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乡村宗祠的共享性空间营造研究--以鄂东南地区为例

当代乡村宗祠的共享性空间营造研究
——以鄂东南地区为例
The Shared Space Construction of Contemporary Rural Ancestral Temple:
A Case Study of Southeastern Hubei Province
文U斐肠I Liu Feiyang
李骏I Li Jun
郭海旭I Guo Haixu
彭玉玲I Peng Yuling
彭然I Peng Ran
中图分类号TU98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3-739X(2021)04-0111-05收稿日期2019-11-30
摘要当前我国的乡村中正在大量新建宗祠,但其在承担家族祭祀功能之外却难以物尽其用,造成了极大
的资源浪费。因此在反思我国广大乡村中共享性活动场所不足的现状时,选择鄂东南乡村的新建宗祠作为研究对象以探讨将其营造为乡村共享性场所的必要性与可行性。通过广泛的田野考察,了解该地区在宗祠共享性转型探索中的挫折并分析其原因,同时针对当地人的使用需求进行了深入调查,最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适应乡村生活模式的当代宗祠共享性空间设计策略,以期对未来的相关规划和设计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乡村宗祠共享性空间营造鄂东南
Abstract At present,a large number of new ancestral temples are being built in rural areas of China,but in addition to be a family ritual function,it is difficult to be used as much as possible,resulting in great waste of resources.Therefore,when rethink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insufficient for shared activity venue in the vast rural areas of China,the new ancestral temples in the southeastern rural areas of Hubei are chosen as the research object,we explore the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of using them as rural shared space.Through the extensive field investigations in the rural areas in southeastern Hubei,we learn about the setbacks in the exploration of ancestral temples'shared transformation and analyze the reason.Meanwhile,we make an in-depth investigation on the needs of local people,and finally based on this, we propose a series of shared space design strategies adapted to rural life on contemporary ancestral temples,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future related architectural planning and design work.
Keywords Rural areas,Ancestral temple,Shared space,Construction,Southeast Hubei
契合共享需求始终是城市与建筑发展的
目的之一,共享生活模式的不断改变也间接
促使城市、街区与建筑的空间结构发生变革。
当前共享经济迅猛发展导致了城市中的共享
性场所日益多样化,但在我国更为辽阔的乡村
共享性的生活模式却长期遭到忽略,不仅具
有共享功能的建筑数量严重不足,以往热闹
喧嚣却情谊浓浓的乡土生活模式也逐渐处于
消亡状态。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截至2018年底我国常住人口的城镇化率为59.58%,这意味着我国还有约6亿人是生活在乡村中的,其数量庞大的人口理应拥有更为充足的共享性活动图1研究区位示意图
