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生观在陶瓷设计中的体现——以“竹”文化为例

———以“竹”文化为例
张星
(山西工商学院,山西太原030000)
摘要:在中国传统造物文化中,以象生方式表现博为丰富。象生是对既定事物外在结构的摹仿和内在精神的承载,也是现代设计
一种表现形式。而“竹”在中国文化中并非是一般纯生物意义上的植物,更多是“人化”的自然形态,并积淀着深厚造物的中华民族“以物寄情”的思想观念和象征寓意,构成了可折射出民族内在精神信仰和外化象生形态。
本文以竹元素为例,从象生的造物思想出发,尝试从形的仿生、意的象生、物的生生三方面作为切入点,
对其艺术特性进行剖析。探索现代陶瓷仿生设计与其承载的文化属性的积极意义。关键词:传统文化;象生;陶瓷设计;竹元素中图分类号:J 5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602(2019)07-0076-02
作者简介:张星(1992.05-),女,汉族,山西太原人,景德镇陶瓷大学硕士研究生,现就职于山西工商学院,艺
术设计。
1设计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中西方文化的融合也日益渐增。一体化的设计成为主流,
然而在设计趋同化的同时,也逐渐缺乏清晰的文化定位。实质上在陶瓷设计史上,以象生造物的方式去传达设计的表现形式至关重要。我们应该回望传统的造物方式,寻求设计的‘根’文化,力获新生。
自古以来,自然界就是人类各种设计与发明所模仿的对象。纵观历史,竹这种植物渗入到了中华民族物质和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本次课题的研究基于象生造物的方式,以竹元素作为仿生设计的切入点,通过对竹元素的形态结构、文化内涵的探究,对竹的形、意进行提炼并应用到日用陶瓷造型设计中去,丰富日用陶瓷造型的设计语言。同时,结合陶瓷产品设计的实践过程,通过现有的产品设计,
研究其在造型形式、图形样式和所蕴含文化内涵和审美意境方面的借鉴之处,运用“格物致知”的传统认知方法,力图实现一种更贴近自然的“物”,更贴近人性的“象”。
2理论研究———象生的概念
象,在现代汉语字典中的动词解释为
‘类似,好像,摹拟’。生,指有生命的东西的简称。象生,表意即为以某材料为基础,运用一定的手段对自然界中现存事物模仿的一种造物活动。象生最初指亡者生前生前所用之物,属祭祀用具,在后来的社会发展中,逐
渐与祭祀无关。
在象生的设计过程中,不只是对外在形态的模仿,更是对内在思想的挖掘。随着社会的文明发展,人们对造物设计的功能及其观点都相继有了不同程度的变迁。从发展初期的富有社会生活性到后来的归于平淡———新石器时代各种以人形为器的人形双耳彩陶瓶及以兽形为器的炊具、酒器到宋代程朱理学思想的影响下,审美对象偏离初期的动物形态,生成大量的以植物作为仿生原型器物,展现出了其思想对整个象生发展的影响。因此,象生器物不仅是外在的‘象’,也是一种思想的承载。
3象生造物与竹文化的渊源
竹的用途极为广泛,贯穿着生活的方方面面。竹服饰、竹饮食、竹工具、竹绘画、竹文
学艺术等构成了我国文化史上一条内涵丰富的文化长链。苏轼曾言,“食者竹笋,庇者竹瓦,载者竹筏,炊者竹薪,衣者竹皮,书者竹纸,履者竹鞋,真可谓不可一日无此君也”。竹子不仅有广泛的社会实用价值,同时也与人之间构建了深层的观念性与文化性的联系,以其不同的实用性赋予其特殊的观念性。
3.1形的仿生
在中国文人志士的眼中,对竹的描绘不
单单是对形态的简单描摹,同时附注了他们的个人情感在里面。而在产品设计当中,我们不仅要立足于古代诗人们的审美观照,同时还需对竹的形态结构作分析。在现代陶瓷
产品设计中,有的取单独形态,提有的取形
态的组合。
新石器时代是陶器辉煌的时期,同时也是陶瓷设计艺术的发源时期,就文献考证得知,竹造型在陶器上的运用在新石器时代时代就已经出现。比如良渚文化时期的黑陶竹节形阔把壶;半坡文化时期的灰陶竹节形瓶;龙山文化时期泥质灰陶竹纹杯。
隋朝青瓷竹节颈鸡首壶———长颈饰二凸棱竹节。而到了宋朝,“归于平淡”的思想成为我国传统艺术创作的一条重要的审美标准,仿生器型的发展逐渐向植物形态靠拢。如萝卜瓶、蒜头瓶竹节壶等,不胜枚举。
