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测试100分选择题

生物化学测试题
(单选题 每题1 总计100分)
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
1. 选出非标准氨基酸现代科技成就( )
A. 甘氨酸  B. 胱氨酸  C. 赖氨酸  D. 缬氨酸
2. 哪种氨基酸水溶液的pH值最低( )
A. 精氨酸  B. 赖氨酸  C. 谷氨酸  D. 天冬酰胺
3. 从组织提取液中沉淀蛋白质而又不使之变性的方法是加入( )
A. 硫酸铵    B. 三氯醋酸    C.   D. 钨酸
4. 蛋白质变性是由于( )
A. 氨基酸排列顺序的改变    B. 氨基酸组成的改变
C. 肽键的断裂      D. 蛋白质空间构象的破坏
5. 维系蛋白质α-螺旋结构的主要化学键是( )
A. 肽键    B. 离子键    C. 二硫键    D. 氢键
6. 蛋白质的主链局部构象属于( )
A.一级结构  B. 二级结构 C. 三级结构  D. 四级结构
7. 一个蛋白质分子含有二硫键,所以该蛋白质含有( )
A. 甲硫氨酸  B. 赖氨酸  C. 半胱氨酸  D.氨酸
8.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破坏蛋白质的水化膜并中和其所带电荷可以导致蛋白质沉淀
B. 变性不改变蛋白质的一级结构
C. 盐析是用高浓度的中性盐沉淀水溶液中的蛋白质
D. 蛋白质溶液的酸碱度越偏离其等电点越容易沉淀
9. 核苷酸碱基不含(  )元素
A. C    B. H    C. N    D. P 
10. A细胞内含量最稳定的成分是( )
A. DNA  B. 核糖体  C. 氨基酸  D. ATP
11. DNA不含(  )
A. 腺嘌呤  B. 尿嘧啶  C.鸟嘌呤  D. 胸腺嘧啶
12. 有关RNA的错误描述是( )
A. mRNA波士顿矩阵分子含有遗传密码    B. tRNA是分子量最小的RNA
C. 细胞浆只含mRNA          D. rRNA是核糖体的组成成分
13. 指导蛋白质合成的是( )
A. tRNA  B. hnRNA  C. mRNA    D. rRNA
14. 核糖或脱氧核糖的(  )与碱基连接构成核苷。
A. C-1    B. C-2    C. C-3      D. C-4
15. 嘌呤碱基的(    )与戊糖连接构成核苷。
A. N-1    B. N-3    C. N-6    D. N-9
16. 嘧啶碱基的(  )与戊糖连接构成核苷。
A. N-1    B. N-3    C. N-6    D. N-9
17. 核酸的基本结构单位是(
A. 核苷 B.一磷酸核苷  C.二磷酸核苷 D. 三磷酸核苷
18. 核酸合成的原料是(
A.核苷 B.一磷酸核苷 C. 二磷酸核苷 D. 三磷酸核苷
19. DNA的二级结构是(
A.超螺旋结构 B.三叶草结构 C.双螺旋结构 D.核小体
20. 核酸的紫外吸收高峰在( 
A.280nm  B.220nm  C.260nm    D.270nm
21. 关于酶的辅基的正确叙述是( )
A. 是一种结合蛋白质
B. 与酶蛋白的结合比较疏松
C. 一般不能用透析或超滤的方法与酶蛋白分开
D. 决定酶的专一性,不参与基团传递
22. 全酶是指( )
A. -底物复合物    B. -抑制剂复合物
C. 酶蛋白-辅助因子复合物  D. 黑帮中的女人酶-别构剂复合物
23. 符合辅酶概念的叙述是( )
A. 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    B. 不能用透析法与酶蛋白分开
C. 不参与活性部位的组成  D. 参与化学基团的传递
24. 决定酶的专一性的是( )
A. 酶蛋白  B. 辅酶    C. 辅基    D. 催化基团
25. 酶的活性中心是指( )
A. 整个酶分子的中心部位
B. 酶蛋白与辅酶结合的部位
C. 酶发挥催化作用的部位
D. 酶的必需基团在空间结构上集中形成的一个区域,能与特定的底物结合并使之转化成产物
26. 关于酶的活性中心的错误说法是( )
A. 活性中心可处在一条多肽链上
B. 酶的活性中心与酶的空间结构有密切关系
C. 活性中心就是酶的催化基团和结合基团集中形成的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区域
D. 酶的必需基团就是酶的活性中心
27. 酶作为典型的催化剂可产生下列哪种效应( )
A. 提高活化能    B. 降低活化能
C. 减少反应的自由能    D. 提高产物的能量水平
28. 酶与一般催化剂的区别是( )
A.只能加速热力学上可以进行的反应  B.不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点
C. 能降低活化能  D. 具有高度专一性
29. 酶原的激活是由于( )
A. 激活剂将结合在酶原分子上的抑制剂除去
B. 激活剂使酶原的空间构象发生变化
C. 激活剂携带底物进入酶原的活性中心
D. 激活剂使酶原分子的一段肽水解脱落,从而形成活性中心,或使活性中心暴露
30. 乳酸脱氢酶是由2种亚基组成的X聚体,可形成Y种同工酶,其X.Y的数值依次是(氮气冷却系统 )
