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战争”关于20世纪中国文学批评的语境与情状

2I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十辑)
“文化战争”:关于20世纪中国文学
批评的语境与情状
李白长江
◎殷国明
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摘要:中国20世纪是新旧文化交替的历史转型期,而这种转型并不是在某种和风细雨中进行的,而是中西、新旧、传统与现代文化的激烈碰撞和冲突中生发的,最终酿成一场决定中国社会前途和命运的、愈来愈引后来人瞩目“文化战争”。而在这里,之所以用“战争”来指认中国20世纪文学批评,也是为了呈现文学批评在中国20世纪所展示和显出的、几近极致的社会和文化功能,其意识形态政治化和符号化建构和表达,也被推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为世界性的所谓“批评的时代”打上一个中国独特的印记。
关键词:20世纪中国文学批评文化战争转型期章太炎
中国20世纪文学批评是在中国“天下至变”历史语境中发生和发展的,同时又集中体现了世界性的、在文化与意识形态场域发生的大交流、大分化、大对抗、大融通的新局面和新格局,所以,把文学批评理解和描绘为“战争”,或者把文学批评放在战争框架内进行评述,或许确实有点暴烈和惊悚,但是,只要回溯一下中国20世纪以来,所发生的种种因文学而起的灾祸和灾难、以及很多人由此家破人亡的事情,就
不至于感到过度惊异和敏感。
从某种程度来说,20世纪中国文学批评在这场文化变革中充当了排头兵和领头羊的角,其引领和承载了在思想文化领域所发生的一系列变化,以自己独特经历和面貌折射出人中国文学、乃至整个社会和文化的世纪转型和转折。而就一个拥有几千年文明史的传统古国来说,这种世纪转型和转折注定不会那么平稳和一蹴即就,其不仅意味着要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在政治、经济等各个领域和层面的动荡、甚至动乱时期,在社会生活、乃至人的生命方面付出极大代价;还意味着文化和意识形态方面
名家讲坛3将长期处于某种焦虑、困惑、紊乱和不确定状态。人们、首先是文化人,注定要遭遇和承受某种难以名状的重压,在精神和心理上付出代价。
一、缘起:“文化战争”由何而起?
所谓“文化战争”'Culture War)就是在这种历史语境中提出的。上世纪末,美国学者萨缪尔•亨廷顿'Samuel P.Huntington,1927—2008)曾经就当时的世界状态提出“文明冲突论”,认为当今世界的主要危险来自于不同文明体系之间的冲突,而这种冲突在中国表现得更为深远和广泛;如果说,一次社会整体状态的巨变,同时也意味着文化和意识形态的脱胎换骨,那么,中国20世纪的这场巨变也必然伴随着一场史无前例的文化战争;也就是说,20世纪中国所经历这种社会转型和巨变,不仅意味着政治、经济体制方面的一场大的博弈,而且相应的,在文化和意识形态场域进行着另一场不见刀、甚
至比刀之搏更残酷和持久的搏斗,因为它更贴近于人的生活状态,
甚至刺进了人的骨肉和心理深处,不仅关乎人们政治信仰和生活方式的种种方面,而且涉及到了民俗、民谚、民歌、甚至人们的生活习惯和喜好,落实在人的穿着打扮等各个方面;而每一个领域、每一个层面和方面的搏斗,都不仅有大会战,大运动,大风潮,
还有许许多多面对面的,在城乡、单位、社区、甚至家庭内部的巷战和肉搏战一这一切都不仅仅在争夺社会的统治权和主导权、以及文化和意识形态的话语权,最终还涉及到不同阶级和层面人们的权力和利益分配。秒的定义
战争是人类社会最极端的行为,不仅是政治的最高、最后的形式,也是文化、及其文化冲突与对抗发展到极致的表达和表现,以往总是把它归结为人类的暴力行为,很少从文化层面来为其定位,并从人类文化展演的视野来理解和把握其性质和意味;所以,把中国20世纪文学批评理解和描绘为“战争”,尽管似乎有点暴烈和惊悚,况且中国文化本身历来就崇尚“温柔敦厚”,尽力防范、消除、掩饰和淡化社会生活中的矛盾冲突,尽可能维持一团和气一哪怕是表面的一的状态和局面;但是,只要我们进入过往的历史现场,直面20世纪以来在文学批评领域发生的种种悲欢离合,关注无因文学乡、因、因批评、因文化的文化的命运和境遇,以及连续不断的、令人不寒而栗、身心俱疲的文化事件、运动和学案,就不能不说:这确实是一场在中国发生的、独具中国特的、具有举世无双的文化战争。
