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试卷号:2542(闭卷)《行政组织学》复习资料优质

2542《行政组织学》
一.单项选择题
1.以明文规定的形式确立下来,成员具有正式分工关系的组织是(正式组织);
2.组织内若干成员由于相互接触、感情交流、情趣相近、利害一致,未经认为的设计而产生交互行为和意识,并由此自然形成一种人际关系,此种组织为(非正式组织);
3.以镇压、暴力等控制手段作为控制和管理下属的主要方式,此种类型的组织为(强制性组织);
4.以组织的参与者或成员为主要的受惠对象,组织的目的在于维护及促进组织成员所追求的利益,此种类型的组织为(互利性组织);
5.行政组织是追求(公共利益的组织);
6.(泰勒)是科学管理运动的先驱者,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
7.1911年,泰勒发表了《科学管理原理》一书,掀起了一场科学管理的革命;
8.行政管理学派的代表人物(法约尔)被誉为“管理理论之父”;
9.德国著名的社会学家韦伯在《社会和经济组织理论》一书中,提出了理想型官僚组织理论;
10.在霍桑实验的基础上,奥梅于1933年出版了《工业文明中的人的问题》一书,系统地阐述了与古典管理理论截然不同的一些观点;
11.阿吉里斯在《个性与组织》一书中提出了(成熟与不成熟理论);
12.(西蒙)由于在决策理论研究方面的贡献而荣获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13.马斯洛在其代表作《人类动机的理论》和《激励与个人》中,提出了著名的(需要层次)理论;
14.美国学者巴纳德在1938年出版的《经理人员的职能》这本书中,系统地提出了(动态平衡组织)理论;
15.社会系统组织理论的创始者为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帕森斯);
16.(邓肯)将组织环境分为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
17.(卡斯特和罗森茨韦克)将影响一切组织的一般环境特征划分为文化特征、技术特征、教育特征、政治特征、法制特征、自然资源特征、人口特征、社会特征、经济特征等几个方面;
18.存在于组织边界之外,对组织的总体或局部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诸要素为(组织环境);
19.组织界限以内与组织的个体决策行为直接相关的自然和社会因素被称为组织的(内部环境);
20.组织界限之外和组织内个体决策直接相关的自然和社会因素称为组织的(外部环境);
21.组织结构垂直分化的结果与表现形式为组织结构的(层级化);
22.行政组织结构横向分化的结果与表现形式为组织结构的(部门化);
23.领导机关或管理人员能够直接有效地管理和控制下属人员或单位的数目称谓(管理幅度);
24.在单位和人数不变的情况下,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的关系为(反比例关系);
25.在一个组织结构体系中,为完成一定的任务或使命,设置不同的上下层级机关,使其在各自职权范围内独立自主处理事务,不受上级机关干涉的组织结构体系为(分权制);
26.在一个组织结构体系中,上级机关或单位完全掌握组织的决策权和控制权,下级或派出机关处理时无须完全秉承上级或中枢机关的意志行事的组织结构体系为(集权制);
27.20世纪60年代,钱德勒出版了一本专著,提出了组织结构的设计要跟随战略变化的观点,此书为
(战略与组织结构);
28.国务院是由(全国人大)组织产生;
39.国务院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
30.秦朝的裙县制奠定了以(中央集权)为特征的行政建制;
31.我国地方各级政府是(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32.省级政府每届任期(5年);
33.中国当前的城市,在行政级别上分为(4)各层次;
34.市级政府对上一级国家行政机关负责并报告工作,并
接受(国务院)的统一领导;
35.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和自治县;
36.在影响组织的各种因素中,(人)的因素是最重要的。
37.人的行为首先是在一定的刺激下产生内在的愿望与
冲动,即产生(需要)
38.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最高层次的需要是(自
我实现的需要)。
39.赫茨伯格的双因素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
40.期望理论中的激励力量取决于目标价值和(期望概
率)的综合作用。
41.根据体的成因分类,可把体分为正式体和(非
正式体)。
42.体凝聚力是一个(中性)的概念。
43.(决策)是领导者最基本的职能。
44.从某种意义上讲权力是一种(影响力)。
45.领导心理方面的研究主要体现为(领导素质理论)的
研究。
46.管理方格理论有(5种)代表性的领导类型。
47.行政组织决策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社会的共同利益)。
48.行政组织决策是以(行政权力)为后盾。
49.风险型决策的决策后果(可以预测,需要冒一定风
险)。
50.(发现问题)是行政组织进行决策的起点。
51.(中枢系统)是行政组织决策的中心。
52.在决策理论研究领域,杜鲁门提出了(团体决策模
型)。
53.现代观点认为,冲突(既具有建设性又具有破坏性)。
54.组织中最佳的冲突状态是(适度冲突)。
55.解决冲突最基本的策略是(正视策略)。
56.合作意向都很高,宁可牺牲自己的利益而使对方达到
目的的冲突处理模式为(克制型)。
57.通过组织明文规定的原则、渠道所进行的信息传递和
交流,此种形式的信息沟通为(正式沟通)。什么是渠首精神
58.信息的发送者与接收者以写实、会谈、讨论的方式进
行的交流与信息反馈,直到双方共同了解为止,这种沟
通形式为(双向沟通)。
59.组织中的成员、体通过一定的渠道与决策层进行的
信息交流,如下级向上级定期或不定期汇报工作,进行
情况或问题的反映等,这种沟通形式为(上行沟通)。
60.组织中自上而下进行的信息传递和沟通,如上级意
见、文件、政策的下达等,这种沟通形式我们称之为(下
行沟通)。
61.组织系统中处于相同层次的人、体、职能部门之间
进行的信息传递和交流为(平行沟通)。
62.20世纪90年代(陈国权)开始研究组织学习和学习
型组织,并提出了组织学习系统理论OLST。
63.本课程教材第11章对于行政组织学习的分类是在(阿
青岛大炼油吉里斯)关于组织学习方式分类的基础上提出的。
64.组织学习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
65.行政组织文化研究的兴起源于(人类文化学)和组织
文化研究的影响。
66.行政组织文化主要包括行政制度文化和(行政精神文
化),但是受行政物质文化的客观影响。
67.根据行政组织文化产生的时间,行政组织文化可以分
为传统行政组织文化和(当代行政组织文化)。
68.行政组织文化具有多种功能,它能把组织成员的思想
认识统一起来,汇合成一股强大的力量,我们把这种功
能称为(凝聚功能)。
69.行政组织文化相比于正式的组织规章制度的控制作
用,它具有(软约束性)的特性。
70.经济性指标一般指行政组织投入到管理中的资源,其
关心的是行政组织的(投入)。
71.效果通常是指公共服务符合政策目标的程度,其关心
的是(质量)。
72.效率就是指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比例,力求以最少的投
入获得最大的产出,其关心的是(手段)问题。
73.哈佛大学教授格雷纳1967年在《组织变革模式》一
书中提出(按权力来划分组织变革模式)。
74.组织发展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初的调查反馈方法和
实验室培训运动,它的先驱是法国心理学家(烈文)。
75.1957年麦格雷戈应邀到联合碳化公司与公司人事部
门联合成立顾问小组,把实验室训练的技术系统地在公
司使用。这个小组后被称之为(组织发展小组)。
76.作为一套极有系统的组织方案,格道式发展模式的目
的在于使组织达到一种最佳状态。此模式创立者为(布
莱克和默顿)。
77.系统变革模式认为,组织是一个系统,是由技术、人
员、结构和任务四个因素组成,任何一个因素的变化都
会牵动和引起系统的变化。系统变革模式的创始人为(利
维特)。
78.美国心理学家埃德加在其《组织心理学》一书中提
出了(适应性变革循环模式)。
79.罗宾斯特克兹认为,组织变革的方式取决于组织成员
的技术能力和人际关系能力的组合,提出了(情境变革
模式)。
80.个体心理主要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两
方面的内容。
81.领导影响力的一个重要基础是领导者个人的品德修
养和(人格魅力)。
82.(调查研究)是行政组织决策科学化的基础。
83.(选择方案)是决策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步。
84.冲突属于(高对抗)性行为。
85.(冲突分析)是管理冲突的基础。
86.缓解策略比回避策略更(进一步)。
87.1954年,(德鲁克)在《管理的实践》一书中,首先
提出目标管理和自我控制的主张。
二、多单项选择题(注:括号里面的内容即为选项内容)
1、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和方法去透视组织,给予不同的定
义,目前学界对组织界定的取向,主要有以下几种:(静
态的组织观,动态的组织观,生态的组织观,精神的组
织观)。
2、按组织内部是否有正式的分工关系,人们把组织分为
(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
3、美国学者艾桑尼以组织中人员对上级的服从程度、上
级对下级权力的运用关系,将组织划分为(强制性组织、
功利性组织、规范性组织)。
4、美国著名社会学家、交换学派的代表布劳及史考特,
根据组织目标和受益者的关系,把组织分为(互利组织、
服务组织、企业组织、公益组织)。
5、从系统论的角度看,任何一种社会组织大体都发挥三
种功能:(“聚合”功能、“转换”功能、“释放”功能)。
6、组织是一个纵横交错的权责体系,构成组织权责体系
的三大要素为(职务、职权、职责)。
7、世界银行在其1997年的《世界发展报告》中指出,
以下几项基础性的任务处于每个政府使命的核心地位,
这些使命是(建立法律基础、保持非扭曲的政策环境、
投资于基本的社会服务与基础设施)。
8、古典组织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泰勒、法约尔、韦
伯)。
9、韦伯对行政组织的建构是从权力分析开始的,认为存
在着三种纯粹形态的合法权力,它们是(理性—法律的
权力、传统的权力、超凡的权力)。
10、美国行为科学家赫茨伯格在其《工作的推力》和《工
作与人性》等著作中,提出影响人的积极性的因素主要
有(激励因素、保健因素)。
11、西蒙指出,决策有(程序化决策、非程序化决策)
两种极端类型。
12、里格斯指出,棱柱型社会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异
质性、形式主义、重叠性)。
13、里格斯在他创立的“棱柱模式理论”中,将社会形
态划分为(农业社会、棱柱社会、工业社会)。
14、邓肯将组织环境分为(内部环境、外部环境)。
15、邓肯从(简单迂夫子)和(动态与静态)两个维度
对影响组织的环境因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16、依然据学者们的研究,组织的环境分析过程主要包
括以下几个基本阶段:(环境扫盲、环境监视、环境预测、
环境评价)。
17、伯恩斯和斯塔克将组织结构划分为(机械式组织结
构、有机式组织结构)。
18、行政组织环境的基本特点为(环境构成的复杂性和
多样性、罕见的白花和环境的被动性、行政组织环境的
差异性、行政组织环境的互相作用兴)。
19、组织的环境大致可以分为(一般环境、工作环境)。
20、依据邓肯的环境模式理论,从简单与复杂、静态与
动态两个维度,组织存在以下几种环境状态:(镜头—简
单环境、静态—复杂环境、动态—简单环境、动态—复
杂环境)。
