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有效成份的含量测定研究进展

- 380 -
不良反应多,难坚持,治愈率低,且复发率高,因此受到一定限制。中医认为其病机为本虚标实,脾肾两虚为本,湿热内蕴为标。临床亦以此两型为多见。本病单独用内服药,疗程长,疗效欠佳。故采用内外合治之法,以辩证施药内服,配合中药和锡类散、云南白药保留灌肠,内外合力。防弊增益,让药力集中作用于局部病位,既可减缓胃肠道酸碱液对内服药力的破坏而减弱药效的弊端,又可避免单独局部用药药单力薄,无法调节松体实寒热之偏的不足。内服方中党参、炒白术、云苓益气健脾,脾旺则湿去,补骨脂补肾壮阳振奋人体阳气,配黄连、白头翁清热解毒利湿,赤芍凉血活血,木香行气化滞。全方共奏健脾益肾,清热利湿,行气活血之效。外用中药中黄苓、黄连、黄柏及白头翁具有
清热解毒、消炎抑菌之功效,白芨、地榆具有收敛止血之作用,锡类散的土要成分是象牙屑、珍珠、冰片、青货等,它具有清热解毒、生肌止痛、收敛比血、促进溃疡愈合的作用;云南白药具有止血、生肌之功效。观察结果也表明中药内外合治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并无明显不良反应,随访复发率低,同时中药制剂由于药物来源方便,且价格低廉,因此值得推广使用。
参 考 文 献
[1]王光耀.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245. [2]陈可冀.实用中西医结合内科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8 . 713.
【摘要】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肠系膜淋巴结炎的疗效。方法  西医采用抗菌及抗病毒为主;中医采用自拟经验方。结果26例中治愈19例,好转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2%。结论  采用中西医联合用药肠系膜淋巴结炎,具有疗程短,治愈率高,复发率低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肠系膜淋巴结炎  中西医结合中西医结合肠系膜淋巴结炎疗效观察
邵亮  张增建 (河北省邢台市第五医院  054000)
【中图分类号】R256.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09-0380-01苯氧乙醇
近年来,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肠系膜淋巴结炎,均获满意效果,笔者现将资料完整的26例整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6例患者全部为本院收治的腹痛患者,均经彩多普勒超声检查见多
个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而确诊。其中,男15例,女11例,年龄4~17岁,平均年龄9岁。病程最短1.5天,最长7天,平均3.2天。
1.2 临床表现:26例均表现有腹痛,均有压痛,但位置不固定。脐周痛11例,下腹痛13例,腹痛部位不清者2例;腹痛为阵发性者21例,持续性者5例。
1.3 方法  所有病人在西医采用抗菌及抗病毒前提下,中医采用自拟经验方。药物组成:附子6g,薏苡仁30g,败酱草30g,蒲公英30g,连翘10g,赤芍10g,丹皮10g,桃仁10g,木香10g,枳壳10g,青皮10g,元胡10g,莪术10g。据病患年龄情况药量酌减,每日1剂,水煎分服。
2  结果
2.1 疗效标准  痊愈:临床症状消失,彩多普勒超声复查未见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有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彩多普勒超声复查,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较前明显缩小。无效:经后临床症状及彩多普勒超声复查结果均无显著改善。
2.2 临床效果  26例经治后,治愈19例,好转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2%。服药时间最长2周,最短6日。
3  讨论
肠系膜淋巴结炎属于祖国医学“腹痛”病症范畴,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寒热互阻之证。现代医学认为本病可能因反复呼吸道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肠系膜根部、回盲末端及回盲部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发
炎,或局部受凉或饮食不节导致肠壁缺血,或交感神经兴奋致肠蠕动紊乱有关。由于本病的病因并未完全阐明,故亦称之为非特异性肠系膜淋巴结炎[1]。目前西医多采用抗菌及抗病毒为主,但均存在效果不理想、易反复的特点。笔者通过数年临床
电网技术实践认为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病理机制相吻合,现代微观病理研究是中医四诊的延续与扩展,所以临床辩证要结合辨病,局部与整体相联系,才能细查精详,效如旋踵。并通过多年临床实践摸索总结出本病病机多为素体脾胃之阳气虚弱不足,健运失权,无以腐熟水谷,形成湿浊痰瘀之病理产物,遇外邪侵袭与之相搏击,而蕴结成为浊热痰瘀,日久形成痰核,结于肠间膜下,致脾胃功能日渐受损,斡旋失司,升降无度,气病及血,阴阳失和,气机逆乱,气血不利,而致疼痛等诸症随生。《诸病源候论•论腹痛病诸疾》曰:“因腑藏虚,寒冷之气客于肠胃膜原之间,结聚不散,正气与邪气交争相击故痛。”《幼幼集成•腹痛证治》指出:“夫腹痛之证,因邪正交攻,与脏气相击而作也。”故临证应紧紧围绕脾胃之阳气虚弱为病之本,浊热痰瘀为病之标进行辨治,《素问·标本病传论》:“知标本者,万举万当,不知标本,是谓妄行。”因此,助阳化气,清热化浊祛痰,行气通络是本病的关键。组方中小量附子助阳化气,辛温散结,行郁滞之气;败酱草清热化瘀;蒲公英、连翘清热解毒;薏苡仁利湿消肿;赤芍、丹皮、桃仁清热活血化瘀;木香、枳壳、青皮理气散结;元胡理气活血止痛;莪术破瘀行血中之气滞。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蒲公英、败酱草、连翘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并有抗炎退热增强免疫之功能,木香、枳壳、青皮、元胡等行气药能兴奋肠管平滑肌,增加肠管张力,缓解肠痉挛[2]。全方
组方严谨,攻补兼施、标本兼治,气血并调、切中病机,共同达到脾气健、胃气和、纳化相依,升降有序,阴阳调,气血畅,脏腑安和,而取得良好临床疗效。临床证明采用中西医联合用药肠系膜淋巴结炎,具有疗程短,治愈率高,复发率低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 考 文 献
[1] 甘璐,卫青.中西医结合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J].甘肃中医, 2008, 21 (12): 22.
