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影剂

介入放射学(Interventional Radiology)是美国著名放射学家Margulis于1967年首先提出,是7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一门由临床影像医学与临床微创医学相结合的医学边缘学科,它是在临床影像医学(X-ray、CT、MR、B-us等)引导下,通过经皮穿刺途径或人体原有孔道,将特制的导管导丝等细微器械插至病变部位进行诊断性造影和,或采集活体组织标本,进行病理学、细胞学、细菌学及生化检查等。介入放射学以其微创性、并发症少、疗效好等特点而受到医学界的普遍重视。

The Seldinger technique is a medical procedure to obtain safe access to blood vessels and other hollow organs. It is named after Dr. Sven-Ivar Seldinger (1921-1998), a Swedish radiologist from Mora, Dalarna County, who introduced the procedure in 1953

介 入 发 展

Development of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

介入放射学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控索过程,是人们长期同疾病斗争的经验总结。其发展简史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早期探索阶段
1896年,Hasher、Morton在Roentgen发现X线不久,即开始用石膏作造影剂进行尸体动脉造影。
1910年,Franck和Alwens进行狗、兔的动脉造影试验。
1923年,Berberic使用溴化锶注入人体血管进行造影,同年,Sicard和Forestier用碘罂子油作静脉造影。
1924年,Brook用50%的碘化钠作人体股动脉造影。
1929年,Werner Frossmann成功将导管从自己的上臂静脉插入右心房,首创心导管造影术,并因此获得诺贝医学奖。
征引1941年,Farinas采用股动脉切开插管作腹主动脉造影。
1951年,Bierman用手术暴露人体颈总动脉和肱动脉的方法作选择性内脏动脉造影,并进行了第一次动脉灌注化疗。


Seldinger技术的出现
1953年,Seldinger首创了经皮动脉穿刺,导丝引导下动脉插管造影技术,由于该法操作简单、损伤小、无需缝合血管,完全替代了以往手术切开暴露血管的方法,因而很快被广泛采用,成为现代介入放射学的基本操作技术。

介入放射学的成熟和发展阶段
1962年,Newton首先采用栓塞血管的方法脊椎血管瘤。
1963年,Nusbaum采用动脉内灌注血管收缩剂消化道出血获得成功。
1964年,Dotter 使用同轴导管技术,为一例下肢坏疽的妇女进行血管成形术获得成功,樗着介入放射学新技术的开始。
1965年,Sano用导管进行脑部动静脉畸形栓塞获得成功。
1967年,Porstman采用非外科手术方法堵闭动脉导管。
1974年,Gruntizg发明双腔球囊导管进行血管成形术。
70年代后期以来,随着介入诊疗器械的不断改进和创新、介入诊疗手段的不断完善和扩充
、介入医生手术操作的不断规范和提高,介入放射学迅速发展,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临床专业学科。在我国开展以来的近20年时间里,介入放射学的临床应用日益广泛和深入,诊疗效果日益确切和提高,深受临床医生和患者的信赖和欢迎。在一部分有条件的三甲医院,介入放射学已成为独立的临床科室,从而更好地发挥其优势作用。
介入放射学的范围

