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人员职务犯罪特点、成因和对策

财务管理人员职务犯罪特点、成因和对策致命游客
作者:常青 李培新
来源:《法制与社会》2013年第14期
        摘 要 本文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了近年来某地财务管理人员职务犯罪的特点和成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防范和治理对策。
认知语言学        关键词 财务管理人员 犯罪特点 成因对策
        作者简介:常青,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李培新,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检察院预防处处长。
错位关系        中图分类号:D9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3)05-077-02
        一、财务人员职务犯罪的特点
        (一)犯罪隐蔽性强
环氧环己烷
双黄莲        财务人员犯罪也可称为“职业犯罪”,如某单位财会主管于某与单位行政一把手共谋,采取私自设立公司建立账外账方式转移隐匿公款3600万元。此笔巨款一直在企业体外循环时间长达两年之久,甚至在该企业清理二级单位、清查资金中也没有发现。如不是在一次偶然的查询银行往来中发现这个隐藏的账户此案仍不会案发。可见财务人员犯罪的隐蔽性。
        财务人员职务犯罪涉案人员往往利用单位资金、帐户在管理制度方面的不健全来实施犯罪。时下计算机已经成为各级单位日常工作管理不可缺少的工具,计算机广泛运用财务管理,财务环节利用计算机的职务犯罪随之增多。
        (二)投资营利性活动明显
现代管理科学        从已经查处的案件情况来看,财务人员因经商、炒股实施贪污、挪用犯罪成为发案的重要诱因。如,某纸张加工厂副厂长、主管会计赵某与厂长共谋贪污公款29.95万元,为个人购买商业保险,是一典型的贪污公款作为投资购买商业保险的经营投资型犯罪案件。
        (三)涉案资金集中指向“帐外帐”
        帐外资金目前成为财务人员、主管领导实施职务犯罪相对集中的对象,“小金库”正日益成为滋生职务犯罪的温床,如某杂志社负责人易某,指使伙同财务人员私自设立账外账,且帐外资金直接由易某掌管,造成易某挪用小金库资金30余万元犯罪发生。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15:31:5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35233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