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 中国走失人口 人次

论文 中国走失人口 人次
   2月25日,中民社会救助研究院与‘头条寻人’项目组在京联合发布了《中国走失人口白皮书(2020)》。根据白皮书统计数据显示,在整个2020年期间,我国走失人次达到了100万。
凝胶谱法  根据白皮书显示,按照平均每天走失人次来计算,2020年我国每天处于或经历走失状态的人次为2739人。不过,2020年我国100万的走失人次,相较于2016年的394万人次以及2017年的260万人次已经显著减少。我国走失人规模呈现逐年递减的状态,相比于五年前,该体人数已经减少近75%。
  相关机构与组织也对走失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主要有4个方面。其一是我国社会保障救助体系的健全和完善,政府部门在这方面起到了主导作用;其二是脱贫攻坚的深入推进,使得由于家庭贫困原因导致的流浪、外出打工人口数大幅减少;其三是公安人脸识别技术、头条寻人信息分发等科技技术的成熟应用,既减少人口走失存量,又控制了增量;其四是2020年疫情原因让居家隔离成为常态,易走失人得到更好照顾,降低了走失的可能性。
  平均每天走失1370位老人
  据中民社会救助研究院专家顾问、白皮书主笔人熊贵彬介绍,根据得到的样本数据,课题组综合测算后得出,全国走失老人一年约在50万上下,平均每天走失老人约为1370人。走失老人平均年龄为75.89岁,其中男性占比42%,女性占到58%,走失老人中女性比例略高于男性。并且75岁以上老年人走失比较高。
  走失老人中,36%的老人实际居住地为农村地区,46%的老人居住在中小城市及郊区,而大城市及其郊区共占比18%。由此可见,全国走失老人的重灾区并不是东部一线城市,也不是省会城市,而是大量人口流出的地区,这是同留守老人问题相伴相生的。
  调查中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接受过救助的走失老人中,但仍有26%的老人出现了再次走失的情况,其中5次以上走失的老人占了被调查老人的6%。
白皮书数据显示,走失老人中72%的老人大多都出现记忆力障碍情况,其中,经过医院确诊的老年痴呆症患者占到总比例的25%。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熊贵彬表示,在发达国家,老人走失主要是由于失智而造成。我国的老龄化伴随着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使得老人走失问题显得更加复杂,失智是一个主因,但人口流动带来的疏于照顾和老人贫困,也大大加剧了走失风险。
  因此,调研报告建议不同的地区采取不同的举措,比如在人口流动地利用GPS手环,或者在老人身上缝制一些联系布条等方式避免老年人走丢。另外是打造全国统一的寻人网络平台,比如现在国家民政部有全国救助寻亲网,以后要完善功能,成为人口报失和查的综合信息平台。除此之外,在全国救助站建立警务点,现在有不少警务站都有警务点,但大多是维持治安的功能,以后要连通警方的人口信息和户籍网络的光缆,由驻站民警来协助查走失人员的信息,这样能够帮助走失的老人能够尽快的回家。
  寻回走失人口的重要一环
  报告指出,救助站作为寻回走失人口过程中重要的一环,起到了接收走失人口入站、集中安置区域内走失人口、帮助他们接受医疗救治、最终在社会多方协助下将走失人口送返家庭这样重要的中继站的作用,因此也一直处在走失人口救助的第一线。
  因此,救助站需要得到更多警方和医院方面的帮助和支持。警方本身就是人口走失案件中非常重要的消息渠道,家中有人口走失,大多数人都会第一时间报警,并能够提供走失人口的籍贯、体貌特征等重要的信息,如果当地警方能够与救助站信息互通,及时进行沟通交流,互相了解走失人口的情况,会大大提高搜寻和发现的效率。而很多走失人口常常是
语音芯片
年迈的老人,或是患有各种疾病,甚至有患精神疾病的,会伴有暴力倾向或者不安全因素,这种时候救助站非常需要医院方面提供医疗帮助,帮助救助站保证走失人口的身体情况健康,并给予有特别疾病如精神病等的走失人口以特殊的医疗支持,以保证救助站工作的正常进行。
  一些救助管理站负责人表示,这种社会服务保障的工作应该由民政部门组织,由专业工作人员和社会志愿者去参与,公安还是组织一些紧急的工作,危害人民众安全的。公安机关主要干带有强制力的事情,因为救助管理办法改了,成了服务性的了,公安做不合适。
  这种情况下,救助站建议通过购买社会力量服务,一些新的途径也建立起来。“我们(救助站)已经与环卫工人建立了联系,他们一旦发现了需要救助的人就会联系公安或者救助站;公安城管卫健和民政是主体,通过购买服务京北和环卫局联系起来了,使用了一个驻站社工,亮点是使用了环卫工人,(环卫工人)早上4多上,他们的时间充足,覆盖面广;效果是充分利用了资源,一年街头外展的项目发现100多人。现在我们可以直接利用这些环卫工人了,他们发现(受助对象)后就会直接给我们(或公安)打电话。”
  在协助寻回过程中,除了警方这一信息渠道,救助站还常常使用电视电台媒体、报纸杂志
禁欲主义者等纸媒体、以及网络“互联网+”等的渠道。在过去,传统媒体的使用更多,救助站会与当地电视台合作,也会将走失人口情况登报,使得走失人口更快被回。但是救助站也反映这些媒介常常会出现不稳定的情况,比如与电视台的合作,要受到电视台节目需求的影响,电视台没有节目需求,可能一段时间内无法进行宣传。
  社会组织积极参与磷酸
  报告显示,目前民政部门的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监测与预防、发现与报告、站内与站外救助、滞留人员救助、返乡与安置。社会力量目前主要集中于救助的某一环节或部分环节,还没有形成整体性服务的模式。以北京市为例,社会力量参与走失救助的主体主要是社会工作组织,救助内容包括街头外展、社会倡导、站外救助、站内心理服务、返乡护送、信息辅助、个案帮扶等。
爱尔朗分布  尽管在政策支持下,社会力量参与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成绩斐然,但制度的实施仍然存在着比较突出的问题。从救助工作者的角度来看,由于以往养成的习惯做法的影响,不少人没能充分地转变思想与态度,客观条件如经费有限、甄别困难、部门协调不易等的限制,也使得实际的救助工作面临着重重压力和不少难题。从相关体来看,整个社会对于
救助管理制度的知晓程度尚不太乐观。而社会组织本身也由于自身力量弱小,社会工作的理念、服务内容、政府救助体系的衔接不足都阻碍了社会力量进一步发挥作用。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04:20:2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33633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走失   人口   救助   老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