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用语不规范现象浅议

网络用语不规范现象浅议
网络是继报刊、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在当今世界很有影响力。随着网络媒体的飞速发展,网络语言这一信息时代的产物,作为人们在网上进行信息交流和信息处理的交际符号,越来越受到关注。网民们以BBS(电子公告栏)、网上论坛、聊天室等为主要载体在互联网上建立了独特的网络语言文化景观。汉字作为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在网络语言的应用中呈现出反传统化的趋势。本文结合网络环境下的汉字使用情况,探讨了当前汉字应用的不规范问题及其危害。
一、网络用语不规范现象具体表现
高岗之子高毅
从1987年互联网进入中国到现在,短短24年间互联网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网络用语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也从最初的传统文字间的交流,到字符表情符号、表情符号、动静态图片(在这里动态图片亦可理解为“动画”),到后来流行的火星文字,再到近几年随网络技术发展而日益普及的视频聊天。网络语言的发展过程中随之也呈现出反传统化的趋势:如许多常用汉字的形、音、义都背离了传统,生僻字、火星文大行其道。这些都是网络用语不规范现象具体表现,也带来了诸多社会问题。
科索沃战争
二、网络用语不规范现象所带来的诸多问题
(一)认读危机
范照兵是谁的秘书网络用语不规范运用,导致了受众的认读障碍,从而产生了认读危机,具体表现为:
1、汉字变异形成认读危机
⑴汉子字形变异:受电脑输入环境的影响,网民为了追求方便快捷的输入方式,改变了汉字的表达形式。传统的方块字形被各式字母、数字符号所代替。
①采用字母代替汉字。如“j-,g-哥,m-妹, p-屁, u-你”等。
②采用纯数字形式。如“1314(一生一世),520(我爱你),88(拜拜)”等。
③用错字、别字随意替代。如“虾米-什么,灰常-非常,稀饭-喜欢”等。
④拆字变异。源自古代汉民族的一种语言文字游戏。像“言寸身”(谢)、“卯金刀”(刘)、“田力”(男)、“十八子”(李)等形式在古代也早已存在。在网络语言中也出现了这种拆字式的书写形式,如“弓虽—强,马叉虫—骚”等。
⑤混写变异。网络语言中,由于英语的普及,计算机键盘中英语输入便捷等特点,使得汉字与拉丁字母、情意符号、数字等多种语言符号的混写混用成为普遍现象,成为字形变异的一种形式。如“e网情深、3X(谢谢)、K4(吻)”等。
⑵字音变异:受方言或连读的影响,常用字词的读音发生了变化。如:合音变异:酱紫(这样子)、酿紫(那样子)表(不要)等,音素变异:粉(很)、稀饭(喜欢) 、偶(我)、银(人)等。
⑶字义变异。汉字是表意符号体系,传统汉字具有表意功能。而在网络语言中,字母化、数字化以及错别字大行其道,汉字的固有意义在网络语言中已变得面目全非。如“闪—离开,顶—同意,雷—惊吓、吓倒,表—不要,汗—表示惭愧”等。
2、古字新用增加了人们的认知难度。如“囧”:(读jiǒng),原意是“窗户,光明”,网络语言中用来表达郁闷、悲伤、无奈等心情。如果把“囧”字看成是一张人脸,那么“八”就是两道因悲伤和沮丧而下垂的眉毛,“口”则表示“张口结舌”状。它的内涵就是:作为头,表达沉重的思想;作为脸,表达浪漫与激情。也常常表示郁闷的表情。孖:(读mā),如同字形所示:双生子。意义是克隆,拷贝,复制。槑:(读méi),这个“槑”字由两个“呆”组成,于
是在网络语言里被用来形容人很天真、很傻、傻到家了
3、火星文自成体系。
大数据脱敏
火星文, 通常指的是在网上聊天室、论坛、贴吧、个人空间等语境中所使用的, 由繁体字、别字、偏旁、字母、数字、外文、图符及部分简体字等组成的一种特殊的表意形从“文字”构成形式上看,“火星文”的构成以汉字为主流, 其次是英文, 汉语拼音及数字符号只是辅助性的符号。具体来说是由繁体字、别字、偏旁、数字、字母、拼音、外文、图符、构字部件及部分简体字等构成的。这类符号的主要特征是汉字使用的反标准化。数字谐音、字母谐音、同音别字、混合谐音、混合语言用语(闽南语客家话、港式用语、台语、日文用语、英文用语、注音符号)在“火星文”中 大行其道。是最新颖、最典型的网络语言。如:切斗4幻j,↓b倒挖d!(一切都是幻觉,吓不倒我的!)王釨來暸嗎?(王子来了吗?)等。
火星文由奇奇怪怪的符号、怪字、日文、繁体汉字等构成,这样的用字习惯严重阻碍了正常的文字交流。
土工合成材料(二)理解危机
语言文字是为表情达意服务的。在网络语言里,字音字形的混乱,字义的悖离,古字新用,火星文盛行,使人们在理解网络语言时遇到了很多的困难,从而导致汉字的解读危机。中小学老师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文字片段: “偶8素米女,木油虾米太远大的理想,只稀饭睡觉、粗饭,像偶酱紫的菜鸟……”;“昨晚,偶GG带着他滴GF到偶家来7饭,那个MM在吃饭时一直向偶妈妈PMP,那样子真是好BT,实在是让偶粉寒,偶粉8稀饭她的话……”;“饭不?”“嫑……” ;“木有哇,偶这几天就素觉滴很累……神哇,让偶穿越啦吧。”……网络流行语言已经渗透到了中小学生的日常口语和作文里,加剧了汉字使用混乱的局面,这些文字在很多人看来如同天书,辨认尚难,更不用谈理解了。
中原官话(三)书写危机
随着电脑“走进寻常百姓家”及电脑文字录入技术的广泛应用,书写汉字已经演变成一种简单的选择并点击确认的过程。书写机会的减少,天长日久,熟悉的字生疏了,记得清的字混淆了,会写的字不会写了,汉字的文化意蕴也自然会被弱化直至消失。没有了书写时的遣词造句、推敲琢磨和逻辑推理,汉字会变成被“嫁接”的符号,它的生命意义会由于不被认知和理解而大大削弱。更为重要的是,随着电脑的进一步普及和电脑使用的低龄化,使
没有完成识字、写字任务的中小学生也加入到了大量使用电脑进行“文字处理”的大军。见到的是离开电脑不会写字、提笔忘字、写错别字、书写潦草等各种日趋严重的书写问题。“握着鼠标忘了笔杆”“提笔忘字”现象比较普遍,已形成了汉字的书写危机。
(四)汉字的文化传承危机
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云:“盖文字者,经艺之本,王政之始,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古曰:‘本立而道生。’知天下之至啧而不可乱也。”许慎认为文字是经史的根本,是治理国家的基础,是前人将文化传给后人的载体,是后人用来认识古代文化的工具。许慎对文字价值的阐述简明而深刻。汉字不仅是书写汉语的符号,同时也是汉文化的承载者,其本身也是一种文化。然而,在信息时代,电脑成为书写工具后,汉字书写似乎逐渐失去了其实用价值。汉字书写从形式到内容都被空前颠覆了。语言文字的应用,总体呈现出了“草率化、朦胧化、粗鄙化、游戏化”的倾向,汉字传统文化的审美意蕴有所消弱。“提笔忘字”不仅会弱化汉字的文化内涵,也会使汉字文化陷入危险的境地。避免汉字文化危机,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严肃命题。

本文发布于:2024-09-24 20:26:5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34861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网络   语言   符号   书写   用语   文化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