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文学意义02

了不起的盖茨比论文    《三国演义》文学意义02
3.对历史经验的总结   
拓扑绝缘体小说村子    《三国演义》以很大篇幅描写了汉末三国变幻莫测的政治、军事、外交奋斗,总结了各个团体成败兴衰的历史经验,突出强调了争夺人心、延揽人才、器重谋略这三大要素的极端主要性。董卓集团败坏朝纲,残害百姓,荒淫腐败,导致天下大乱,完整是一伙狐狗党,混事魔王,作品便不遗余力地予以鞭笞。袁术傲慢自大,轻薄无能,既不注意延揽人才,又无明白的战略目的,更不顾百姓逝世活,却急于过天子瘾,大失人心,作品也予以严格批评。袁绍固然颇有雄心,其集团一度声势赫赫,实力雄厚,但由于袁绍胸无伟略,见事缓慢,坐失战机;不辨贤愚,用人不当,以致要害时刻内耗不已;心胸狭隘,掩罪藏恶,甚至害贤掩过,终于只能成为曹操的手下败将,无可挽回地走向消亡。相比之下,刘备、曹操、孙权三大集团在这三方面各有所长;刘备历经磨难,却始终保持“举大事必以人为本”的信心,深得民心;求贤若渴,“三顾茅庐”堪称千秋佳话;倾
心信赖诸葛亮,既有准确的战略方针;又有机动多变的谋略战术。曹操固然心术不正,却也十分注意争夺人心,延揽人才,手下猛将如云,谋臣如雨;在战略战术上,他也高出同时诸雄。孙权手下也是人才济济,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四任统帅均为一时之杰,而且有着明白的战略目的。因此,在众多政治军事集团中,刘、曹、孙三大集团得以脱颖而出,形成三分鼎立的局势。
   
    4.对幻想道德的寻求   
飞燕外传txt下载    在艺术地再现汉末三国的历史,刻画形形的人物的时候,罗贯中不仅表示了对国家统一、清平政治的强烈神往,而且表现了对理想道德的不懈寻求。在这里,他打起了“忠义”的旗帜,把它作为臧否人物、评判是非的主要道德尺度。通观全书,有很多歌颂理想道德的动听故事。为了忠于“桃园之义”,关羽不为曹操的优礼相待所动,毅然挂印封金,千里跋涉,寻访兄长;为了保护兄弟情谊,刘备不顾一切地要为关羽报仇,甚至宁可摈弃万里山河;为了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托孤之重,诸葛亮殚精竭虑,出生入死,不屈不挠,逝世而后已……当然,对“忠义”这一概念要做具体剖析。作为封建时期具有必定提高偏向雪花秘扇票房
北汽c70g的文人,罗贯中的“忠义”观不可能越出封建思想的藩篱,但也确切融会了人民众的观念和情感。他的所谓“忠”,经常指以心不贰地为封建王朝奔忙效劳,甚至只是为某一团体的领袖卖命就义;但也常常指对国家、民族的忠贞不二,对理想、事业的矢志如一,鞠躬尽瘁。他的所谓“义”,用在政治原则上,有时是封建纲常的代名词,有时又是保持真谛、鞭笞邪恶的同义语;用在人际关系上,往往以个人恩怨为转移,但也经常指对同等互助、患难相依的真挚追求……这种犬牙交织的状态,使得《三国演义》的“ 忠义”浮现出庞杂的面孔;但就主导方面而言,它反应了中华民族传统的价值观、道德观中积极的一面,值得后人批评地接收。
    《三国演义》的思想内容如此丰富,那么,它的主题是什么呢?我以为,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憧憬国家统一,歌唱“忠义”好汉(参见沈伯俊《神往国家统一,歌唱“忠义”豪杰——论<三国演义>的主题》一文,载《宁夏社会科学》1986年第1期;收进沈伯俊著《三国演义新探》,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2年5月第1版)。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17:37:3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34322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国家   集团   忠义   历史   统一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