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4821号(经济发展类240号)提案答复的函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4821号(经济发展类240号)提案答复的函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公布日期】2021.09.24
【文 号】
宵禁令
【施行日期】2021.09.24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自然生态保护,区域经济开发
正文
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4821号(经济发展类240号)提案答复的函
  你们提出的关于推进秦岭生态保护和环秦岭经济圈高质量发展的提案收悉。经商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文化和旅游部,现答复如下。
  秦岭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坐标,是我国南北方的气候分界线,是秦巴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三峡库区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等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所在地,生态安全屏障功能突出,区域战略地位重要。2020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秦岭时强调,保护好秦岭生态环境,对确保中华民族长盛不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我委和有关部门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积极支持秦岭地区生态保护修复和高质量发展,走出一条共保、共建、共享、共富的绿发展之路。
  一、关于秦岭地区生态保护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我委和有关部门坚持生态优先,在相关规划编制、国家公园设立、生态保护修复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工作,推动有关省市形成共抓大保护的合力,提高秦岭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维护等功能与作用,筑牢国家生态屏障。
汽车助燃剂
  (一)加强秦岭地区生态保护规划引导。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在黄河、长江重点生态区系统保护和修复工程中,部署了秦岭相关地区的生态保护修复工作,并提出新整合设立秦岭、黄河口等国家公园。我委会同自然资源部联合印发的《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及正在编制的《黄河重点生态区生态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建设规划(2021—2035年)》《长江重点生态区生态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建设规划(2021—2035年)》,生态环境部正编制的《“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专项规划》等,将秦岭有关地区分别列入黄河和长江流域重要生态保护修复重大工程范围,研究提出了生态保护修复具体工程举措,积极协调相关支持政策。同时,我委正推动制定《生态保护补偿条例》,强化有关部门在生态保护补偿领域的职责,为包括秦岭地区在内的我国全境建设生态文明提供法治保障。
糖酒招商网  (二)进一步优化国土空间布局。自然资源部会同有关部门在编制《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2021—2035年)》的过程中,强化与有关省份的沟通协调,充分考虑环秦岭地区资源环境禀赋、生态安全、产业发展、文化建设、城镇化等空间需求,科学划定“三区三线”,合理确定六省一市耕地保有量、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建设用地规模等空间管控指标,科学优化环秦岭地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初步统计,六省一市生态保护红线面积68.93
万平方千米,占国土空间面积比例约30.5%。
  (三)积极支持秦岭国家公园建设。2015年,我委会同有关部门联合印发了《建立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确定了秦岭地区的三江源、大熊猫、祁连山、神农架等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并通过文化旅游提升工程,“十三五”时期累计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24.77亿元,支持六省一市国家公园试点区的生态系统和遗产资源保护设施、配套基础设施、科普教育和游览服务设施等建设。目前,国家林草局已将秦岭国家公园候选区纳入国家公园空间布局方案,并拟列入“十四五”期间优先建设范围,制定了设立秦岭国家公园工作方案,成立了主管局领导与陕西省分管副省长任双组长的领导小组,多次赴陕西省推进前期准备工作。秦岭国家公园设立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四)扎实推进秦岭生态保护修复。“十三五”以来,我委累计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约40亿元,支持秦岭地区城镇生活垃圾、污水处理等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累计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10.05亿元,支持秦岭地区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还草、重点防护林体系建设、湿地保护等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生态环境部强化秦岭生态保护修复监管,将秦岭地区作为监管重点,开展人类活动卫星遥感监测和实地核查,及时发现并依法查处违法违规开发活动。
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论文
已开展秦岭地区25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效评估,结果表明秦岭区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总体良好;开展包括秦岭地区六省一市在内的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监测评价,结果显示秦岭地区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整体稳定,变化县域以变好为主。目前秦岭地区六省一市部分县区已被列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
