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仪式观视域下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分析

|RADIO &TV JOURNAL
2021.4
2020年9月8日上午,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召开,
对在疫情期间做出了突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进行表彰,
把疫情期间的防控工作向人民作了汇报。在这个庄严、神圣的历史时刻,
通过直播让成千上万人共同参与了这一意义非凡的仪式活动。
一、传播仪式观的理论解读
20世纪70年代,美国传播学者詹姆斯
·凯瑞认为,传播的主流定义有两种,一种是传播的“传递观”,更侧重于研究劝服和改变态度与行为;另一种是传播的“仪式观”,倾向于把传播看作是创造、修改和转变一个共享文化的过程,强调传播不
丁晓兵妻子是指空间上讯息的拓展,而是指时间上对社会的维系,是共同信仰的创造、表征和庆典,在这个过程中特定的世界观得到了描述和强化①。传播的传递观强调对态度的改变、形成、强化与行为稳定或转向时的心理和社会条件作准确的陈述②。而传播的仪式观则是詹姆斯·凯瑞用文化的研究范式看待传播,呼吁传播学者把研究的重点从“传递观”转向“仪式观”,强调以文化的角度去研究传播,更注重传播活动中的文化与意义的建构、分享与互动,通过符号的分享互动实现对文化认同,达到维系社会的作用。仪式观将传播活动看作是一场弥撒活动,通过符号的表征,参与仪式的人们分享着共同的意义、文化和价值观。通过仪式,在人们心目中建立起“我们”的体意识,从而形成共同的身份认同和归属感,最终达到詹姆斯·凯瑞所提到的实现时间上对社会的维系。本文以仪式观作为研究的切入点,着重分析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中包含的仪式化特征,并从文化与意义的角度分析该表彰大会对于加强情感沟通、建立文化共识和民族认同的影响。二、表彰大会的仪式化表征阐释
(一)仪式的符号表征
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万人礼堂的主席台正中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高
悬,礼堂的顶部中央红宝石般的五星灯光辉闪耀,
观众席呈扇形面向主席台铺开,这种会场布置显示了权力关
系,带有宗教仪式的特征。主席台上方悬挂着
“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会标,
昭示着本次会议的主题;二楼眺望台上悬挂着红条幅,
表明着当下的时代背景和任务;参会人员或身着正装,
或身着军装,给会议增添了庄严、肃穆的气氛,营造了仪式感和秩序化氛围。
表彰大会开始时,《义勇军进行曲》
奏响,与会人员全体起立高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象征着民族精神的国歌在会场内响起,激发了观众深深的爱国热情。在
《向祖国英雄致敬》的音乐声中,
习近平总书记为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颁奖授勋。激昂的音乐实现
了情感的共鸣和身份的认同,
民众通过直播在同一时刻共享着统一的文化和价值观。(二)仪式化的互动形式丹尼尔·戴扬和伊莱休·卡茨在《媒介事件》中用仪式的视角去研究传播问题,
提出了“媒介事件”的概念,将其定义为“那些令国人乃至世人屏息驻足的电视直播
的历史事件”③。媒介事件最显著的特征在于,
它是通过组织的提前策划安排,经由大众媒介的包装,
成为具有重大影响力和仪式性的历史事件。由于受到种种条件
的制约,人们不能亲临现场参与所有重大的历史事件。伴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不在场的观众可以借助电视这
一媒体“参与”到事件当中。在互联网发展成熟的当下,媒介事件的传播范围不再仅仅局限于电视直播,而更多地扩散于网络媒体中。人们不再旁观式地参与事件,
而是可以在网络上通过点赞、转发和评论来发表自己的看
法。以戴扬和卡茨对媒介事件的解读来看,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属于“加冕”
类型的媒介事件。表彰大会是经过提前组织策划,
由媒体包装、宣传,经传统媒体和互联网媒体联合直播,邀请广大民众参与的一次仪
式性文化活动。2020年9月8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华网对大会进行现场直播,人民网、央视网、中国网等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和客户端等新媒体同步转播④。其中,“央视新闻”在微博上的直播数据显示,
共有1034万次观看,1.9万人转发,30.9万人点赞,7933条评论;人民
传播仪式观视域下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分析
阴王
摘要: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对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进行表彰。庄严、
肃穆的会场布置,规范的会议秩序,
符号化的表征和互动形式都体现出了高度的仪式化。本文从传播仪式观视角,以文化研究范式分析这次表彰大会的仪式化特征,发现仪式化的表彰大会具有促进情感沟通,建构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的价值。
关键词:仪式化;表彰大会;文化认
同66
视听2021.4
|
日报在微博上的直播数据显示,共有1546万次观看,2.4万人转发,35.9万人点赞,6293条评论。观看直播的
过程,就像是参加一次神圣、
庄严的仪式,人们借助互联网参与到活动中,实现了交流互动。
(三)仪式化的会议流程所谓仪式,多指典礼的秩序形式。社会学家涂尔干将“仪式”表述为“社会成员或者专门人员参与的象征性
batista手术的、表演性的、传统性的、程序化的一整套行为方式”⑤
换句话说,仪式是秩序的象征,仪式的运用在制定、
