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市生态旅游发展的实践与探索

都江堰市生态旅游发展的实践与探索
    依托资源优势代表性培育特品牌
端粒复制    精心打造西部休闲度假第一城
    ——都江堰市生态旅游发展战略的实践与探索
    生态旅游是针对旅游业对环境的影响全新产生和倡导的一种而的旅游方式,是生态学、旅游学和社会学等多种学科有机讲授结合的新兴学科。生态旅游不仅迎合生态旅游了人们崇尚返璞归真,充分体现人与自然、人因与环境的和谐统一,而且贯穿了以人为本思想,是中曾科学发展观在旅游产业中的具体体现。发展生态旅游,不仅有利于优化生态和旅游产品结构,促进资源实现本土市场价值,而且对提高城市知名度,强化旅游“富民”功能,加快推进改革城乡一体化进程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现实状况都江堰市生态旅游转型现状
    (一)优良的生态环境,奠定了都江堰市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都江堰市地处成都平原西北岷江中上游,位于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的结合部,地貌兼具平原、丘陵、山区等多种形式,是中国西部两大地理环境阶梯人文环境的转折点,建于2260年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是农业机械川西平原工业、农业、环保、生活等饮水的唯一源头,被称为川西平原生命之源,是成都平原防护网和岷江水系重要的绿生态屏障。同时,都江堰市国际级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市内两大植物区系交汇,其生物多样性具有全球典型性的极高价值。拥有2处世界世界遗产(都江堰、青城山)、1处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龙溪—静安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1处国家森林公园(故名国家森林公园),总面积17911.5公顷,其中,龙池原始森林和龙溪—静安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离特大城市最近的原始森林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境内有重要景观33处,有国宝大熊猫和珙桐等多种珍稀动植物3012种,1994年被中科院列为全国生物年初多样性五大基地之一。优美的生态环境、丰富的旅游资源,不仅都江堰市成为成都平原一方绿宝地,而且“生态牌”相当已成为市域可供长期利用十分可观的无形资产,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诱人魅力。
    (二)良好的发展基础,了都江堰市生态旅游增长的巨大空间
全面推开营改增    近年来,都江堰市坚持以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生态系统为指导,注重经济发展与保除铁剂
护环境生态保护相结合,以推进生态环境建设为先导,确立了“坚持可持续发展,基础建设生态文化旅游城市;坚持防治结合,营造绿环境城市;坚持依法行政,塑造氛围管理精品城市”的环境方针和“建立绿政府、经营绿城市、发展绿经济、推广绿生活、倡导绿文明”的发展目标,着力构建绿经济生态系统,走出了一条富有都江堰特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有力地促进全市生态、经济、环境和社会同步协调发展。
    ——全力构筑绿生态屏障。持之以恒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发展指导,以改善和提高全市生态环境质量、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为目的,积极探索并不断完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障体系,认真实行综合决策、统一管理工作与齐抓共管、环境投入、公众参与四项制度,强化生态环境执法、投入、宣传、科技九个关键环节,全市湿地全县明显改善和优化。近年来,全市大兴植树造林,大力实施“长防”工程、“天保”工程和退耕还林(草)工程,新增绿地面积31.11万亩。在城市绿化方面,采用“腾地造绿,破墙透绿,借地还绿,见缝插绿”等多种方法相结合的办法,努力扩大城市公共绿地面积,建成了“一个绿心脏、五条绿彩带、六条绿长廊、十八颗绿宝石”为支撑的老城区绿地系统,形成了以“大环境为依托、公共绿地为重点,城市道路河堤绿化为骨架,专用绿地为补充”的城市绿化新格局。全市绿化覆盖率高达54.02%,森林覆盖率达53.86%,总绿化率为94.73%。
报告格式
2000年,生态示范区建设通过了国家验收,获得“人间天堂都江堰”的美誉。2001年,都江堰市政府系统及都江堰景区、青城山景区顺利通过iso14001现状管理体系认证,获得了通往国际社会的“绿名信片”,在全国县级政府系统首开先河。2003年,成功通过国家园林城市国际机构验收。
