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程思政的“质量管理”课程教学探索

基于课程思政的“质量管理”课程教学探索
李 程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上海 201620)
摘要:质量管理课程建设从课程目标设计,课程内容和思政元素融合出发,结合民航业特点,将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重塑课程知识图谱,强化课堂设计,焕发课堂活力,建立基于PDCA的课程教学改进机制,挖掘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和要素,将家国情怀、社会责任、道德规范、法治意识、人文精神等要素融入到质量管理课堂教学中,做到全方位育人。
关键词:质量管理;课程思政;思政元素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917(2021)04-0047-02
  1.课程背景
在当今民航业中,对于不同层级的乘客来说,服务需求各不相同,服务需求涉及订票、行李运送、离开等一系列服务[1]。民航企业的服务质量,直接影响到民航企业的形象。影响到企业效益。该课程对
于任何一位希望从事民航业或质量管理的人士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大多数质量管理侧重方法理论的介绍,而案例相对缺乏,尤其是民航服务方面的案例更是少之又少,与此同时这客观上使学院质量管理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遇到了诸多障碍,无法满足目前教学的要求和该课程发展的需要。
同时,由于强调课程的“学科合法性”,在某种程度上弱化了全面的人才培养[2]。在全面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大背景下[3],课程思政应运而生,它强调专业课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协同发力[4]。破除处于专业与思政间的人为壁垒。这不是代替与否定原有的“学科本位”,而是提质与升华“学科本位”[2]。因此根据课程的特点,充分发挥课程的育人价值,发展弘扬其中的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基本素质、精神风貌等价值观[5],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实现对学生的理论教育与思想教育的结合。
2.课程内容设计
2.1 课程目标设计。为保证人才培养紧密对接航空运输企业的需求,结合学院本课程多年教学实践,形成由“教师———教学团队—学院学术委员会讨论———院务委员会”校企双方专家共同商定教学大纲的机制,从而保证了课程满足“行业需求、学科要求、教育规律与教学规范”四者的高度统一,这样,具有现代性和专业特的课程既便于教师课堂授课、学生自学,达到每讲都具有学术性,同时又要有思政元素体现,又在一定程度填补了目前《质量管理》课程民航特的不足。
2.2 课程内容和思政元素融合。围绕我国民航质量服务的现状与发展,进一步收集航空运输业的社会热点问题,比如B737MAX事件等特别是反映航空安全生产、企业文化、社会责任、员工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等内容的案例,通过精心设计,嵌入思政教育要素,实现案例教学讲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实现人文知识的内化和思想道德情操的提升。又如在课程教育过程中,可以将实际生产过程中遇到的案例进行教学。例如,对近年来的重大安全质量事故的案件进行整理汇总,组织学生共同探讨事故产生的原因[6],以及如何防患未然,对以后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质量把控。结合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安全质量意识,同时对质量管理的重点内容进行巩固与掌握。
在课程中设置5S宿舍管理实践项目,就是对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体现。一个人的基本素养不仅体现在待人接物中,也体现在宿舍的整洁卫生中。让学生在生活中养成整理卫生的习惯,不仅是对其实践能力的培养,也是综合素质的体现。
表1 
思政元素融入教学内容
课程内容(见表1)做到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发掘出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和要素,将家国情怀、社会责任、道德规范、法治意识、思维品质、科学精神、创新能力、人文精神等要素融入到课堂教学,真正做到全方位育人。
3.结合课程内容,实施课程思政
课程以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创新为着眼点,通过师资队伍建设、优化教学体系和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3.1 优化课程教学大纲和配套教学资料,将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进一步优化本课程教学大纲,强化案例教学和课堂讨论,同步推进教学方案、教案、讲义、多媒体课件、习题库等相关教学资料的优化,实现教学内容形式的生动、形象化,全面调动学生的感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现线下教学与泛在学习相结合,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此外,来源于航空生产实践的案例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对知识的掌握,特别是反映航空安全生产统计等内容的案例,通过精心设计,恰当地融入思政元素,在讲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将“航空报国”的思政元素,以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深刻理解和坚定认同,有效地传递给学生。
3.2 重塑《质量管理》课程知识图谱,突出两性一度。以学生为中心,对标AABI国际工程专业认证标准,精心设计课程体系,凝练高阶性、创新性的课程内容,结合00后大学生的个性特点,
狗万赞助奥运会结合课程建设和内涵挖掘,形成专业性、前沿性与行业特结合的课程,创新教学模式、教学方式,打造“学为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的,“有深度、有难度、有挑战度的”,且“符合人才培养特点、适应行业岗位需求”的“金课”,既便于教师课堂授课、学生自学,又在一定程度满足专业学生后续深造和民航实践需要。
3.3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强化课堂设计,提升课程学习挑战性。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参与进来、(下转49页)
国优秀传统文化,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国传统习俗,消除留学生学生交际障碍,推进来华留学生知华友华。通过实现课程思政在来华留学生学习、生活及日常管理中的良性互动,稳步推进“三全”育人的队伍建设。
软交换技术
2.3 坚持突出重点,打造来华留学生的课程思政教育精品。打造具有思政教育的精品示范课程,能够促使来华留学生通过接受课程教育,从理论、政治以及情感等方面增强对中国政治制度、经济体系以及文化理念的接受与认同。对此,柳州城市职业学院根据课程思政理念的有关要求,以专业课程为载体,挖掘其教学内容中的思政元素,推进专业教学与思政教育的和谐统一。以柳州城市职业学院2019级留学生专业班级为例,教师在教授来华留学生《中国概况》这门课时,在“中国的经济”这一章节,以中国的经济成就为线索,深入提炼本章节和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和内容,使学生由浅入深认
内部错误>帕蒂尼
