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语音的发展演变

汉语语音的发展演变
▪研究上古语音的主要材料
▪(一)古音学家研究上古声部,主要依靠五个方面的材料▪1.中古韵书、韵图中所归纳出来的声类2.谐声字(形声字)。▪3.异文。
▪4.读若或读如。
▪5.声训。
王力三十二声母
上古声纽的重要学说-1
古无轻唇音-谐声偏旁的例证1
古无轻唇音-谐声偏旁的例证2
古无轻唇音-谐声偏旁的例证3
古无舌上音-谐声偏旁的例证
汉语语音的发展演变
▪古音学家研究上古韵部,主要依靠三个方面的材料
▪1.《切韵》系统。
▪2.先秦韵文,主要是《诗经》、《楚辞》的用韵。涉日
▪3.形声偏旁。
叶音法-1
叶音法-2
考定上古韵部的方法-系连法
考定上古韵部的方法-系连法
▪《关雎》四章:采、友
▪《芣苡》一章:苡、采、苡、有
▪《葛藟》二章:涘、母、母、有
▪《將仲子》一章:子、里、杞、母
▪《氓》一章:蚩、丝、丝、谋、淇、丘、期、媒、期
▪《风雨》三章:晦、已、子、喜
▪《载驰》四章:子、尤、思、之
▪《泉水》一章:淇、思、姬、谋
王力三十韵部表-1
王力三十韵部表-2
关于上古韵部需要讨论的三个问题
▪1.韵部的含义。
▪2.关于上古音的构拟。
▪3.通韵和合韵。测绘通报
关于复辅音问题
▪Star,plan,blood,flee,sky
▪Zhi,chi ,shi (不是复辅音)
1、杠:g 江:j;
2、招:zh貂:d
3、辅:f 铺:p
4、盆:p 份:f
獭、癞;體、禮;监、蓝;禀、凛
大陆架公约
关于上古声调的各种学说
中古汉语语音史
▪一、研究中古语音材料
▪二、中古汉语声调系统
▪三、声调从上古到中古的发展
▪四、简介从上古到中古声母和韵部的发展
一、研究中古语音材料
▪1.反切
▪2.《广韵》
▪3.三十六字母
反切法-1
反切法-2
广韵-1
广韵-2
广韵韵目-1
广韵韵目-2
广韵韵目-3
广韵韵目-4
广韵韵目-5
广韵韵目-6
平水韵韵目-1
平水韵韵目-2
平水韵韵目-3
平水韵韵目-4
三十六字母-1
三十六字母-2
中古汉语声调系统
▪《南齐书¡¤陆厥传》载:汝南周颙,善识声韵。约等文皆用宫商,以平上去入为四声,以此制韵,不可增减,世呼为¡°永明体¡±。
▪《梁书.沈约传》说: ¡°约撰《四声谱》,以为在昔词人累千载而不寤,而独得胸衿,穷其妙旨,自谓入神之作.高祖雅不好焉,帝问周舍曰:¡®何谓四声¡¯舍曰:¡®天子圣哲¡¯是也,然帝竟不遵用。¡±
中古四声的读音-1
中古四声的读音-2
中古汉语声调系统
▪空海《文镜秘府论四聲論》中說:¡°昔周孔所以不論四聲者,正以春為陽中,德澤不偏,即平聲之象;夏,草木茂盛,炎熾如火,即上聲之象;秋,霜凝木落,去根離本,即去聲之象;冬,天地閉藏,萬物盡收,即入聲之象。¡±
音韵学的术语介绍
▪音韵学有很多专门的术语,学习汉语史会遇到它们,这里我们只简单介绍一下,不作仔细的分析.有兴趣的同学自己可以书看.
韵、韵部、韵目
字母、三十六字母
字音分析
五音、七音
清与浊
附:现代普通话声母清浊表
呼与洪、细
第三节近代汉语语音系统
近代汉语语音系统,是指14世纪汉族共同语的语音系统。这个共同语是我国先秦以来¡°雅言¡±的继承和发展。它的语音系统大体以中原(河南一带)语音为基础,可以通行于整个北方以及全国许多地区。研究近代汉语语音系统的最主要的材料是元代周德清的《中原音韵》。
《中原音韵》-1
《中原音韵》-2
早梅诗
近古声母同中古、现代声母的对应关系-1
近古声母同中古、现代声母的对应关系-2
中古声母与现代普通话声母对照-1
中古声母与现代普通话声母对照-2
《中原音韵》19韵部与现代韵母对照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设计
中古四声与现代普通话四声的对应关系
寻芳草
辛弃疾
有得许多泪。
又闲却、许多鸳被。
枕头儿、放处都不是。
代理服务
旧家时、怎生睡。
更也没书来,
那堪被、雁儿调戏。
道无书、却有书中意。
排几个、人人字。
中古到近代入声韵的发展
从中古到近代,汉语韵母系统最大的变化是入声韵尾消失,变成了阴声韵母。
《广韵》入声韵有34个韵部,50个韵母。早在唐代甚至更早一些,这些入声韵的韵尾就有相混的迹象。胡曾《戏妻族语不正》诗¡°呼十却为石¡±,¡°十¡±是缉部,¡°石¡±足铎部,表明入声韵尾在唐代某些方言口语里已经不分了。宋代入声进一步发生变化,在宋词里往往可以互押。例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锡)。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薛)。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薛)。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月)。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薛)。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月)。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月)。
中古到近代入声韵的发展
不过宋代入声韵尾[-p]、[-t]、[-k]并没有消失。清戈载《词林正韵》分宋词韵为19部,内有入声5部。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标准音的形成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标准音系统从元代起就开始形成了。从前面的几节里可以看出,14世纪《中原音韵》所反映的以中原语音为基础的北方话语音系统,跟现代汉语普通话标准音已比较接近。但是由于时代的变移,居民的迁徙,方言的相互影响,它们之间也还存在不少差异。下面分声韵调三方面进行讨论:
一、声母的变化
▪1、舌面音j、q、x产生。什么是数字电视
▪2、卷舌声母进一步发展。
▪3、疑、微两母完全消失
▪王力《太平歌》:子夜久难明,喜报东方亮。此日笙歌颂太平,众口齐欢唱。
二、韵母的变化
▪1、鼻音韵尾归并
▪2、寒山、桓欢、先天三韵合并
▪3、儿化韵产生
三、声调的变化
▪1、入派三声重新调整
▪2、次浊阴平字出现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04:30:1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34338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上古   语音   中古   韵部   声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