21、社会组织的结构与其他生物的机械系统的结构都具
有如下共同的特点(稳定性、层级性、相对性、开放性
与变异型)。
22、组织结构的构成要素可划分为(组织的“显结构”、
组织的“潜结构”)。
23、组织结构的“潜结构”的构成因素包括(目标认同
程度、价值趋同程度、气质协调程度、能力互补程度)。
24、组织结构分化的方式和途径为(平行分化、垂直分
化)。
25、促进组织活动一体化的手段和途径主要有(目标手
段、政策手段、组织手段、信息沟通手段)。
26、组织设计中应注意组织设计的程序问题。一般来讲,
组织设计的程序可有(演艺设计、归纳设计)。
27、国务院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它(由最高国家权力
机关产生、在国家行政系统中处于最高地位)。
28、我国省级政府包括(省政府、特别行政区政府、自
治区政府、直辖市政府)。
29、县级政府包括(自治县、市辖区、旗、自治旗)。
难忘的一天教学设计30、乡政府行使的职权有(行政执行权、行政管理权、
行政保护权)。
31、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区、自治州、自
治县)。
32、我国特别行政区享有(行政管辖权、立法权、独立的
司法权和终审权、独立的地方财政权)。
33、组织管理心理主要由(个体心理、体心理、组织
心理)。
34、人的行为机制主要包括(需要、动机、行为、反馈)。
35、下列因素中属于赫茨伯格的激励因素有(工作富有
成就、工作本身的重要性)。
36、推行目标激励理论的主要困难是(目标难度的签订、
目标量化、目标的公平合理)。
37、体发展大致经历的阶段有(形成阶段、磨合阶段、
成长阶段、成熟阶段)。
38、体意识主要包括(体归属意识、体认同意识、
体促进意识)。
39、行政组织领导的特点是(时代性、权威性、综合性、
执行性)。
40、权力性影响力主要源于(法律、职位)。
41、非权力性影响力主要源于(才能因素、品格因素、
情感因素)。
42、勒温将领导者的作风分为(专制、民主、放任)三
种类型。
43、费德勒提出的情景因素有(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
系、人物的结构、职位权力)。
44、根据决策所具有的条件的可靠程度不同,决策可分
为(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不确定型决策)。
45、正确的决策目标应具备的条件是(定量化、有一定
的时间限制、明确责任)。
46、西蒙的决策过程包括(情报活动阶段、设计活动阶
段、抉择活动阶段、审查活动阶段)。
47、冲突的特性有(客观性、主观性、程度性)。
48、符合现代冲突观点的是(插图本身没有好坏之分、
冲突有些对组织具有破坏性、有些冲突对组织具有建设
性)。
49、根据冲突发生的方向可把冲突分为(横向冲突、纵
向冲突、直线/职能冲突)。
50、回避策略中解决冲突的方法包括(忽视、分离、限
制)。
51、减少冲突的策略主要由(谈判、设置超级目标、第
三方介入、结构调整)。
52、从组织沟通的一般模式和组成要素来看,组织沟通
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动态性、互动性、不可逆性、环境
制约型)。
53、以组织结构及其运行程序为依据和标准,组织信息
沟通的形势和类型可划分为以下几种(下行沟通、上行
沟通、平型关图)。
54、根据沟通是否需要第三者介入传递,我们可将沟通
划分为以下两种类型(直接沟通、间接沟通)。
55、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会形成和出现不同的沟通结
构形式,这便是沟通的网络,一般来讲,组织沟通网络
可分为两大类(正式沟通网络、非正式沟通网络)。
56、戴维斯在《管理沟通与小道消息》一文中指出,口
头传播方式的非正式信息交流渠道或形式主要有(单线
式、流言式、偶然式、集约式)。
57、在组织沟通中,由信息传递的媒介形式引起的障碍
主要有(语言障碍、沟通方式不当引起的障碍)。
58、组织沟通中存在的客观性障碍主要有(下行过量引
起的障碍、组织机构引起的障碍、空间距离引起的障碍)。
59、组织学习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的改变,分别是(行
为的改变、组织体系的改变、认知的改变)。
60、行政组织学习的类型可分为(双环学习、单环学习、
三环学习)。
61、行政组织学习的途径包括(试验、外部咨询、经验
学习)。
62、行政组织学习途径之一的试验,可分为(持续性试
验、示范性试验)。
63、完善的信息系统包括(信息收集系统、信息交流系
统)。
64、目前在理论界,对行政组织文化的理解主要有(大
行政组织文化概念、小行政组织文化概念、辩证综合的
行政组织文化概念)观点。
65、我国行政组织文化正在向(防止型文化、开放型文
化、参与型文化、服务型文化)方向迈进。
66、行政组织绩效的外延包括(经济绩效、社会绩效、
政治绩效)。
67、一个有效的极小孤立系统必须具备以下构成要件(计
划绩效、监控绩效、评价绩效、反抗绩效)。
68、绩效指标包括的要素有(考评要素、考评标志、考
评标度)。
69、在选择绩效评估指标时应遵循的原则有(目标一致、
可测、独立、差异性)。
70、组织变革并非凭空产生,它是有原因的。组织变革
的动因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可以把组织变革的动因分为
两大类(外部环境因素、内部环境因素)。
71、对组织管理和暴光方式影响的外部环境因素包括(一
部环境因素、特殊工作环境)。
72、美国斯坦福大学管理心理学教授利维特认为,组织
是一个系统,是由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因素构成的动
态系统,这些因素有(技术、人员、结构、任务)。
73、哈佛大学教授格雷纳1967年在《组织变革模式》一
书中,提出了一种按权力来划分的组织变革模式,他认
为,一般组织的权力分配情况可分为三种(独立、分权、
授权)。
74、罗宾.斯特克兹于1972年提出情景变革模式,他认
为,组织变革的方式取决于组织成员的技术能力和人际
关系能力的组合。根据这种不同组合,他提出了以下几
种不同的变革形态(自然性变革、指导性变革、合作性
变革、计划性变革)。
75、组织变革取决于预期的成效,必须遵循科学的、合
理的变革步骤或程序,美国学者凯利认为,组织变革需
经过以下步骤或程序(诊断、执行、评估)。
76、心理学家列文从人的心理机制的变革角度,认为人
的心理和行为变革大致要经历以下几个阶段(解冻、改
革、再冻结、适应)。
77、根据现代心理学和行为科学的研究,组织变革阻力
产生的原因为:心理上的抵制、组织本身的阻力、经济
原因引起的抵制、社会的原因)。
78、以资料为基础的组织发展技术包括(调查反馈法、
职位期望技术)。
89、常用的调查研究方法主要由(定量化调查、系统化
调查、程序化调查)。
79、组织中的工作和绩效,都要通过人的行为来完成,以行为为中心的组织发展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职业事业发展计划辅导、敏感性训练、团队建设、过程咨询)。
80、工作再设计就是通过对工作进行重新调整和再设计,使工作更有趣并富有挑战性,以此增强员工的工作满意度,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组织工作的效率。工作再设计的途径和方按为(工作轮换、工作扩大化、工作丰富化)。
81、由于团队建设的内容和要求不同,故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实现。比较常用的团队建设的方式或模式有(目标建立模式、问题分析模式、角分析模式、人际模式)。
82、组织诊断是组织变革的重要步骤和必要环节。组织诊断应本着眼于以下几个层面的问题(组织结构、组织程序、信息与控制、组织行为)。
83、管理学家W。理查德。斯格特在其《组织理论》一书中,认为组织的基本构成要素为(社会结构、参与者、目标、技术、环境)
84、西蒙把决策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到一个需要工作决策的时机、寻解决问题的方法、根据当时的情况及对未来的预测在可供选择的方案中选择一个方案)。85、人经历挫折后在行为方面的消极反应主要有(防卫、替代、攻击)。
86、影响体凝聚力的主要因素有(目标的设置、成员在体中的地位、工作的性质)。
87、美国学者西蒙认为构成权力的基础有(信任的权威、认同的权威、制裁的权威、合法的权威)。
88、行政决策的特征主要是(主体的他特殊性、决策内容的特殊性、决策依据的特殊性)。
90、科学决策原则主要包括(预测原则、程序原则、可行性原则、信息原则)。
91、现代行政组织决策体制包括(中枢系统、参谋咨询系统、情报信息系统)。
92、实现决策程序法制化,应该规范的程序由(调查程序、方案设计程序、可行性论证程序、社会交流程序)。
93、根据冲突的内容可把冲突分为(权力冲突、认知冲突、情感冲突)。
94、冲突经历的阶段包括(潜代阶段、认知阶段、行为阶段、产生结果阶段)。
95、根据国外组织行为研究者的试验和探究,正是沟通网络有以下几种基本类型(链式、环式、Y式、星式、全通道式)。
96、行政组织文化构建中最重要的两条原则是(目标原则)和(以人为中心的原则)。
97、我国行政组织文化构建的途径有(道德建设途径、领导素质途径、行政体制机制途径)。
98、“绩效”的英文performance,从单纯语义学的角度看,表示()。
99、团队建设就是依靠体成员自己来提高体效能的计划性活动。开展团队建设也必须要经历下列三个过程(解冻、采取行动、再冻结)。
三、名词解释
1、组织:组织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之中,由一定的要素构成,为达到一定目标而建立起来的,并随着内外环境的不断变化而自求适应和调整,具有特定文化特征的一个开放系统。
2、行政组织:行政组织是为推行国家政务而依法建立起来的各种行政机关的统称。
3、非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是正式组织内若干成员由于相互接触,感情交流、情趣相近、利害一致,未经人为的设计而产生的交互行为意识,并以此自然形成的一种人际关系。
4、正式组织:正式组织是指以明文规定的形式确立下来的,成员具有正式分工关系的组织。
5、团体意识:团体意识是指组织成员对组织在思想上、认识上、感情上和行为上拥有共同一致的价值观。团体意识是维系组织存在与发展的灵魂。
12、内部环境:内部环境指的是组织界限以内于组织的个体决策行为直接相关的自然和社会因素。
13、外部环境:外部环境是指组织界限值外语组织内个体决策直接相关的自然和社会因素。6、霍桑实验:人际关系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乔治·梅
奥、罗斯利斯伯格。他们的学说是从20世纪20年代中
期到30年代初在美国芝加哥西方电器公司的霍桑工厂进
行实验的,因而得名霍桑试验。霍桑试验从1924年开始
到1932‘年结束,历时8年,经过对工作环境、工作条
件、体行为、员工态度、工作士气与生产效率之间关
系的一系列的实验,他们发现并证明.人们的生产效率
不仅仅取决于人的生理方面、物理方面的因素.而且更
受到社会环境、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影响。
7、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创立的。他在其代表性著作《人
类动机.的理论》和《激励与个人》中,对人的行为和
动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人的动机是由需要决定
的.这些需要按照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可以划分为5
个基本的层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
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马斯洛认为,只有
满足了人低层次的需求后,人才会舂更高层次莳遣隶。
在管理中,应从满足员工不同的需求人手.以激励和调
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8、帕森斯: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社会系统组织理论的
