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班本课程的建设与实施的实践研究

中班班本课程的建设与实施的实践研究
摘要:幼儿园的生活中,班本课程的建设,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遵循幼儿生活的规律,以符合幼儿生活特点的自主探究,发现式学习等活动形式,有效利用各种资源,通过师幼互动引导幼儿在一日的班本课程中获得经验的成长与发展,体验自主学习和探索的乐趣。
关键词:班本课程;课程实施;幼儿生活
3~6岁的幼儿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的思维是感性的、直观的。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幼儿来说,以他们感兴趣的、可以直接感知的具体形象为教学内容是最有效的学习方式。因此,幼儿园选择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课程内容,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幼儿的学习效率。在抓住幼儿的兴趣点后,教师需要根据幼儿的兴趣,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明确课程所要达到的目标,确保幼儿在班本课程活动中有所收获,课程建设中要求教师时刻关注幼儿,发现幼儿,走近幼儿,了解班级不同幼儿的需求,尊重个体差异,需要教师在捕捉到教育契机后对教育内容进行价值分析、主题内容架构、实施路径及方式确立、评价诊断的表格或成果记录以及教学反思于一体的持续性课程。
一、班本课程建设的重要性初一数学奥赛题
班本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会采用叙事、表格、图解、取样观察、对比实验、学习故事等方式是来收集幼儿的关键性游戏行为,结合课程的核心目标对资料的内容进行归纳、分析,提出问题及策略,为课程指导提供强有力的帮助。
以中班《探索春天》主题活动为例,孩子们在户外寻“春天”时,幼儿对各种昆虫的出现产生了兴趣。大家蜂拥而至,边观察边讨论着。班级老师捕捉到孩子对这一现象的兴趣和探究欲望,立即开展中期审议,将“黄金虫”纳入原课程计划的分支中,并通过查阅资料、设计调查记录表、“气泡图”对比实验、《昆虫大全》图书跟进、家园合作满足幼儿对“黄金虫”的探索欲望。当孩子对某一事物(现象)特别感兴趣时在“探索春天”实施过程中孩子们对突如其来的“春雷”产生了好奇心,区域活动中,孩子们把“春雷”搭进了游戏中。 教师组织幼儿带着问题去观看视频,探索“春雷”,课程建设过程中,孩子会对很多现象产生兴趣,这需要老师对教育价值、核心经验、年龄特点进行专业判断,对孩子抛出的问题进行取舍。做一个“抛锚型”教师,有利于提升教师的课程反思与架构能力。鞋匠的儿子教学设计
毛岸成
二、基于幼儿已有经验开展活动
在班本课程实施的背景下,围绕幼儿的发展而展开的班本化主题活动被赋予了越来越重要的教育价值。教师在建构班本化主题活动网络图时,需要梳理幼儿的原有经验,关注园所以及幼儿居住的环境等重要资源,尤其是一些本土化的资源,让本土文化能有效地为班本主题活动服务,促进幼儿的生活体验和文化体验。教师在了解幼儿的已有经验和资源环境后,可以充分利用本土文化包含的物质资源、环境资源、文化资源建构适宜幼儿发展的课程体系,初步预设课程主题网络图,以增强课程的多元性、有效性。
例如,中班“‘仁’者神龟”活动初期,教师梳理了幼儿的原有经验,结合幼儿园附近的资源,了解到幼儿园附近的菜场、公园以及花木市场都有乌龟。在与幼儿谈话的过程中,教师了解到很多幼儿都养过小乌龟,对于乌龟的外形特征以及生活习性具有初步的了解。但是仍然有一 系列关于小乌龟的问题在幼儿的脑海盘旋,如“它喜欢吃什么?”“它会拉臭臭吗?”“它的头为什么缩在里面?”“它什么时候睡觉?”等一系列小问题。
三、生活化课程的主体性和趣味性
班本课程的主体是儿童,班本课程的宗旨是满足儿童的兴趣需求。在实施班本课程的过程中激发幼儿发挥自己的积极性,才能真正地参与到班本课程实践研究中去。所以班本课程
的主题应该是幼儿生活中常见的、感兴趣的、富有趣味的。随时调整课程目标和进程,支持、引导幼儿活动,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调动和激发每个儿童的潜力,使课程不断发生和发展,促进儿童进行动态的有效学习和多元化发展。
四、生活化课程的自然性和真实性班本课程实践
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从大自然中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经验的素材,将课程的内容与表现形式完全回归到幼儿的生活中去,发现和跟随他们的需要和兴趣,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创建生态课程。从儿童的生活出 发确定班本课程的主题。对幼儿来说,生活原本就是流畅的、自然的,教师希望通过立足于生活化的班本课程实践中看到真实的儿童,看到深度的游戏,看到文化的凸显。只有将生活、儿童与教育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才能唤起幼儿与教师内心深处的温暖与感动,在班本课程实施过程中,生活化课程不仅仅是回归生活那么简单。教师需要一个清晰的脉络制定课程走向,才能将生活、幼儿、课程完整地结合起来。教师可以时常在自然角、美术区、科学区利用游戏和自由活动时间进行观察和分析,比如:孩子们有关注叶子的话题走向,可有效地梳理出了班本课程实施的脉络。大自然不仅是构建课程的重要元素,也是儿童获得幸福感的源泉。从班本课程的建构中还原儿童生
活的本真,激发幼儿自主学习和探究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将儿童零散的信息结构化,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也体现了教师和幼儿共同对于生活经验、意义的再度追寻。
五、多途径支持幼儿观察探究
现阶段幼儿园投放的记录表较为简单,有些表格只给了方向,观察目标和游戏行径观察均不够具体且缺乏针对性,因此教师在记录时出现观察描述只关注到幼儿行为的表征现象,没有记录关键问题和关键时刻。班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创设适宜的教具也非常重要,根据不同的需求设计“记录卡”对教师的课程实施能力也是一种提升。以观察分析能力为基础搭建教师学习梯架,推进课程的开展虞永平教授指出:“教师要具有观察儿童的能力,在教育活动中观察幼儿,根据幼儿的表现和需要调整活动,给予适宜的指导”,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在实践中不断加强自身理论知识能力,这是一个不断实践、不断反复、不断验证的螺旋上升过程,需要我们正确地架构,更需要有专业的团队去实施,因此,提升教师的课程建设能力是提高课改质量的关键,加强教师的辨认与支持能力,能有效地促进课程的生长。以园本培训为载体,每月 一次组织“专业交流分享会”研读各类专业书籍,分享交流自己的 学习心得,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和观察行为能力。
结论
光电脉搏传感器
经过多年的班本课程实践,每位教师都在班本课程建设的道路上积极 探索着。每个班本课程的创生都是教师智慧的结晶,每个班本课程的实施都能帮助幼儿收获成长,班本课程开展的过程就是教师和幼儿共同成长的过程,教师的课程实施能力只是课程建设中的一部分,却也是最为重要的一部分。扎实的知识帮助教师进行专业的辨认与合理的支持,课程实施中有辨认能够帮助教师看到幼儿深度学习的价值与教育契机,同时也能帮助幼儿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 吴旖琳.课程游戏化背景下探究式班本课程的建构与实施[J].科学咨询,2019(34):78-79.
[2] 王丽.让教育回归生活——浅谈幼儿园生活化课程实施策略[J].教育界,2011(6).
sj opera[3] 谢林林.浅析幼儿园生活化课程实施[J].读写算(教师版),2014 (33).
广谱抗菌素
[4] 陆军.教师课程能力的核心要素及其提升路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14).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22:23:1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33207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课程   幼儿   教师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