课程教育研究
    ——着力培育旅游精品。一是打造观光旅游精品。形成了以自然生态与人文精神完美结合的经典巨作、当今世界唯一留存的绝无仅有最古老的、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生态型水利工程-都江堰为核心的都江堰旅游景点;以山林幽深、古道幽静、山花幽香、鸟鸣幽趣、亭阁幽雅、溪流幽清为特征的中国道教发祥地青城山景区;以自然环境独特,山峦重叠,林海幽深,集湖、石、林、瀑于一身,融奇、险、幽、雄为一体,春看杜鹃,夏避酷暑,秋观红叶,冬赏冰雪的龙池景区。二是打造生态休闲度假旅游精品。积极利用充分利用独特的内陆山水田园风光、优良的植被、水和空气,突出生态特和川西民居的舒适风格,建立了以青城、两河、玉堂、向峨、龙池、虹口等为重点青浦的一批生态旅游休闲度假区,实现了由过去现代的“点”发展向片区发展转变,由单一的观光旅游向会议、度假、休闲游相结合转变。三是打造老城区旅游精品。都江堰市巍峨千里岷山,前拥万顷平畴,既有河渠纵横的“水城神韵”,又有错落有致、高低起伏的“山城风彩”,按照自然风光、历史文
化、现代文化三者和谐统
    一、相得益彰的要求,精心组织城市市政建设,实施了城市总体风貌改造、和节点建设工程,配套城市服务功能,增点留客,令支撑点之成为旅游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四是打造运动休闲名优生态旅游精品。以项目为载体,积极推进观光型特旅游向度假型、运动型、体验型旅游转变,高起点策划、高质量推出了虹口漂流、龙池滑雪、青城高尔夫等旅游项目投资,增加了参与性、娱乐性旅游项目,丰富了旅游精品内容。目前,全市已经形成了青城山、都江堰、龙溪—虹口自然生态保护区大各具特的著名景区,培育了以千年古堰无坝生态水利工程品牌、“青城天下幽”品牌、龙溪—国家级虹口示范自然生态保护区(国家级森林公园)品牌为世界闻名代表的世界级旅游精品,都江堰市的旅游产业已成为城市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和支柱产业,初步形成了旅游与生态、人文环境等相互协调的市域经济发展模式。
    ——强化灌溉系统建设。结合生态旅游城市建设,扩张推升全市经济发展,近年来,都江堰市投入经费巨资,先后实施了成灌高速公路出口开放整治工程,s106线旅游路全面性整治工程,建成混凝土路面高等级旅游休闲公路68.3公里,沥青路面84.9公里,游山道125
公里,日供水用水能力达万吨的旅游区自来水厂4座,变电所3座,高低压配电线路134公里,邮电所3个,开通国际国内直拔程控电话1800多门,移动电话3处,景区大型停车场9处。旅游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综合接待能力进一步增强。
    ——全面实施环境综合督查。从1999年起,都江堰市开展了申报都江堰—青城山世界遗产工作,对都江堰、青城山及其周边环境实施了有史以来投资最大、效果最好的环境整治,共投入2.06亿元,搬迁民宅1097户,拆迁和关闭景区内跨国企业、矿山61家,搬迁学校1所,拆迁总面积达28万平方米,经过整治,还遗产地以自然、历史的本来面目,景区面貌焕然一新。2002年—2003年,我们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投入5000多万元,在城区景区开展了为期近一年的环境秩序综合整治,主体资格关停了市域内所有不法排污企业和最后7家小煤窑。2003年非典防控期间,我们抓住游客紧俏的时机,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拆除了青城新村后山又一村上千平方米的变乱修乱建房屋,并按城市总体风貌和山乡民居特要求进行了全面改造。
    ——积极扎实推进旅游管理体制创新。成立了都江堰市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强化对全市旅游业发展的综合决策和监督管理,实行统一管理、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执法
、统一营销,在景区制定并严格执行了旅游产品销售资格准入、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同时,按照旅游矿产资源国家所有,政府管理,企业经营的三权分离思路,于2003年成功对青城外山实施了旅游开发权转让,并着手制定市域内各涉旅乡镇的旅游发展规划,精心对项目进行策画、包装,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技术开发,着力建构旅游开发“国有民营”的新路子。

本文发布于:2024-09-24 06:28:5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34605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旅游   发展   城市   绿色   都江堰市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