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OC设计、学生参与和讨论质量的关系研究

MOOC 设计、学生参与讨论质量的关系研究
吴以欣    刘梦今超音频电源
税收楔子(厦门大学 教育研究院,福建 厦门 361001)
摘 要:MOOC 凭借其资源多元化、使用便捷性、参与自主性风靡全球,但已有研究表明MOOC 因缺乏面对面的人际交流,其讨论效果难以达到传统教学的效果。以中国大学MOOC 平台中的30门课程为研究对象,对这些课程的5750个主题的讨论质量进行打分,运用回归分析法,探索MOOC 设计、学习参与和讨论质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教学内容、课程时长、课程评价、课程参与对讨论质量有显著影响。
根据研究结果,在提高讨论质量上,对MOOC 课程设计者提出了相关建议。关键词:MOOC;在线讨论;课程设计;学生参与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69(2021)02-0033-07
收稿日期:2020-11-17
作者简介:吴以欣(1996— ),
女,福建宁德人,硕士,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论; 刘梦今(1986— ),女,山东济南人,助理教授,通信作者,研究方向为跨境教育、高等教育基本理论。
引言
MOOC (慕课)是一种旨在通过网络进行无限参与和开放访问的在线课程。2012年美国顶尖大学推出了Coursera 、Udacity 和EdX 三大MOOC 平台,凭借资源多元化、使用便捷性、参与自主性,MOOC 在短短几年内风靡全球。在教育部的大力推动下,我国慕课于2013年起步,出现了中国大学MOOC 、学堂在线、好大学在线(CNMOOC )等本土化MOOC 平台;2015年,教育部将加强慕课建设、使用和管理作为推动教育信息化的重要一环;2018年,教育部正式推出了首批490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慕课);2019年,教育部认定推出第二批801门国家精品慕课,计划到2021年完成40
00门左右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认定,构建内容更加丰富、结构更加合理、类别更加全面的国家级精品慕课体系。截至目前,已有12,500门MOOC 上线,学习MOOC 的在校大学生和社会学习者超过2亿人次,获得MOOC 学分的大学生有6500万人次,我国已成为世界慕课大国。
MOOC 的迅速发展无疑给传统教育带来了一定程
度的冲击与挑战。在知识的传递上,MOOC 学习者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水平选择课程,自定义学习进度。然而,学习不仅仅是一个知识传递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情感建构的过程。传统课堂中教师即时的言语(表扬、征求意见)和非言语(目光接触、面部表情、手势)行为能够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从而直接或间接地提高学习水平。而MOOC 学习者的人际交流仅限于文本内容,其讨论能否达到面对面讨论的效果?MOOC 能否真正地替代传统课堂?这些问题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探讨。
一、 文献综述
讨论指的是就某一问题交换意见或进行辩论。作为一种教学方法,讨论有着悠久的历史。哲学家苏格拉底提出诘问法,即在教学生获得某种概念时,不是把这种概念直接告诉学生,而是通过讨论、问答等方式,使学生逐渐了解自己的无知,发现自己的错误,从而一步步建立正确的认识观念。春秋时期,我国教育家孔子经常与弟子们问答辩论,启发学生的思维。
他认为,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学习中需要经常与他人进行思想交流。他还告诉学生要“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不以向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17世纪,课堂讨论开始应用于西欧的一些大学教学中,具有专题研讨的性质。目前,讨论已被公认为大学教学的核心组成部分,它与学习结果之间的关系在许多实证研究中都得到了证明,比如,有学者探讨了学生学习行为的数量和质量与学习成绩的关系,认为学生讨论的质量与学习结果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
在教育信息化的推动下,讨论不再局限于传统的面对面的讨论,在线讨论是通过网络交流的一种新的沟通形式。在MOOC中,教师和学生主要通过论坛、讨论区等讨论平台发布主题和回复帖子来实现信息交流,这种信息交流方式有以下特点:第一,沟通方式从同步变为异步,大大减少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第二,基于文本讨论内容的公开性,允许学习者反复阅读他人的发言并反思自己的观点,进而完善自己的表达,各种观点、思想在公共讨论中得到改进、整合,形成了新观点、新思想以及新的知识。在线讨论成为一个知识建构的过程。首先,学习者以社区成员的身份,参与到问题探究和观点改进的协作活动中,不断提出新思想,协商意义,就这些问题达成共识,从而推动在线讨论社区知识建设向前发展。其次,知识建构也是个体意义的建构过程,个体参与到集体的在线讨论活动中,与社区成员不断交流并修正、改进自己的观点,促使自我知识体系不断发展、完善。