执行、规范社会秩序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仪式的执行建立在秩序化的基础之上,一旦仪式活动不具备秩序化,
仪式的庄严性也就不复存在,
汉源论坛仪式所构建的共同的信仰和文化认同也难以实现,
仪式行为更难以进行。表彰大会共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全体起立,奏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向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牺牲的烈士和逝世的同胞默哀。第二部分是宣读主
席令和表彰决定,由国家领导人分别向
“国家勋章”“国家荣誉获得者”以及受表彰的个人和集体授勋颁奖。第三部分是获奖代表发言。第四部分是习近平总书记发
言。最后一部分是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总结发言,
宣布会议结束。总体来看,会议流程高度秩序化和程序化。
通过直播以及多种参与的方式,给公众营造了一种身临其境的氛围,共同、共时地进入到仪式当中。会议的程序化、
秩序化既保证了活动的顺利运行,
又共享了同一种文化和信仰。
三、传播仪式观下表彰大会的意义诠释
(一)情感沟通价值
集体意识的产生与强化依赖于体情感。集体活动和情感沟通有助于实现、维系社会整合。人们共同观看、参与同一仪式,借助符号在这个活动中进行情感沟
通与互动,形成统一的情感和价值观,
从而形成共同记忆和集体意识。
表彰大会的召开不仅凸显了我国抗疫所取得的伟
大胜利,同时也是对所有抗疫工作的认可,
对抗疫工作者坚守岗位、勇担重任精神的赞美与发扬。民众参与到表彰大会的直播仪式中,在网络上分享着自己的情绪情感。评论里鼓励、赞美、感谢的字眼,表达着自己对抗疫工作者的敬佩、感激之情和对祖国的美好祝福。观看者对直播的转发是一种情感的交流和文化意义的共享行为。朋友的点赞、评论感及分享推动了更大范围的情感交流。
(二)文化认同价值
文化认同对于维系社会稳定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相同的文化认知可以清晰地与其他体相区别,加强自我的身份认同和体归属感。文化认同能够帮
助整个体的思想观念、认知、
目标趋于一致,提升体成员的凝聚力,而仪式则有助于建构文化认同和身份认同。
表彰大会对在抗疫过程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
集体的表彰,对抗疫工作者努力付出的赞美,
各位发言人对抗疫精神的肯定,彰显了表彰大会所宣传的主流价值观。通过互联网参与到这场仪式的民众共同分享着
黑白花奶牛
这一价值观,形成文化认同。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中国与别国政府的应对能力、执行力和管理能力等方面的差距
明显,彰显我国政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道路的优越性,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在社会上形成了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的文化认同。
(三)民族认同价值
在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席卷全国的时候,
中国政府迅速采取有效措施防控疫情,
把人民众的生命安全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举全国之力控制疫情。正是有坚决果断、运筹帷幄的政府,有奋战在抗疫一线的最美工
作者,我国的疫情才能在短时间内控制住,
得以将重点放在恢复经济上。在国外疫情仍然严峻的当下,
我国社会已基本步入正轨,人民生活有条不紊,
国家在严防疫情的同时还不断地对其他国家伸出援手,彰显了负责任、有担当的大国形象。表彰大会进一步激发了国人的
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在直播下的留言和评论中,
鸟苷酸
出现最多的字眼是“中国加油”
“致敬抗疫英雄”,增强了国家的凝聚力。
四、结语
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的召开,
总结汇报了我国抗疫的成果,彰显了政府对人民负责的人权意识,对全国人民在疫情中的努力和贡献做出了肯定。从传播仪式观的视域看,表彰大会作为仪式化的传播活
动,加深了民众与政府、民众间的情感交流,
构建了人民众对文化的认同和归属感,
增强了制度自信。注释院
①[美]詹姆斯·W.凯瑞.作为文化的传播———“媒介与社会”论文集[M].丁未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7,9.
②谌湘闽.詹姆斯·W.凯瑞传播仪式观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13.
③[美]丹尼尔·戴扬,伊莱休·卡茨.媒介事件———历史的现场直播[M].麻争旗译.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1,7.
④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EB/OL].360百科,2020-09-09.baike.so/doc/30032854-31640412.html.
⑤董华峰,霍丽姗.电视媒体仪式化传播的回潮及思考[J].当代传播,2013(05):15-17.
(作者系河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
67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09:28:0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33743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仪式   表彰大会   传播   文化   疫情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