有学者把介入放射学的历史追溯到古埃及人用芦苇管导尿,把胃双重造影、膝关节造影及一些简单的穿刺技术也包容在介入放时学的范畴,但多数学者以为介入放射学是以医学影象学引导下的导管诊断和技术为特征的,并将其分为血管性介入放射技术和非血管性介入放射技术两大类:
(1) 血管性介入放射学
血管疾病方面:包括经皮腔内血管成形、心脏瓣膜成形、血管支架、房问隔切开、溶栓、非血栓性缺血、控制出血(急慢性创伤、产后、炎症、静脉曲张等)、动脉导管未闭栓塞、血管畸形以及动静脉瘘与血管瘤栓塞、下腔静脉过滤器、TIPSS、血管再建、各种血管造影诊断、静脉取血诊断等等。
自然肌理肿瘤性疾病方面:包括肿瘤的供血栓塞与药物灌注、动脉内照射、放射性损伤的预防、化疗、术前栓塞肿瘤血管、血管作用物及酒精等灌注。
其它方面:包括脾功能亢进的与激素失衡的。
(2)经皮活检
冷气机组胸部:包括肺、心内、胸膜、纵隔、胸壁等的肿块或病理组织。
腹部:包括腹内肿块、肝(经腹或经颈)。腹膜后肿块、胰、淋巴结、肾、肾上腺。
军事硕士肌肉骨骼:包括四肢、头颅、脊柱、肋、胸等骨骼以及软组织肿块。
其它:包括甲状腺、乳房、眼眶。
(3)抽吸引流
脓肿:包行肺、肝、腹(隔下或肝下)、腹膜后。
襄肿:包括肾、肝、胰腺假襄肿、乳房,甲状腺。
胆道引流。
肾造口。
(4)其它
取石:包括泌尿道、道胆
取异物。
腔内:包括肾襄肿、肝襄肿、骨襄肿、嗜伊红肉芽肿、脓肿。
刷检:包括肺、泌尿道、胆道、胃肠道。
肠扭转的压力整复。
肠套叠的压力整复。
总之,凡在影象诊断仪器指导下所作的经皮导管技术,以及经皮穿刺或插管后注入造影剂作诊断的技术都应属介入放射学范畴。由于介入放射学范围教广,新的器械和介入方法不断的产生,根据不同的器械和学科的发展情况有不同的分类方法。借助超声学引导的诊疗技术在国内已自成门类,发展成为介入超声学。内镜的介入也有很大的发展,逐渐形成内镜介入学。另外,介入放射学在一些学科里发展较快,已成明显的优势,基本形成了一种较为独立的学科学,如神经介入放射学、心脏介入放射学。
必要的仪器设备

主要包括成像设备、专用器械(导管导丝等)、高压注射器、监护设备、消毒设备、消毒包等。这里主要介绍成像设备和高压注射器,专用器械如导管导丝等见相应的章节。
成像设备:介入放射学的成像设备一般为X光机,也可以为B超、CT和MRI等成像设备。其作用是为介入提供影像学指引。当然最好为实时的影像指引。如血管造影是在透_视引导下,把导管插入相应的靶血管内注射造成影剂,以X线快速摄影将在血管内流动的造影剂、分布及血流动力学情况显示出来。造影术者必须熟悉X线机等成像设备及附属设备的性能,掌握各部位造影要求,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血管造影需用的X线机性能取决于造影的部位和要求。动脉造影尤其是大动脉造影,由于血流量大而流速快,要求快速连续摄片,所以X线机须容量大、性能高,一般至少需500mA的X线机。同时还需有与DSA采集系统或快速成换片器、高压注射器相连接的自动控制系统。血管造影床要求不仅能上能下,还能左、右、高、低、前、后各方向移动。
影像增强器电视透_视的出现使透_视无需在暗室下进行,并可为遥控、磁带录像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提供方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的基本原理是电子计算机将血管造影的X线影像信息经过数字化处减影处理,再转换成血管图像。它可减少造影剂用量,消除影响血管图像的一切不必要的重叠结构阴影。随着计算机和其他相关技术的发展,DSA成像技术的分辨率也越来越高,一般的血管机均有1024X1024的分辨率,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
较旧的血管机没有DSA,只有快速连续换片装置。较常用的有自动换片及电影摄影两大类。(1)自动快速连续摄片装置:应用快速连续换片装链条,然后拉动片匣进行换片,最快每秒可摄2张,最多可摄片8~12张;胶片移动式自动换片装置,结构比较复杂,调换X胶片、卷片或单片散装在换片机内用电动机械方式快速换片。每秒可达6~12张,单相一次可摄片50张,双相一次可摄片100张,有程序选择控制器,可按需要调节速度及间隔时间。(2)电影摄影装置:利用影像增强器和光学仪器结合,以电影摄影的方法将增强荧光影像拍摄下来。用电影胶卷以每秒25~25幅的速度摄片。其优点是影像质量高,可随意调节放映速度,不仅可观察形态改变的全貌,而且有利于功能研究。
在动脉造影特别是大动脉造影或较大的动静脉瘘病变造影,要求在短时间内注入大量造影剂,才不被血液释,获得良好的造影片,所以必须借助于高压注射器。高压注射造影剂流速一般要求达到15~25ml/s,同时要求的启动开关与X线摄像装置联动。高压注射器有两种基本类型:气压式和电动式高压注射器。目前多用电动式高压注射器,新型的高压注射器设有电动抽液、分级注液、同步曝光、超压和定量保护及报警系统等,使用方便安全。

