文化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浦东;老建筑保护;存在问题;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 F3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521-21-03
        为了解上海浦东老建筑保护和传承现状,笔者近期查阅了浦东《浦东文史》老房子的资料,走访浦东老宅、新场古镇等相关街镇,开展调研和分析,形成如下调研报告。
        1 提出保护老建筑的背景
碎纸片拼接
        上海浦东的农村经5a2010-2014年)的村庄改造,重点在保护修缮、改善环境、完善功能,使农村的基础设施配套纳入城乡一体化的轨道,既保持乡村田园风光和江南水乡的自然生态景观,又传承历史文脉,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环境。下一步是围绕生态宜居、生产高效、生活美好、人文和谐的美丽乡村工作要求,打造生态精致的江南水乡、田园风光,实现有尊严的生活、有魅力的环境、有乡愁的文化的美丽乡村。
        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推进,农村以老建筑为代表的本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显得尤为重要。作为浦东农业发展史的见证者,农村的老房子和老街道已有成百上千年历史。从明朝到解放前的老房子,有有钱人居住的豪华版,也有雇农居住的简陋版;一些老街道形成于明清之际,积累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一间间老房子、一条条的老街,宛如时空隧道,可供无数人追寻历史,追梦未来。她们是农业历史文化的聚集地,更是农业保护和传承历史文脉的重要载体,理应受到应有的重视。
保健食品管理办法
        然而,浦东的一些老房子面临着拆迁消失不见的尴尬,老街的保护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凸显。如何有效保护、合理利用老建筑这一农业历史文化资源,增强浦东农村文化实力,让农房、老街焕发风采,需要我们在建设美丽乡村中认真思考和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2 现有老建筑的典型案例
        2.1 老房子案例 浦东有40处为老房子老建筑,集中在高桥、川沙、三林等地。有公开开放的张闻天、黄炎培故居、陈桂春住宅。这些老建筑从某个方面反映了近代浦东历史和人文脉络,充分体现民间建筑师高超技艺的传奇。民国初期,浦东的泥刀已经名扬海内外,上海外滩的万国建筑留下了浦东建筑工人的印记,浦东的屋舍瓦搪也刻下了他们精心的雕琢。老房子大多数建造牢固、构造巧妙,尤其是东西交融、海纳百川的建筑风格独具特。
        案例1“川沙朝北第一块牌子的黄氏民宅,竣工至今已有80年的历史,仍未见任何走样,墙面未见任何脱落,地坪未见任何裂缝,各处依然如新造一般。其建筑艺术也有独到之处,23发七路进深的大客堂正梁用传统铜饰局部包覆,前后间穿上二出戏文的众多人物栩栩如生,雕工精美;客堂大门的上臼横木也雕有如意云纹,极为罕见;柱间云板上等处雕有12个月的花卉;婆郎阁的地坪用五种不同彩磨石子做成不同几何形状。
        案例2被上海市地名办正式命名为浦东老宅,还获颁上海大世界吉尼斯用拆迁老建筑构建建造的最大建筑纪录证书。浦东老宅有数座特点不一的复原老宅,160间房屋,
占地2万余m2,,使用老旧梁柱、椽子、门窗、滴水瓦、黄道青砖、瓦片等。老宅主要展示大富之家、小康人家、穷苦家庭的3种不同风格的建筑。其中,大富之家共有352间房,还有1座石雕十分精美的照壁,每间屋子里都摆放着大量收集来的老家具、农具、生活用具等老家什,一个竹篾蒸笼上面写着光绪十五年的字样。
        2.2 老街面案例 浦东的老街和老房子难以分割的,目前确认有保护价值的老街共有14条,分布在新场、高桥等10个街镇。浦东民风淳朴,民智灵秀,名人辈出,宋庆龄、傅雷、吴仲超、王艮仲等众多名人均出生于老街。这些老建筑的格局完整、建筑保存数量多、文化遗存较丰富的老街,包括高桥老街、新场老街、川沙老街等。
        案例1,新场老街,《光绪南汇县志》称歌楼酒肆、商贾辅辏;著名的第一楼茶园、康熙年间的行素堂和谢渭盛烟纸北店、咸丰年间的日照堂和大本堂、光绪年间的嘉乐堂和崇修堂等都建于此街。这些老街的保护较好,有成为市民休闲旅游的潜力。大多老建筑整体规模较小,有一定的文化特,包括大团永春路、航头下沙老街、横沔中大街等。
        案例再过五十年2,下沙老街所被列入上海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可整个历史老街地区已难觅江南水乡古镇那份韵味,街道两边有传统江南水乡集镇建筑风味的老房子已几乎消失殆尽,
仅能看到几间不完整的老房子、众安桥和下沙书场。这些老街的保护,要整体规划,改善设施,有成为特鲜明的文化休闲的潜力。还有一些无明显文化特的历史建筑,需要做好环境治理,日常管理,作为历史的见证,成为人们休闲的去处。
贞操权
        但由于地理位置、历史传统、人文环境、经济实力等因素,浦东老建筑保护力度不同,合理利用进展不一,在全国乃至上海还没有叫得响的老建筑。
        3 老建筑保护有待突破的瓶颈问题