然而,MOOC在线讨论的优势在实践中并没有完全体现。张建伟等通过一项针对远程学习者的问卷调查发现,学习者没有充分利用网络展开讨论,70%的学生表示自己在学习中感到很孤独,希望能和老师及其他同学交流[1];陈丽依据古纳瓦德纳的“互动知识建构层次模型”对慕课论坛中的帖子进行了分类,结果显示,多数帖子只停留在信息的分享和比较阶段,讨论性质的知识建构水平处于低级层次[2]。为了探究MOOC讨论质量低的原因,有不少研究者对在线讨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目前已有研究发现,课程设计因素会影响到学生参与在线讨论。例如,课程的长度会影响讨论社区的凝聚力,从而影响学生参与讨论;课程对学生进行要求和奖励可以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课程要求是否明确以及讨论与其他课程活动的联系程度能够影响学习者的讨论质量。已有研究者对课程设计与学习者参与讨论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学习者参与讨论的意愿以及讨论的参与次数并不能反映出学习者参与讨论的全貌,积极参与讨论的意愿并不代表学习者能够在与他人的对话过程中,共享信息、批判性地分析观点、通过协商达成一致,共同把观点转化为公共知识,因此,研究MOOC课程设计时应该一并把学生参与以及知识建构水平纳入评价体系。另外,此类研究多以单门或几门课程作为研究对象,小样本范围内的研究未能考虑到不同课程类型、参与人数、评分方式的差异对讨论质量的影响。
二、研究设计
情境认知理论认为课程设计要以学习者为主体,强调通过情境的创造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学习者主动利用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参加活动并从中积累知识和培养技能。MOOC设计的教学内容、课程时长、紧张症
评价方式均可以影响学生的参与度,而学生的参与行为是
贡献高质量讨论的前提。本文的研究逻辑如图
1所示。
图1 研究逻辑
图2 理论模型
因此,本研究选取30门课程为研究对象,就MOOC设计、学生参与、讨论质量的关系进行探究,研究的理论模型如图2所示。
MOOC课程设计是指教育者根据教育目标和学生
特点确定教学内容,组成知识体系,并规定课程设置顺序和授课时长的过程。本文中的课程设计主要包含教学内容、课程时长、课程评价三个要素。学生参与分为课程参与和讨论参与两部分,学生的参与行为是MOOC 产生教育影响的前提。笔者对古纳瓦德纳等人的知识建构的分析模型进行改进,形成了讨论质量评分表,以主题为分析单位,根据对话中呈现的社会性知识建构的完整程度,将讨论质量分为四个水平,对应得分分别为1、2、3、4分(见表 1)。
表1  讨论质量评分表
表2 教学内容分类
表3 
变量定义和说明
本研究以课程为研究单位,选取中国大学MOOC 上的课程作为研究对象。数据来源于课程介绍页面和讨论区,包括教学内容、课程时长、课程评价、参与规模、参与程度五种数据。教学内容、课程时长
、课程评价属于课程设计要素,参与规模、参与程度是学生参与要素。需要说明的是,原网站上的学科分类方式有互相重合的地方,因此本研究根据安东尼.比格兰的学科分类的方法,将教学内容划分为硬学科与软学科、理论学科与应用学科,如表2所示。
各变量的定义和说明如表3所示。
四堡乡MOOC 学习有着很强的自主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参与课程以及参与讨论,因此教学内容、课程时长、课程评价方式的设计能够影响到学生的参与行为,学生的参与是教育效果产生的前提。本研究做出以下假设:
H 1:教学内容对讨论质量有显著影响。H 1a :硬学
科课程讨论质量显著高于软学科课程。H 1b :应用学科课程讨论质量显著高于理论学科课程。
H 2:课程时长对讨论质量有显著正向影响。 H 3:课程评价对讨论质量有显著正向影响。 H 4:课程参与对讨论质量有显著负向影响。
(二)MOOC 设计、学习者参与的相关性分析 
本研究首先检验了MOOC 设计与学生参与之间的影响作用,统计结果显示:教学内容对课程参与、讨
论参与没有显著的影响;课程评价对课程参与、讨论参与没有显著的影响;课程时长对课程参与有显著的正向影响(p <0.01),课程时长越长,课程参与的人数越多;课程时长对讨论参与(主题数量)有显著的正向影响(p <0.05),课程时长越长,主题帖的数量就越多。相关性如表5所示。黄酮醇
H 5:讨论参与对讨论质量有显著影响。H 5a :主题数量对讨论质量有显著正向影响。H 5b :帖子数量对讨论质量有显著正向影响。
截至2019年7月6日,中国大学MOOC 课程总数为12,545门,其中11,618门为已结束的课程,课程参加者的人数从171人到505,240人不等。为了符合MOOC 大规模参与的特点,本研究选取了参加者为1
药用辅料手册
万人以上已结束的课程,共2684门。但部分跨学科课程在不同类别中被重复计算,因此删除了100门重复的课程,最后2584门课程进入随机抽样,最后从中随机抽取30门课程。对30门课程中的主题进行筛选,剔除无人回应的帖子以及匿名发表的主题,最后共计有5841个主题、89,295个帖子进入文本分析。两名研究者按照评分标准对讨论区的每一个主题分别进行打分。当结果不一致时,两人讨论直至得到一致的结果。需要说明的是,有一些主题的内容与知识建构无关,例如交友帖、水帖等,这类帖子不计入质量编码。30门课程共计编码了5750
个主题,最后将课程的所有主题的得分求平均分得到课程讨论质量的分数。
三、研究结果
(一)讨论质量的描述性统计
