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新理论概述

国际贸易理论概述
              内容提要:本文对近年来国际贸易最新理论进行了简要的总结,介绍了关于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的几种模型,这些模型都是对传统比较优势理论的扩展,使之更符合当代国际贸易的发展实践,并可用于解释产业内贸易、战略贸易政策。本文还对新兴古典贸易理论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马歇尔模型 张伯伦垄断竞争模型 古诺双头垄断模型 产业内贸易 战略贸易政策 新兴古典贸易理论(内生贸易理论)
              从“绝对优势理论”到“比较优势理论”,进而到H-O四大定理,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一直遵循着古老的假定:报酬不变、完全竞争、同质产品。但总的来说,传统国际贸易理论没有脱离比较优势的理论框架。   
               
            “里昂惕夫之谜”显露了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局限性,促使经济学家超越H-O理论去寻求新的对贸易基础的理论解释,以求从根本上解答“里昂惕夫之谜”。同时自20世纪60年代以
来,国际贸易实践中也出现了许多新趋向,工业国家之间的许多贸易活动用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无法予以适当的解释,主要体现在:1.世界贸易的绝大部分是在要素禀赋相似的工业化国家之间进行的;2.大部分贸易是产业内贸易,即相似产品的双向贸易;3.战后贸易的扩大其绝大部分是在没有大规模的资源重新配置或收入分配影响情况下形成的。第三种现象在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的例子尤为明显。这种新的贸易倾向显然不能用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来解释,而需要对其理论框架进行扩展或重构。于是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一批经济学家从贸易实践出发,利用新的分析工具,尤其是借鉴了产业组织理论的重要模型,对国际贸易理论进行了新的发展,提出了一些有别于前人的贸易理论。他们将贸易理论与产业组织理论联系起来,从而从根本上把规模经济纳入了贸易产生的原因当中,并把不完全竞争作为理论的核心。
中国红歌会
            但是,国际贸易新理论涉及的范围甚广,也无法构成一个统一的理论体系,习惯上人们把狄克西特-斯蒂格利茨模型称为新贸易理论的开端。1977年,狄克西特和斯蒂格利茨联名发表了一篇名为《垄断竞争与最优产品多样化》的论文,建立了一个规模经济和多样化消费之间的两难选择的模型。他们发现,即使两国的初始条件完全相同,不存在李嘉图比较优势,但如果存在规模经济,则两国可以选择不同的专业,从而产生后天的绝对优
势。该模型一经发表,就成为了研究新贸易理论的极为有用的工具。而后克曼等人将该模型应用到国际贸易的分析中,使国际贸易理论获得了极大的丰富,对传统贸易理论也是很大的补充。
            由于关于国际贸易新理论的文献众多,其中以克曼的作品为最。因此本文的材料也多取自于此。笔者从中摘取了较为主流的几种理论并加以分类,对这些理论的结论进行简要的总结。
            规模经济作为促进国际贸易的手段已经早已被大多数学者所认可,但是,由于以往按报酬递增条件建立的贸易模型往往都假定规模经济是企业的外生经济,因此市场始终处于完全竞争状态,从而使得规模经济与不完全竞争相抵触。因而在国际贸易理论中引入规模经济就必然要打破以往的标准竞争模型。
              市场结构是规模经济理论的中心问题,对此,理论上有三次突破,形成了三个关于市场结构的理论模型:马歇尔模型、张伯伦的垄断竞争模型与古诺双头垄断理论。
kurtschneider              1.马歇尔模型:这是一个简单的2×2×1模型,其中产品A在任何层面上都具有报酬
