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氏粉蚧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

康氏粉蚧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
    摘要:康氏粉蚧在苹果、梨、樱桃、石榴等果树上发生普遍而严重。该虫在陕西省关中地区1a发生3代,第1代卵孵化期为4月下旬~5月上旬,第2代卵孵化期为6月下旬~7月上旬,第3代卵孵化期为8月上中旬,这是喷药防治的最佳时期。果园要以生产无公害果品和保护利用天敌资源为出发点,重点要抓好第1代1~2龄若虫的化学防治工作。
  关键词:康氏粉蚧;发生规律;防治技术
  康氏粉蚧[Pseudococcus comstocki (Kuwana)]是苹果、梨、樱桃、石榴等果树上的重要害虫,近年来该虫在套袋果园为害逐年加重,直接影响果品的产量和品质。笔者从2003年开始,历时10多年,对其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田间观察调查和试验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供试虫源:在苹果树枝、叶上寄生的康氏粉蚧自然种。供试农药:100g/kg蚜虱净可湿性
粉剂(吡虫啉),江苏克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产品。700g,kg艾美乐水分散粒剂(吡虫啉),德国拜耳作物科学公司产品。240mL/L亩旺特悬浮剂(螺虫乙酯),德国拜耳作物科学公司产品。480mL/L乐斯本乳油(氯吡硫啉),美国陶氏益农公司产品。
  1.2 方法
  1.2.1 发生规律研究。重点在乾县阳洪镇上旦村李忠勇、李万祥苹果园,城关镇高习村张辉、张根放苹果园,临平镇土桥村高玉贵、高世禄苹果园进行全面系统的观察和调查,并以在其它乡镇的调查作为补充。 聂华苓简介
mediaringtalk
  产卵量为随机采集20头康氏粉蚧雌成虫,带回室内置于体视显微镜下解剖观察统计。
  各虫态发育历期和活动规律为定株系统观察统计,每次调查20头虫体。1龄若虫期每隔3d调查1次,2龄若虫期每隔5d调查1次,雄虫蛹期和3龄雌若虫期每隔7d调查1次,雌成虫期每隔10d调查1次。
  各虫态形态发育特征描述为每次随机采集20头虫体,肉眼观察和在体视显微镜下观察相结合,并以文献记载对照。
  为害特点和传播途径为在咸阳市多处苹果园调查,并以文献记载对照。
  1.2.2 天敌昆虫调查。近10多年来,重点在乾县阳洪镇上旦村李忠勇、李万祥苹果园,城关镇高习村张辉、张根放苹果园,临平镇土桥村高玉贵、高世禄苹果园,以及咸阳市其他地区果园,注意观察调查和采集康氏粉蚧的天敌昆虫标本,将采集到捕食性天敌昆虫标本请教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刘绍友教授、谌有光研究员鉴定;将采集到有虫枝、叶、果实通过人工保湿笼罩后,从雌成虫体内羽化出的寄生性天敌昆虫标本请教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党心德研究员鉴定,并参考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文献资料及其他有关文献资料核对补充、汇总整理。
  1.2.3 化学农药防治试验。果园管理要以生产无公害果品为出发点,确保食用安全。根据康氏粉蚧的发生规律,在5月份即苹果树开花后至套袋前进行防治第1代1~2龄若虫试验,果实采摘后进行防治越冬前的雌成虫试验。
  ①苹果树开花后至套袋前进行防治1~2龄若虫试验。2008-05-18在乾县临平镇土桥村高玉贵、高世禄苹果园,应用艾美乐、蚜虱净、亩旺特、乐斯本等化学农药,按常规用量喷雾,防治第1代1~2龄若虫,设清水对照,3次重复。各处理安排在同一地块,田间管理基