空间。因此,如果能够将我国乡村中诸如宗祠
等分布广泛旦数量众多的公共建筑打造为村
民们开展共享活动的场所,则对于缓解上述
困境是非常有益的。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乡村
宗祠的“共享性转型”这一新的规划与设计理
念,旨在探索当前新建宗祠适应乡村生活模
式的共享空间营造问题,以期响应我国的“乡
村振兴”战略,并积极助力于健康、向上的乡
图3“文化礼堂”内的宣传画
图5阳新县李氏宗祠的享堂
村精神文化生活塑造。
1研究对象概述
宗祠的起源可追溯至隋唐、五代时期,并兴盛于明、清,是宗族供奉祖先和进行祭祀的场所,除此之外在古代也承载着家族管理、课会教育以及在节庆之日举办活动并演戏酬神等功能叫可以说自古以来其在乡村生活中便具有极为重要的共享属性,因此在当今的宗祠建设中进一步加强对其共享空间的营造并将其打造为村落中具备一定典型特征的公共性活动中心是具有可行性的。
1.1研究对象的区域界定及依据
本文以鄂东南乡村作为研究区域(图1),依据在于其境内宗祠的分布十分密集,且近年来又处于大量新建阶段,尤以阳新、通山等县市为盛,这确保了研究样本在数量上的充足与类型上的全面。例如根据笔者调研统计,截至2018年底仅阳新县便存有宗祠407座,而来自阳新县文体局的数据更是表明其境内加上支祠、家祠等各类次级序列后祠堂总计达到3000余座。
1.2鄂东南乡村宗祠的空间与形式特征
传统宗祠的空间布局往往受到严格的礼制约束,其在平面上的首要特点便为中轴对图6阳新县旧徐氏宗祠的戏台
称。中轴线是中国古代建筑中对于礼制的最
基本强调,《中庸》曾云“中者也天下之大本
也”,宗祠中被祭祀的祖先自然居于整个家族
的最高序列,因此宗祠的平面布局以中轴线
上存放祖先牌位的享堂为核心而展开,各类
附属功能则分列两侧I2T。在此基础上,传统
宗祠一般以三进院落居多(图2),多在第一进
附设戏台,而享堂则位于建筑后部。戏台广泛
存在于鄂东南乡村的传统宗祠中,一般用于
节庆或祭奠之日的演戏酬神,演出对象除了
宗族成员还有位于享堂中的祖先,这也是儒
家以“孝”为先的宗法观念的典型表现〜司。
2当前鄂东南乡村宗祠的共享性营造困境
2.1地方政府对于宗祠共享性转型的探索与
挫折
虽然宗祠在乡土文化中曾具有举足轻重
的地位,但是当前的功能仅余祭祀,这导致
了近年来鄂东南乡村斥巨资新建的宗祠纷纷
闲置,最终沦为了仅能够炫耀家族权势的面
子工程,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另一方面,
当前我国乡村面临着公共活动场所不足的困
境,村民们缺乏交流与共享的空间,其精神文
化生活较为贫乏⑹。因此宗祠作为在当地分布
最为广泛的公共建筑,充分发挥其共享性功
能对于有效解决这一难题具有积极意义。
近年来当地政府已经充分认识到了这一
难忘的校园问题并对现存宗祠的共享性转型进行了探索,
例如阳新、赤壁等县正积极打造“宗祠改建文
化礼堂”工程。阳新县启动于2015年,至今全
县已有约300座宗祠和祖堂挂牌成为“文化
礼堂”o文化礼堂内部放置运动器材和报刊书
籍,墙壁上挂满各类宣传图画(图3),当地政
府希望由此营造健康向上的公共活动场所。
但是该项目启动四年多以来运行却极不理
想,多数宗祠即使早已被挂牌甚至张贴有每
日的开放时间,但事实上却长期大门紧锁,所
谓的“文化礼堂”可谓名存实亡(图4)。
2.2对于鄂东南乡村宗祠共享性营造困境的原
因分析
(1)宗法观念的内向性不利于宗祠的幵
放和共享
宗祠作为供奉和祭祀祖先之所,其家庭
成员一般并不乐意外姓人员随意踏入而搅扰
祖先们的安宁,因此对政府所组织的类似于
“宗祠改造文化礼堂”等活动,当地人往往容
易产生心理上的排斥,而这也是我国传统宗
法文化内向性的典型体现一叭对于深深扎根
在土地上的农业社会而言,家族之间竞争远
多于合作,因此“家族”这一概念在宗法文化
的范畴内从来不是代表幵放与包容,反而狭
隘与自闭才是其鲜明的特征,其表现便是家
族对于自身成员之外的体往往持有怀疑和
戒备之心。正因为如此,深宅大院成为了古代
中国人最为理想的居住单元,而传统宗祠在
其空间上也同样具有极强的封闭性:四面均
被耸立着的高墙严实包围,让人无法轻易窥
视其内,而出入口则狭小旦唯一。封闭性空间
很难让人对建筑产生自然的亲近感,更无法
引导人以轻松的心态随意步入其内,而这些都
是与现代建筑共享性要求相矛盾的。
(2)以享堂为核心的空间布局不利于共
享活动的开展
传统宗祠的空间布局以享堂为核心,而享
堂作为存放祖先牌位之所,传递给人的情绪多
以负面的压抑为主,这与共享性建筑本应营造
出的活跃氛围截然相反(图5)。享堂统领整个
宗祠的建筑格局,使人只要在宗祠之内便能
感受到宗法力量的压迫,进而对已经化作神灵
的祖先们产生深深的敬畏冏。中国人讲究逝者
为尊,在已故之人的灵位前诸多行为都可能是
表1鄂东南乡村49个宗祠的观演空间尺度统计
戏台的高度统计(单位:m )
戏台的面积统计(单位:!!?)