方便操作的无菌环境


介入放射操作室应该够大,方便操作同时可减少散射线。介入操作需要在无菌的环境下进行。所以应该有相应的消毒制度,定期清扫消毒,预防感染。每次穿刺插管结束后要及时清扫。根据空气细菌培养结果制定操作室的消毒次数。一般每天一次。无菌的操作技术应和有菌的操作分开进行,如只有一个操作间不能分开则应先作无菌操作后作有菌的操作。如先行血管插管诊疗再行脓肿穿刺。
常用的介入放射室消毒的方法有如下几种:
紫外线照射法:紫外线适用于空气和物体表面的消毒,能引起细菌死亡或失去繁殖力。室内空气消毒按每10~15m2安装30W紫外线灯管1只,一般照射30~40min,必要时可延长。但紫外线穿透力很差,消毒不彻底,它对部分机件如塑料等有加速老化的作用,应用时应注意保护。
过氧乙酸:室内消毒用20%溶液,每0.75g/m2,密闭房间,加热蒸发1小时;或用2%溶液8ml/m3,经电动喷雾后闭房间30min。
洗必泰:为难溶于水的白粉未,毒性及刺激性小 ,能杀灭除结核杆菌和芽胞菌以外的细菌和真菌。方法是术前用0.1%的溶液喷雾1~2次,每次数分钟。
甲酚皂溶液:本品能杀灭多种细菌。包括绿脓杆菌和结核杆菌,但对芽胞菌作用弱。常用2~5%的溶液擦拭消毒手术间的门窗和地面。
甲醛:消毒作用较强,能杀灭细菌、病毒、真菌和芽胞菌,用36~40%的甲醛,按18~20ml/m3加热水10m1,再加入氧化剂高锰酸钾9~10g或漂白粉12~16g,使其气化,密闭手术间4~6h后,通风换气。
专用空气净化消毒机:集活性炭吸附、静电消毒、臭氧消毒和负离子发生器等功能于一体的新型消毒工具。根据操作间的大小选择不同功率的产品。 为了保证操作间的无菌环境,首先应保证清洁,消毒应选用几种方法联合使用,如地面消毒用甲酚皂溶液,空气消毒用消毒机结合紫外线等。
造影剂及造影反应

造影剂(又称对比剂,contrast media)是介入放射学操作中最常使用的药物之一,主要用于血管、体腔的显示。造影剂种类多样,目前用于介入放射学的造影剂多为含碘制剂。自1924年美国的Brooks用50%的碘化钠成功地作了第一例股动脉造影以来,与介入放射学的发展一样,造影剂产品不断的更新换代。作为理想的造影剂应具备如下特点:(1)造影成
分含量高 (2)合成简单产量高 (3)体内外稳定性好 (4)具有无限的水溶性 (5)粘稠度低 (6)无生物活性。

