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三国历史事件( 公元220~280年)

中国古代-三国历史事件( 公元220~280年)
    三国时期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东汉与西晋之间的一段历史时期,主要有曹魏、蜀汉及东吴三个政权。赤壁之战中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形成了三国鼎立的雏型。220年曹操之子曹丕篡汉称帝,国号“魏”,史称曹魏,三国历史正式开始。次年刘备在成都重建汉朝,史称蜀汉。222年刘备在夷陵之战失败,孙权获得荆州大部。223年刘备驾崩,诸葛亮辅佐刘备之子刘禅与孙权重新联盟、恢复国内生产。229年孙权称帝,国号“吴”,史称东吴,至此三国正式鼎立。此后的数十年内,蜀汉诸葛亮、姜维多次率军北伐曹魏,但始终未能改变三足鼎立的格局。后期曹魏的实权渐渐被司马氏掌控。263年,曹魏的司马昭发动魏灭蜀之战,蜀汉亡。两年后司马昭病死,其子司马炎废魏元帝自立,国号“晋”,史称西晋,曹魏亡。280年,西晋灭亡东吴,统一中国。至此三国时期结束,进入晋朝。中文名称:三国英文名称:three kingdom简称:三国所属洲:亚洲首都:洛阳、成都、建业主要城市:洛阳、长安、成都、建业货币:刀币政治体制:君主专制政体国家领袖:曹丕、刘备、孙权主要民族:汉族、羌族、越主要宗教:道教政治制度:门阀政治
三国帝王曹魏:高皇帝曹腾太皇帝曹嵩武皇帝曹操高祖文皇帝曹丕烈祖明皇帝曹睿齐王曹芳
opbi
高贵乡公曹髦元皇帝曹奂蜀汉:烈祖昭烈皇帝刘备仁宗孝怀皇帝刘禅东吴:始祖孝懿王孙钟始祖武烈皇帝孙坚始祖桓王孙策太祖大皇帝孙权会稽王孙亮太宗景皇帝孙休世宗文皇帝孙和元宗乌程侯孙皓
山东同性恋
阴道后穹窿事件黄巾起义(公元184年-186年)黄巾起义,又称黄巾之乱,是东汉晚期的农民战争,也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宗教形式组织的之一,开始于汉灵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年),当时朝廷腐败、宦官外戚争斗不止、边疆战事不断,国势日趋疲弱,又因全国大旱,颗粒不收而赋税不减,走投无路的贫苦农民在巨鹿人张角的号令下,纷纷揭竿而起,他们头扎黄巾,高喊“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向官僚地主发动了猛烈攻击,并对东汉朝廷的统治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为平息叛乱,各地拥兵自重,虽最终起义以失败而告终,但军阀割据、东汉名存实亡的局面也不可挽回,最终导致三国局面的形成。重要人物东汉官军:皇甫嵩、徐璆(荆州刺史)、陶谦(徐州刺史)、郭典(钜鹿太守)、何进(大将军、京师守将)、朱儁(镇贼中郎将)、秦颉(南阳郡长)、孙坚(佐军司马)、郭勋(幽州刺史)(被杀)、刘卫(广阳太守)(被杀)、王允(汝南太守)、曹操(骑都尉)、卢植(被朝廷撤换)、董卓(被朝廷撤换后代替卢植)、邹靖、刘备、关羽、张飞太平道:张角、张梁(被杀)、张宝(被杀)、何仪(投
降)、张曼成(被杀)、波才(被杀)、彭脱(被杀)、马元义(被杀)、赵弘(被杀)、韩忠(被杀)、孙夏(被杀)、卜己(被擒)、裴元绍五斗米道:张修、张鲁
讨伐董卓(公元184年-186年)董卓讨伐战是东汉末年,各地雄组织地方军对抗董卓的战役。中平六年(189年),掌政的董卓废少帝刘辩,拥立其弟陈留王刘协为帝,实行恐怖统治。关东各地方雄见此,以讨董为名起兵,推举袁绍为盟主。虽然曹操出兵,及后到的孙坚夺战,但其他军队只驻军不加援助,而董卓又放弃洛阳,挟天子迁都长安,关东军起了内讧,盟军决裂,形成雄割据的局面。
江夏之战(公元190年)江夏之战是208年中国军阀孙权和刘表在东汉末年的一场战役。这是孙权和刘表在江夏附近驻守的部将黄祖的最后决战。名称:江夏之战 地点:江夏(今湖北省云梦县) 时间:西元208年春 参战方:孙权军、刘表军 结果:孙权胜利、黄祖遭斩首 参战方兵力:孙权军25000、黄祖军3万左右 伤亡情况:孙权军俘虏数万黄祖军 主要指挥官:孙权、周瑜、凌统;黄祖、陈就  兖州之战(公元192年)兖州之战发生在东汉献帝初平三年(192年),在曹操统一北方的战争中,东郡太守曹操在寿张(今山东东平西南)地区击败黄巾军的作战。此战,曹操以少胜多,不仅取得了兖州根据地,而且收编精兵数万,成为曹操的基干部队,为曹操尔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焦菊隐