观众区面积统计(单位曲)
■完全闲置或堆放荻砌(未曾用于 乡村演出):30座
■曹作为族务会议主席台等其他用 途(未曾用于乡村»tti ) : nffi
■曾用于乡村演出,8座
优化前(当前主流的空间布局〉当代宗祠(37座)传统宗祠(12座)
图7鄂东南乡村49个当代宗祠内戏台的利用情况调査优化后(应当采用的空间布局)
杜伊斯堡
图10当代宗祠共享性设计的综合优化与分析图9针对当地人的共享性需求统计
图11观演区域舞台高度的优化对比
冒犯的,笔者在多处调研中都被当地族人叮嘱不可随意进入甚至只是靠近享堂。而在宗祠中开展文娱活动也同样受到部分族人的反感与排斥,他们表示“在祖先们的牌位前玩乐会亵渎神灵”,如活动便被认为过于喧嚣,会打扰祖先们的安息,甚至可能衍变为赌博,使宗祠成为藏污纳垢之所。
(3)以戏台为核心的传统观演空间模式难以契合当代乡村的观演需求
飾宗祠的躺空间帧台为核心(图6),其布局与中国古代的戏曲演出形式相呼应,但却难以契合今日乡村中全新的观演需求。当前鄂东南乡村新建宗祠的观演空间几乎完全照搬传统,最终导致了戏台在使用中的不便,甚至部分戏台因此被闲置,成为了建筑内部的摆设(图7)。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第一,普遍为2~3m的台面高度明显超过了现代舞台,也充分隔离了台下观众与台上表演者。今日乡村的演出更为开放和多元,活动中对于气氛的营造远远超过舞台展现需要,在这种动态的观演体系中表演者与观众之间便捷的交流与互动显得尤为关键。但照搬传统导致的台面与观众区过大高差使得演出
时观众对舞台的亲切感缺失,并且切断了观众与表演者之间应有的联系,不利于演出中气氛的活跃。因此当地的演出多数依然是在村中的空地上进行,一般会搭建临时性的舞台,而非将宗祠中的戏台物尽其用。
第二,我国的戏曲重于写意而轻于写实,表演者往往仅需数人,因此传统戏台的面积一般都不大。但是今日乡村演出的规模早已远超以往,歌舞等节目同台出场的演员常常可达几十人,导致当代宗祠里有限的舞台面积已经难以满足目前乡村的演出要求。另一方面,古代宗祠里的戏曲演出观众往往只局限在人数有限的一个家族内部,但是今日乡村中的演出则是面向当地的全体众,宗祠内并不算大的院落作为观众区域也同样无法满足观演的面积要求(表1)。
3对当代宗祠共享性设计策略的探讨
3.1针对当地人需求情况的调查与研究
当前由于我国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乡村中的青壮年人普遍去往城市谋求发展,而长期留守的多为老人和儿童⑷,因此在对当代乡村宗祠的共享性设计策略研究中,老
人与儿童的特殊使用需求应作为重点考虑。
基于此笔者向鄂东南乡村的75位村民做了其
自身对宗祠共享性功能需求的调査(图8),并
充分考虑被调查对象与该地区乡村中常住人
年龄结构一致性的问题其中65岁以上
的老人共调查28名,占比达到37%。
调查结果显示共有41位村民希望宗祠能
够成为一个理想的闲聊纳凉场所,这其中65
岁以上老人为21人,可见在当地的老人看来有
地方与邻里们互话家常便是共享的体现;另
有32位村民表示希望宗祠中能够设置一些儿
童游乐设施,这其中65岁以上老人同样多达
18人,这些老人大多都在帮自己的儿女抚养
孙辈,因此比较关注儿童的游乐需求。除此
之外,表示需要室的村良有26位;希望宗
祠内放置一些诸如羽乒等小型球类运动设施
以及健身器材的村民有22位;另有少数村民
希望宗祠中能够定期播放电影,而其他一些
冷门的需求如利用宗祠举办宴会等则提及人
数较少,并不具有普遍性(图9)。
根据以上调查结果可知,当地村民对于
宗祠共享性功能的需求比较朴素,多数与其日
常生活结合紧密,这也为营造策略提供了方
向指引:即坚持简约、实用且因地制宜的现代
乡土建筑设计理念。
3.2相关共享性设计策略的提出与分析
(1)挣脱传统束缚,营造开放和自由的
空间布局
综前文所述,当代宗祠在空间布局上深
geforce4受传统形式的束缚是对其进行共享性营造时
所面临的主要困境之一,而这种困境的具体表
现则是其"开放”与“自由”的不足。