一、造影剂发展与分类

碘造影剂的产生与发展
20世纪50年代,Larsen(sterling-winthrop公司)和Lan-gacker(Schering AG)同时发现了三碘苯--著名的泛影酸(Amidotrezoic Acid),由此产生的各类造影剂至今仍在广泛使用,这是现代造影剂史上的第一个飞跃。目前仍在使用的离子型造影剂的碘成分几乎全是由它衍生出来的。
60年代末,瑞典放射学家Almen提出了非离子型造影剂概念,并于1971年报道了第一个非离子型单体造影剂--甲泛葡胺(Metrizamide,Amipaque),非离子型单体造影剂的出现是现代造影剂史上的第二个飞跃。甲泛葡胺具渗透压低[485mmol/L(485mOsm.kg)]及耐受性好等优点,但其性能不稳定。
第一代的造影剂很快被第二代非离子型单体造影剂所取代,代表药物有:碘帕醇(Iopamid
ol,即碘必乐,Bracco公司,1974年生产)、碘海醇(Iohexol,即Omnipaque,欧乃派克,Nyegaard公司,1976年生产)、碘普胺(Iopromide,即刻Ultravist,优维显,Schering AG公司,1979年生产)、碘美普尔(Iomeprol,Bracco公司,1979年生产)、碘喷托(Iopentol),(Nycomed公司,1982年生产)]碘佛醇(Ioversol),(Mallinckrodt公司,1982年生产)及Ioxilan、Iobitridol (Xenetix,Guerbet公司)等,这类造影剂具有渗透压低[500~700mOsm/kg]、耐受性好等特点,性能稳定,可高温消毒,得到广泛应用。
20世纪70年代末,Schering AG公司开始研制非离子 型二聚体造影剂,以进一步降低渗透压。其中碘曲仑(Iotrolan,即伊索显,Isovist)被证实具有无限水溶性,300mgl/ml时与体液等渗,且机能耐受性很好。其缺点是相对分子质量太大(相对分子质量为1626),黏稠度较高。非离子型二聚体的出现被视为现代造影剂史上第三个飞跃。同类的尚有碘克沙醇(Iodixanol,Visipaque,Nycomed公司生产),性能与碘曲仑相似。
碘造影剂分类
一般碘造影剂分为离子型和非离子型造影剂。离子型造影剂按结构分为单酸单体和单酸二聚体。单酸单体的代表药物有泛影葡胺、碘他拉葡胺等。单酸二聚体的代表有碘克沙酸。离子型造影剂的副反应发生率高,肌体的耐受性差。非离子型造影剂亦可分为单体和二聚
体。前者代表药物有碘帕醇等,后者有碘曲伦等。非离子型造影剂副反应发生率低,肌体的耐受性好。
造影剂还可按药物的渗透压分类,即高渗、低渗和等渗三种。等渗的药物机体耐受性好,过高过低均有不同程度的刺激反应。
前缀石家庄平安口腔学校
二、造影剂反应机制

造影剂反应可分为特异质反应及物理 - 化学反应,前者与剂量无关,而后者则与剂量有明确的关系。
1.特异质反应 数十年的研究表明,造影剂反应中的荨麻诊、血管性水肿、喉头水肿、支气管痉挛、严重血压下降及突然死亡等表现均属行异质反应,其发生与下列因素有关。
(1)细胞释放介质 无论是离子型还是非离子型造影剂均能刺激肥大细胞释放组胺。通过测定尿液中组胺或其代谢物发现有造影剂反应患者含量明显高于无造影剂反应者。
(2)抗原抗体反应 造影剂是一种半抗原,其造影分子中的某些基团能与血清中的蛋白结合成为完整抗原。有许多研究结果证实造影剂反应中有部分是抗原 - 抗体反应。
(3)激活系统 造影剂尤其是离子型高渗造影剂可导致血细胞及内皮细胞形态和功能改变,并可导致组胺、5-羟胺、缓激肽、血小板激活因子等介质的释放。
(4)胆碱能作用 造影剂能通过抑制乙酰胆碱活性产生胆碱能样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许多类型的碘造影剂均有类似作用,所以此作用被认为主要是碘本身在起作用。

