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人的传统思维定式

浅谈中国人的传统思维定式
心理定式,是指人们在思索问题、解决问题时的心理动身点。由民间传统到心理定式,实在是由于在历史的长河里,民俗对人们心理上的影响是巨大的。民众在无意识地“履行”着民俗活动的同,在其心理上、思维上打下了深深的传统的烙印。这样的烙印使得人们在思索问题时会下意识地运用某种心理去实行相对固定的方式和手段。这些表现主要有家族本位、差序格局、平均主义等。现借讲授民俗学之机,整理思路,草成此文,就传统民俗在人们心理上的几种表现略抒拙见,以就教于方家。
一、家族本位
传统社会中的中国人,自诞生就处于一个家族(宗族)的包围之中。诞生礼、成人礼、婚礼、葬礼,人一生的四个阶段,到处呈现着作为地域小社会成员的位置。而作为更重要家庭(家族)的一员,他的行为不仅仅是个人的行为,而是作为整个家庭(家族)整体利益中的一环而存在。
先以家庭(家族)中的婚姻为例。在我们的传统社会中,历来是以两家结“秦晋之好”来代指这种婚姻关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两家结成了“亲家”。而这词的本意却是指秦国和晋国结成了政治联盟,它是以秦国国君用自己的女儿嫁给晋国国君为代价的。国君女儿事实上就成为政治的牺牲品。纵观历史的长河,两汉以下,历朝历代未尝不以这种方式作为政治手段来使用的。不管是求得和平,抑或是出于笼络人心,都是将女子作为政治利益的交换来使用的。对于这样的女
固原市回民中学
子来说,又如何说不是悲伤的,这样的事情说明,婚姻,在我国传统社会里,不再是两个人简洁的结婚,而是代之以更大的利益驱动。
我们传统社会对儿女的婚姻,一直都是“父母之命,媒灼之言”,把父母的好恶放在第一位,而把儿女的感情放在次要位置。父母往往可以横加干预儿女的婚姻生活,以至于消失了哀叹千古的“焦仲卿与刘兰芝”、“陆游与唐婉”的凄婉故事。而父母的动身点是想个“门当户对”的亲家,不考虑子女的意愿。这样的结果.结婚的儿女双方家庭,甚至是家族(或宗族),都随着他们的婚姻结合而成为坚固的联盟。而子女在这样的.环境中,也就被抹杀了自己的个人感情,甚至是独特。家庭、家族(或宗族)的利益,每每放在第一位,而个人的利益被放在次要位置。再者,传统社会中的“门户”观念,亦是造成此种观念的源头之一。“门户”,一般来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指宗族一姓中之一支,狭义指中国传统的小家庭。连续“门户”,成为历史上的家庭生育后代的目标和抱负。将家族比做树木,而保证树枝的繁茂,防止枝干的断节,就是家族最大的任务。没有子嗣,也要纳妾,甚至是过继一个来承继所谓的“门户”。实在也是古人观念的典型反映。而作为家族中的一员,他负有爱护整个家族不受外界侵害、保证家族连续繁茂的艰难任务。所以,在困难面前,个人与家族的利益亲密相关。因个人是家族中的个人,没有家族也就没有所谓的个人。故为了保全家族,个人牺牲自己生命也在所不惜。北魏末年,杨侃参加了诛杀尔朱荣的谋划。在尔朱荣的侄子尔朱兆带兵人洛阳时,他潜逃关西回家。后来,尔朱兆的堂弟尔朱夭光到关西,派
杨侃的亲家招抚他,并立盟誓许诺饶恕他。侃的从兄“恐为家祸,令侃出应,假其食言,不过一人身材,冀全百口。侃往赴之,秋七月,为天光所害。”(魏书》卷58《杨播列传附子侃传》)这样的事例在史书上真的数不胜数。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曾盛行“君”、“父”先后的辩论,“君”是指国君,代指朝廷;“父”即指父亲,代指家族。这是关于朝廷和家族利益先后的商量。
最终还是“父”占了上风。这也就有了为了家族利益而无视南北朝朝代更替的各个世家大族。但是这样的观念对于各个王朝的统治究竟是有害而无利的,所以在后来,折中为众所周知的“自古忠孝不能两全”,只要保全其中一个,就被视为一个完好的人,而不会担什么骂名。但是不管是“君”与“父”或“忠”与“孝”,抑或是“家族”与“国家”,这对于个人来说,仅仅是大集体与小集体的差异说究竟,还是没有个人。这种以家族利益为前提的心理定式,绵延了千年而不改易,如今依旧有其深远的影响。中生菌素
