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史存直:汉语语音史纲要

【目錄】史存直:汉语语音史纲要
【目錄】史存直:汉语语音史纲要
史存直汉语语音史纲要
第一章 汉语语音史的桥梁--广韵音系
1.1 研究汉语语音史的材料
数据流图
1.2 怎样使用汉语语音史的材料
1.3 广韵音系是研究汉语语音史的桥梁
1.4 《广韵》的体裁
董时进∙1.5 从《广韵》切语所归纳出来的声类和韵类
1.6 并韵的经过和韵摄
Pae第二章 调类的发展
2.1 周秦古音的调类
2.2 上古的入声有没有三种不同的收尾
2.3 汉语的调类系统自周秦以来有哪些变化
2.4 四声再分阴阳的过程
2.5 阳上与去声相混的过程
商业街设计理念
2.6 入声消失的过程
第三章 韵类的发展
3.1 古韵类不同于今韵类
3.2 怎样出上古的韵类系统
3.3 重要古音学家的分部情况
3.4 对古舒声韵的检查
3.5 对古入声韵的检查
3.6 上古韵部音值的拟测
3.7 汉语韵类系统的历史演变概况
3.8“之、脂、支”三部的演变过程
3.9 “歌、鱼、〔侯〕、幽、宵”五部的演变过程
3.10 阴韵八部的演变过程
3.11 入声韵八部的演变过程
第四章 声类的发展
4.1 怎样拟测上古声类系统
4.2 对上古声类听提出的各种学说
4.3 上古声类系统的拟测
4.4 喉音“影晓匣(喻)”和牙音“见溪疑”的发展
4.5 舌音“端(知)、透(彻)、定(澄)、泥(娘日)、来”的发展
4.6 腭音“照穿神审禅”的发展
4.7 齿音“精(庄)、清(初)、从(床)、心(疏)邪”的发展
河北环首都经济圈4.8 唇音“帮(非)、滂(敷)、并(奉)、明(微)”的发展
4.9 声类发展的概括
第五章 普通话语音体系的来源
5.1 汉语语音体系的主流和北京音系
5.2 从明清两代北系韵书来看北京音系的代表性
5.3 北京音系调类的来源
张叶帆5.4 北京音系韵类的来源(1)
5.5 北京音系韵类的来源(2)
5.6 北京音系韵类的来源(3)
5.7 北京音系声类的来源
5.8 结束语
语音
汉语音韵学纲要 
语法论集 (第一集)
第二章 上古音
第一节 上古的普通音系和方音以及所谓“诸夏”内外的语音差别
第二节 从《诗经》押韵看上古普通音系的韵母系统
第三节 从谐声字和训诂看上古普通音系的声母系统
第四节 上古声调
第五节 略论上古音系的历史意义
第六节 上古韵文节律
第七节 略论我国过去学者对上古音研究的成绩
第八节 对高本汉所拟上古音的批判
第三章 中古音
第一节 从《切韵》(《广韵》)看中古普通音系的韵母系统
第二节 从《切韵》(《广韵》)看中古普通音系的声母系统
第三节 《切韵》声调和中古韵文节律
第四节 略论过去对《切韵》音系的看法
第五节 论上古到中古语音演变大势
第四章 近古以来普通话音系的成长
第一节 《中原音韵》韵母系统
第二节 《中原音韵》声母系统
第三节 《中原音韵》声调系统
第四节 略论对《中原音韵》的看法
第五章总论《切韵》音系以后到现代普通话音系语音演变大势
第一节 论《切韵》音系以后到现代普通话音系的声母演变
第二节 论《切韵》音系以后到现代普通话音系的韵母演变
第三节 论《切韵》音系以后到现代普通话音系的声调演变和韵文节律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12:29:4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34346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音系   上古   系统   演变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