A. 23    B. 34    C. 45    D. 56
31. Km值是( )
A. 反应速度为最大速度一半时的底物浓度
B. 反应速度为最大速度一半时的酶浓度
C. 反应速度为最大速度一半时的温度
D. 反应速度为最大速度一半时的抑制剂浓度
32. 一个简单的酶促反应,当[S]<<Km( )
A. 反应速度最大    B. 反应速度不变
C. 反应速度与底物浓度成正比    D. 增加底物,反应速度不变
33.生物转化最主要的作用是( )
A. 改变非营养性物质极性,利于排泄    B. 使毒物的毒性降低
C. 使生物活性物质灭活    D. 使某些药物药效更强或使某些毒物毒性增加
34. 竞争性抑制剂的抑制程度与下列哪种因素无关( )
A. 作用时间  B. 底物浓度  C. 抑制剂浓度
D. 酶与底物亲和力的大小
35. 丙二酸对琥珀酸脱氢酶的影响属于( )
A. 反馈抑制作用    B. 底物抑制作用
C. 竞争性抑制作用  D. 非竞争性抑制作用
36. 哪一种情况可用增加[S]的方法减轻抑制程度( )
A. 不可逆性抑制作用    B. 竞争性抑制作用
C. 非竞争性抑制作用    D. 反竞争性抑制作用
37. 符合竞争性抑制作用的说法是( )
A. 抑制剂与底物结合    B. 抑制剂与酶的活性中心结合
C.抑制剂与酶活性中心外的必需基团结合  D.抑制剂使二硫键还原,破坏酶的空间构象
38. 磺胺药的作用机理是( )
A.反竞争性抑制作用  B.反馈抑制作用  C. 非竞争性抑制作用  D. 竞争性抑制作用
39. 氮的负平衡常出现于下列情况( )
A. 长时间饥饿  B. 消耗性疾病    C. 大面积烧伤  D. 以上都可能
40. 体内氨的主要代谢去路是( )
A. 合成嘌呤碱    B. 合成非必需氨基酸    C. 合成尿素      D. 合成谷氨酰胺
41. 血氨升高的主要原因可以是( )
A. 脑功能障碍    B. 肝功能障碍    C. 肾功能障碍    D. 酸性溶液灌肠
42. 食物蛋白质营养价值的高低主要取决于( )
A. 必需氨基酸的种类  B. 必需氨基酸的数量    C. 必需氨基酸的比例  D. 以上都是
43. 体内氨基酸最重要的脱氨基方式是( )
A. 氧化脱氨基    B. 联合脱氨基    C. 氨基转移作用  D. 还原脱氨基
44. 一碳单位的载体是( )
A. 叶酸  B. 维生素B12      C. S-腺苷甲硫氨酸  D.四氢叶酸
45. 下列化合物中活性甲基供体是( )
A. 同型半胱氨酸  B. S-腺苷甲硫氨酸    C. 甲硫氨酸      D. 半胱氨酸
46.儿茶酚胺是由哪种氨基酸代谢转变而来的( )
A.丙氨酸  B.酪氨酸  C.氨酸  D.甲硫氨酸
47. 下列哪个不是α-酮酸的代谢途径( )
A. 还原氨基化,合成非必需氨基酸    B. 彻底氧化分解,生成CO2H2O
C. 转化为糖或酮体    D. 转化为某些必需氨基酸
48. AST在哪个器官含量最高( )
A.     B.     C.     D.
49. 蛋白质的互补作用是指( )
A. 糖和脂的混合食用,以提高营养价值 
B. 脂和蛋白质的混合食用,以提高营养价值
C. 不同组成的蛋白质混合食用,以提高营养价值 
D. 糖和蛋白质的混合食用,以提高营养价值
50. 哪组氨基酸使尿酮体排出量增加( )
A. 精氨酸和异亮氨酸  B. 赖氨酸和亮氨酸   
C. 缬氨酸和丝氨酸    D. 苏氨酸和酪氨酸
51. 氮的总平衡常见于下列哪种情况( )
A. 儿童.孕妇    B. 健康成年人    C. 长时间饥饿    D. 康复期病人
52. 催化谷氨酸氧化脱氨基的酶是( 韩恩典)
A. 谷氨酸脱氨酶  B. 谷氨酸水解酶    C. 谷氨酸脱氢酶  D. 谷氨酸转氨酶
53. 氨基转移酶的辅基中含有( )
A. 维生素B1        B. 维生素B2    C. 维生素B6        D. 维生素PP
54.牛磺酸是由下列哪种氨基酸代谢转变而来的( )
A. 甲硫氨酸  B. 半胱氨酸  C. 谷氨酸  D. 甘氨酸
55.鸟氨酸循环的亚细胞定位是( )
A. 胞液和微粒体    B. 线粒体和内质网  C. 微粒体和线粒体  D. 线粒体和胞液
56.鸟氨酸循环中第二个NH3由下列哪种氨基酸直接提供( )
A. 精氨酸  B. 天冬氨酸  C. 鸟氨酸  D. 瓜氨酸
57.测定下列哪种酶的活性可以帮助诊断急性肝炎( )
A. NAD+      B. ALT    C. AST    D. FAD
58.合成嘌呤核苷酸与嘧啶核苷酸所需的5-磷酸核糖来自( )
A. 糖酵解          B. 糖的有氧氧化    C. 磷酸戊糖途径    D. 糖原分解
59. 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途径先合成( )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19:52:1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34937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蛋白质   下列   基团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