首先,开放是共享的前提,坚持开放的
设计理念才能在建筑空间布局上打破宗法
观念的内向性局限,进而吸引更多人进入
其中。因此设计中不宜再以耸立的高墙作为
宗祠内外空间的绝对分隔并刻意强调进出
通道的唯一性,反之宗祠可设置多个出入口
并丰富内部空间的流线,同时也加强建筑内
外联系性,从而为使用人营造出平易近人
的共享性体验。
其次,空间布局应更为自由灵活,摒弃对
传统宗祠中轴对称及多进院落等形式的死板
定陵地下宫殿发掘记复制,回归以功能为核心的设计准则。设计中
需淡化享堂在宗祠内的核心性,其布局可不
必拘泥于建筑中央,并尝试与其他各类共享
功能进行虚化分隔,目的是在宗祠中形成各
个彼此独立又存在关联的开放性功能空间,
避免由于祭祀而传递给人的负面情绪。
当代宗祠提倡自由与开放的空间格局也
需要以传统祭祖观念的改变为前提。中国人
对待祖先的态度从来就是现实社会尊卑有序
的礼制观念的延续四,忌讳于失礼和冒犯,因
而氛围常拘束和压抑。但是如今我们可以用
更积极的心态扬弃传统,在祭祖观念中不固
执于陈腐的禁忌,而是将重心放在以彼此平
等的态度对祖先进行的回忆与缅怀上。
(2)功能分布契合乡村生活模式以及当
地居民的使用需求
宗祠的共享性设计应以当地居民的使用
需求为首要考虑,因此调査得票最高的闲聊
褫夺公权
纳凉场所便是设计关键。其主要服务对象是
当地老年人,该体的期望可总结为”阴凉”、
“透气”、"开敞”、“牌桌”、“椅子”、及“陪
孩子玩”等关键词,在设计中考虑以下三个方
面(图10):
第一,老年人喜阔朗而不喜阴仄的倾向,
这与老年人在心理上多害怕孤独相关;另外,
老年人的活动场所还应有良好的通风和日照
以利于身体健康。因此宗祠内闲聊纳凉场所
的边界应被虚化以减弱围蔽感,并使其与室
外空间贯通以促进空气自然流通,还可将部
分室外空间扩展为闲聊纳凉场所的一部分以
获得充分的日照和视野,营造出适宜老年人的
活动空间。
第二,在宗祠的功能布局上可将儿童游
乐设施和活动区融入闲聊纳凉场所中。
本是当地老年人常有的活动,与老年人
日常的闲聊纳凉有密切联系;将儿童游乐设
施融入闲聊纳凉场所便是方便老年人照看儿
船舶机械
童,同时也有利于营造子孙同乐的氛围。宗祠
内的运动健身器材则应独立放置,并与老幼
活动区保持适当的距离,以保证安全。
第三,出于老年人使用需要,当代宗祠应
充分考虑无障碍设比如宗祠入口不应有过高
的门槛,且应设置较为缓和的坡道,并着重考
虑其防滑性,室外活动部分还应有良好的排
水系统以防积水打滑。
对于当代宗祠的观演空间而言,亦如前
文所述首先不应局限于传统布局的束缚,而
是将观演区域独立设置以保证其完整性并便
于使用,同时不与宗祠的其他功能相互干扰。设计中应当降低台面的高度(图11),并强化舞台与观众区之间的联系以增强观众对于舞台的亲切感,使之更契合乡村演出的强互动性特点。同时由于当前乡村演出规模不断增大,舞台以及观众区的面积也应扩大以满足更多人的观演需要。但是由于场地与资金的局限,乡村宗祠的体量不宜过大,这也就要求宗祠的观演空间应尽可能采取半开放模式,舞台依托于建筑,而其所面向的观众区则可以是更广阔的室外空间,最终形成固定、开放旦适宜乡村演出形式的公共观演场所。
(3)采取因地制宜的可持续设计策略,并广泛探索传统形式的现代表达手法
当代宗祠应当釆取可持续的设计策略,以简洁、经济、适用为主要设计原则,在满足各类共享性功能的前提下严格控制建筑的规模与投资,并广泛探索传统建筑的现代表达方式,充分挖掘地域性的设计元素,最终形成朴素、大方旦有地方特的新兴建筑风格。
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广大乡村正面临共享空间不足的现状,但另一方面,乡村中大量的新建宗祠在偶尔承载祭祀功能外却长期处于闲置的状态。因此将我国乡村中广泛分布旦数量众多的宗祠营造为面向
全体村民的共享性活动场所是十分必要的。鄂东南地区近年来就此进行了“宗祠改造文化礼堂”的实践,但效果却不甚理想,其原因之一在于当前的新建宗祠拘泥于传统空间布局而导致其在功能上无法满足目前新的使用需求。因此本文提出了以下三条关于新建宗祠的共享性空间营造建议,即:在空间布局上谋求开放与自由;在功能设置上契合居民的实际需求;在设计策略上讲求简洁、经济与适用,同时注重当代建筑的地域性表达。阳
