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竹韵文化”,践行“237生态课堂”

挖掘“竹韵文化”,践行“237生态课堂
一、“237生态课堂”的起源
(一)挖掘学校历史文化――竹韵
清朝嘉庆六年(1801年)学校现校址为“同升社学”。它当初为抗英民众的聚会所,后成为竹料地区的私塾。1924年1月,私塾转办为“竹料小学”。竹料原名竹寮,指南宋时先民用竹子搭成房子居住,后取名“寮”的谐音“料”。竹子是家乡人生活中极其重要的生活组成部分。它虚心、亮节的风韵早已深深印在家乡人的心里。立人先立品,人品如竹。分频器设计
(二)提炼学校办学理念――“为人品须当竹”
学校围绕“竹韵文化”和“为人品须当竹”的办学理念,丰富和完善了一训三风。
校训:谦雅善朴;
校风:品尚学谦言雅行正;
教风:襟怀若谷润物无声;
学风:惜时乐学节节攀升。
(三)打造学校特课程――“竹韵课程”
1.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在竹韵文化的引领下,学校已形成了完整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竹料三烈士墓作为德育教育基地;誉川鞋厂作为社会劳动实践基地;流溪河作为环保教育基地;图书室、
电脑室作为探索性、信息化学习基地。2012年12月21日,综合实践市级课题《拓展学科资源,开发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顺利结题。目前,学校综合实践科的省级课题《主题活动促进小学生问题意识发展的实践研究》正紧张有序地进行。
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特课程《竹韵悠扬》,分低、中、高三个部分,低年级段课程内容:国旗、国旗真美丽、我们的学校、我们的老师、我们的校歌等共17课。中年级段课程内容:家长的变化、流溪河畔、岭南画家冯曼硕等17课;高年级段课程内容:同升社学、革命烈士冯尚益等17课。
2. 信息技术课程
学校设想把竹韵文化与综合实践及各科教学结合,挖掘出他们的生长点。以电子报刊制作特项目建
设为例,信息科主抓两条线,第一是电脑制作活动的电子报刊项目;第二是基于金山文字处理的广州市现场小报比赛项目。前者是以探究实践活动为主题下的作品创作,后者是基于软件限制下指定主题小报创作。2010年萧晓晴、张国韵两位小作者开展实践探究活动创作《小巷深处》电子报刊,在历经国家级的技术测试、现场答辩后喜获国家二等奖,成为学校电子报刊走向全国的标志。我们汇编了竹料一小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学生作品制作》。
3. “竹韵课程”体系
竹谦篇:法制教育、健康卫生、安全教育、体育活动;竹雅篇:诚信教育、廉洁、环境、书法艺术;竹善篇:远离、团结教育、队活动、国际交流;竹朴篇:生命教育、科技活动、品德生活教育。
二、“237生态课堂”的内涵
(一)课堂教学承载“竹韵文化”
swot模型
街头三维立体画学校以识竹子之才、知竹子之用、沐竹子之德、诵竹子之诗、绘竹子之画、跳竹竿舞、闻丝竹之乐、制竹子之艺,建竹园落实竹韵文化校本特课程,践行“237生态课堂”,“237生态课堂”是对“自主探究”课堂的研究,是当今课堂教学改革的主旋律。
郑天一(二)融合“生态”理念的课堂
1. “生态课堂”的原则
“生态课堂”中,师生关系民主、和谐,课堂各要素之间是相互促进、协调统一的。
“生态课堂”中,学生在基于自主学习基础上进行互教互学、质疑释疑、共同建构、迁移应用等,课堂围绕学生的学习活动展开,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探究中生成,在互动交流中共享,在教师点拨中明晰疑惑与知识结构,在迁移应用中巩固知识和发展能力,在选择性学习中发展个性特长,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成长。
2. “生态课堂”的要求
“生态课堂”要求民主与平等、自然与和谐、自主与合作、探究与生成、开放与选择、质疑释疑与迁移应用、以人为本与因材施教、多元评价与个性发展。
(三)“237生态课堂”的“237”
1. “237”即“两段三环七步”
“两段三环七步”教学模式是从改变传统课堂的结构入手,将课前预习和课堂教学分成两部分,即两段;课堂教学部分在时间分配上,5分钟导入课程和学习目标,25分钟小组交流展示,全班点拨归纳,
10分钟达标检测和总结反思,实现“导入学习―交流展示―检测反思”三环节有效衔接,也体现了学生的“我准备我自信―我参与我快乐―我学习会我自豪”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与喜悦,把课堂教学规范分为:导入课程―公布目标―合作交流―分组展示―点拨归纳―达标检测―总结反思七个步骤;我们的课堂教学实现“高效课堂”走向“高效学习”。
欧v客车2. “237生态课堂”的基本思路
(1)课前预习
首先老师要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编好导学案,明确预习目标、内容、题目、时间(导学案完成时间和检查时间)等,学生做导学案要求做到认真预习,自主分析,解决问题,标出或写出自己解决不了的疑问。
(2)课堂教学
将课堂40分钟分成三个环节:导入学习、交流展示、检测反思。
导入学习:课前5分钟作为教师导入课程,公布目标,激励学生,进行学习的预热。学生做好准备,有目标,有信心地投入到本节的学习。
交流展示:课中25分钟作为小组合作交流,讨论解疑,展示点评、点拨归纳。这是课堂的关键环节,在教师的引导下,小组长组织成员围绕预习中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疑问进行交流、讨论和解决,也就是说,实施优等生辅助学困生共同促进发展的策略,同时在讨论时要总结本组好的解题方法、规律等,并进行展示,然后采取不同的形式进行讲解。其间,其他组的同学认真倾听,点评质疑。最后老师在进行点拨,老师点拨时要从下面几点入手:1. 点评学生展示情况,指出好与不足,评价激励。2. 明确答复学生含糊的问题。3. 精简点拨重难点,归纳方法、规律等。学生由于自主参与合作探究本节的学习是感到无比的快乐。
检测反思:课末10分钟进行达标检测,总结反思。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进行当堂检测,可采用闭卷检测、口头检测等进行当堂批改反馈,老师掌握本节学生学习的效果,以便下节课的教学。最后师生进行总结反思,总结本节课的知识,反思自己或本组的表现和收获。学生此时已掌握
手机图铃

本文发布于:2024-09-24 23:29:5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35072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学生   活动   课堂   实践   学习   课程   学校   进行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