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方言分区为什么以语音作为标准

汉语方言分区为什么以语音作为标准
汉语方言分区为什么以语音作为标准?有哪些方面
主要是汉语方言间的语音差别最大,同时语音的系统性比较强,通过语音对比分析比较容易确立不同的方言的分区,学术界对语音系统和音变规律研究最为充分。
区分方言的语音标准主要是:有无浊声母和清声母的系统对立以及中古全浊声母的演变规律;有无塞音韵尾以及入声韵的演变规律;有几种鼻音韵尾以及中古阳声韵的演变规律;有几套塞檫音
声母以及中古精、知、庄、章组声母和见组细音声母的演变规律。
汉语方言分区为什么以语音为标准
字同、义同,都为孤立语即法同,只剩下音了,唯音不同,故以音分区。
2, 日语里有很多词使用汉字,发音也像汉语方言,但是为什么日语不是汉语方言而粤语
方言的语法系统基本上一致 各方言只有少许差异
数字高程图
而日语跟汉语完全是两种语法 汉字借用再多也是外语
现代汉语方言划分
现代汉语方言有7个,它们是:北方方言、吴方言、赣方言、湘方言、粤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
如何根据汉语方言实际读音确定其标准用字?
这个题目很大 要根据方言的实际情况来确定
ccyv
我给你举个吴语的例子:
吴语可以写出来吗?
基于传统和大量的同源词汇,我们主要采用汉字书写吴语,这也符合大多数人的习惯,也易于辨认,并且汉字具有超方言的特性,汉字也并不是普通话的专利。
吴语中所谓“写不出来的字”,大多数是有本字(古字)的,只是因为长期不用不为人知而已。也有部分是本土固有词汇,是考不出本字的。
对于考出的比较确定的本字,则用本字书写。
而对于一些固有词汇,一种方法是像普通话入文时一样采用假借的办法(比如“什么”),以合适的同音字替代,但这种方法需要规范,否则可能造成混乱。另外一 种办法是以表音符号记录(类似罗马拼音或日本假名),这样的好处是不必过多纠缠于用字,而可以将鲜活的本土词汇记录下来,不会因为一时不到用字而放弃合 适的词汇。
在当前没有官方规范的形势下,我们一方面可以依照历史上吴语小说等形成的惯例,使用方言汉字(比如“覅”“倷”等),对于尚未有成例的词汇写法则采用表音法书写,形成混用的形势。随着正字考订的推进,逐步将有据可考的替换为正字。
什么叫“本字”
口语里面的字或者词汇,经常碰到写不出来个情况。但有些字,实际上是属于失传之古语,或者在历史上发生了音变,到了近代不可考或者不为人晓。而这个原本的写法,就叫本字。在方言里面,本字探寻的问题特别常见。
本字问题的解决办法
本字问题一般解决方式如下:
功率放大器
寻本字:千方百计考证出一个可能性比较大的本字。但这种情况经常出现本字的现代发音和口语实际发音(口语一般性比较存古)相差比较远的脱节问题,不太利于本字在一般众当中的推广。
超强电磁铁
训读:以其他同义但不同音的字代替。比如,借普通话的“这”,读上海吴语的“迭”。这种做法对于推广也有一定的阻力。因为其语音和字形的脱节。
假借字:以近音字代替无字可写的词语。这个是很常用的做法,往往也比较实际。因为“本字”的概念也是相对个,不到也证明不出某某字是本字,有些本字也非常生僻,在现行电脑字库里面也没有收录,影响信息化。如果可以到简单的同音字,并且最好意思也“般配”,那么就可以用这个同音字来替代。譬如上海吴语的近指代词“迭”,根据考证,19世纪的时候还是舒声“第”,有人讲来源于“是”,“是”在文言文里面确实有表示普通话“这”的意思。
新造字:新造汉字,多为「口」字旁。这为粤语所广泛运用,对吴语来讲不大适用,成本有点儿高,并且效果不一定好。
汉罗混用:全文以汉字为主体,无字可写的词汇利用罗马字,即拼音来写。
白话字:全以罗马字书写。
正字
不管用上面哪种办法,如果一个字的写法被大家广泛应用和承认,或者被一定的规范机构规范,那么,这个字就是“正字”了。
例:
吴语常用字(三) 单音节动词形容词
音“笃”,toh
动词,扔
抟(团)
音“团”
将东西揉弄成球形。
音“统”thon
移动
撘(得)
音 得
外科学精品课程粘贴
音“百”
用手把东西分开或折断。
音“透”上声,theu
抖落出来。
音“大学”之“大”,da
音“忽”
“淴浴”即洗澡。
音“帝”
水下滴状
音“米”
稍微喝一点儿;尝味道。
自然码囥
音“亢”,khaon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14:34:1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34346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方言   语音   本字   词汇   规范   规律   标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