竖井式溢洪道进水口体形优化设计与研究

竖井溢洪道进水口体形优化设计与研究
叶祥飞;宿生;周琦;李晓伟
【摘 要】进水口体形设计是竖井式溢洪道设计关键问题之一.通过物理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海南琼中抽水蓄能电站的竖井式溢洪道进水口进行优化设计,最终确定了在环形溢流堰堰顶增设6道不等高导流墩的布置形式.溢洪道进水口优化设计后,有效改善了堰顶流态,减小了进口库水位波动,增大泄流能力.
【期刊名称】《水力发电》
【年(卷),期】日向友好学校2019(045)001nk
【总页数】5页(P48-52)
【关键词】竖井式溢洪道;进水口;溢流堰;优化设计;海南琼中抽水蓄能电站
【作 者】叶祥飞;宿生;周琦;李晓伟
【作者单位】中国电建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南长沙410014;海南蓄能发电有限公司,海南海口570100;中国电建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南长沙410014;海南蓄能发电有限公司,海南海口570100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TU317.1;TV651.1(266)
1 工程概况
海南琼中抽水蓄能电站位于海南省琼中县境内,电站主要承担海南电力系统调峰、填谷、调频、调相、紧急事故备用和黑启动等开发任务,总装机容量600 MW。枢纽建筑物主要包括上水库、下水库、输水发电系统等3大部分。上水库地处黎母山林场原大丰水库,集雨面积为5.41 km2,多年平均径流量为797.9万m3,正常蓄水位567.00 m,死水位560.00 m,调节库容499.9万m3,死库容为280.7万m3,总库容为933.3万m3。上水库采用主、副坝均为沥青混凝土心墙土石坝,其挡水、泄水建筑物按100年一遇洪水设计,2000年一遇洪水校核,设计水位泄洪量45 m3/s,校核水位泄洪量74 m3/s[1]。
在可行性研究设计阶段,上水库泄水建筑物采用无闸门控制的开敞式溢洪道,紧邻主坝右坝肩布置,末端斜对坝址下游的河床沟谷,采用台阶式消能。在招标设计阶段,随着设计工作的深入,考虑到上水库基岩埋深大、岸坡开敞式溢洪道开挖量大,且存在高边坡,对生态环境有较大的影响;同时,由于上水库泄洪流量不大,故将上水库泄水建筑物改为竖井式溢洪道,结合导流洞改建成退水隧洞[2- 4]。这样既节约了工程投资,又避免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 竖井式溢洪道结构布置
上水库泄水建筑物采用开敞自溢式竖井溢洪道,布置于库盆右岸,主要由井口防涡设施、环形溢流堰、过渡段、竖井段、消力井、退水隧洞及出口消能段组成,其中出口布置于全风化岩体中,水流斜向转弯汇入山间冲沟。溢洪道中心线全长440 m,竖井进水口平台由开挖形成,溢流堰采用无闸门控制的环型实用堰,采用1/4椭圆曲线,堰顶与正常蓄水位齐平;竖井采用等直径圆形竖井,为防止水流直接冲击竖井底板,在竖井底部设消力井,其结构布置与竖井段相同,井底高程比退水隧洞底板高程低7 m,以形成稳定的水垫塘;退水隧洞结合导流洞布置,洞内设16级台阶消能;出口段采用消力池消能,池长30 m,池深
2.0 m,其后接护坦,采用规格3 m×2 m×0.3 m的雷诺护垫,与山间冲沟顺接。竖井式溢洪道结构布置见图1。
图1 竖井式溢洪道结构布置示意(单位:高程m,尺寸mm)
图2 不同流量下溢流堰水流状态
3 物理模型试验研究龙摄天下
3.1 模型试验布置与工况
为研究竖井式溢洪道的水流流态、泄流能力及消能效果等水力特性,按重力相似准则设计了1∶20的试验模型。模型设计时对环形溢流堰、竖井段、退水隧洞、出口消能段均进行了精细模拟,其中,环形溢流堰采用了木材制作,竖井段、退水隧洞段用有机玻璃制作,出口消能段及下游河道用水泥砂浆制作。有机玻璃的糙率为0.008~0.009,换算成原型的糙率为0.013 2~0.014 9,与溢洪道的实际糙率较为接近,可以满足动力相似要求。模型试验工况如表1所示。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表1 试验工况工况设计概率/%正常蓄水位/m天然洪峰流量/m3·s-1坝前最高水位/m最大下泄流量/m3·s-110.05567.00250568.7174.020.2567.00186568.2445.031567.00150568.0732.0
3.2 初拟方案