识到中国经济近年来迅速发展并取得的巨大成就,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改革开放国策的坚定实施、和平发展道路的果断坚持等。通过了解中国经济的前进历程,结合改革开放政策,学生能更深切地感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对中国国家发展道路的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有了课程思政的隐性渗透,有了有效的载体,通过这种润物细无声、滴水穿石的方式,实现课程与思政教育的有机结合。
2.4 完善激励机制,构建课程思政教育评价体系。在针对来华留学生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教师居于主导地位,而保障教育成效、反馈教育效果的关键在于评价体系是否规范。我们可以把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中是否反映“课程思政”的知识点、自我总结授课效果是否到位,反思成败得失是否深刻等作为具体的目标和要求。以柳州城市职业学院为例,国际教育学院积极按照课程思政理念的相关要求,构建了适用于来华留学生的教学评价体系,通过教学督导以及反馈机制的不断完善,推进来华留学生课程思政育人效果的不断提升。同时,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公正、客观参与课程的评价反馈。学生既参与评价课程思政体系的构建程度和效果,也接受院系的课程评价与考核,对学生的评价重点在于他们在课程学习中对教师实施的“课程思政”知识点的领悟与感悟,是否有触动和提升他们的思想情感共鸣点。
3.结束语
总之,在全球交流程度不断加深的今天,来华留学生课程思政的建设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是狠抓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服务中国大政外交的必然要求。我国高校务必要认识到来华留学生课程思政育人对国家外交战略的现实意义,不断提升对来华留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践行国家教育方针,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 王轩,刘雅莉.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科技与创新,2020(15):94-95+100.
[2] 李佳伟.立德树人背景下高校“课程思政”的推行路径探析[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0,36(08):135-136.[3] 蔡静,张艳.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模式探析[J].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6(03):35
-39.
作者简介:周小果(1977.4-),女,汉族,湖南株洲人,讲师,本科,研究方向:高职英语教学,跨文化交际。
【基金项目】柳州城市职业学院2020年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高职院校国际学生的职业素养提升路
径研究”(2020B18)。
(上接47页)深入教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引入质量案例,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对问题进行自主讨论,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与创新能力,着眼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4],培养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使学生具备企业所要求的职业道德素养和专业胜任能力,全面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升其整体素养。
3.4 改进和完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焕发课堂生机活力。课前精选独特且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课后布置任务要求学生发挥团队协作精神,合理分工;课中通过“案例讨论”、“翻转课堂”、“多方辩论”、“成果展示”等方式,探索教师引导、学生自学、翻转课堂、小组讨论、网络辅导等多种教学方式的有效结合,从而提高学生自身表达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进一步改进考核体系,完善考核标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全面考核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3.5 改革考核方式,建立基于PDCA的持续课程教学质量改进机制。实施过程性评价,可以使课程组教师动态监测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或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进程,提高学习成效。课程教学团队结合教学督导听课、学生及同行评课的反馈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改善和提高教学质量。通过对PDCA循环的原理和特点加以分析,课程团队根据其原理对课程内容进行改进。
4.结论
教师不仅是传道受业解惑的人,而且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引路人。课程思政不仅有助于提升团队教师的思政教学水平,形成一支较高思想觉悟和专业水平的教学团队,而且有助于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推进课程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创新,完善和规范教学模式,提升整体教学水平。专业理论课程与实践应用相融合,拓展学生思路,培养当代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真正成为政治认同、国家意识、文化自信、公民人格等核心方面健全的新时代合格大学生。
参考文献:
[1] 陈力华,徐梅.差距理论在研究航空客运服务质量上的应用[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1(04):277-282.[2] 杨晓慧.课程思政与学校课程管理创新[J].教育研究,2020,41(09):16-19.
[3] 樊丽明.财政学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四个重点问题[J].中国高教研究,2020(09):4-8.
[4] 刘建军.课程思政:内涵、特点与路径[J].教育研究,2020,41(09):28-33.
内蒙古乾坤金银精炼股份有限公司
[5] 谢雷.学好质量管理,锻造品质人生———“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J].科技视界,2017(21):136-137+156.[6] 陈璐,詹忠根.工匠精神培育视域下高职专业课“课程思政”的诉求、困境与对策[J].职教通讯,2020(09):100
读者寄语-106.
[7] 蒋德兴.高职院校课堂教学中案例教学法应用的思考[J].技术与市场,2017,24(10):250-251.
作者简介:李程(1980-),男,汉族,上海人,博士,副教授,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主要研究方向为企业运营管理与决策。
基金资助:上海高校课程思政领航计划《课程思政“领航计划”领航学院建设》。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04:22:2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33208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课程   学生   思政   教学   教育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