创始者。帕森斯对社会生活中的组织现象有其独特的研
究,他认为,所有社会组织本身就是一个社会系统,每
个大的社会系统下面又分有若干小的社会系统.整个社
会则是一个最大的社会系统。社会系统在本质上是由组
织成员的行为或行为关系所构成,因此,在研究组织时,
应重点研究这些行为活动及角关系。帕森斯认为,各
种社会组织都面临适应、目标达成、内部整合和模式维
持等四个基本的问题,组织存在的目的就是要解决这些
问题,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可通过决策阶层、管理阶层
和技术阶层去完成。
9、成熟—不成熟理论:阿吉里斯创立的。他在《个性与
组织》一书中指出,组织中的人性是发展的,它们会经
历一个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这一过程也是从被动到
主动、从依赖到独立、从不自觉到自觉的过程。但是,
这一过程仅仅靠正式的组织是难以完成的,这就需要管
理者吸收工人参与,采取以工人为中心的管理方式,使
工人具有多种工作经历,进行角体验.强化工人的责
任,依靠工人的自我管理。
10棱柱模式理论:美国当代著名的行政学家里格斯创立
的。“棱柱模式理论”是将社会形态划分为三种基本模
式,即农业社会、棱柱社会、工业社会,然后分别比较
各自的特征以及社会环境对行政制度的影响。里格斯说
的农业社会相似于传统社会,工业社会相当于现代社会,
棱柱社会则为过渡社会。棱柱社会概念的提出,既是里
格斯的重要贡献,也是里格斯的理论特。
11、组织环境:是指存在于组织边界之外,可能对组织
的总体或局部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所有因素。
14、行政组织的环境分析:就是组织管理者对组织的环
境进行研究,感知和了解环境及其变化,从而制定相应
的策略,适应环境的变化,乃至最终有效地创造有利于
组织发展的环境的过程。
15、行政组织结构:就是行政组织内部各构成部分或各
个部分之间所确定的关系模式。
16、行政组织结构的层级化:就是将组织系统纵向划分
若干个层级,每一层级的职能目标和工作性质相同,但
管辖范围和管理权限从高到低逐级减小。
17、行政组织结构的分部化:行政组织结构的分部化就
是将行政组织按照不同的功能、活动范围横向划分为若
干个职能部门,各职能部门的工作性质不同,但行政地
位,管辖范围和权限是平行和相同的。
18、组织的“显结构”:组织的“显结构”是指构成组
织结构的外在因素的集合。
19、组织的“潜结构”:我们把组织当中人的目标价值、
观念、态度、气质、情感等方面的相互关系称之为组织
的“潜结构”或“潜结构”因素。
20、管理层次:管理层次为组织系统中纵向划分的管理
层级的数额。
21、管理幅度:管理幅度为一领导机构或管理人员能够
直接有效地管理和控制下属人员或单位的数目。
25、总理负责制:总理负责制是指总理对国务院工作中
的重大问题具有最后决策权,并对这些决定以及其所领
导的全部工作负全面责任。
22、集权式组织结构:集权式组织结构就是指在一个组
织结构体系中,机关的事权由本机关自行负责处理,不
设置或授权下级或派出机关的组织结构体系;或者上级
机关或单位完全掌握组织的决策权和控制权,下级或派
出机关处理事务须完全秉承上级或中枢机关的意志的组
织结构体系。
23、分权式组织结构:分权式组织结构是指在一个组织
结构体系之中,为了完成一定的任务或使命,将设置不
同的上下层级机关,使其在各自职权范围内独立自主地
处理事务;或者为适应各地区的需要,分别在各地设立
有独立法人地位、有处理其事务的全权,并不受上级机
关指挥与监督的组织结构体系。
24、组织结构设计:组织结构设计,是指组织管理者根
据组织内外环境因素,规划、选择、建立一种适合本组
织自身特点、结构优良、功能齐全、运转灵活的组织结
构的过程或活动。
26、村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
育、自我服务的基层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
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27、民主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批在中央
政府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
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28、体:体是指介于组织和个人之间的,通过一定
的社会互动关系而集合起来的,进行共同活动的人们的
集合体。
29、体归属意识:是个体自觉地归属于所参加体的
一种情感。有了这种情感,个体就会以这个体规范为
准则而活动,自觉地维护这个体的利益,并与体内
的其他成员在情感上产生共鸣,表现出相同的情感,一
致的行为以及所属体的特点和准则。
30、体凝聚力:是指体成员之间相互吸引程度和
体成员之间关系的紧密程度。
31、体规范:是指体所确定的行为标准。体规范
主要有风俗、文化、语言、舆论、公约时尚等行为规范
及各种不同的价值标准。
32、领导:领导是指引和影响个人、体或组织在一定
条件下实现目标的心的过程。
33、行政组织领导:行政组织的领导就是行政组织中的
领导者依法运用国家公共权力,通过决策、指挥、组织、
协调、监督、控制等方式,引导和影响所属成员达成公
共目标的活动过程。
34、领导影响力:领导影响力就是领导者在领导过程中,
有效改变和影响他人心理和行为的一各能力或力量。
35、权力性影响力:权力性影响力,又叫强制性影响力。
它主要源于法律、职位、习惯和武力等等。权力性影响
力对人的影响带有强迫性、不可抗拒性,它是通过外推
力的方式发挥其作用。
36、非权力性影响力:非权力性影响力也称非强力性影
响力,它主要来源于领导者个人的人格魅力,来源于领
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相互感召和相互依赖。
37、行政组织决策:行政组织决策是指行政组织履行行
政组织职能,就面临所要解决的行政问题而制定和选择
活动方案,做出各种决定的过程。
38、行政组织决策程序:行政组织决策程序是指行政组
织在决策过程中所必须经过和遵循的工作次序和工作步
骤。
39、组织决策科学化:组织决策科学化是指决策者及其
参与者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及方法特别是行政决
策的理论和方法,并采用科学合理的决策程序进行决策。
40、行政组织决策体制:行政组织决策体制就是指进行
行政组织决策的体系,它是用制度形式固定了的承担行
政组织决策任务的机构、人员设置、职权划分以及运行
关系的模式。
41、冲突:冲突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社会单元之间,
由于目标、各自的特点和利益的不同,所产生的对立态
度或行为。
42、工作冲突:当人和部门之间在工作上相互依赖或
密切相关而出现指责分歧和工作矛盾时,就可能产生工
作冲突。
46、正式沟通:正式沟通是指通过组织明文规定的原则、
渠道所进行的信息传递和交流。
43、直线/职能冲突:主要发生在任务单位与职能部门间
的冲突,焦点常在资源分配上或职能部门干预任务系统
的决策方面。
44、仲裁解决法:当冲突发生后,通过协商已经无法解
决时,这就需要第三者或较高阶层的专家、领导出面调
解,通过仲裁,使冲突得到解决。
45、组织沟通:组织沟通是指组织中人与人之间、体
与体之间、上下级之间凭借一定的媒介和通道传递思
想、情感、观点和交流情报、信息,以期达到相互了解、
相互支持、实现组织和谐有序发展的行为和过程。
47、非正式沟通:非正式沟通是指正式沟通渠道以外的
信息交流和传递,它不受组织控制,自由选择沟通渠道。
48、单向沟通:单向沟通是指在沟通时,一方只发送信
息,一方只接受信息,双方无论是在语言和情感都不要
信息的反馈。
49、双向沟通:双向沟通是指信息的发讯者与协商、会
谈、讨论的方式对受训者发出信息之后,及时听取反馈
意见,发送和反馈可进行多次,直到双方共同了解为止。
50、知识:知识是一种流动性质的综合体,其中包括机
构化的经验、价值以及经过文字化的资讯;此外也包括
专家独特的见解,为新经验的评估、整合与资讯等提供
架构。
51、学习:学习是一个使相对持久的变化在经验引起的
潜在行为中发生的过程。
52、组织学习:组织学习是指组织成员不断获取知识、
改善自身的行为、优化组织体系,以在不断变化的内外
环境中保持可持续生存和健康和谐发展的过程。
53、行政组织学习:行政组织学习是以行政组织为主体,
是指行政组织为应对环境变化,提高治理能力,进行系
统化、持续的集体学习过程,行政组织在这一过程中通
过各种途径和方式不断获取知识,在组织内传递并创造
出新知识,从而带来行为和组织绩效的多方面改善以及
组织体系的不断完善。
54、单环学习:单环学习是将组织动作的机构与组织的
策略和行为联系起来,并对策略和行为进行修正,以使
组织绩效保持在组织规范与目标规定的范围内。单环学
习只有单一的反馈环。
55、双环学习:双环学习是重新评价组织本质、价值和
基本假设。这种学习有两个相互联系的反馈环,双环学
习也叫“变革型学习”。
56、三环学习:三环学习是指组织应该学习如何学习,
并将之命名为再学习或次级学习。这是最深程度的学习。
57、组织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组织在
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并且为组织成员普遍认可和
遵循的价值观、行政意识、行政规范和行政思维模式的
总合。
58、行政组织文化:政谓组织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
史背景下,行政组织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的并
为组织成员普遍认可和接受的,对组织及其成员具有持
久影响力的行政价值观、行政意识、行政规范和行政思
维模式的总合。
59、示范法:即通过总结宣传先进模范人物的事迹、发
挥党员和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表彰先进人物等方法,
使组织文化成为组织成员行政行为的导向。
60、激励法:即运用精神与物质的鼓励或者两者相结合
的鼓励,通过开展批评、奖励、提口号、提目标、提要
求等活动,给先进以荣誉、让先进得实惠,激发全体组
织成员的事业进取心,促使他们主动努力工作,并把自
身的行政工作成就建立在有利于国家、社会和组织发展
的基础之上。与此同时,在生活方面关心他们,想方设
法解决他们生活上的实际困难,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61、绩效管理:行政组织绩效管理就是通过对行政组织
技校标准的设定、实施和完成情况的评估、反馈来改进
和优化管理。
62、标杆管理:标杆管理就是从分析本行业的标杆的行
为着手,学习其成功的经验,以提高自身绩效的一种绩
效管理方法。标杆管理最早由美国的施乐公司提出,现
在已经成为企业和政府部门绩效管理的重要方法。
63、绩效评估:行政绩效评估就是用事先确定好的指标
和标准来衡量绩效实践善,以确定绩效实践水平的活动。
64、组织变革:是指组织系统为了适应内外环境的发展
与变化,对组织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进行调整,改变旧的
管理模式,建立新的组织管理形态,以维系组织的生存
和发展,并借此提高组织效能的一个过程或行为。
65、组织发展:组织发展是指运用行为科学的理论和技
术,根据组织内外环境的变化,合理设计组织的结构与
体系,妥善地运用、调整组织的人力、物力、技术等资
源,对组织管理的模式和人的行为实施变革,从而增进
组织的有效性和活力、实现组织效能的一种过程。电视剧漂亮的事
66、工作再设计:就是通过对工作进行重新调整和再设
计,使工作更有趣并富有挑战性,以此增强员工的工作
满意度,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组织工作的效率。
67、斯坎隆制:斯坎隆制度是以它的创始人斯坎隆命名
的一种管理制度。斯坎隆是原拉帕因梯钢铁厂的工会负
责人(后任麻省理工学院教授)。1938年该厂破产。在
斯坎隆的创议下,制定出劳资合作的管理办法,推行民
主化的组织变革。他所提出的管理制度被许多工厂效仿,