  (五)加强秦岭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2020年,生态环境部优先组织对秦岭优先区域中段与西段的陆生高等植物、哺乳动物、鸟类、昆虫进行了调查。自然资源部正在编制的《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2021—2035年)》研究提出了拟加强秦岭等国家生物多样性优先保护区域的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强化秦岭等野生动植物基因库以及各类微生物资源库等建设,完善物种迁地保护和基因保存体系布局等重要措施。
上海健身房阉割  下一步,我委和有关部门将加强协同配合,结合长江经济带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区域重大战略的推进落实,进一步加强对秦岭地区生态保护修复的支持力度,推动六省一市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保护好、发展好秦岭地区,确保秦岭美景永驻、青山常在、绿水长流。
  二、关于环秦岭地区高质量发展
  环秦岭地区六省一市横跨我国中部和西部地区,集重点生态功能区、特殊类型地区、城市化地区于一体,涉及区域范围大,发展差距明显,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区域。我委和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在规划编制、政策制定等方面,积极支持环秦岭地区高质量发展。
  (一)关于编制环秦岭经济圈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规划。我委组织编制并报请国务院批准实施了一系列区域规划,推动环秦岭地区协调发展、高质量发展。在经济区建设方面,我委先后组织编制实施了《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中原经济区规划》等规划,促进区域间合作互动,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在城市建设方面,我委牵头编制了成渝城市、长江中游城市、中原城市、关中平原城市、兰州—西宁城市5个城市发展规划,对各城市的发展方向、战略定位和重点任务等作出了部署。在特殊类型地区方面,我委会同有关部门编制发布了《秦巴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2—2020)》《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提出对秦巴山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脱贫攻坚、老区振兴等给予政策支持。目前,我委正会同有关方面编制“十四五”时期关中平原城市、长江中游城市等发展规划或实施方案,科学指导支持环秦岭相关地区高质量发展。
  从地理空间来看,六省一市间有山川阻隔,空间跨度大,资源环境禀赋差异强,经济联系相对薄弱。从区域战略布局来看,环秦岭地区已经处于长江经济带发展、黄河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叠加区,处于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点施策区域,且各个城市均已有相关规划指导。综合考虑,环秦岭地区情况复杂,编制环秦岭经济圈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规划涉及的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入论证,待时机成熟后再研究推进规划编制工作。下一步,我们将继续贯彻落实好国家已出台的区域战略规划和区域政策文件,指导和支持相关省份立足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开发潜力,促进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推动环秦岭地区更好地融入推进西部大开发、中部地区崛起以及长江经济带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区域重大战略,提升成渝、关中平原、兰州—西宁等城市建设水平,促进区域间融合互动、融通互补、高质量发展。
  (二)关于“保护弘扬传承秦岭文化”。中宣部联合有关部门印发实施了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等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实施方案,将秦岭地区六省一市分别纳入四大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范围,并指导四川、重庆两省市推动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2021年3月,自然资源部与国家文物局印发《关于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实施中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的指导意见》,明确在市、县、乡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中统筹划定历史文化保护红线,纳入国土
空间规划“一张图”,对历史文化及其整体环境实施严格保护和管控。“十三五”时期,我委通过文化旅游提升工程,累计安排六省一市中央预算内投资93.88亿元,主要支持当地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国家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利用设施、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等建设。氯化铝
  下一步,我委将与有关部门统筹考虑秦岭地区六省一市文化旅游资源禀赋,加快长征、长城、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推进重要文化标志工程建设,传承和保护好各类历史文化遗产。支持相关省份深入挖掘当地文旅高质量发展潜能,通过规划引领、项目支持等,不断丰富文化、生态等旅游产品,探索文旅融合发展模式,撬动各方力量共同推进六省一市文化旅游事业繁荣发展。
  感谢你们对发展改革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欢迎登录我委门户网站(v),了解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情况、经济体制改革方面的重要信息。
国家发展改革委
  2021年9月24日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01:13:2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34754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保护   发展   生态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