资料来源:
文中图表均为作者绘制、拍摄。
参考文献
⑴彭然,胡江伟.鄂东北地区传统戏场建筑丛考(上)一一戏场建筑的产生及其发展沿革[J].华中建筑,2009,27(10):114-116.
[2]张飞.鄂东南家族祠堂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5.
[3]彭然,徐伟.规约礼法与凝于传神:中国传统戏曲的表演场所特征[J].学习与实践,2019(8):124-130.
[4]王炎松,徐靓,朱锋.鄂东杰构一一阳新县祠堂建筑及文化特征初探[J].华中建筑,2006,24(11):91-93.
[5]彭然,胡江伟.鄂东北地区传统戏场建筑丛考(下)一一戏场建筑的实例及其建筑特征[J].华中建筑,2009,27(11):133-136.
[6]杨丽.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问题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08.
[7]朱利安・H•斯图尔特,潘艳,陈洪波.文化生态学[J].南方文物,2007(2):105-112.
[8]许宪隆,张成.文化生态学语境下的共生互补观一一关于散杂居硏究的新视野[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5):31-38.
[9]伍淑斌•明清时期鄂东南地区的宗族与地方社会[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7.
[10]杨新磊,高贺胜,陈跃,等.试论乡土建筑作为文化寻根的重要途径[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3(2):58-63,88.
[11]彭小辉,史清华.中国农村人口结构变化及就业选择[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0(2):83-92.
[12]吴雪梅.多中心乡村社会秩序的建构一一以明清时期两湖地区为考察对象[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51(6):131-140.
基金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两湖地区传统戏曲演出场所研究”(编号:19YJC760079)
作者信息:
刘斐晞,武汉工程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本科生
李骏,武汉工程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本科生
郭海旭,武汉工程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硕士研究生
彭玉玲,博士,武汉工程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讲师
彭然,武汉工程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生(通讯作者),15050101©w辻.edu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02:01:3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33301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乡村   建筑   共享性   空间   传统   营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