成为西方一种“民主化”的管理制度。提出的劳资合作
管理方式称为斯坎隆制。该方法形成一种劳资合作,节约
劳动支出,集体奖励的民主化组织管理与改革制度。
68、过程咨询:过程咨询就是用一系列的顾问活动,来
帮助变革人员认识、了解和处理周围环境所发生的事件。
69、团队建设:就是依靠体成员自己来提高体效率
的计划性活动,其目的在于运用行为科学的方法,分析
和处理体内存在的问题,协调和改进体内部关系,
发挥体效率,提高组织效率。
70、敏感性训练:又称敏感度训练或“T组训练”是一种
在实验室进行的训练方式。就是通过体间相互作用的
体验,提高受训者的社会敏感性和行为的灵活性,帮助
提高受训者自己、他人、体和组织的认知能力和理解
力,并掌握如何处理这些社会关系的技能。
71、调查反馈法:调查反馈法主要是利用问卷向一个组
织来收集有关组织与成员的资料,组织成员以这些具体
资料为基础来共同诊断组织存在的问题并拟定解决问题
的具体计划。
72、组织结构:行政组织结构就是行政组织内部各构成
部分或各个部分之间所确定的关系模式。
73、组织结构的分化:就是将组织结构系统分割为若干
分支系统,每一分支系统均与外界环境发生特定的关系。
通常组织结构分化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平行分化,二
是垂直分化。
74、学习型政府:学习型政府永远是一个没有发展终点
的概念,是一个永不停顿变化着的概念。
75、强制性组织:强制性组织是指采取物理威逼手段对
其成员进行控制的社会组织;如军队,监狱,劳教所等。
76、功利性组织:功利性组织是指主要通过经济手段,
诸如增减薪水、调整奖金、办法奖品等手段对其成员进
行控制的社会组织;如工商企业,银行等。
77、规范性组织:规范性组织以荣誉的报偿或规范作为
管理部属的方式。如教会、学校等。
78、互利组织:互利性组织。这是一种以组织内部成员
间互获利益为目标的组织,这类组织追求的是组织内部
成员之间的互惠互利,如政党、工会组织、职业团体(学
会、协会、研究会等)、宗教团体。
79、服务组织:服务组织的基本功能是以服务为主。组
织的受惠者,是公众中与组织有直接接触者,如学校、
医院、社会福利院等均属于这类组织。
80、政治组织:政治组织是一种以追求、运用、分配社
会公共权力为基本目标的组织。国家的立法机关、司法
机关、军队等均属于政治组织。
81、经济组织:经济组织是人类最基本的社会组织,它
承担着为社会创造和提供物质财富的职能。如银行信贷
组织,商业组织、保险公司等均属于之类组织内。
82、文化组织:文化性组织是指以满足人们各种文化需
求为目的,以为社会提供和创造精神财富的职能。
83、理性—法律的权力:依据对标准规则模式的“合法
性”的信念,或对那些按照标准规则被提升到有权指挥
的人的权力的信念。
89、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
务院的日常办公机构,是协助国务院主要领导组织会议
决定事项的实施的中央政府机构。
84、环境的不确定性:不确定性意味着组织的决策者不能得到关于环境因素及其变化的足够的和充分的信息,因而难以预测到环境的变化,把握环境因素之间以及环境因素对组织影响之间的因果关系。
85、直线式组织结构:直线式组织结构是最早被采用,也是最简单的一种组织结构形式。行政组织由最高行政主管至基层工作人员自上而下建立起垂直的领导关系,不设职能机关,形同直线。
86、直线职能式组织结构:直线职能式组织结构是将直线式和职能式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组织结构。其特点是在统一的行政系统之外,按照管理专业化原则,另设一套职能机关,在行政指挥系统的统一领导下负责处理专业行政事务。
87、事业部式组织结构:事业部式组织结构,又称分权式组织结构。它是适应现代社会组织规模日趋庞大、活动内容日益复杂、变化迅速、基层单位自主经营日益重要的趋势而产生的。最大的特征在于分权化。
88、矩阵式组织结构:矩阵式组织结构就是由纵横两种管理系列组合而成的方形结构。
90、人的需要:需要是指人对改变自身当前存在与发展条件的主观渴望与内在冲动。需要实质上是人因某种心理或生理刺激而产生的心理活动的不平衡状态。
91、激励:所谓激励,就是激发和鼓励组织成员的工作动机,使其潜在的工作动机尽可能充分发挥和维持,从而更好地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92、风险型决策:是指决策者对决策对象的自然状态和客观条件比较清楚,也有比较明确的决策目标,但是实现决策目标必须冒一定风险。
93、不确定型决策:所谓不确定型决策,是指在可供选择的方案中,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自然状态,
而且这些自然状态所发生的概率是无法估测的。
94、参谋咨询系统:参谋咨询系统是由许多学科的专家、学者、组成的,采用官方或者非官方的形式专门从事智力开发,协助中枢系统进行决策的辅助性组织。
95、程序性决策:程序性决策是指那些常见的、定型的和重复性的决策。
96、科学决策:科学决策就是指决策者依据一定的科学方法或技术而进行的决策。
97、下行沟通:下行沟通指自上而下的信息传递和沟通。
98、上行沟通:上行沟通指组织中的成员、体通过一定的渠道与决策层进行的交流,如下级向上级定期或不定期的汇报工作等。
99、平行沟通:平行沟通,又称横向沟通。指在最终系统中处于相同层次的人、体、职能部门之间进行的信息传递和交流。
100、书面沟通:书面沟通是指以书面文字为媒介进行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如通知、书信等。
101、口头沟通:口头沟通是指以口头语言为媒介进行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如演说、谈判、电话联系等。
102、知识管理:知识管理包括三个内容:一是组织学习;二是组织的知识;三是组织的记忆。
103、主文化与亚文化:主文化体现的是一种核心价值观,在组织中占据着主导地位。亚文化通常在大型组织内部发展起来,反映了其中一些成员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情景和经历。
104、行政组织文化的阻抑功能:行政组织文化中也包含着一定的消极、不良的因素,它们也可以被行政组织内的成员所接受,进而在行政行为和行政活动的过程中体现出来,如独裁专断、官僚主义、推托责任等行为和作风。
105、目标管理:可以视为较早期的绩效管理模式。其特点是将组织的职能细化为特定时期要实现的具体目标,以此为核心建立指标体系,借此进行考核并依据考核结果采取相应的激励措施的方法。
106、以技术为中心的组织变革:主要是引进与采纳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开发新产品以及技术改造,来进行组织的变革。
107、与系统为中心的组织变革:就是从组织与环境适应和整体系统的立场,对最终的结构系统、技术系统、价值系统、社会心理系统、孤立系统进行改革、以提高组织的整体效能。108、以资料为基础的组织发展技术:是指在组织发展过
程中,特别强调向组织成员收集有关组织现状和问题的
具体资料,然后再与这些资料为基础分析问题,研讨解
决问题与改进的办法。
109、目标管理:就是通过目标的共同参与和制定,来激
发员工的工作动机,从而提高组织的效率。
110、工作扩大化:工作扩大化是指工作范围的扩大或工
作多样性,从而给员工增加了工作种类和工作强度。工
作扩大化使员工有更多的工作可做。
111、工作丰富化:所谓的工作丰富化是指在工作中赋予
员工更多的责任、自主权和控制权。工作丰富化与工作
扩大化、工作轮调都不同,它不是水平地增加员工工作的
内容,而是垂直地增加工作内容。
112、格道式发展:格道式发展又称方格训练,是从布莱
克和穆顿领导行为的管理方格理论派生出来的一种全面
系统改进组织的发展技法。运用此技法的主要目的在于
改进企业组织计划和沟通效率,以取得最大限度的利润。
四、简答题
1、简述组织的构成要素。
答:一、组织目标;二、机构设置;三、人员构成;四、
全责体系;五、制度规范;六、资金设备;七、技术;
八、信息沟通;九、团体意识;十、环境。
2、简述正式组织及其特征。
答:正式组织是指以明文规定的形式确立下来,成员具
有正式分工关系的组织。正式组织具有下列特征:(1)
经过特定规划建立起来的,并非自发形成;(2)有较为
明确的组织目标;(3)组织内部分成各部门,各部门的
职责、权限及完成工作任务皆有明确规定;(4)组织内
各个职位,按照等级原则进行法定安排,每个人承担一
定的角;(5)有明确的法律、制度和行为规范。
3、简述非正式组织及其特点。
答:非正式组织是正式组织内若干成员由于相互接触、
感情交流、窃取相近、利害一致,未经人为的设计而产
生的交互行为和意识,并以此自然形成的一种人际关系。
非正式组织具有以下特征:(1)自发性;(2)内聚性;(3)
不稳定性;(4)领袖作用较大。
4、简述组织的功能与作用。
答:第一,组织能够创造一种新的合力,起着“人力放
大”作用;第二,组织能够产生一种偕同效应,提高组
织效率;第三,组织能够满足人们的需要。
5、与其他社会组织相比,行政组织具有哪些特点?
答:第一,行政组织是唯一可以合法使用暴力的机关;
第二,行政组织是一个具有天然垄断地位的组织;第三,
行政组织是可以合法行使行政权的组织;第四,行政组
织是承担公共责任的组织;第五,行政组织是以追求公
共利益为目的的组织。
6、简述行政组织学的研究特点。
答:(1)政治性和社会性的统一;(2)应用性和理论性
的统一;(3)综合性与独立性的统一;(4)权变性和规
范性的统一。
7、简述科学管理学派的组织观。
答:第一,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效率;第二,要
提高效率,就必须为工作挑选第一流的工人;第三,实
行刺激性工资制度,实行“差别计件制”案组织成员的
绩效来支付报酬,鼓励竞争;第四,将组织的计划职能
和执行职能分开;第五,实行职能工长制;第六,实行
组织控制和例外原则。
8、简述法约尔的组织管理原则。
答:第一,实行专业分工;第二,权力与责任相一致;
第三,纪律;第四,统一指挥;第五,统一指导;第六,
个人利益服从组织利益;第七,理想的工作报酬;第八,
权力集中;第九,等级链;第十,秩序;第十一,公平;
第十二,人员任期稳定;第十三,主动性;第十四,团
队精神。
9、简述韦伯理想型官僚组织的基本特征。
答:第一,明确分工;第二,严格的层级节制;第三,
严明的组织纪律;第四,规范的录用制度;第五,实行
任命制;第六,固定的薪俸制度。
10、简述人际关系学派的组织理论观点。
答:第一,组织不仅是一个技术-经济系统,而且是一个
社会系统;第二,组织成员不单纯是受经济奖励的刺激,
而且受不同的社会和心理因素的刺激;第三,在正式组
织之中存在非正式组织;第四,考虑到各种社会心理因
素;第五,领导不仅需要具有有效的技术才能,同时应
具有有效的人际关系技能。
11、简述行政组织环境的特点。
答:第一,环境构成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第二,环境的
变化和环境的变动性;第三,行政组织环境的差异性;
第四,行政组织环境的相互作用性。
12、简述影响行政组织运作的外部环境因素。
答:第一,政治环境;第二,经济环境;第三,法律环
境;第四,科学技术环境;第五,文化环境。
13、行政组织的具体环境包括哪几个方面?
答:第一,资源的提供者;第二,服务的对象;第三,
利益体;第四,政府组织。
14、简述艾德奇关于组织环境维度的主要观点。
答:第一,环境的容纳力;第二,环境的同质性程度;
第三,环境的稳定性;第四,环境的集中与分散程度;
第五,组织领域的一致性程度;第六,环境的混乱程度。
15、简述组织结构的特征。
答:第一,组织结构的稳定性;第二,组织结构的层级
性;第三,组织机构的相对性;第四,组织结构的开放
性和变异性。
16、简述组织结构的功能与作用。
答:行政组织结构的功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整
合功能;(2)效率功能;(3)控制功能;(4)沟通功能;
(5)心理需求功能。
17、简述组织结构层级化的优缺点。
答:优点:(1)权力直线分布,权力链清楚,有利于政
令统一和指挥统一;(2)权力集中,层层节制,上下隶
属关系清楚,有利于信息传递和沟通;(3)组织目标明
确,有利于调动下属和工作人员的积极性。缺点:(1)
过多的层级结构,容易带来沟通和协调上的困难;(2)
层级结构的存在形成了成员间身份与地位的高低,这种
差别容易加大相互间的距离,造成沟通上的障碍。
18、促成组织结构分部化的动因有哪些?
