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金陵竹刻保护的体系化构建

金陵竹刻申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进程较为缓慢,直到2016年3月18日,金陵竹刻艺术博物馆(图1)才进入江苏省文化厅公布的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①。当时距金陵竹刻博物馆的筹建已有7年。而在2006年,上海市嘉定区的嘉定竹刻与湖南省邵阳市的宝庆竹刻已成功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名录。2014年,当徽州竹雕与莆田留青竹刻被收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名录扩展项目名录时,作为中国传统竹雕艺术的重要流派之一的金陵竹刻却仍游离在国家名录之外。在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申报进程上,金陵竹刻也落后于周边的常州竹刻与无锡竹刻。金陵竹刻当下的境况堪忧,与其在中华竹刻史中的地位反差较显著。
龚世俊在《海派文化影响下上海工艺美术的传承与创新》中说:“明代中期,文人艺术家们在前人基础上把比较简单的、以实用为主的竹刻,提高到比较细致的、以欣赏为主的艺术品,使之形成一种专门艺术。当时,大部分竹刻高手都集中在嘉定和金陵一带,一些爱好者便将这些精工典雅的作品,根据雕刻技法和风格特征划分成所谓嘉定派与金陵派。”此处的“所谓”之辞耐人寻味,颇有些不认可的意思。就客观而言,围绕竹刻“金陵派”的有无及其影响,史学界是存在争论的。竹刻的“金陵派”,其名出于金元钰。他在《竹人录 凡例》中指出:“雕琢有两派,一始于金陵濮仲谦,一始于吾邑朱松邻。”②故宫博物院研究员、文博专家王世襄先生则认为:明清之际,存在着一个以濮仲谦为首的金陵派是不能成立的。金氏分派之说,不过是有意制造一个对立面来抬高他本乡的嘉定派而已③。王世襄的立论依据是金氏“分派说”的下半句:“濮派浅率不耐寻味,远不如朱。”对于这句话,上海博物馆副研究员施
远有不同的解读,其结论与王世襄恰恰相反,施远认为“浅率”一词本为贬义,金元钰也是在这一意义上使用该词的,却准确地从形式和创作态度上揭示了“濮派”的特点。将金陵派与嘉定派并立,说明在乾隆、嘉庆年间,具有浅率特征的一路竹刻必已有相当影响,方能与嘉定派分庭抗礼。到道光、咸丰年间,金陵派已在影响和地位上超越了嘉定竹刻④。由此可见,对于相同的一句话,两位学者都旗帜鲜明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结论虽有天壤之别,但均明晰透彻。基于这些存在的分歧与质疑,应将金陵派竹刻的理论体系构建视为金陵竹刻保护体系化构建的基石。研究者要对不同时期和有代表性的金陵竹刻名家进行细致、严谨的史料考据,并结合相关的诗歌、文集、杂著以及为竹刻家撰写的墓志铭,从中整理与发现新的线索,填补相关理论构建上长期存在的空白。
当下,“非遗”金陵竹刻所面临的传承困境具有一定的普遍性。由于竹刻系纯手工创作,工艺流程复杂,雕琢耗时费神,难以形成规模化的生产,经济效益低,人才流失现象严重。要可持续地传承与发展金陵竹刻,关键是建立一个科学、有效的传承与保护体系。金陵竹刻艺术的传承要立足于家族传承,并不断探索与构建多元化的传承路径。一件竹刻制品的价值高低与其创造者的艺术修为密不可分,这是由竹材天然的固有特性所决定的。王世襄曾指出竹刻之所以能发展为专门艺术,其主要原因乃在于竹材价贱易得,可供大量采用。也正因为如此,雕刻者必须殚精竭虑,创造多种技法,博采各种题材,度形制器,状态写神,发挥竹材的特点,将一个个普通的竹片、竹筒雕琢为成精美的艺术品,攀登艺术的高峰,提升其市场销量和收藏价值。然而,目前优良的竹材并不易得,寻一块合适
的竹材有着常人想象不到的艰辛。竹刻艺人常被问去哪里购买原材料,其实符合要求的竹材难以买到,竹刻艺人需要自己去山里挑选。挑选竹材的过程看似简单,实际上有很多的学问,如采竹的最佳时间、竹子的最佳竹龄、砍伐的技巧、运输时对青皮的保护、后期的及时处理等。竹刻与牙雕、玉雕不同,后两者的材料本身就是贵重材质。然而,正因为竹材本身的平凡,才能特别凸显竹刻艺人高超的技艺。唯有那些真正热爱竹刻、历经岁月的磨砺与艰难困苦仍锲而不舍坚持创作的竹刻艺人,方能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并坚持不懈地将竹刻这一传统技艺传承下去。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学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人才培养的梯队建设理应是学校责无旁贷的职责。但由于金陵竹刻艺术的小众性与特殊性,目前它难以融入高校标准的学科体系。因为高校专业学科的设置与调整大多是以就业率为参考导向的,目前还没有高等院校设置独立的竹刻艺术培训课程。曾经有学者提出家族传承与保护非遗走职教路径的模式。如,江苏理工学院邵晨霞副教授认为高职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基地,高职院校非遗人才的培养可通过家族成员走进课堂传授核心技艺、设置相关课程内容与编写相关教材。这种探索和尝试是值得肯定的。苏州大学艺术学院的袁牧教授带着学生正在编写关于苏州竹刻的书籍。笔者在采访金陵竹刻艺术博物馆的馆长谷正宏
非物质文化遗产金陵竹刻保护的体系化构建
□陆原高飞