溢流堰采用无闸控制环形实用堰,环形堰顶曲线采用1/4椭圆曲线,椭圆方程为x2/12+y2/2.22=1。环形堰直径5.6 m,堰顶高程567.00 m,与正常蓄水位齐平,高程564.80 m以上为过渡段,以下为竖井段。堰顶的体形如图1所示。
当流量为24 m3/s时,堰顶的水流为自由堰流,竖井内的自掺气较多,在试验中发现库水位不稳定,在567.647~567.803 m之间波动,堰顶流态见图2a。当流量在33~43 m3/s时,堰顶流态仍然为自由堰流,库水位也较稳定,典型流态见图2b。当流量为53 m3/s时,堰顶上方形成了一个顺时针方向的漩流,典型流态见图2c。当流量在64~84 m3/s时,堰顶形成了较大的漩涡,漩涡强度时大时小,特别是在流量为74、84 m3/s时,堰顶通气孔道时而被封堵,受此影响,堰顶泄量有所变化,库水位波动较大,典型流态见图2d。
初拟方案的水位-流量关系如图3所示,图3中列出了在同一流量下水位波动的低值与高值,并与设计值进行了对比,由图3可知,在校核水位时,试验过流能力较设计值小,泄流能力不足。
图3 初拟方案水位-流量关系
3.3 优化方案
考虑到泄流能力不满足要求,且堰顶流态不良,故需对初拟方案进行优化研究,共进行了5种不同进水口体型的模型试验。
(1)优化方案1。保持环形溢流堰堰顶曲线方程不变,将环形溢流堰的堰口直径由原来的5.6 m变为5.8 m,竖井的直径由原来的3.6 m变为3.8 m。该方案在小流量情况下,由于水流有所偏转,在后方交汇形成了一个水翅,水翅冲击对面的竖井井壁,且来流量越大时,水翅越大,冲击对岸的程度也越大;当来流量逐渐变大时,竖井溢洪道的堰顶逐渐有漩涡形成,特别是当在校核流量时由于水流偏转和水翅的影响,堰顶通气孔道时而会被封封堵,且漩涡不稳定,致使库水位变化较大。索尼爱立信k850i
图4 优化方案5(单位:高程 m,尺寸mm)
(2)优化方案2。堰口直径5.8 m,竖井直径3.8 m,沿着环形溢流堰增设6道均匀布置的导流墩,导流墩布置于堰顶与堰面之上,导流墩顶高于水面。该方案对堰顶流态的改善不明显。由于导流墩的部分放置于堰顶处,使得水流在堰顶处形成了较大的水翅,恶化了堰顶的水流流态。当水流高出导流墩顶部的时候,仍然在堰顶处形成了较为明显的漩涡。
(3)优化方案3。堰口直径5.8 m,竖井直径3.8 m,6道导流墩布置于堰顶,墩顶与堰顶齐平。
该方案在P=1%时,堰顶水流有所偏转,并且在2号~3号墩之间有一个较大的水翅,水翅偶尔冲击对面的水体,且水翅位置不固定,在2号~3号墩之间移动。在P=0.05%时,堰顶有较大的逆时针漩涡出现,漩涡时大时小,由于有水翅的影响,通气孔道偶尔被封闭,受此影响库水面波动较大。
(4)优化方案4。堰口直径5.8 m,竖井直径3.8 m,6道导流墩均匀布置于堰顶,墩顶高于水面。该方案在导流墩后形成了6道水翅,影响了水流流态。
(5)优化方案5。堰口直径5.8 m,竖井直径3.8 m,6道导流墩均匀布置于堰顶,墩顶呈间隔不等高布置,如图4所示。该方案较其他方案堰顶流态有较大改善,在P=0.05%时,虽然堰顶仍有水翅,但1号、3号和5号墩有效地阻断了堰顶的旋流,堰顶仍留有较大的通气孔道,故将本方案最为推荐方案。
3.4 推荐方案的堰顶水力特性
3.4.1 堰顶流态及泄流能力
各试验流量下,堰顶均保持为自由堰流。由于受到堰顶流态的影响,库水面有所波动。在P=2%时堰顶为自由堰流,水流贴着堰壁下泄,在1号、3号、5号墩后面出现了较小的水翅,水翅高度约为0.6 m,且在这3个墩的周围也有较小的扰流出现,典型流态见图5a;在P=1%时堰顶也为自由堰流,并有较大的通气孔道,在1号、3号、5号墩后面出现了较小的水翅,1号墩后的水翅约为0.6 m,2号墩后的水翅约为0.68 m,3号墩后的水翅约为0.8 m,且由于堰顶水流有所偏转,使得2号墩和3号墩之间以及5号墩和6号墩之间形成了两个交汇的水股,但没有堵塞通气孔道,典型流态见图5b;在P=0.05%时堰顶仍为自由堰流,由于水流超过了导流墩的高度,堰顶的水流为旋流,受此影响,2号墩与3号墩以及4号墩
与5号墩后形成了一个水翅,且水翅相互交汇,但堰顶仍然留有较大的通气孔道,典型的流态见图5c。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22:35:5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36240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竖井   设计   溢洪道   堰顶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