[2] 雷载权.中药学[M].第六版.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 01.66—68.
北美市场【摘要】 随着相关科学技术的发展,测定中药有效成分含量的方法得到了改进,本文综述了常用的中药有效成分含量测定方法。谱技术将以其高效优势和多种检测方法在中药有效成分含量测定的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中药有效成份的含量测定研究进展
李蓓 (黑龙江哈尔滨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  150016)
【中图分类号】R28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09-0380-02
中药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为我国民众的健康、为民族医药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近年来中药在剂型、品种、产量及应用范围等方面发展迅速, 但中药多为复方制剂,其组成种类繁
多,成分复杂, 产地分散,生长环境、采收期、加工炮制条件不同及制剂生产工艺的因素,造成其内在质量即所含有效成分的差异。测定中药有效成分的含量是质量控制的关键。现将有关中药
- 381 -
有效成分含量的测定方法概述如下:
1.化学定量法
化学定量法是一种古老的方法,适用于单味中药制剂或处方中无机成分的含量测定。主要包括重量法和滴定法。此类方法在复杂的处方中仅能测定出某类成分的总量, 专属性不强。
女死囚犯2.比法
中药的有效成分与特定显试剂呈后,比测定。本法可直接测定未经分离的中药中黄酮类、蒽醌类、皂甙类、生物碱、酚性化合物等成分。
3.紫外分光光度法
中药的有效成分在紫外区有特征性吸收者,不需加显剂就能在特定的波长有最大吸收,通过测定其
双馈风力发电机组
吸收度计算含量。该法灵敏度可达10-4~10-7g/m l,精密度为0.5%,适用于微量和痕量组分分析,较比法应用更广泛。该法可测定中药中黄酮类、香豆素类、皂甙类、二苯乙烯苷类等化合物的含量。
4.红外光谱法(FTIR)
红外光谱专属性强,重现性好,操作方便,能够提供极其丰富的分子结构信息。随着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的普及,红外光谱法在中药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中也具独特的作用。有报道采用红外光谱测定中药酸枣仁和补骨脂中磷脂的含量,并与比法测定结果比较,认为该法操作简便,结果稳定[1]。
gct考试5. 薄层扫描法(TLCS)
薄层扫描法指用一定波长的光照射在薄层板上,对薄层谱有吸收紫外光或可见光的斑点或对经照射能激发产生荧光的斑点进行扫描,将扫描得到的图谱及积分数据用于药品分析的鉴别,杂质检查和含量测定。基于被测成分的光谱特征分为紫外吸收光谱法、荧光法测定、分光光度法。因其分离结果直观,方法简便,灵敏度高,稳定性好,在中药复方制剂有效成分含量测定中占相当的比例。该法可用于测定绿原酸、淫羊藿苷、猪去氧胆酸、靛玉红等的含量。
6.气相谱法(GC)
气相谱法具有高效能,高选择性,高灵敏度,速度快,用样量少,重现性好的特点。但受样品蒸汽
压的限制,只能测定挥发性成分的含量。G C以其高效的分离能力常用于中药挥发性成分
(如芳香醇、蒎烯等)的测定,中药的其他成分(如酚类、生物碱、内酯类等)经衍生化反应后也可用G C分析。《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中有47项采用气相谱法测定中药成分的含量。中药制剂中丹皮酚、麻黄碱、麝香酮、察香酮、冰片、斑鳌素等成分均可用此法进行含量测定[2]。
7.高效液相谱法(HPLC)
高效液相谱法主要是利用要测定的指标成分与其他组分在流动相与固定相中的分配系数不同而把指标成分分离出来并进行含量测定。具有分离效率高,准确性和重现性好,分析速度快,选择性优和灵敏度高的特点。其与气象谱法比不受样品挥发性的限制,对于氨基酸、蛋白质、生物碱、核酸、类脂等挥发性低、热稳定性差、分子量大的高分子化合物以及离子型化合物尤为适合。因此在中药含量测定中,高效液相谱法使用得最为广泛,但该法对设备要求高,建立谱条件也较薄层扫描法麻烦一些。该法检测的中药有效成分主要有生物碱类、甙类、黄酮类、蒽醌类、香豆素类、萜类、有机酸类、甾酮及甾醇类等。《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采用高效液相谱法对中药成分进行含量测定多达518项。中药新药申报中,含量测定绝大部分也都采用高效液相谱法。高效液相谱法可同时测定中药中多种成分。
目前,对于中药有效成分含量的测定,发挥作用的主要有分光光度法、T L C S法、G C法、H P L C
法等,早期的一些分析方法和技术已较少应用 (如比法、重量法、滴定法等)。关于中药有效成分含量测定的研究正在朝着全面、综合的方向发展,谱技术以其高效优势和多种检测方法在中药有效成分含量测定的研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谱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必将更加提高中药有效成分含量测定的研究水平,从而建立科学完善的现代中药中药有效成分含量测定体系,为中药现代化事业的发展、使中药走向国际市场奠定坚实的技术方法基础。
参 考 文 献
[1]王永山,许益民,邱绍娟.酸枣仁和补骨脂中磷脂成分的红外光谱测定[J].中成药,1992, 14(11): 34.