宛城之战(公元197年-199年)宛城之战是197年汉末三国之前军阀曹操和张绣之间的一场战斗。张绣取胜,曹操败逃。
易京之战(公元199年)  中国东汉末年,割据冀州等地的袁绍率军于汉献帝建安二年至四年(197~199)攻灭易京(今河北雄县西北)公孙瓒军的作战。汉献帝建安三年(198年),袁绍率兵攻公孙瓒。公孙瓒只守不攻,袁绍遂设下伏兵。公孙瓒中伏后,心知必败,逃回城中自杀。名称:易京之战 地点:幽州易京城 时间:197~199年 参战方:袁绍军、公孙瓒军、黑山军 结果:袁绍获胜、统一河北 参战方兵力:袁军和公孙军不详、黑山军十万 伤亡情况:公孙瓒集团覆灭,公孙瓒自杀 主要指挥官:袁绍、公孙瓒、张燕  官渡之战(公元200年-201年)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东汉献帝建安五年(200年),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在此展开战略决战。曹操奇袭袁军在乌巢的粮仓(今河南封丘西),继而击溃袁军主力。此战奠定了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
三战新野(公元207年)
赤壁之战(公元208年)赤壁之战,是指三国形成时期,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2
08年)在长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带大破曹操大军,奠定三国鼎立基础的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争之一,也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最为著名的一场。它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标志着中国军事政治中心不再限于黄河流域。最后以火攻大破曹军,曹操北回,孙刘双方亦各自夺去荆州的一部分。名称:赤壁之战 地点:湖北、赤壁市 时间: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 参战方:孙刘联军、曹军 结果:孙刘联军胜利 参战方兵力:联军5万、曹军20余万(称80万) 伤亡情况:曹军“伤亡过半”,多为荆州降兵 主要指挥官:周瑜刘备(联军)、曹操(曹军)  合肥之战(公元209年)合淝之战是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孙军与曹军以合淝为目标的争夺战。合淝是曹操命刘馥建设的一座东南方重要、繁荣的城市(后再增筑,命为合淝新城),而其主要作用是抵抗敌人的寨垒,所以守备能力对曹军极为重要;而东吴若要北伐,合淝是其中一个障碍点及补给点,所以双方于208年至253年在此地爆发过五次较大型的冲突,不过数次也未有胜负。名称:合肥之战 地点:徐州、淮南一带 时间:208年-253年 参战方:曹魏(曹军)、东吴(孙军) 结果:曹孙两家的城垒争夺战,未有胜负 石家庄滹沱河
潼关之战(公元211年)潼关之战是曹操与马超、韩遂等西方雄发生的战争。当时曹操在南方战线失利,所以决定向西方拓展。马超、韩遂等受消息影响,起兵抵抗,在关中潼关
附近与曹军发生大战,最后曹操用计取胜,压制关中。名称:潼关之战 地点:关中潼关一带 时间:211年三月~九月 参战方:曹操军、关西十一部联军 结果:曹军获胜 参战方兵力:曹操军十万、关西联军十余万 主要指挥官:曹操、马超、韩遂 别称:渭南之战 参战双方守方:曹军至少十数万(包括王牌部队虎豹骑兵)参战的有夏侯渊、张郃、朱灵、曹仁、徐晃、曹洪等将领由曹操统领攻方:联军共十万分为十部:马超、韩遂、侯选、程银、杨秋、李堪、张横、梁兴、成宜、马玩分别统领各部不相统属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21:14:0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34322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三国   中国   参战   地点   名称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