本一致。喷药器械为山东临沂华盛实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3WZB-8.8动力喷雾机,每处理连续喷5株树,每株树喷药液2L,每株树按东、南、西、北4个方位各固定1个大枝,作好标记。喷药前调查该大枝及其小枝上的总虫数,喷药后5d调查残存的活虫数(1龄若虫死亡后失水干瘪变为黑褐或从寄生部位脱落),按公式计算防治效果(Pr:校正防治效果,Pe:防治区虫口减退率,Pck-对照区虫口减退率)。
  ②果实采摘后防治越冬前的雌成虫试验。2008-10-09在乾县阳洪镇上旦村李忠勇、李万祥苹果园,应用化学农药乐斯本,防治越冬前的雌成虫试验,喷药后7d调查残存的活虫数(雌成虫死亡后从寄主上也不脱落,必须将虫体剥离枝干后,从腹面观察才能确认,活虫为鲜红,死虫为黑褐),试验方法和计算方法同上。
  2 结果与分析
tsf
  2.1 发生规律研究
  2.1.1 生活史习性。康氏粉蚧在陕西省关中地区1a发生3代。以卵囊中的卵在被害树干、枝条的粗皮缝隙、翘皮下、剪锯口、各种伤口愈合处、散落在果园的果袋、套袋病虫果、
令牌桶根际周围的土块、杂草、落叶、以及其它隐蔽场所等处越冬。少数以若虫和受精雌成虫越冬。卵产于白絮状卵囊之中,每个卵囊中有卵数10粒至几百粒集中成块。卵呈长椭圆形,扁平,长约0.3~0.4mm,初产时呈浅黄,孵化前呈橙黄。
  翌春果树发芽时,越冬卵孵化为若虫,刺吸寄主植物的幼嫩部分。初孵若虫如针尖大小,有聚集习性,5~7d后逐渐扩散为害。第1代卵(越冬卵)孵化期为4月下旬~5月上旬,若虫发生盛期为5月中下旬,主要为害嫩芽、叶片和幼嫩枝条。第2代卵孵化期为6月下旬~7月上旬,若虫发生盛期为7月中下旬;第3代卵孵化期为8月上中旬,若虫发生盛期为8月中下旬。主要为害果实,多集中在萼洼、梗洼处,以萼洼处最多,少数分散在果面上。
  1龄若虫,体表橙黄,光滑。初孵化时停留在成虫的腹部下方或待在卵囊内,后爬出卵囊,行动非常活泼,寻适宜的场所固定吸食汁液,到1龄末期,开始分泌白蜡质介壳覆盖虫体。
  2龄若虫刚蜕皮后呈浅黄,椭圆形,扁平,淡黄,眼紫褐,触角6节,粗大,口针长延至肛环,体表具有均匀的蜡质介壳,两侧布满纤毛,体缘具有17对白蜡丝。2龄若虫的发育后期,雌虫与雄虫开始分化,雄虫体形比较扁平,雌虫体形较饱满。
  3龄雌若虫刚蜕皮后呈橙黄,后期体表蜡质介壳逐渐加厚。其余特征与2龄若虫相同。
culter  雌若虫发育期为35~50d,蜕3次皮变为雌成虫。雌成虫长3~5mm,扁椭圆形,体粉红,体表被白粉状蜡质介壳,周边有17对白蜡丝,身体前部的稍短,后部的稍长,最末1对特长。触角多为8节。腹裂1个,较大,椭圆形。肛环具6根刺。臀瓣发达,其顶端生有1根刺和几根长毛。多孔腺分布在虫体背、腹两面。刺孔17对,体毛数量很多,分布在虫体背腹两面,沿背中线及其附近的体毛稍长。产卵前期,雌成虫体态十分饱满。     雄若虫发育期为25~37d,2龄末期便停止取食,在隐蔽的缝隙中固定下来,分泌白絮状蜡丝,将虫体包围起来,进入蛹期。蛹为裸蛹,淡紫,长1.1~1.2mm,触角、翅和足等均外露。再羽化为雄成虫。雄成虫长约1mm,体紫褐。前翅发达透明,翅展约2mm,后翅退化为平衡棒。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23:25:3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35348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调查   成虫   防治   观察   白色   虫体   果园   规律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