不变的特征,而产品B则具有外在规模经济的特征,即报酬递增外在于企业而内在于产业。根据上述假定,如果两个国家都同时生产A和B,则即使在技术水平完全相同的情况下也会产生分工和贸易。原因是,如果两国都生产A,会使两国的工资率相等,但这会使其中一个国家的原来规模较大的B产业能有较低的生产成本,从而导致该产业的相对规模进一步扩大,成本优势进一步强化,于是两国之间的差异会不断积累,直至至少其中一个国家分工专门生产产品B。只要有一个国家实现了专业分工,国际贸易就会出现。因此,毫无疑问,规模经济会导致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但是,马歇尔模型的意义不仅仅在此。克曼和赫尔普曼(1985)已经证明,通过贸易均衡的深层次作用,即“贸易的经济一体化效应”,将世界经济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其产量和资源配置都可以像所有生产要素集中在一个国家一样,以此为基础构建一体化经济,从偏好、技术以及要素禀赋来计算如果劳动力能够在两国之间自由流动时A、B产业之间又如何分配。可以把要素价格相等作为经济一体化的外部表征,那么由于外生经济被假定为国家所有而不是全世界共有,这就意味着在经济一体化条件下,报酬递增产业必须建立在唯一一个具有这种能力的国家中,从而可以推导出只有在两国的规模不太相等时,一体化经济的条件才能成立,也即两国之间存在着要素禀赋的差异。这样,通过贸易实现经济一体化的思想,很自然地把对规模经济的研究
与比较优势的研究结合起来。但是与传统的要素禀赋理论认为报酬递增只是贸易的结果而不是贸易产生的原因,从而只有要素禀赋的差异是贸易产生的唯一源泉不同,此模型表明,贸易的利益不仅来自于利用要素禀赋的差异实现国际分工,也来自于利用更大规模的生产实现国际分工。于是,在马歇尔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假定贸易会产生实现一个假定的完全经济一体化的综合作用(要素价格相等就是其中的一个),并将注意力集中在纯要素服务而不是产品贸易上,描绘出了一个要素比例和规模经济都有贡献于国际贸易并使之成为从贸易中获利的源泉的世界经济图像。
              2.
            张伯伦垄断竞争模型:其基本思想是2×2×2模型,其中产品A为报酬不变的同质产品,产品B为差别化产品,产品中含有许多的变体,且每一变体具有报酬递增的特征,企业可以自由进入B产业,从而最终使B产业出现垄断竞争的均衡。此模型可以很好地解释产业内贸易问题。狄克西特和诺曼(1980)、埃希尔(1982)、赫尔普曼(1981)、克曼(1979、1981)和兰开斯特(1980)在他们的论文中都提出了与张伯伦的贸易模型中在主要方面非常相似的观点。赫尔普曼和克曼(1985)对此进行了综合。他们的分
析方法即是以埃其沃思盒状图为工具,仍然从经济一体化思想出发,假定世界经济为封闭均衡,从而出均衡时的资源与劳动力分配状况以及贸易模式。从他们的分析可以得出:在一体化经济条件下,各国按照各自的要素禀赋决定进口还是出口A产品或B产品。例如,某一国可以成为B产品的净出口国,同时也是A产品的净进口国。但是由于规模经济,每一国家都会生产另外一些不同品种的B产品。如果假定各国对每一品种的B产品均有需求,那么该国仍需进口在外国生产的B产品,于是就发生了产业内贸易。在这里张伯伦模型又得出了与马歇尔模型类似的结论:规模经济与比较优势共同决定贸易模式。但是张伯伦模型仍然可以有一些应用与扩展,表现在:
              从贸易中获利的问题:如果在进行贸易后可获得的产品花品种数量与各个品种的生产规模至少不低于贸易发生前的水平,一个国家肯定会从贸易中获利。对此,按照狄克西特-斯蒂格利茨模型的观点是,由于对每个品种的单独的需求弹性是固定不变的,贸易带来的是更多的花品种而不是生产规模,而兰开斯特则认为,尽管贸易对生产规模的影响不确定,但可能会使需求更具有弹性,使企业平均成本曲线进一步向下移动,以至于更大市场份额的优越性同时反映在更多的花品种和更低的成本上。
甲基丙烯酸锌
              贸易和收入分配:从H-O定理可以得出,稀缺要素会因贸易而遭受损失,但是克曼(1981)证明,这种情况应该只发生于国家之间相对资源禀赋很不一样且规模经济尚未形成的情况下,相反,若贸易产生的原因主要是规模经济,则连稀缺要素都有可能从贸易中获利。该情况发生于两国相似、经济规模很大而且伴随着产业内贸易为主的情况。且克曼在他的另一篇论文中也证明,在张伯伦模型的假定条件下,产业内贸易指数会等于要素比例相似指数。这就是说要素禀赋越相似的国家就越容易发生产业内贸易,从而就越容易从贸易中获利。
