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地理学研究综述

王晓乐;蒋晓兵
【摘 要】为了理清新经济地理学的相关研究成果,以便使经济的发展从时间与空间这两个维度在理论中实现了完美的融合,通过文献综述的方法,对新经济地理学的基本模型做了简要的回顾和评述,主要就研究内容和理论的应用进行综述介绍,并在此基础上对新趋向进行了讨论.
【期刊名称】《地下水》
【年(卷),期】2011(033)003
【总页数】2页(P187-188)
【关键词】新经济地理学;核心-外围模型
【作 者】王晓乐;蒋晓兵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陕西西安,710069;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陕西西安,710069
双机备份【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F011
义经记20世纪 80年代以来,西方社会科学进人了一个相互交叉与互动的新时期,各学科在理论互动中对区域与空间产生了浓厚兴趣。以克曼等为代表的主流派经济学家重新审视了空间因素,把以空间经济现象作为研究对象的区域经济学、城市经济学等传统经济学科统一起来,构建了“新经济地理学”。1991年,[1]Krugman的《收益递增和经济地理》一文提出了核心 -外围模型(简称 CP模型),完成了新经济地理学的开山之作,标志着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框架初步形成。
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经济活动的空间聚集及区域增长集聚的动力两方面。新经济地理学在研究空间问题时沿袭了经济学的传统方法,大量采用了数学方法,将现实中的现象高度模型化,主耍包括:CP模型、国际专业化模型、全球和产业扩散模型以及区域专业化模型。
1 国外新经济地理学研究综述
1.1 经济活动的空间聚集方面的研究
[2]Liras Elizondo和 Krugman提出农业生产和住宅需要占据空间,并将城市地租和通勤成本视为分散力,因此集聚是有代价的,必须通过提高工资以弥补这两种成本。[3]Helpman引入了房地产部门,并将其视为分散力的重要来源,得出了与 CP模型相反的结论—运输成本越高导致集聚的规模可能越大。[4]Tabuchi指出过度集中所造成的拥塞会导致负的外部性,这些都是产生空间分散力的原因。[5]Alonso—Villar将交通问题、污染和高住宅成本统称为拥塞成本,替代了CP模型中不能迁徙的农民作为分散力。[6]Ottaviano通过引入中间产品将 FC模型发展为 FCVL模型,该模型既弥补了 FC模型中无法产生因果循环效应的缺陷。[7]Fu jita和 Gokan进一步拓展了上述空间分工模型,假定产品的生产需要经过多个不同的国家的车间,随着企业内部交易成本的降低,生产低贸易成本商品的企业倾向于将其车间集中于低收入国家,而生产高贸易成本商品的企业倾向于将其车间分散在各个独立的市场。[8]Tabuchi建立了动态的多区域模型,探讨当存在任意数日的区域时,城市间运输成本的降低对空间分布的影响。[9]Behrens提出运输成本随着运输距离的增加而递减的概念,他指出当运输技术不足以形成长途经济时,生产的空间分布由地理特征决定。
1.2 区域增长集聚的动力方面的研究
金基德时间[10]Martin和 Rogers通过引入资本要素将 CP模型改进为FC模型,并以此为基础讨论了具有宽泛意义的公共基础设施对贸易模式和产业区位的影响。[11]Martin和 Ottaviano从城市化的角度考察了集聚和增长的关系,指出由于存在地方化的知识外溢,城市化有助于知识的传播,因而能推动经济的内生增长。[12]Ciccone分析了就业密度对平均劳动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济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有正面作用。[13]Yamaoto提出通过假定生产中间产品部门与创新部门的垂直联系,建立增长与集聚间的因果循环关系。[14]Behrens等人建立了同时存在国内跨区贸易和国际贸易的模型,考察了两种运输成本的变化对贸易条件、福利水平及经济地理的影响。[15]Baldwin和 Martin在一般均衡框架下建立集聚与增长的关系,认为资本的流动是关键因素,并指出在不允许资本跨区流动的情况下,刺激资本积累和增长本身就可能会导致极端的空间集聚,产生与 CP模型中相似的结果。新华月报
2 国内新经济地理学研究综述
2.1 新经济地理学理论部分的研究
[16]顾朝林论述了西方经济学与地理学融合的新趋向,指出当今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要把经济与空间相互融合在一起,才能更好地解释经济与空间相互匹配问题。[17]朱华友,丁四
保揭示新经济地理学的形成背景,认为新经济地理学以收益递增和不完全竞争理论为基础,来分析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问题。[18]吕拉昌,魏也华研究了新经济地理学中的制度转向与区域发展,提出西方经济地理学的“制度转向”是经济地理学再发展的需要。[19]李爱国,黄建宏从新经济地理理论视角下的现代物流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提出现代物流有效降低了运输成本,推动经济由集聚中心向外围扩散。[20]张波,谢燮,刘江涛研究了新经济地理学方法在城市成长管理中的应用,阐述了新经济地理学与城市空间成长管理关注重点的一致性和差异性。[21]张锦,杨湘江,李增欣分析了新经济地理在国际贸易理论方面的发展和应用情况。