[2]房杏春,殷霞,相秉仁,等.高分辨气相谱法侧定六味地黄汤中丹皮酚的含量[J].中草药, 1990, 21( 11 ):10.
【摘要】 目的  研究采用中医药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40例,采用中药方剂柴胡疏肝散并加减。结果 本组40例中,所有患者均1个疗程,其中,25例痊愈,为62.5%;9例显效,为22.5%;5例有效,为12.5%;另有1例无效,为5%;其总有效率达97.5%。结论 采用中医药慢性浅表性胃炎疗效显著,且该方法具有易耐受、根除率高、副作用小等优点。
【关键词】 中医药  慢性浅表性胃炎  疗效中医药慢性浅表性胃炎40例疗效分析
石 荣 (湖北省建始县中医院  445300)
【中图分类号】R256.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09-0381-02
慢性浅表性胃炎又称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慢性疾病,为慢性胃炎之一。病发后表现为胃黏膜浅表性慢性炎症,引发该病症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喝浓咖啡、嗜酒、幽门螺杆菌感染及胆汁反流等。患者通常可表现为消化不良,饭后上腹部隐隐作痛或有不适感,可伴泛酸、恶心、嗳气,有时伴有呕吐症状,其症状通常轻微或无明显症状,临床诊断可采用胃镜检查。目前,各种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方法中,其临床效果尚不显著,通常仅采用对症,如改善胃肠动力,抑制胃酸分泌,防止幽门螺杆菌感染,保护胃黏膜等。对此中医学将其总结为反胃、痞症、呕吐、胃脘痛等。从中医学角度有关对该病发病原因和发病机制的论述较多,且积累的临床经验丰富。下面将近些年来有关中医药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概况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本组选取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40例,所有患者均经病理学检查及纤维胃镜检查确诊,且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反复性上腹部疼痛、暖气反酸或饱胀压痛等表现症状,其中男性30例,女性10
例;年龄为17~55岁,平均年龄35.5岁;病程为3个月~24年;包括17例为弥漫性胃炎或胃窦炎(占4
2.5%),11例为胃炎并发十二指肠炎(占27.5%),8例为胃炎并发十二指肠或胃溃疡(占20.0%),另有4例为胃炎并发食道炎(占10.0%)。
1.2诊断标准 诊断依据《实用内科学》,同时以卫生部药政局制定的《中药新药慢性浅表性胃炎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为指导,拟定诊断标准:①主要症状表现为上腹部疼痛,且为周期性、反复性、慢性发作;②次要表现症状为恶心、呕吐、嗳气、泛酸等消化道症状;③经内镜检查显示胃黏膜伴有炎症病变;④组织染检测结果中幽门螺旋杆菌(Hp)为阳性。
1.3方法 中药方剂采用柴胡疏肝散并加减。药用白芍20g,柴胡10g,枳壳10g,川芎15g,乌梅20g,香附10g,砂仁5g,党参25g,佛手10g,丹皮10g,蒲公英15g,甘草3g,茯苓15g。纳呆便糖者可加神曲、麦芽;胃脘灼热者可加麦冬;气虚严重者可加黄芪;泛酸、胃痛严重者可加郁金、延胡索;嘈杂者合并服用左金丸。用法用量:1剂/日,水煎后内服,早晚各1次,2周为一疗程。服药期间忌烟酒、辛辣,宜食清淡易消化食物,防止受寒,饮食规律,不宜过饱,保持情绪稳定、平静。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23:32:3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33671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中药   测定   治疗   含量   采用   肠系膜   临床   胃炎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