摘要:相较于嘉定竹刻,金陵竹刻日渐式微,当下金陵竹刻的地位与其在竹刻史中所占据的地位不相称。金陵竹刻史料的细节缺失导致相关的研究成果有限,长此以往,金陵竹刻在圈内的影响力存在被边缘化的危机。如何有效地抢救性保护与可持续地传承金陵竹刻,是一个刻不容缓的研究课题。
关键词:金陵竹刻保护体系化
44
非物质文化遗产
A R TE D U C A T I O NR E S E A R C H 图1图2
时,他提到正在与东南大学的学者策划编写金陵竹刻的教材,可见竹刻艺术逐渐走进大学校园。受此启示,大专院校对竹刻艺术人才的培养可考虑以选修课的方式纳入教学体系,与当下众多高校开设的博雅课堂相衔接,使博雅课堂的教学内容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在广泛的生源中发掘可塑之材。同时,在艺术类研究生的培养体系中也应纳入传统民艺方面的选修课程。当下,研究生的主要培养目标是培养创新型人才。而竹刻艺术突破发展困境终究离不开对创新之路的探索。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模式相比本科阶段具有更强的自主性,研究生课外有大量的富余时间,也有一定的研究经费支持相关的研究,可以结合自身的研究方向深入研究相关课题。另外,研究生作为高校师资后备力量储备的重要来源,
十六大常委见面会在顶层教育中适时引入传统民艺的相关内容,有利于竹刻艺术未来的发展。竹刻艺人与高校研究生一起合作的模式值得推广与学习。如,金陵竹刻艺人芮强是苏州大学艺术学院的客座教师,他常在苏州大学艺术学院的工作室指导学生进行竹刻创作。此外,他也与国画专业的研究生合作,请他们书写、绘画,然后将书画中的元素刻在竹板上(图2)。这种合作模式的优势有两点:一是国画系研究生扎实的基本功,能给竹刻带来很高的艺术格调;二是在合作创作的过程中,将竹刻带入研究生阶段的教学,让许多在校学生也对竹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发掘竹刻传人打下基础。若把高职院校视为竹刻人才培养的摇篮,则可将金陵竹刻艺术博物馆视为竹刻人才培养的实训基地,当下该馆因所处位置所限,功能扩展性较有限,主要提供了一个竹刻玩家交流的平台与爱国主义实践教育的基地。这种以民间资本运作的博物馆在缺少相关部门大力扶持的情况下,影响力确实不可与具有一些大型的博物馆相提并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考虑将金陵竹刻艺术博物馆迁至更为理想的建馆地点。综上所述,金陵竹刻保护的体系化构建由竹刻理论体系的完善、家族传承与师徒传承等多元化传承体系的建立、院校竹刻人才培养模式的开拓等途径组成。此外,还应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积极的尝试。一是竹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竹刻对竹材的选择是有讲究的,因为竹材的好坏对竹刻效果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金陵竹刻的选材不必舍近求远,可以有效开发与利用南京老山国家森林公园与紫金山丰富的竹材资源。二是竹刻刀具的开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竹刻以刀代笔,一套便于上手的竹刻刀具对竹刻艺术初学者而言十分重要。三是数字化博物馆的建设。随着数字化科技的发展和整个社会数字化应用程度的提高,数字化建设对于实体博物馆而言,具有强大、积极的辅助功能。目前,金陵竹刻数字博物
馆的建设正处于前期的积极筹备中,可以预见这在金陵竹刻艺术的保护上必将成为又一重要的里程碑。四是鼓励创新合作的发展模式。将金陵书画的创作方式与竹刻技法相结合,造就竹刻精品。以上各环节彼此并不是完全孤立的,相互之间存在联动发展的效应。对于金陵竹刻市场体系的构建,将有专文阐述,在此不作阐述,愿金陵竹刻早日被纳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注:该文系“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金陵派竹刻的传承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6S J D760134)。
注释:
车载雷达天线
四堡乡①江苏省文化厅.关于公布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的通知.
h t t p://w w w.j s c n t.g o v.c n/w h z x/t z g g/201603/t20160324_38141.官场礼仪>科技致富向导
h t m l.2016-3-24
金刚烷胺②(清)金元钰.竹人录.民国鄞县秦氏睿识阁排印本.
③王世襄.论竹刻的分派.故宫博物院院刊,1989(3).
④施远.从金陵到海上//上海博物馆.竹刻,刻竹.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35.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
编辑伍宝
45

本文发布于:2024-09-25 05:32:3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35073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竹刻   艺术   保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