实质上,紫砂壶应为仿生器型中的佼佼者,其植物题材所占比例颇大,对竹元素的运用也很是常见。其中,主要集中在对把手、壶身、壶嘴、盖扭等的设计上,紫砂竹型茗壶创造了“竹”形在紫砂艺术造型中运用的辉煌。在紫砂艺术史上,许多大师留下了传世之作。比如明朝的制壶大师陈仲美,近代的汪寅仙、蒋蓉等。如汪寅仙的斑竹提梁壶,造型构思巧妙脱俗,竹节筋纹斜绕壶身,流露自然写意的意向。从某种意义上讲,竹不只是作为一种植物形态存在,更是被人们赋予了文化精神。
3.2意的象生
据记载,竹绘画符号始于三国,勃兴于宋代,发展于元明,高峰于清代。竹题材的陶
瓷绘画装饰同陶瓷造型共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陶瓷产品。关于陶瓷产品中竹的装饰图案主要从吉祥寓意的寄予和君子气节的象征来谈。
首先是吉祥寓意的寄予。如竹、梅、喜鹊同时入画,有爱情长久,幸福美满的美好寓意。清雍正粉彩梅竹喜鹊纹瓶,直口,长颈,
CULTURE AND DESI GN
-76-
Vol.41/No.07/Westleather
扁圆形腹,圈足,外壁粉彩绘梅竹喜鹊图。该器造型规整,绘画精细,构图疏朗雅致。以白釉为地描绘翠竹、梅枝及梅花。两只喜鹊悠闲地栖息于花枝间,构成一幅春回大地的风景图卷。喜鹊又称报喜鸟,梅与“眉”谐音,喜鹊登梅有“喜上眉梢”之吉祥喻意。
其次是君子气节的象征。竹同梅兰菊共并为‘花中四君子’,同松、梅并称‘岁寒三友’,被中国人奉为中华文化精神的象征。清雍正官窑青花岁寒三友图瓶,大口、长直颈、垂腹、圈足外撇,瓶身绘松、竹、梅“岁寒三友”图,是清代官窑青花器中的珍品。同时,竹本身简洁素意的自然性,易唤起人们对大自然的无限向往和追求,同时也能满足人的精神需求,引起作品和人之间的共鸣。
3.3物的生生
竹文化不仅仅起源于中国传统的象生观,更是实现民族的精神信仰和生命寓意,表达‘心’与‘意’的生生不息。
3.3.1图腾信仰之物
在生产力低下的远古时期,繁衍子孙,躲避灾祸,远离疾病是先民们的基本诉求。由于缺乏对自然界的客观认识,只能将其诉诸于神秘的宗教与巫术。中国早期的道教和我国的西南少数民族如彝族、傣族等民族都崇拜竹。同时竹的植根繁多在宗教氛围下便含有了原始生殖崇拜的意味。
3.3.2文化之物
在人类的发展中,人的需要不仅是自然本能的需要,更是社会性和文化性的需要。竹作为一种财富和美好愿望的文化意味活跃在人们的思想中。竹的吉祥寓意有很多,竹,谐音“祝”,有美好祝福的意味;‘竹报平安’‘节节高升’‘四季常青’等词汇的描述也传达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等。在中国的传统审美中,不仅仅注重物的形式感,更重要的是通过客观存在的物表达主体的情感。
3.3.3精神之物
竹历经朝代变迁,却仍为文人志士所钟爱,它被寄予了中华民族的传统审美情趣、审美理想、人格目标及美好愿望,突破物质层面上升到精神世界。竹虽细瘦修长,却耿直正气;虽历经寒暑,却四季常
青;虽外直中空,却宁折不弯。纵然历经磨难,信念不能改,人格不能辱,便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君子气节。
竹子外直中空,劲节外露的自然形态被内化为“虚心”“有节”的象征。这种特征与与儒家追求的“礼”的信念不谋而合。君子品格,一言以蔽之“仁义礼智信,温良恭谦让”。
礼,说到底就是有节制,这样才能维持和谐。
而有礼者必心虚,因为礼是具备自省精神
的。竹子空心有节的形态恰好具备了将儒家
精神外化呈现的能力。竹常年为绿,清淡
素雅,绿又是象征自然与生命的颜,这与
道家倡导“自然”“素朴”的生活态度相契合。
作为自然之物的‘竹’,早已成为中华民族的
造物活动中的重要表现方式,也是象生物化
的重要方式。
4竹元素对现代设计的启示
竹作为人们生产、生活等诸多方面不可
缺少的物质与精神财富,是我国文化史上应
用十分广泛的一大题材。在现代设计中的应
用也十分广泛。不管是竹的材质及结构特征
所表现出的文化氛围,还是竹自身的内容与
意象所指,都对现代设计与传统文化的结合
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4.1竹元素与包装设计
包装,即是对产品在搬运和销售的过
程中利于保护产品的一种重要存在。竹子
在最初被人利用是由于它的使用价值,外
直中空的形态特点使其成为天然的是盛储
容器。就包装材质来说,随着社会科学技术
与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种新型材料的出现
广州地铁二号线令人应接不暇,作为包装的材料也越来越