答:一是组织结构的日趋复杂和组织规模的扩张,促使
组织必须将组织工作予以分析、划分和分类;二是通过
分部化,可使各部门皆有明确的分工与指责范围;三是
通过分部化,可以使管理人员能够有效地确定下属人员
的工作范畴;四是分部化符合专业化的需要;五是组织
协调与控制的需要。
19、简述组织结构分部化应遵循的原则。
答:组织结构分部化应遵循的原则:(1)职掌明确,机
能一致;(2)单一指挥;(3)从属关系明确;合理竞争;
(5)主管部门和业务部门相配合。
20、影响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影响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的主要因素有:第一,下
级的教育、训练和技能;第二,工作性质与计划程度;
第三,管理技术与工艺水平;第四,权力模式和授权的
程度;第五,组织环境和组织状况。
21、简析组织结构整合或一体化的途径与手段。
答:组织结构整合或一体化的途径与手段主要有:第一,
目标手段;第二,政策手段;第三,组织手段;第四,
信息沟通手段。
22、简述行政组织设计的程序与步骤。
答:行政组织设计的程序与步骤:第一,明确组织目标;
第二,决定达成目标所需的计划与配置单位;第三,决
定实施计划的作业与配置职位;第四,权责分明;第五,
制定组织规程和规章制度。
23、简述国务院与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关系。
答:(1)国务院是由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组织产生的;(2)
国务院接受人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3)国务院对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25、简述国务院的职权内容。
答:国务院的职权内容可以归纳为以下五个方面:(一)
行政立法权;(二)行政提案权;(三)行政领导与管理
权;(四)行政监督权;(五)人事行政权。
24、简述国务院作为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其地位的具体表
现。
答;国务院作为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其地位的具体表现为:
(1)国务院负责统一领导全国的经济、政治、社会、文
化等行政工作。(2)国务院统一领导各职能机构、直属
机构和办事机构的工作。(3)国务院规定中央和省级行
政机关的职权划分,统一领导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的
工作。(4)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发布的决定和命令,
对全国各级行政机关具有普遍的约束力各级行政机关必
须遵照执行。
26、简述省级政府职权的主要内容。
答:(1)行政立法权;(2)行政领导和管理权;(3)地
方行政立法权与制令权;(4)行政监督权;(5)人事行
政权;(6)行政保护权。
27、简述民族区域自治政府的设置原则。
答:第一,坚持以民族聚居原则为基础;第二,参酌现
实条件和历史情况;第三,以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
团结、民族平等和各民族共同发展为目标;第四,保障
少数民族的自治权力。
28、特别行政区长官行使的主要职权有哪些?
答:(一)领导特别行政区政府;(二)负责执行本法和
依照本法适用于特别行政区的其他法律;(三)签署立法
会通过的法案,公布法律;签署立法会通过的财政预算
案,将财政预算、决算报中央人民政府备案;(四)决定
政府政策和发布行政命令;(五)提名并报请中央人民政
府任命下列主要官员;(六)依照法定程序任免各级法院
法官;(七)依照法定程序任免公职人员;(八)执行中
央人民政府就本法规定的有关事务发出的指令;(九)代
表特别行政区政府处理中央授权的对外事务和其他事
务;(十)批准向立法会提出有关财政收入或支出的动议;
(十一)根据安全和重大公共利益的考虑,决定政府官
员或其他负责政府公务的人员是否向立法会或其属下的
委员会作证和提供证据;(十二)赦免或减轻刑事罪犯的
刑罚;(十三)处理请愿、申诉事项。
29、组织管理心理研究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组织管理心理研究的重要性主要体现为:第一,适
应了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趋势;第二,适应现代管理实
践的要求;第三,适应中国国情的需要。
30、简述期望理论在实践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答:一是理性的人的前提是否具有普遍性;二是期望概
率比较难把握;三是考虑没有负目标价值的影响。
31、管理者应如何重视挫折与管理的关系?
答:(1)注意挫折教育;(2)学会关心与宽容;(3)避
免挫折;(4)心理宣泄与心理。
32、简述体功能的主要内容。
答:第一,完成组织所赋予的任务;第二,满足体成
员的需求;第三,把个体力量汇合成新的力量。
33、简述体意识所包括的主要内容。
答:第一,体的旧归属意识;第二,体的认同意识;
第三,体的促进意识。
34、简述体凝聚力的主要作用。
答:(1)体凝聚力与工作绩效的关系。两者之间有着密
切的关系,得到体凝聚力强化的体行为如果与组织
目标是一致的,那么体凝聚力可以提高体的工作绩
效;如果得到体凝聚力强化的体行为与整个组织目
标是不一致的,甚至是相反的,那么体凝聚力不仅不
能提高工作绩效.反而会降低体的工作绩效。
(2)体凝聚力与员工满意度的关系。一般来说体
凝聚力会提高满意程度,但满意程度高最终对整个体
的工作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也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因
为满意程度高可以令体成员对体忠心耿耿,尽职尽
责,但也可能使体成员安于现状,维护既得利益,产
生惰性,拒绝改革。
(3)体凝聚力与员工个人成长的关系。体凝聚力
对于个人的成长而言也是一件利弊参半的事情。从有利
于员工成长的一面来说,体凝聚力强的体使人产生
安全感,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容易得到他人的支持和帮助。
从不利于员工成长的一面来说,凝聚力强的体中的员
工有时会有较强的依赖性,缺少独立性和创造性。
35、简述行政组织领导的特点。
答:行政组织领导的特点:(1)时代性;(2)权威性;(3)
综合性;(4)执行性。
36、简述行政组织领导的基本职能。
答:第一,决策职能;第二,组织职能;第三,用人职
能;第四,协调职能;第五,监督职能;第六,教育职
能。
37、领导影响力的作用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第一,领导影响力是整个领导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
前提条件;第二,领导影响力影响着组织体的凝聚力
与团结;第三,领导影响力可以改变和影响组织成员的
行为。
38、简述领导素养的主要内容。
答:(1)政治素养;(2)道德素养;(3)能力素养;(4)
知识素养;(5)心理素养。
39、简述领导艺术的特点。
答:(1)随机性;(2)创造性;(3)多样性;(4)科学
性。
40、领导者在用人过程中应坚持的原则主要有哪些?
答:一,扬长避短原则;二,职能相称原则;三,诚信
不疑原则;四,明责授权原则;五,用养并用原则。
41、简述行政组织决策的特征。
答:第一,行政组织决策主体的特殊性;第二,行政组
织决策内容的特殊性;第三,行政组织决策依据的特殊
性;第四,行政组织决策作用方式的特殊性;第五,行
政组织决策后果的特殊性。
42、简述常见的行政组织决策的主要类型。
答:(1)根据决策主体决策方式的不同,可分为经验决策
和科学决策;(2)根据决策目标所涉及的规模和影响程度
的不同,可分为战略决策和战术决策;(3)根据决策内容
的具体情况不同,可分为程序性决策和非程序性决策;
(4)根据决策所具有的条件的可靠程度的不同,可分为确
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和不确定型决策。
43、拟定方案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1)方案本身要有可行性;(2)方案要有多样性;(3)
方案要有完备性;(4)方案要有突破性;(5)方案尽可
能定量化。
44、决策方案的选择和优化时,应坚持的原则主要有哪
些?
答:(1)方案的选择要以目标为准绳;(2)方案的选择
要坚持整体利益的原则;(3)方案的选择要符合客观实
际情况;(4)方案的选择要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45、组织决策的理论模型的主要创始人是哪几位?
答:一,西蒙;二,古力克;三,巴纳德;四,斯坦恩。
46、简述冲突定义的要点。
答:包含三个要点:(1)冲突可能发生于个人之间,也
可能发生于体之间;(2)冲突是目标和利益不一致的
情况下产生的,如果目标和利益完全一致,则不可能发
生冲突;(3)冲突是一种动态的相互作用的过程,只有
单方面的态度或行为,即使十分激烈和极端,也构不成
冲突。
47、简述冲突的积极功能。
答:(1)积极冲突对组织成员心理的影响是,使坚强者从
幻觉中清醒,从陶醉中震惊,从不能战胜对方中看到自
己的弱点所在,发愤图强;(2)对人际关系的影响是,“不
打不成交”,使人加强对对方的注意.一旦发现对方的
力量、智慧等令人敬畏的品质,就会增强相互之间的吸
引力,团体间的冲突促进各团体内成员一致对外,抑制
内部冲突.增强凝聚力;(3)对组织成员工作动机的影响
是,使成员发现与对方之间的不平衡,激起竞争、优胜、
取得平衡的工作动机,振奋创新精神.发挥创造力;(4)
对工作协调的影响是,使人注意到以前没有注意到的不
协调,发现对方的存在价值和需要,采取有利于各方的
政策,加以协调.使有利于组织的各项工作均得以开展;
(5)对组织效率的影响是.反映出认识的不正确、方案的
不完善,要求人全面地考虑问题,使决策更为周密;(6)
对组织生存发展的影响在手,冲突本身是利益分配不平
衡的表现,它迫使人通过互相妥协让步和互相制约监督,
调节利益关系.使各方面在可能的条件下均得到满足,
维持内部的相对平衡,使组织在新的基础上取得发展。
48、简述冲突的消极功能。
答:(1)对组织成员的心理影响是,带来紧张、引起紧张、焦虑,使人消沉痛苦;(2)对人际关系的影响是,导致人与人之间的排斥、对立、威胁、攻击,使组织涣散,削弱凝聚力;(3)对工作动机的影响是,使成员情绪消极,心不在焉,不愿服从与之冲突的领导的指挥,不愿与相冲突的同事配合,破坏团结愉快的心理气氛,减弱工作动机;(4)对工作协调的影响是,导致人与人之间、团体与团体之间的互不配合,互相封锁.互相拆台,破坏组织的协调统一和工作效率;(5)对组织效率的影响是.互相扯皮,互相攻击,转移对工作的注意力,政出多门,降低决策和工作效率,相互间争夺人、财、物,造成积压、浪费;(6)对组织生存发展的影响是,冲突达到一定程度后,双方互不关心对方的整体利益,有可能使组织在内乱中濒临解体。
49、简述冲突处理的模式。
答:(1)回避型;(2)争斗型;(3)克制型;(4)妥协型;(5)协作型。
50、基本的冲突处理策略主要有哪几种?
答:第一,回避策略;第二,缓解策略;第三,正视策略。
51、简述组织沟通的基本构成要素。
答:第一,发讯者;第二,编码;第三,信息;第四,渠道或媒介;第五,受讯者;第六,译码;第七,受讯者的反应;第八,反馈。
52、简述组织沟通的特性。
答:沟通的动态性;第二,沟通的互动性;第三,沟通的不可逆性;第四,沟通的环境制约性。
53、简述非正式组织沟通及其优缺点?
答:非正式沟通是指正式沟通渠道以外的信息交流和传递,它不受组织监控,自由选择沟通渠道。与正式沟通相比,非正式沟通具有迅速、灵活、程序简便的特点,并且往往能够提供大量的、通过正式渠道难以获得的信息;非正式沟通的信息往往反映了组织中成员较真实的思想、态度、动机。其缺点是难以控制,信息易于失真,意见易被歪曲.各种小道消息及流言蜚语易于传播,容易导致小集团意识.如不加以有效的诱导和控制,则可能影响人际关系,瓦解组织的内聚力。
54、比较单向沟通和双向沟通的优缺点。
答:单向沟通和双向沟通各有利弊,具体表现在:(1)单向沟通比双向沟通速度快、迅速;双向沟通需要不断听取反馈意见,故信息传递的速度比较缓慢。(2)单向沟通的效果较差,而双向沟通比较准确.沟通效果较好。(3)单向沟通比较严肃、呆板,由于往往采取下命令的方式.因此,在受讯者不愿意接
受意见时,易产生抗拒心理,影响沟通效果:双向沟通比较灵活、自由,受讯者有反馈意见的机会,使受讯者有参与感,能增强其自信心,有助建立和巩固双方的情感,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
55、简述组织沟通的基本原则。
答:第一,明确性原则;第二,准确性原则;第三,需要原则;第四,计划原则;第五,反馈原则;第六,在战略上使用非正式沟通原则。
56、如何理解组织学习的定义?
答:组织学习是指,最终乘员不断获取新知识、改善自身的行为、优化组织的体系,以在不断变化的内外环境中保持可持续生存和健康和谐发展的过程。这一定义包括三方面的含义:(1)认知的改变、行为的改变、组织体系的改变;(2)在变化的环境中保持可持续生存、在变化的环境中保持健康和谐的发展;(3)组织学习体现了系统与持续的精神理念。
64构建行政组织文化应该遵循哪些原则,选取怎样的途径?