4|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十辑)
其实,关于“文化战争”的说法,在人类文化中源远流长%在著名的“柏拉图对话”中就留下了这样的阐释:
如果战争是用语言来进行的,那么这个部分可以称之为论战。①
在泰阿泰德和客人的对话中,所谓智者就需要、也必须拥有争论、辩论、论战、打斗和战斗的知识和技艺。②不过,从对话中可以看出,柏拉图似乎与孔子一样,不喜欢所有“巧言令”的智者,认为他们都是一些心底狭隘、知识浅薄、卖弄学问、唯利是图、装腔作势的人,“有人说他们不值一提,有人说他们高于一切;有时候他们披着政治家的伪装,有时候以智者的面目出现,还有些时候看上去就像疯子”。③战争并非仅仅为了文化,但是以文化名义发动和进行战争,却是人类历史上的普遍现象。例如,欧洲延续千年的“十字军东征”,就是一场名副其实的文化战争,其宗教和信仰的争端和分歧,一直是战争的旗帜和口实;而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全球在一段很长时期内,都笼罩在“冷战”阴影和恐怖之中,政治和意识形态的铁幕刀戈,也是其相互对峙、恶目相向的根源。还好,这种纯粹建立在精神和意识形态分野上、用思想和文化意识形态想象和建构的战争理由和逻辑,随着人类交流的拓展和文化批判思潮的洗涤,已经在日渐失去可信度,而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的较量,亦在力求摆脱以往你死我活的暴力和武力模式%
三部门明确防卫过当认定标准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战争即将消失,也并不意味在文化和意识形态场域进行的战争,失去了过去激烈、残酷、残忍的性质和程度。就此来说,英国学者约翰)汤姆森(John Thomson)1991年推出的论著《文化帝国主义》(Cultural Imperialism:A Critical Introduction)®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做了说明%所不同的是,汤姆森所关注的主要是不同国度和文明体系之间的文化冲突和博弈,尚没有把它延伸到国家和文明体系内部,并视之为推动一个国家和民族、乃或文明体系变革的内生动能。
不同国度、民族和文明体系之间所进行的对抗和博弈一样,在国家、民族和文明体系内部的文化战争也在如火如荼进行,其不仅是战争方式的转变,从军事战、经济战、商战延伸和转移到了宣传战、思想战、心理战、信息战等意识形态领域,最终聚焦于无所不至的文化层面,而且是把文化差异和博弈发挥推到绝端和极端境地,进入了你死我活、有我无你、非此即彼的状态一这似乎可以参考美国学者萨缪尔•亨廷顿
名家讲坛|5
(Samuel P.Huntington,1927—2008)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早期提出的"文明冲突论”(Clash of Civilization)之说,但是其范围和领域显然超越了以西方文化为本的视野,其冲突和对决绝不仅仅局限于两种或数种文明体系之间,而是扩展和深化于文化的各种表象和深层结构之中,成为人类历史变迁的重要动力源和要素%
“文化冲突”、乃至“文化战争”的提出,或许还基于人类社会在19世纪所发生的“大转变”一西方学者博兰尼曾用这个概念来指认人类文明在20世纪不能不面对的危机。这是一场激动人心、但是充满暴烈行动的人类社会变革,在波兰尼看来,这种大转变所滋生的最可怕的现象就是“文明的不可避免的自我毁灭”%
他还如此描述西方社会在20世纪初所发生的这种大转变带来的灾难性后果:
不能说明这种社会灾变的突发性的解释是无法令人满意的。仿佛变化的力量已经被郁积了一个世纪,一系列事件倾泻在人类身上。一场全球范
围的社会转变被战争推向高潮,在这前所未有的形态的战争中,许多国家被
摧毁,而新帝国的轮廓在血海之中显现出来。但是这一恶魔般的暴力仅仅
只是浮于湍急而寂静的变迁洪流上的事物,这道洪流在波澜不惊的情况下
不动声地吞噬了人类整个过去!对这一大灾难的详尽的分析必须既能说
明暴烈的行动,又能说明寂静的分崩离析。⑤
尽管不能以此来解释和分析20世纪在中国所发生的一切,却为我们留下了很多遐想和想象的历史空间。
显然,所有上述这一切西方关于“战争”与文化关系的论说,都无法与中国的论说相比,因为中国是一个文化深远、历史厚重的国度,“文化”在中国历史构成中的意义独特,分量很重,但是正是这种历史语境,不仅造就了文化在社会发展和变迁过程中的特殊境遇,而且也使得战争很早就以文化方式展开%例如,在孔子学说中,就已经出现“以德服人”的主张,而在《孙子兵法》中,则把“不战以屈人之兵”,看作是战略战术的最高境界。而更重要的是,只要活在中国社会生活中,最终都会感觉到,除非革命和极端情景出现,人之一生就处于文化竞争和战争状态之中,从做人的细微末节,
到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处置;从最初的启蒙教育,到之后连续不断的官场、商场和情场的竞争,都在考验你的文化历练和素质,你的文化谋略和行动力。
6|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十辑)
在这里,确切地说,“文化战争”,其实就是人类在文明容许的框架内生存与发展竞争的最高形式,也是基于文化、为文化、用文化方式发起和进行的极端、极致和你死我活的行为和战争。
在人类历史上,因土地、资源、通道、商贸利益、管辖权、甚至配偶争夺和争端而引起的战争络绎不
绝,已经成为一种常态,但是,因文化、为文化而生发的战争,却是一种新的呈现方式和历史范畴,若不是发生于某种特殊的社会和文化环境中,若没有新的社会因素的参与和加入,若不能体现人类社会新的变化和转型,是不可能产生“文化战争”这一新的、独特文化景观的一尤其是通过文学批评的方式来预演和展演这一景观,更是历史的奇迹%
当然,战争就必然牵扯到暴力,而文化战争同样是一种暴力手段,只不过一种文化暴力,即用文化方式、手段和形态构成的暴力方式,用齐泽克(Slavoj Zizek,1949―)的话来说,即首先表现为一种“主观暴力”(Subjective Violence),其完全不同于人们过去所意识到的犯罪或恐怖行为,以及社会动乱、国家冲突等明显的暴力事件,而往往以某种隐蔽的、非暴力的、甚至隐喻方式实施的:
主观暴力是一种及其明显的三位一体形式,其同样两种物质类型的暴力。第一,这是一种由言语及其组合方式构成的“象征”性暴力,也就是海德癌症旅馆
亚里士多德柏拉图
格尔所称的“我们的存在家园”&Our House of Being)。正如我们后来看到
的,这种暴力不仅表现在那些带有明显煽动性的书写——包括由此延展出—形式和由我们习惯性言说方式产生的社会管控关系方面;而的研究中—
且更深层次表现在语言基本形式所产生的暴力,例如其所某种普遍意义的
强势表达,等等。其二,这里还有我所说的“体系性”暴力,它们往往或者对
于我们经济和政治体制灾难性状态具有经常性抹平功能。⑥
可以断定,齐泽克关于“主观暴力”的论述,主要揭示了包括文学艺术在内的意识形态与人类战争暴力之间唇齿相依的关系,并掀开了人类文明史中“文化吃人”残酷景象的一角,对于我们回顾和反思中国20世纪文学批评历史有鉴照意义。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14:34:2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34428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文化   战争   中国   社会   世纪   人类   历史   方式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