丰富。同时也引发很多令人头痛的环境问
题,势必需要到低成本、低能耗、低污染
的材料。竹材就是一种非常好的替代材料,
废弃后可作燃料且砍伐后还可再生,周期
也较短。加拿大设计师Lily Kao设计茶叶的
包装就是以主材质为主,不仅环保,而且坚
韧。就包装的图案装饰来说,竹本身及其的
绿调就易于给生活节奏快的都市人注入
平和,即使无法逃出世俗生活,也有一种回
归自然的生活态度。
4.2竹元素与空间设计
空间,是满足我们生存与发展的基础。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发展步伐的不断加
快,人们对于空间的美化及整体设计越来越
关注,不仅要求良好的视觉效果,同时也需
要满足人的精神需求。竹,在中国传统哲学
观的影响下,被赋予的不同的文化精神。儒
家思想讲究崇尚自然、人与自然的和谐相
处。而道家倡导‘自然’‘无为’的生活态度,
追求一种素朴的道德境界与出世的超然态
度,比如,古代的贤人志士多隐居山林,与竹
为友。道教与禅宗同时都追求一种意境,在
苏州园林的设计当中,小桥流水,假山竹林,
清幽,朴实,给人宁静雅致、超脱世俗的意境
扩散系数复旦求是三校生高复美。由设计师Kengo Kuma设计的Jugetsudo
Kabukiza餐厅室内设计,用竹条作为间隔和
装饰,营造了一种空间延伸感,加之本身的中美小学生守则对比
材质,营造出温馨自然、舒适的用餐氛围。因
此,竹不管是在室内空间设计还是室外景观
设计中都有出运用。不仅营造了良好的氛
围,同时还有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的作用。
4.3竹元素与陶瓷设计
竹以其优美的形态及丰富的内涵,为陶
t66手机瓷产品设计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素材。
随着社会的发展,有些器型成为经典,
有些器型则蓦然消逝,表明着竹的造型随着
时代的变迁而异化为形的“意象”。新的社会
形势与传统文化的创新结合,才能使陶瓷产
品能更好地服务于物质生活。由设计师
SooKwon设计的PlusMinus餐具组合,就是
提取了竹‘节节高升’的美好寓意,结合当下
人们的生活方式,为需要减少进食量的人们
提供了一款非常实用的减餐餐具。
只有积极探索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方
式的连接点,才可以带给人们更多的审美喜
悦,使其既具有个性化的表现形式,又有情感
的表达内涵。
自古以来,自然界就是人类各种设计与
发明所模仿的对象。纵观历史,竹这种植物
渗入到了中华民族物质和精神生活的方方
面面。仿生设计不仅作为现代产品设计的重
要部分,也是有效实现人与自然环境共同发
展的设计方式。显然,竹在中国哲学观中,贯
穿了儒道禅的思想精神,是传统造物思想的
外显形式。在快节奏的生活压力下,人们疲
于追求精神享受。而通过竹的仿生设计的陶
瓷产品,在满足基本使用功能的前提下,还
可以营造一种朴实雅致的氛围,为使用者在
使用产品的同时,可以与产品之间建立一种
情感共鸣,极大限度地丰富人们的社会生
活。
参考文献:
[1]何明,廖国强.中国竹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85-93.
[2]王长金.中国竹文化通论[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
社,2014:3-5.
[3]陈新华,陈雪丽.竹文化的传承与现代包装设计
[J].包装工程,2007年08期.
[4]鄢腊梅.绿包装与竹包装及环境保护[J],中国包
装工业.2000年02期.
[5]易元明,黄金发,黄浩锋.自然生态是仿生设计的
示波仪
创造源泉[C].2005年工业设计国际会议论文集,
2005年.
-77-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15:41:1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35067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设计   文化   精神   传统   形态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