答:构建行政组织文化应该遵循哪些原则:第一,目标原则;第二,价值原则;第三,创新原则;第四,参与原则;第五,以人为中心的原则。途径:(1)加强行政组织人员的道德建设,强化责任意识;(2)培养具有核心文化素质的领导,发挥领导在组织文化建设中的作用;(3)完善激励机制,
形成有压力感的组织文化氛围;(4)开展团队建设,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第五,创造文明的办公环境。57、如何理解组织学习和学习型组织的区别?
答:组织学习与学习型组织是两个意义不同的概念。从
理论上说,对组织学习的研究要早于对学习型组织的研
究。在概念的使用上,学习型组织与组织学习经常被混
为一谈,这与目前有关学习型组织理论研究的尝试直接
相关。马魁特认为,当讨论学习型组织时,应将焦点放
在“what”,描述如同一个共同体般学习与生产的组织
所具有的系统、规则及特征。而组织学习的焦点则是放
在“how”,即组织建立并且利用知识的技能与过程。这
样,组织学习可以指称组织通过共享信息、知婴和精神
模式实现组织的团体学习,以促使组织成员对知识和技
能的不断更新,从而实现全方位和全过程的学习以获取
创造能力和提升组织核心竞争能力的过程。因此,组织
学习应该是学习型组织理论的一个核心理念。
58、简述行政组织学习的特点。
答:(1)行政组织学习是一种集体学习;(2)行政组织学
习是一种系统化、持续的过程;(3)行政组织学习是应对
环境变化、提高行政组织治理能力的学习过程;(4)行政
组织学习可以带来行为和组织绩效多方面改善;(5)行政
组织学习有助于促进组织体系的不断完善。
59、简述行政组织学习的功能。
答:(1)提升行政组织成员素质;(2)促进学习型政府建
设;(3)顺应全球化、信息化浪潮对行政组织环境的置换;
(4)有利于创造面向民众、公务员和世界的“生态政府”;
(5)促进行政组织系统开放化和行为的社会整合能力。
60、简述行政组织学习的途径。
答:(1)组织培训;(2)试验;(3)系统解决问题与经
验学习;(4)外部咨询。
61、行政组织文化的特点和功能有哪些?
答:特点:(1)民族性;(2)无形性和潜在性;(3)稳
定性和变革性;(4)软约束性和强制性的统一;(5)观
念性和实践性的统一。功能:第一,目标导向功能;第
二,凝聚功能;第三,激励功能;第四,控制功能;第
五,阻抑功能。
62、简析我国当代组织文化的走向
答:第一,由封闭型组织文化向开放型组织文化转变;
由人治型行政组织文化向法制型行政组织文化转变;第
三,由集权型行政组织文化向参与型行政组织文化转变;
第四,由全能型行政组织文化向分化型行政组织文化转
变;由管制型行政组织文化向服务型行政组织文化转变。
63、简析我国行政组织文化的基本内涵。
答:第一,以“公仆精神”为代表的服务型行政组织文
化;第二,以“廉价政府”为代表的效率型行政组织文
化;第三,以“公民导向”为代表的民主型行政组织文
化;第四,以“依法行政”为代表的法制型行政组织文
化。
65、绩效管理有哪些主要活动?
答:(1)计划绩效;(2)监控绩效;(3)评价绩效;(4)
反馈绩效。
66、绩效评估的一般性指标有哪些?
答:经济;效率;效果;公平。
67、行政组织绩效评估的障碍有哪些?
答:(1)行政组织目标性质的障碍;(2)行政文化的障
碍;(3)行政制度共给不足
68、简述组织变革的基本特征。
答:第一,组织变革是有意识的变革;第二,组织变革
是一个持续循环与发展的过程;第三,组织变革是一个
有计划的变革过程;第四,组织变革是一个克服阻力的
过程。
69、简析组织的内部变革的征兆。
答:(1)决策的形成过于缓慢,以致于无法把握良好的
机会。(2)沟通不良;(3)组织机能效率低下;(4)缺
乏创造精神。
70、简述李皮特的“有计划的变革模式”。
答:李皮特、瓦特森、威斯特于1958年提出的一种组织
变革模式。此模式将组织变革模式分为七个阶段:(1)
变革需要的产生;(2)关系的确定;(3)问题诊断;(4)
目标和计划的建立;(5)行动;(6)变革的普及与稳进;
(7)终结关系。
71、简述格雷纳的组织变革模式。
答:哈佛大学教授格雷纳1967年在《组织变革模式》一
书中,提出了一种按权力来划分的组织变革模式。他认
为,一般组织的权力分配情况可分成三种:独权、分权
和授权。这三种权力分配可以有七种不同的变革方式。
格雷纳变革模式的侧重点在变革的权力方式方面。他认
为,组织变革的成功方式是采用分权式的变革,而不是
关于依法保障律师执业权利的规定独权方式或授权方式。
72、简述组织发展的特点。
答:(1)组织发展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2)组织发展
注重行为科学理论的应用;(3)组织发展是通过有计划的
再教育手段来实现组织变革的策略;(4)组织发展是一个
动态的系统;(5)组织发展的目标性与计划性;(6)组织
发展必须以事实为根据。
73、简述组织诊断的步骤与方法。
答:组织诊断的步骤:(1)组织结构层面;(2)组织程序
层面;(3)信息与控制层面;(4)组织行为层面。
组织诊断的方法有:(1)组织问卷;(2)职位说明;(3)
组织图;(4)组织手册;(5)调查研究法。
74、何为斯坎隆制度?斯坎隆制度的基本内容和主张是
什么?
答:斯坎隆制度是以它的创始人斯坎隆命名的一种管理
制度。斯坎隆原是拉帕因梯钢铁厂的工会负责人(后任麻
省理工学院教授).1938年该厂濒于破产。在斯坎隆的创
议下,制定出劳资合作的管理办法。推行民主化的组织
变革。他所提出的管理制度被许多工厂效仿.成为西方
一种“民主化”的管理制度。
斯坎隆制的核心内容是职工参与、集体奖励,这一制
度建立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分析问题;(2)重新
研究管理思想;(3)计算奖金比例;(4)教育与邀请;(5)
建立委员会。
75、简述敏感性训练的主要目的。
答:(1)使受训者能更了解自身的行为,以及这些行为
对别人的影响;(2)使受训者更能了解和感受到别人行
为的含义;(3)使受训者更能了解体内与体之间的
种种程序;(4)培养受训者对体内与体之间种种问
题的诊断能力;(5)提高受训者学习转移的能力;(6)
使受训者更有能力来分析本人的人际行为。
76、与传统经济相比,知识经济具有哪些明显的特点。
答:第一,知识是组织根本的生产要素。第二,符号商
品增加;第三,生产的去密集化与协作;第四,虚拟工
作场地;第五,及时性与变革的加速;第六个性化的产
品服务;第七,知识工作者的兴起。
77、简述民主的基本价值。
答:(1)民主有助于避免独裁者暴虐、邪恶的统治;(2)
民主保证公民享有许多基本的权利,这是非民主制度不
会去做也不可能做到的:(3)民主较其他可行的选择,可
以保证公民拥有更广泛的自由;(4)民主有助于人们维护
自身的根本利益;(5)只有民主政府才能够为个人提供最
大的机会,使他们能够运用自我决定的自由,也就是在
自己选定的规则下生活;(6)只有民主的政府才为履行道
德责任提供了最大的机会;(7)民主较之其他可能的选
择,能够使人性获得更充分的发展机会;(8)只有民主政
治才能造就相对较高程度的政治平等;(9)现代代议制民
主国家彼此没有战争;(10)民主的国家,一般会比非民
主的国家霉为繁荣。
78、简述新型组织结构的特点。
答:(1)对环境保持更大的开放性,能够接受环境的影响
和对付不稳定性;(2)权力结构更加分散化,而非集中化
和等级化;(3)权力的来源更依赖于知识,而不仅仅是专
门的职位;(4)更加重视横向之间的联系;(5)更加强调
信息和知识的共享,而非控制;(6)更加强调知识决策的
自主性,政策制定是分权的而且分散于整个组织;(7)虽
然重视规则,但更加重视创新与变化,关注规则的适应
性;(8)对个人需要和渴望的关注;(9)对内在的激励因
素的重视,如信息、参与、承诺的重视等;(10)强调持
续的变革和创新。
88、简述行政组织应对环境不确定性的内部策略。
答: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资源储备;第二,
平衡策略;第三,预测和计划策略;第四,平抑以及定
量配给的策略;第五,结构的调整和改革。
79、什么是知识管理?知识管理包括哪些方面的重要内
容?
答:知识管理,就是为组织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共
享提供新的途径,知识管理是利用集体的智慧提高组织
的应变和创新能力。主要内容:(1)知识的有效流通;(2)
知识的转换;(3)知识的创新;(4)知识的整合。
80、简析行政组织与政治发展的关系。
答:行政组织在社会的政治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主要体现在:(1)政治和社会秩序的维持者;(2)利益
的表达、聚合和转化者;(3)公共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
者;(4)作为政治一体化的工具。
81、简析行政组织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答:行政组织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第一,
提供经济发展所需的最低条件的法律和制度;第二,组
织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第三,共有资源和自然资
源的保护;第四,宏观经济的调控,保证经济的稳定和
效率;第五,社会收入的公平分配。
82、简述动态平衡组织理论的思想观点。
答:第一,组织本质论;第二,组织环境论;第三,组
织平衡论;第四,组织要素论;第五组织沟通论;第六,
组织责任道德论;第七,领导职能论。
83、简述权变组织理论的理论观点。
答:第一,组织是个系统,它由各分系统构成,组织与
外界环境具有相互影响与相互适应的关系;第二,在组
织与其环境之间以及各分系统之间都应有一致性,管理
的任务就是寻求组织与其环境之间及组织内部各分系统
中的最大一致性;第三,组织与其环境之间会呈现出不
同的变量形态,即不同类型的组织都有其适当的关系模
式,管理的目的就是要提出最适于具体情况的组织设计
和管理系统。
84、简述里格斯的“棱柱型社会”的基本特征。
答:第一,异质性。即一个社会在同一时间内,会表现
出多种不同的社会制度,行为观念;第二,形式主义。
即“应然”和“实然”相背离,法律规定和实际执行不
一样,所说和所做不一致;第三,重叠性。即执行特定
功能的机构相互重叠。
85、简要分析行政组织环境的构成因素。
答:组织环境的基本构成因素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
化环境;技术环境;舆论环境。(1)中国共产党作为中
国的执政党,在整个国家政治体系中居于领导核心地位;
(2)立法机构是政府组织环境的又一重要构成因素。(3)
作为政府组织的组织环境,司法机构通过行使审判权和
检察权依法对政府机关、政府官员是否遵守宪法和法律
实行监督。(4)军事力量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伴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是执行国家对内对外职能
的重要工具;(5)社会组织也是政府的组织环境之一。
86、简述邓肯的环境模式理论。
答:第一,静态-简单的环境;第二,静态-复杂的环境;
第三,动态-简单的环境;第四,动态-复杂的环境。
87、如何进行行政组织的环境分析?