2.物理 - 化学反应 物理 - 化学反应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与所用造影剂的量有关,造影剂反应中常见的恶心、呕吐、潮红、发热及局部疼痛等均由此所致,其有关因素如下。
(1)渗透压 由于目前常用的造影剂其渗透压均明显超过血液,是其2~5倍,故很易产生种损害。
1)内皮和血一脑屏障损害 高渗的造影剂注入血管后,细胞外液渗透压突急剧增加,细胞内液快速排出,导致血管内皮细胞皱缩,细胞间连接变得松散、断裂,血一脑屏障受损,造影剂外渗至脑组织间隙,使神经细胞暴露在造影剂的化学毒性危险中。
2)红细胞损害 高渗使得红细胞变硬,呈棘细胞畸形,结果红细胞不易或无法通过毛细血管,引起微循环紊乱。
3)高血容量 除了细胞内液排出外,高渗造影剂可使组织间液进入毛细血管,从而使血容量快速增加,可达10%~15%,导致心脏负荷增加。但不久,随造影剂外渗至血管外及渗透性利尿作用,血容量很快恢复正常。
4)肾毒性 虽然造影剂诱发的肾功能衰竭总的发生率较低(<1%)。便在原有肾功能不全患者可达10%~20%,60%造影剂诱发的肾病患者有氮质血症基础。
5)心脏毒性 除了造影剂所致的高血容量外,在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中,高渗透性可直接作用于窦房结引起心率过缓。高渗透性能使房室间传导、室内传导和复极化作用减弱,引起心电改变,使心率不齐和心室颤动的发生率增加。
6)疼痛与血管扩张 在外周血管造影中,虽然高渗造影剂所致内皮损害是一过性的,便产生的血管性疼痛却是非常明显的。除了和渗透压有关外,这也和造影剂的疏水性及离子性有关。造影剂可直接作用于小动脉平滑肌,引起局部动脉扩张,产生热感及不适。
(2)水溶性 造影剂只有和周围的液体充分混合,才不会被和为异物。理想的造影剂应具有无限的水溶性,但由于碘原子具有高度疏水性,因此难到达到无限的水溶性。离子型造影剂中的水溶性来自阳离子的盐,而非离子型造影剂中的水溶性则来自分子核心并减少它与生物太分子的结合,以降低造影剂的生物活性,减少反应。单体的离子型造影剂水溶性比非离子型高,但非离子型二聚体造影剂碘曲仑却具有极高的水溶性。
(3)电荷 离子型造影剂是由具有造影作用的含碘根阴离子及不具有造影功能的阳离子组成,前者带有负电荷,而后者则带正电荷。电荷可增加体液的传导性,扰乱电离环境和电解质平衡,进而影响正常生理过程。造影剂的电荷对其水溶性及疏水性起着较大的作用,并可增加造影与蛋白的结合。
(4)粘稠度 粘稠度由溶质颗粒的浓度、形状、与溶液的作用及溶质颗粒之间的作用所决定,与温度变化成反比,但与碘浓度成正比,如300mgI/m1 37℃时碘曲仑的粘稠度为9.1cps,碘海醇为6.1cps,但碘曲仑280mgl/ml时其粘稠度与非离子型单体造影剂碘海醇300mgl/ml相似。注入造影剂后可使血液一造影剂混事物粘稠度增加,从而可使血流减慢。这种情况只有在高切变力状态(如大动脉)及低切变力状态(静脉和毛细血管循环)才有可能出现,但对提高显影清晰度却有利。为此,尽管非离子型二聚体造影剂与单体类造影剂相比粘稠度较高,但综合其显影效果及反应而言,前者是后者所无法比拟的。
(5)化学毒性 化学毒性是由造影剂分子中疏子区与生物大分子结合,影响其正常功能,即所谓的"疏水效应"。第一代非离子型剂甲泛葡胺由于大量引入疏水基团且又未能遮掩,故化学毒性很大,很快遭淘汰。此后的非离子型造影剂中亲水基团能有效地遮盖疏水核心,因而毒性明显降低。
0票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18:47:4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33223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造影剂   血管   介入   造影   离子型   消毒   放射学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