              运输成本:张伯伦模型是建立在贸易会带来一体化经济的假定条件上的,因而零运输成本成为这个假定的关键。如果异质产品可以按照规模经济进行生产但运输成本又足以使之成为非贸易品,则必然会抑制这些产品的生产规模和消费者可得到的产品的品种数量。这时有可能出现的一种情况就是移民,通过改变消费地点来达到与贸易相似的效果,赫尔普曼和拉辛(1984)提出了这个观点。克曼也证明,贸易很可能只是扩大市场及促进规模经济出现的一种途径,而且贸易的作用与劳动力增长和地区集聚的作用是相似的。这就使我们能很容易地理解工业化国家之间的贸易,特别是欧盟国家的贸易。
w3c
              3.古诺双头垄断模型:此模型假定两国都有一个由少数几个企业组成的产业,这些企业按照古诺双头垄断模型互相竞争,从而均衡状态时其产品价格都高于边际成本,并假定这个产业在进行贸易前其产品的价格在两国是相同的。按此方式,如果进行贸易,每个企业将成为一个更大、竞争更激烈的市场的一部分,每个企业也将面对一个弹性更大的需求来刺激它们扩大产量,于是这个产业的产量将随之扩大,价格也随之下降,从而两国的福利都会因垄断扭曲的减少而增长。此模型的意义就在于表明了贸易是扩大竞争的一种方式,并也为两国相互倾销提供了解释途径。布兰德(1981)研究得出不完全竞争的企业可以通过贸易向别国的国内市场倾销来扩大销售。布兰德和克曼(1983)也得出,即是存在运输成本,也会存在双向贸易,由两国之间需求弹性的预期差异决定了贸易量,因此该模型又被称为“互相倾销”模型。相对马歇尔模型与张伯伦垄断竞争模型来说,古诺双头垄断模型似乎与现实更为符合,也为贸易政策的研究提供了必要的方法。
热敏电阻
              从前面的论述我们发现,上述三种基于不同市场结构的模型都可以不同程度地解释产业内贸易现象,不过,近年来经济学家开始注意到产品特征与产业内贸易的联系,并取得了很大的理论发展。林德(1961)对产品特征假定的放宽和需求偏好的引进可以说为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观念,其后,巴拉萨、兰开斯特、格鲁贝尔和劳埃
德也进行了开拓性的研究;而克曼、赫尔普曼、格林维、狄克西特和斯蒂格利茨,以及布兰德等人的研究则起了完善与发展的作用。
            就产品特征而言,可以把产品分为同质产品与差别化产品。前者指完全相同或完全可替代的产品,即产品具有很高的需求交叉弹性。同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主要发生在边境交叉贸易、季节性贸易、转口贸易和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以及如前所述的“相互倾销”。而差别化产品则是指产业内相互竞争企业生产的、具有不完全替代性的产品。产品的差别化可分为三种形式:水平差别、垂直差别和技术差别。水平差别是指由产品的外观、牌号、地理分布、交易条件、售后服务和广告宣传等因素形成的差别。具有水平差别特征的产品相互间的替代关系比较密切、价格水平也较为一致。由于各自需要说明的问题不同,不同学者对此研究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例如,候泰宁(1929)认为产品的水平差别主要是指区位差别;埃顿和基尔兹库斯基(1984)认为产品的水平差别主要是指消费偏好引起的差别;兰开斯特(1979)认为水平差别是一种虚假差别,因为它是由产品形象差别引起的。垂直差别是指产品质量差别,例如,在某一产品中,某一产品具有的特征超过其他产品则该产品就是垂直差别化产品,由于这类产品之间质量存在差别,其价格水平也各不相同。因此,如果说产品的水平差别是在质量一定的条件下,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规格选
择的可能的话,产品的垂直差别则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品质选择的余地。在垂直差别产品的消费上,消费者行为往往受预算的限制。技术差别通常是产品的个别核心特征经技术调整后所形成的产品差别。产品的技术差别往往与技术进步密切关联。

本文发布于:2024-09-24 15:21:4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3450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贸易   产品   理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