由表4可知, MOOC 课程的讨论质量不高,大部分主题处于知识构建水平的信息共享阶段和分析观点阶段。其中,属于信息共享的主题最多,有3580个,占总分析主题的62.26%;属于分析观点的主题有1983个,占总分析主题的34.49%;属于发现不一致和意义协商/知识共建阶段的主题数量很少,分别只有183个和4个。
表4 知识建构水平各阶段的主题数量
表5 MOOC
设计、学习者参与的相关性分析
(三)MOOC 设计、学习者参与和讨论质量的回归分析
本研究采用回归分析法,以课程讨论质量作为因变量,教学内容、课程时长、课程评价、课程参与、讨论参与作为自变量,检验MOOC 设计、学习者参与对讨论质量的影响,数据分析结果如表6所示。MOOC 设计、学生参与对课程讨论质量的总体回归效应达到了显著性水平(R 2 = 0.800,F =8.017,p <0.05)。结果显示:课程类型中硬学科课程讨论质量显著高于软学科课程(β=-0.522,p <0.01),应用学科课程讨论质量显著高于理论学科课程(β=-0.359,p <0.05),假设 H 1a 、H 1b  成立;课程时长对讨论质量有显著正向
影响(β=0.343,p <0.05),课程讨论质量随着课程时长的增加而增加,假设 H 2 成立;课程评价对讨论质量有显著负向影响(β=-0.511, p <0.01),课程讨论质量随着论坛占分的增加而减少,假设 H 3 不成立;
注:*表示p <0.05,**表示p <0.01。
取决于能否通过该主题解决某个实际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应用学科课程的讨论质量高于理论学科课程的原因。
(二)课程时长和讨论质量存在显著正相关
研究发现,MOOC 课程的讨论质量和课程时长存在显著正相关,这与H 2假设相符。珍妮特.M .费格
森(Janet M .Ferguson )研究发现,随着体凝聚力的增强,学习者能够在讨论平台获得更多的知识和资源分享,因此长期课程的讨论质量高于短期课程[4]。另外,短期课程限制了学生达到更高水平的批判思维能力[5],因为短期课程集中于完成任务,将更多的时间花在解决低水平的问题上,讨论只在“回答”模式中进行,且集中于回应,而不是提出自己的问题和对课程内容的评论。这不利于形成良好的对话环境,因而很难达到较高水平的知识建构。
(三)课程评价与讨论质量存在显著负相关
研究还发现,论坛占分与讨论质量存在显著负相关,这与H 3假设不相符。已有相当多的研究证明了课程通过奖励讨论行为能够鼓励学习者积极参与讨论。积极学习被认为是建构主义教育的重要原则,在线教育常引用这一说法作为强制参与讨论的理由。尽管参与在线讨论和阅读信息对学习者有利,但这种奖励讨论、惩罚“潜水”或者沉默的在线学习行为,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自由知识建设的机会,同时也否定了个体学习方式的差异性。另外,强迫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不可避免地使学生产生焦虑、抗拒和怨恨,因此部分被迫参与讨论的学习者有可能拒绝承认他人贡献的想法、技能和知识。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作为课程评价的论坛占分和讨论质量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的原因。
(四)课程参与和讨论质量存在显著负相关
结果显示,课程参与和讨论质量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这与H 4假设一致。有研究认为,在线学习
通过交互形成的人际关系可以提高学习者的归属感和成绩,但MOOC 形成的社会性交互网络规模庞大、体连接松散、人员流动性强,这成为不能构成有效的学习社的原因。不少研究都与本研究的结果一致,例如,杰里米.诺克斯(Jeremy Knox )通过分析爱丁堡
表6 MOOC  课程设计、学习者特征与课程讨论质量的
回归分析
课程参与对讨论质量有显著负向影响(β=-0.793,p <0.01),课程讨论质量随着参与人数的增加而减少,假设 H 4 成立;讨论参与对讨论质量没有显著影响(p >0.05),假设 H 5a 、H 5b  不成立。
四、讨论
(一)不同教学内容的课程讨论质量存在明显不同
结果显示,软学科的讨论质量显著低于硬学科,理论学科的讨论质量显著低于应用学科,这证明了H 1假设。相较于硬学科,软学科的学习门槛较低,对学习者的专业背景要求不高,因此软学科课程通常会成为学生跨专业学习的首选。然而,有研究发现,学习者之间的关系能够影响到在线讨论,相似知识背景的学习者更容易产生互相交流的共同语言,因此人们倾向于与自己有相似知识背景的人交流[3]。选择软学科课程的学习者,学科背景多样,在讨论区进行交流时存在一定的障碍,使得他们无法
建立关系并进行深入交流,进而导致讨论的质量变低。
应用学科课程通常将解决实际问题作为课程目标,因此此类课程的讨论主题通常与解决具体问题相关。主题与个人利益的相关性也会影响到动机和参与度,参与者更有可能采用深刻的反思或对比去权衡各种观念和看法。因此,学习者能否进入更高阶的思维水平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16:39:5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33207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讨论   课程   参与   质量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