二、差序格局
磺胺脒“差序格局”是引自有名学者费孝通先生的观点。费先生着重阐述的是中国的乡土社会里的社会的网。他说,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这种丢石头形成同心圆波纹的性质。亲属关系是依据生育和婚姻事实所发生的社会关系。从生育和婚姻所结成的网络,可以始终推出去包括无穷的人,过去的、如今的和将来的人物。这个网络象一个蜘蛛的网,有一个中心,就是自己。我们每个人都有这么一个以亲属关系布出去的网,但没有一个网所罩住的人是相同的。
其实,这样的一种关系,主要是由我们传统的葬礼上的“五服”观念推衍而来。“五服”是葬礼上参与者所穿的各种丧服。包括斩衰、齐(期)衰、大功、小功、绝麻五种。这是由不同布料根据不同方式缝制的丧服。按照和死者的不同血缘关系穿不同的丧服,而重要的是血缘关系越远,穿的丧服质地也越好,缝制的越精细。所以在丧礼上,我们尽可以通过穿的丧服来区分每个在场的人和死者的关系以及和自己的亲疏。我们古代有“五世亲尽,的说法,而根据血缘关系划分“五代”,就成为关系远近的一种标志。在笔者家乡,如今依旧用“五服”来代指亲族关系的远近。而血缘关系的远近,就带给我们对人和事物的看法上的亲疏,这在我们待人接物上都会有表现。而由血缘关系的远近所衍生的是地缘关系。这是以诞生地的远近来确定关系远近的类血缘关系。人们距自己的诞生地越远,心理上所能接纳的地域也就越广。比方,我们在省内,往往以一个地区为老乡,而在省外,就是以河北省为老乡,同样,我们到南方,以北方老乡相互称呼,而到国外,整个中国范围内的各个民族都是中国人了。这样一种以自我为中心而接纳扩延的心理,表达了中国人关系远近的推断标准。
基本上是“我”对别人奉献强弱的一种推断。历代作官的,经商的等离家在外的,都把地缘作为自己生存的一个基础。乡土情意成为联系的纽带。我们常常说的“在家靠父母,出门靠伴侣”就是这样一种观念的表达。只有不同的是,我,到处依靠别人,而恰好少的是自己的性。相比之下,英美国家在文艺复兴之后兴起的独特自由与解放,造成的是一个以个人为中心的单一的圈。也就是以个人为中心的
价值观—“人人为我,。在任何环境下,只有““我”,才是最重要的,一切都要以自己的利益为着眼点。
反过来看中国人的关系圈,鼓舞每个人都是“我为人人“,就是人们在做事情的时候.要兼顾别人的利益,依据关系的远近采纳不同的方式。而不同的关系也就有不同的结果了。虽然中国的自我依旧是以“我”为中心,但并不是一切以个人为中心。自我的基础是建立在大家的前提之下。
三、平均主义
平均主义指的是中国人在利益面前实行的一种基本心理定式。它是从我国传统的家产析分中的诸子平均析产方式而来。诸子平均析产方式即全部儿子平均安排家产的方式,是我国传统家产继承方式的主体内容。诸子平均析产是基于直系血缘关系的男子单系继承制。凡是同一父亲的儿子不管长幼,甚至不分正妻还是妾脾所生,原则上都有相同的家产继承权。
众所周知,诸子平均安排家产的最主要和最基本的原则是肯定平均主义。这是基于全部的儿子无论嫡庶长幼,都与父亲的血缘关系相同而形成的原则,也是我国传统家产继承方式的最基本的特征。而且在历代的族谱中,长辈也时常叮嘱子孙分家时肯定要均平,不要拘私心。在分家的实际操作时,为了讲究平均,需要数量与质蚤的双重搭配。而分家不均被视为不义,为人所不齿,同时属于违法行为。在《唐律疏议》卷12中规定了家产析分不均的惩罚方法:“同居应分,计所侵,坐赃论减三等”。后代的法律也有类似的规定。
热仿真分析这种在人情言论和法律上家产析分所表达的平均主义的原则,校园网管理系统>sas软件

本文发布于:2024-09-24 22:34:5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34102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心理   传统   利益   方式   个人   作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