答:组织的环境分析包括环境扫盲、环境监视、环境预
测、环境评价四个基本过程。环境扫描是对环境的整体
作一般性的观察;环境监视是对组织环境的变化趋势进
行追踪;环境预测是对环境变化的方面、范围和所大、
强度等做出一些可能的预测;环境评价要解决的问题是
明确目前环境中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对组织会产生什么
样的影响,从而预测环境变化如何影响组织的战略、目
标和政策,并解释其原因。
89、简述行政组织应对环境不确定性的外部策略。
答:这些外部策略主要包括:第一,竞争策略;第二,
合作策略;第三,参与管理;第四,公共关系。
90、简述行政组织的构成要素。
答:行政组织的构成要素主要有:(1)组织图;(2)职
位;(3)工作说明书;(4)法令规章;(5)权力关系模
式;(6)沟通网络;(7)工作流程。
91、简述组织结构分部化的依据与方式。
答:组织结构分部化的依据与方式为:第一,按职能分
部化;第二,按行业和产品分部化;第三,按区域分部
化;第四,按服务对象分部化。
92、简述体心理包括的主要内容。
答:体心理崩溃体心理的基本理论、体动力和
体中的人际关系等内容。
93马洛斯需要层次理论的主要贡献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各层次需要的基本含义如下:
(1)生理上的需要。(2)安全上的需要。(3)感情上的
需要。(4)尊重的需要。(5)自我实现的需要。
94、简述双因素理论对我们的启示。
答:双因素理论对我们的启示:更多考虑人的生活性、
感情性、心理性需要,充分重视人的成就欲与事业心在
调动工作积极性中的作用。特别是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条
件的改善和文化素质的普遍提高,这点将越来越重要。
要尽可能防止激励因素向保健因素的转化所导致的激励
成本上升和激励手段减少。
95、简述公平理论存在的主要问题。
答:(1)可操作性比较差;(2)完全将公平感当作消极
因素。
96、简述领导方格理论的主要内容。
答:美国学者布莱克和默顿于1946年提出了管理方格理
论。管理方格理论仍然沿用了两个维度,一个是对人的
关心,一个是对生产的关心。方格中从1到9表示从低
到高的9种程度,共形成81种不同的领导类型。管理方
格理论并不是简单地用于将领导划分为不同类型,而是
用于评价和训练管理人员的一种理论模式。
97、简述领导生命周期理论的主要内容。
答:领导生命周期理论是俄核俄州立大学心理学界卡曼
首先提出的。生命周期理论是反映工作行为、关系行为
和成熟程度之间的曲线关系。
98、简述领导者心理素养的主要内容。
答:主要包括:(1)乐观的情绪;(2)坚强的意志;(3)
广泛的兴趣;(4)开朗的性格。
99、冲突经历的主要阶段有哪些?
答:(1)潜伏阶段;(2)认知阶段;(3)行为意向阶段;
(4)行为阶段;(5)产生结果阶段。
100、引起冲突的策略主要有哪些?
答:(1)造成一定阶段、一定范围的目标差异;(2)选
派开明的领导者;(3)开辟多种信息渠道;(4)结构调
整。
101、简析下行沟通的特点及其存在的弊端。
答:(1)给下属指明工作的目标,明确其责任和权力;(2)
领导以下属协商解决问题,可以增强下属的归属感;(3)
可以增进各层次、各职能部门之间的联系和了解。缺点
是由于信息是逐级传递的所以在传递过程中会发生信息
的搁置、误解、歪曲,从而影响沟通的效果。另外还会
形成“权力气氛”和使下级缺乏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102、简析上行沟通的优点与合理运用。
答:优点:(1)下级将自己的看法、意见向上级反映,
能够获得一定的满足感,能够增强下级的参与感;(2)
上级可以了解下级的状况、存在的问题等,作出符合实
际的决策。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要想真正运用好上行
沟通,还有一段路要走。主要是改变目前管理层级过多、
沟通渠道不畅、领导作风不民主等。
103、简析书面沟通和口头沟通的利弊。
答:书面沟通的优点:信息可以长期保存;具有一定的
严肃性和规范性;在表达方式上比口头沟通更为详尽。
其缺点是受时间限制,适应情况能力较差,容易影响受
讯者的情绪等;口头沟通的好处是:简便易行;沟通双
方都有向对方反映的机会,可以当场解决问题;在沟通
过程中可以运用情感交流,提高沟通效果。其缺点是:
受到时空的限制;随机性强;造成心理压力和紧张等。
104、如何理解学习的定义?
答:学习是一个能够改变世界的系统性、创造性的活动。
是一个使相对持久的变化在经验引起的潜在行为中发生
的过程。首先,学习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单一的事
件。其次,学习是相对持久的变化,只有形成了新的行
为模式才能称为学习。再次,并非每一个学习过程都必
然终结于明显的行为,有些学习行为不可能在现实生活
中展示。最后,学习被界定为经验引起的结果。
105、如何理解行政组织学习的障碍之——盲目?
答:盲目指组织无法感知外界变化或机遇。由于外界变化太过缓慢,或组织对变化的抗拒,或由于变化会影响到一些人的既定利益,组织对明显的问题或外界变化视而不见。因此,对于外界变化的盲目,将导致组织学习无法正常开始,使得组织最终的原地徘徊,也无法适应环境的变化。
106、简述“学习型政府”的内涵。
答:(1)就政府机构内部而论,政府应在职能分工的基础上建立专业化制衡机制,它授予每个公务员的权力是有限的,但在执行公务的过程中,公务员可以充分行使其权力,当然,其权力的行使也受到其它机构的制衡;(2)就政府机构外部而论,政府组织是一个开放型的机构,它同其它社会组织相互交换信息,互相进行学习。学习型政府永远是一个没有发展终点的概念,是一个永不停顿变化着的概念。
107、如何理解“生态政府”的含义?
答:建立“生态型政府”首先要对政府内部的资源进行生态整合,以民主政治为目标,以学习型政府的理念作为理论基础,通过与公务员之间关系的最优化和良好互动,促进组织内部运行机制完善,转变政府职能,提高竞争力和效率。其次,通过政府职能的发挥来同组织外部环境进行物质、人员、信息、文化等能量的交换,使其内部系统与外部社会环境进行互动和信息回应,实现政府的自我调节、整合政府形象,并促使政府成为自由、开放、便于信息交流和知识传播的共享学习成果的系统。108、结合实际简析构建行政组织文化的意义。
答:(1)行政组织文化的形成离不开行政组织具体的实践活动,不同组织的不同行为方式融入相应的组织当中。(2)不同的行政组织具有不同的文化个性。(3)行政组织文化是一种体文化,是一种无形的管理方式。(4)建设行政组织文化,一方面要立足于传统,另一方面要面向未来。
109、行政组织绩效的内涵是什么?
答:行政组织绩效指行政组织运用各种组织资源实现预定目标的过程和表现。理解行政组织绩效,需要把握以下几点:第一,行政组织绩效既包括行政组织活动的成果,也包括行政组织活动本身,还包括行政组织实现预期目标的能力状况;第二,行政组织绩效是对行政组织活动及其结果状态的描述;第三,行政组织绩效本身也是一个复合的概念,包含了行政组织的效率、效能、效果、经济性等;
110、目标管理的步骤及优缺点是什么?
答:步骤:(1)建立每个行政组织所应达到的目标;(2)制定被评估的行政组织达到目标的时间框架;(3)将实际达到的目标与预先设定的目标进行比较;(4)制定新的目标以及为达到新目标而可能采取的新的战略。优点:(1)目标管理中的绩效目标易于度量和修改;(2)考核的公开性的比较好;(3)促进了行政组织内的人际交往。缺点:(1)指导性的行为不够充分;(2)目标的设定可能存在差异议。设定的目标基本上是短期目标。;
111、简述行政组织绩效管理的性质。
答:第一,行政组织绩效既包括行政组织活动的成果,也包括行政组织活动本身,还包括行政组织实现预期目标的能力状况;第二,行政组织绩效是对行政组织活动及其结果状态的描述;第三,行政组织绩效本身也是一个复合的概念,包含了行政组织的效率、效能、效果、经济性等;
112、简述薜恩的适应性变革循环模式。
答:美国心理学家埃德加。薜恩在《组织心理学》一书中提出组织变革的适应性变革循环模式。薜恩认为,组织的适应性变革循环模式是以组织内部或外部环境的某些方面开始的,同时又是以一个更为适应变化的、动态的、处理变化的一系列的过程或活动结束的。
113、简述组织发展的基本信念。
答:第一,关于个人的信念;第二,关于体成员的信念;第三,有关组织的信念。
114、简述工作再设计的途径与行动方案。
答:(1)工作轮换;(2)工作扩大化;(3)工作丰富化。115、简述目标管理的过程。
答:(1)目标制定的准备;(2)由最高管理当局制定出
组织的总目标,提出实现总目标的计划、步骤、手段、
评价指标及考核办法。(3)各部门根据总目标并结合本
部门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各部门的策略性目标以及实现
目标的方案。(4)根据各单位的目标,每个职工拟定自
己的目标以及行动的计划。(5)实施目标。(6)对目标
完成的结果进行检查和评价。
116、简述敏感性训练的步骤和过程。
答:(1)非正式的讨论议程;(2)训练者不加思索地坦
率谈出自己的看法;(3)着重增进人际关系,相互学习,
促进新的合作行为;(4)根据实际工作中的情景问题,
巩固学习成果。
117、简述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当代经济社会所产生的影响
及变化。
答:第一,经济方面。经济活动通过信息技术的联结,
以全球为活动范围;第二,职位变化。经济活动的运作
模式决定了就业市场中的职位需求和变化;第三,虚拟
文化的发展。多数的社会行为、组织均由实际存在转变
为虚拟存在;第四,零时差的时间。即时性和无时性成
为网络社会的时间特征;第五,流动的空间。信息技术
打破地理空间的限制形成网络化的活动空间。
五、论述题
1、试论当代行政组织发展的趋势。
答:第一,行政权力不断扩张,行政组织的规模日趋扩
大;第二,管理性质日趋复杂,管理功能不断扩充;第
三,专业化和职业化倾向;第四,组织间的相互依赖和
协调性加强;第五,法律限制和程式化;第六,重视社
会的目的;第七,国际影响和国际化的趋势。
3、试论行政组织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答:第一,提供经济发展所需的最低条件的法律和制度;
第二,组织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第三,共有资源
和自然资源的保护;第四,宏观经济的调控,保证经济
的稳定和效率;第五,社会收入的公平分配。
4、试论学习和研究行政组织学的目的和意义。
答:第一,了解和掌握行政组织管理与运行规律;第二,
促进和提高行政组织的效率;第三,改革和完善我国的
行政组织体制;第四,改善政府形象和增强政府的国际
竞争力;第五,提升政府管理能力。
5、评析古典组织理论的贡献及其局限。
答:传统的、古典的组织理论比较偏重于对组织静态的
研究,即从经济——技术的角度来观察组织。他们的组
织理论具有的特点是:(1)组织是一个分工的系统;(2)
组织是一个层级节制的系统;(3)组织是一个权责分配的
系统;(4)组织是一套法令和规章的体系;(5)组织是有
目标的系统。
从上述组织观念出发.他们所强调和追求的组织管理
原则为:(1)组织结构的体系化;(2)组织212作的计划
化;(3)组织运行的规范化;(4)组织管理的效率化。
古典管理理论所提出的这些观点,建构了现代组织管
理理论的基石,提供了组织理论的分析框架,揭示了组
织发展最基本的要求和特征。
传统的组织理论,虽然有上述贡献,但由于历史条件
的限制,它们也有其不可避免的局限性,这主要表现在:
(1)传统组织理论过分强调组织的静态方面,忽视
了组织的动态面。他们只研究结构,研究如何分工、如
何建立层级控制、如何订立法律规则,忽视了对非正式
组织的研究,忽视对组织当中人的行为的研究。
(2)传统组织理论过分强调机械的“效率”观念,强
调组织的整体需求和利益,把人当成“经济人”来看待,
忽视了人性、人的尊严、人的情感、人的需要和个体的
利益。
(3)传统组织理论过分强调组织法律、制度、规范、
规则的作用,强凋对人进行监督和控制,趋向集权式的
管理方式,容易压抑人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在研究取向上,将组织当作一个封闭系统来看待,
未能涉及组织与外在环境的关系以及彼此之间的相互影
响,忽略了外在环境的不确定性。
2、试论行政组织在社会的政治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答:(1)政治和社会秩序的维持者,(2)利益的表达、
聚合和转化者;(3)公共政治的制定者和执行者;(4)
作为政治一体化的工具。
6、评析行为科学时期组织理论及其思想观点。
答:行为科学时期的组织理论的要点主要有:(1)组织
是一个心理、社会系统;(2)组织是一个平衡系统;(3)
组织是一个提供合理决策的机构;(4)组织具有非正式
的一面;(5)组织是一个影响力系统;组织是一个沟通