        3.1 缺内涵,文化遗存挖掘不足 浦东的老建筑,曾经是人文荟萃,交通便捷,有诸多大宅院和繁华的商业街市,是一块有历史、有故事的土地。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原有的建筑屡遭破坏,范围缩小。且浦东缺少体量大、知名度高的古建筑,大多数建筑风格雷同,风情一般。如今老街名宅及名人故居中的伊人已经远去,当人们想在浦东农村建设美丽乡村时,面对着人文、古宅,如何通过对老建筑背后蕴藏的文化遗存收集、整理、以浅显易懂的方式讲得出叫不响的民间故事?显然是新农村建设中老房老街内涵挖掘面对的新课题。
        3.2 环境差,基础设施普遍陈旧 老建筑曾经是浦东的名胜古迹、名宅故居,养在深闺人不识。但这些建筑,由于年代久远造成基础设施老旧、路面高低不平;小商小贩胡乱占道经营,街面脏乱差;区域给排水不畅,雨污合流。部分居民甚至仍然使用罐装液化气、老式马桶,生活条件较差。老居民外迁多,留守居民年龄偏大。老房子的租金低廉,吸引了外来人口聚集于此,人口密度高,社区管理困难。
        3.3 风险大,房屋建筑年久失修 受社会发展、经济情况等影响,有些老建筑已破旧残缺严重,古旧的白墙黑瓦严重风化,木料腐朽,地基下沉,有些老建筑因各种原因遭到不同程度损坏,存在着随时倒塌的风险隐患。同时,往往一条老街上,老建筑较为杂乱,有清末民初的老房子,有建国初期的大瓦房,更有近年来建造的低矮平房与楼房,还有一些违章搭建的房屋,老房老街在时空中慢慢消失。
        3.4 成本高,历史风貌难以保持 保护好优秀的历史建筑和风貌,是对浦东历史本土文化的一种自我尊重和传承。但浦东的不少老建筑只留有居住的功能,老房老街房屋产权种类多,公房与私房、违章搭建等混杂,留守的居民年老体弱恋家不愿移居,外来的农民工结构复杂难以调控,造成动迁难度大,改造成本高,古房和老街建筑的风貌保持和传承难度大,势必影响美丽乡村建设中老建筑保护工作的有序开展。
        4 保护老建筑文化的对策建议
        通过实地调研,笔者认为,在浦东美丽乡村建设的过程中,对老建筑的保护必须要从实际出发,在明确保护与传承对象,编制好科学的规划,重视本土文化传承和政策聚焦等方面加以重点突破。
        4.1 厘清对象,保护空间,挖掘本土文化遗存 美丽乡村的建设,要与老建筑的保护和传承相结合。因为建设过程中,一不小心宝贵的本土建筑文化遗产可能就会被彻底破坏和永远消失,不可复制和还原。
        对于本土建筑文化遗存的挖掘,首先要厘清全区乡村中的老房老街,确定保护和传承的对象,保护规模和老建筑占据的基本空间。其次,要完整地保护好本土老建筑中的人文资源,包括保留尚存在的传统生活、生产方式、文化形式,如民间的技艺、土特产、趣事故事等。三是保护历史建筑物,主要是清代和民国时期的建筑,具备江南水乡历史文化街区典型的水街、路街、街巷相邻的原始风格。
        4.2 政府主导,持续风貌,编制保护传承规划 对老建筑的保护和传承要有科学长久而
富有远见的规划,不要迫切地进行改造。要提高公众参与度,发挥民间机构的作用,满足改善老建筑基本条件和需求,实现最原生态的保护。要坚持历史的真实性,反映历史风貌,保护历史原物,使都市现代人在身临其中既能感受到浦东历史的氛围,又能感受到浦东现代美丽乡村的气息。
        在规划制订时,专家的意见固然重要,但要广泛和民间合作,以居民自主意愿为驱动,保住历史遗存。特别是多听取老房、老街留守居民等代表的建议,让公众参与到规划编制和实施的过程中,以保障公众利益。
        4.3 合理定位,修旧如旧,增添美丽乡村内涵 对老建筑风貌的保持,很难给出一个合适的独特定位。因此,在老建筑的保护中,要尊重文化特、延续历史文脉,区别对待加以保护。对破损的老建筑,按照修旧如旧美国经济的原则进行修缮或拆迁违章建筑腾空间,并在原地址上翻建风格统一的仿古建筑。对于质量较好的现代建筑与老建筑风貌不协调的,可以做旧改造,使其外表成为古建筑、内部保持现代设施,以满足现代人们生活生产的需要。对于历史价值高,已经消失不存在的古建筑,可以根据地方需要,进行建造恢复,体现古建筑的历史人文作用,突出乡愁重塑、文脉传承、乡村特的建设重点。
        4.4 政策聚焦,延续历史,传承乡村建筑文化 建设美丽乡村,需要政策的扶持,浦东老建筑的保护,更需要政策的聚焦。如典型案例中的黄氏民宅、浦东老宅、新场古镇、下沙老街等,通过重新规划设计,加大财政性资金投入的力度,形成与上海迪士尼相配套的农业旅游、休闲观光为主导的历史文化地。
        5 结语
        最有鲜明特和最有文化价值的原居民老建筑,需要差别化政策的扶持。在改造老建筑时,特别注重传统格局与风貌的整治恢复,应注重近代海派建筑文化的演绎形态。总之,要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让老建筑既有内在的现代设施方便生活,又有故事记忆的农家情趣,从而使老建筑成为都市传统古建筑的缩影和美丽乡村本土文化传承的示范画卷。
        (责编:徐焕斗)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14:37:4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36343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建筑   保护   文化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