2.2 国外研究经验的借鉴和应用
[22]张吉鹏分析了新经济地理学之于中国情景的适用性,认为新经济地理学没有严重悖于中国情况的方面。[23]谢燮,杨开忠分析了新经济地理学模型的政策含义及其对中国的启示,探讨新经济地理学模型所体现的政策含义,包含政策的区域附带效应、门槛效应、地区滞后效应、非线性效应、选择效应和协作效应。[24]黄肖琦、柴敏在新经济地理学的框架下重新审视了外商直接投资的区位决策行为,发现能较好地反映在华投资跨国公司的区位选择行为,对现阶段 FDI的战略行为有着很好的解释力。[25]宋德勇、张文斌借助新经济地理学模型对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进行了对策方面的研究,提出为了缩小地区差距促进区域均衡发展,必须加强地区间转移支付力度。[26]童燕,刘修岩从新经济地理学视角发现了各地级市与国外中心市场的接近程度也对中国地区工资差距的长期存在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为中国地区工资差距的存在原因提供一个新的视角的解释。
3 结论与展望
乳酸左氧氟沙星鉴于的核心模型在许多方面显得过于简单,今后新经济地理学研究的一个可行路线是将核心模型中的基本要素和观点与国际和区域经济学中关于成熟的贸易和区位理论结合一起。
3.1 扩展理论研究范围
新经济地理学所受的批评之一就是对集聚的向心力和离心力的因素考虑过于简单,今后不仅要研究关联效应,而且对厚实的市场、知识溢出和纯外部经济性也要加以研究,但前提条件必须要建立一个基于商品和服务的生产、贸易联系效应的更一般的垄断竞争模型,新经济地理学的进一步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种基于空间因素的垄断竞争市场的一般均衡模型的构建。
3.2 加强实证研究和探讨政策含义
新增长理论模型和新贸易理论模型的实证研究表明:经验研究有助于对一些似是而非的观点提供一些典型事实和约束条件,可以用来判断在哪些因素之间存在真正的关系,同时也可以用来指出模型在哪些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拓展。加强实证研究也是新经济地理学未来的研究方向之一,未来的研究将会沿着“一般到具体”的路线,从高度抽象的简单模型到解决具体问题的模型。
参考文献
[1]Krugman.P.(1991)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 ic Geography[J].Journal ofPoliticalEconomy 99:483-499.
[2]Livas-ElizondoR.,K rugman P.(1996)Trade Policy and the Third-worldMetropolis[J].Journal ofDevelopmentEconom ics.
[3]Helpman E.(1998)The Size ofRegions.In:PinesD.,Sadka E.Zlcha I.Topics in Pub lic Econom ics:TheoreticalAnalysis.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Cambridge
[4]TabuchiT.,Thisse J-F,ZengD-Z.(2005)On the Number and Size ofCities[J].Journal ofEconom icGeography 5:423-448.
[5]Alonso-VillarO.(2002)UrbanAgglomeration:Knowledge Spilloversand ProductDiversity.TheAnnals ofRegionalScience 36:551-573.
[6]OttavianoG.I.P.,Tabuchi T.,Thisse J-F.(2002)Agglomeration and Trade Revisited.InternationalEconomic Review 43:409-436.
[7]FujitaM.,GokanT.(2005)On theEvolution ofSpatialEconomy withMulit-unitMulti-plant Firms:the Impact of IT Development.[J].Portuguese Economic Journal4:73-105.李嘉图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19:38:2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3456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经济   模型   地理学   研究   空间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