系统;(7)组织是一个人格整合系统;(8)组织是一个
人-机配合的系统。
行为科学时期的组织理论对于组织问题的研究和管
理都是一场革命。行为科学的组织理论的贡献还在于它
引起管理哲学的变革。在研究取向上,他们面对现实,
广泛收集资料,不囿于偏见;从静态的研究转向动态的
研究,对组织实行行为的研究;从对组织原则的研究转
向对组织本质的探讨;从对正式组织的研究转向注意非
正式组织.由此创造了极为丰富的研究成果。他们将组
织看成是心理系统、影响系统、平衡系统、人格系统、
沟通系统等,这些都引起了组织观念的变革。
行为科学的组织理论的贡献还在于它引起了管理哲
学的变革。他们促成了组织管理方式由监督制裁走向人
性激励,从专断领导走向民主领导,由唯我独尊到意见
沟通的转化。
但是,行为科学时期的组织研究也有其缺失,主要表
现在:(1)重视事实真相的研究,只求收集资料,使研究
陷于支离破碎;(2)过分偏重对组织中人的行为研究,甚
至根本否认组织结构与法令的重要性;(3)行为科学家一
味追求“客观性”,极力避免“价值判断”,并不符合
社会科学的研究精神;(4)行为科学研究的对象虽然是
人,但未能涉及外在环境对人的影响;(5)有轻视正式组
织作用的倾向。
8、试论集权式组织结构与分权式组织结构的优缺点。
答:集权式组织结构就是指在一个组织结构体系中,机
关的事权由本机关自行负责处理,不设置或授权下级或
派出机关的组织结构体系.或者上级机关或单位完全掌
握组织的决策权和控制权,下级或派出机关处理事务须
完全秉承上级或中枢机关的意志的组织结构体系。一般
来讲,其优点在于:(1)政令统一,不会出现政出多门、
分歧互异现象;(2)能统筹兼顾,集中人力、物力资源,
实现管理效能;(3)组织上下形成一个层级控制体系,指
挥统一,命令易于贯彻执行。
弊病在于:(1)组织目标、规划与决策偏重整体划一,
容易忽视下层利益.刻板,缺乏弹性,不能收因地制宜
之功效;(2)下级机关没有决策权.一切秉承上级的意志
而行事,久而久之,容易形成例行公事、消极处事之工
作作风,容易缺乏积极创新精神;(3)上下控制严密,易
形成公文旅行、推诿责任、贻误时机、缺乏效率的流弊;
(4)在集权制下,重内轻外.“能密不能疏”,“知控制而
不知纵舍”,一方面容易导致个人专断、独裁、滥用权力,
压制民主的弊端;一方面则会导致庸愚无能、分崩破碎、
分裂割据等问题。
分权式组织结构是指在一个组织结构体系之中,为了
完成一定的任务或使命,将设置不同的上下层级机关,
使其在各自职权范围内独立自主地处理事务,或者为适
应各地区的需要。分别在各地设立有独立法人地位、有
处理其事务的全权,并不受上级机关指挥与监督的组织
结构体系。
分权式组织结构在精神方面是符合民主要求的,它的
好处在于:(1)分工合作、分权制衡,可以防止和避免上
层专断和个人独裁;(2)分级治事,分层负责,富于弹性;
(3)尊重各层利益,收因地制宜的功效;(4)可调动员工
积极性,培养独立、自主、创新的工作作风。从管理上
看,分权式组织结构也有其固有的弊病,主要表现在:
(1)单纯强调分权,忽视合适的集权,这会损害统一,甚
至会导致分裂;(2)过份分权容易导致各自为政,政出多
门,不易达成组织目标;(3)过份分权致使各机关彼此独
立,无上级的监控,可能引起相互之间的对立和冲突.相
互制肘与摩擦。
7、联系实际,试论组织应对环境不确定性的内外策略。
答:组织应对环境不确定性的内部策略主要包括:第一,
资源储备;第二,平衡策略;第三,预测和计划策略;
第四,平抑以及定量配给的策略;第五,结构的调整和
改革。
组织应对环境不确定性的外部策略主要包括:第一,
竞争策略;第二,合作策略;第三,参与策略;第四,
公共关系。
9、试论行政组织结构设计及影响因素的分析。
答:(1)组织的环境;(2)组织战略;(3)组织的技术;(4)
组织规模;(5)组织成员的因素。
10、试论行政组织设计与管理的原则。
答:(1)统一指挥,统一目标;(2)分层管理,分权治事;
(3)职掌明确,权责一致;(4)以人为本,人性管理;(5)
经济效能,讲求效率;(6)适应环境,保持弹性;(7)顾
及平衡,协调发展。
11、试述国务院的法律地位。
答:中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即中央
人民政府,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
家行政机关。”它明确界定了国务院在国家机关中的法
律地位:即在与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关系上,国务院处
于从属和被监督的地位;在与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的
关系上,国务院处于国家行政系统的最高地位。
(一)国务院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国务院与
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关系是:(1)国务院由全国人大组
织产生。(2)国务院接受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3)
国务院对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二)国务院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国务院由最高国家
权力机关产生,行使最高国家行政权力,在国家行政系
统中处于最高地位,它表现为:(1)国务院负责统一领
导全国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行政工作。(2)国
务院统一领导各职能机构、直属机构和办事机构的工作。
国务院有权改变或者撤销下属机构发布的不适当的命
令、指示和规章。(3)国务院规定中央和省级行政机关
的职权划分,统一领导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的工作。
国务院有权改变或者撤销地方各级行政机关不适当的决
定和命令,以保证全国行政工作的统一和畅通。(4)国
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发布的决定和命令,对全国各级
行政机关具有普遍的约束力,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必须遵
照执行。
总之,国务院负责统一领导全国经济、政治、社会、
文化等各领域的行政事务管理工作,负责统一领导国务
院各部、委、局、行、署、办等组成机关、直属机关和
办事机关、负责统一领导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它保
证了国家行政权力的统一和政令的畅通。
12、谈谈你对马洛斯需要层次理论的理解。
答:需要层次论的基本特征是将人类需要理解为一个复
杂的、等级式的系统,故称为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将
需要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
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等五个自低向高的需要层次。
正确理解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应特别注意两点:首
先是需要的满足是人类行为最基本的原则;其次是需要
崔尔杰
层次间的动态关系。
在管理学界。对需要层次论的争论非常多,这些大都
以批评为主,但需要层次理论在人类行为规律及其激励
研究方面是有着重要贡献的。这主要表现在:(1)它揭示
了需要在人类行为中的根本性作用和层次结构;(2)它探
讨了各需要层次间的动态关系;(3)简单实用。
同时,需要层次论也对我们有启示:首先要善于运用
有针对性的激励措施,需要层次论告诉我们,激励措施
只有“投其所需”才有激励作用。其次是要善于运用多
样化的,特别是非物质的激励措施。人的需要本来就是
多层次的,满足需要的手段当然也就是多种多样的,高
层次的需要尤其如此。
17、试分析如何实现组织决策的科学化。
答:决策科学化是指决策者及其他参与者充分利用现代
科学技术知识及方法特别是行政决策的理论和方法,并
采用科学合理的决策程序进行决策。
要实现决策科学化:(1)建立健全组织决策系统;(2)
遵循科学决策的原则;(3)提高决策者和参与者的素质。
13、论述体发展阶段的特征及管理手段。
答:2.一般可以将体发展依次分为形成、磨合、成长
和成熟等不同阶段。不同阶段,体的工作中心不同,
管理方法也不同。
(1)形成阶段。体建立之初,其基本的工作任务应
在于确定方向、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法,使体成员
之间相互熟悉、相互接纳、明确关系,消除陌生感,初
步形成相互信任、相互依赖。因此体形成阶段管理工
作的重点主要是确定目标和实现目标的工作计划;明确
体内部的责权关系,分工设岗;创造体成员相互熟
悉和接近的机会:初步建立基本的规章制度和信息沟通
网络。
(2)磨合阶段。随着工作的逐步展开,成员间的接触
日益频繁,体内部会出现大量成员间工作关系、人际
关系方面的问题。因此体磨合阶段管理工作的重点主
要是进一步补充、细化和明确各种规章制度,严格规范
各岗位的责权关系;鼓励合理化建议;完善沟通网络.鼓
励和提倡将矛盾摆到桌面上来,反对回避矛盾,反对放
任自流:适当调整机构和人员。
(3)成长阶段。经过磨合期后,体内部的工作关系、
人际关系逐步协调,合作意识得到强化,制度基本健全
合理,内耗大幅度降低.体进入成长壮大阶段。在成
长阶段,管理工作的重点集中到了工作任务上,要注意
充分发挥成员的潜力和体的整体优势;特别重视效率
和决策优化;进一步完善沟通网络,特别注意沟通网络
中的反馈系统.加强沟通,特别是上下级的沟通;注意
研究成员的需要结构,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
(4)成熟阶段。经过成长阶段,体的各项规章制度
已经基本完善,每个成员已经到了合乎自己能力和兴
趣的位置,成员的相互配合日益熟练,体已经进入成
熟阶段。在成熟阶段,管理工作的重点主要是形成并稳
定体的工作方式与风格;注意成员高层次需要的满足
和成员个人的成长;强化评估机制;寻求新的兴奋点。
14、结合实际论述如何提高领导者的素养。
答:领导素养的提高,特别依赖于领导实践,又不完全
取决于领导实践,也就是说要结合领导实践才能达到提
高领导素养的目标。这个过程,既要靠领导者自觉努力,
也要靠领导组织和相关机构共同努力,是领导者主观因
素和客观条件交互作用的过程。具体来说,提高领导者
素养的基本途径有三条:(1)教育。教育是最普通的领
导素养提高途径,领导者的全面发展或者全面提高领导
素养都要依靠教育。(2)实践锻炼。领导者亲自参加社
会实践,是素养培养和提高的最关键环节。(3)修持。
修持是公认的各种德才标准内化、德才水平提高的修炼
过程。
15、论述领导艺术的主要内容。
答:领导艺术的主要内容
(1)“弹钢琴”艺术。首先,“弹钢琴”艺术要求领导
者善于处理好中心工作与其他工作的关系,既要抓住主
要矛盾,全力解决主要矛盾,又要兼顾其他方面的工作,
防治工作中的片面性和绝对化。其次,“弹钢琴”艺术
要求领导者注意组织内部各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善于
做好协调平衡工作,使各要素之间形成相互联系、相互
配合的良好格局。
(2)善于用人艺术。“知人善任”是领导者的主要职责
之一,要履行好这一职责,就必须掌握知人善任的领导
艺术。领导者在用人过程中应坚持的原则有:①扬长避
短原则。②量才任职,职能相称原则。③诚信不疑原则。
④明责授权原则。⑤用养并重原则。
(3)运用时间艺术。首先,领导者要科学地安排好时间。
其次,要善于节约时间。
18、试分析如何实现组织决策的民主化。
答:决策民主化是指必须保障广大人民众和各种社会
团体以及决策研究组织能够充分参与组织决策的过程,
在决策中反映广大人民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并在决
策系统及其运行中,形成民主的体制、程序及气氛。决
策民主化是决策目标民主化和决策过程民主化的统一。
要实现决策民主化:(1)把民主机制引入决策系统,
营造良好的决策氛围;(2)重视发挥参谋咨询人员在决策
中的作用;(3)提高政治生活透明度.实现决策目标的民
主化。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12:38:4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35935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组织   行政   工作   环境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